四下2单元补充课文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下1-4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四下1-4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四下1-4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一单元1.《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在一派田园春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活泼天真烂漫,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代范成大描写了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喜爱;《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描绘了各具情态的一家五口,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2.《乡下人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作者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3.《天窗》中孩子们借助家里的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三月桃花水》描写了桃花水动听的声音和明洁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单元1.《琥珀》的作者是德国的柏吉尔。

这篇科普小品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一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

2.《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课文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了我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简单而准确地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展示了纳米技术广周的前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纳米技术这神奇的科技。

4.《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课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大单元作业设计】四下第二大单元作业设计及教学设计

【大单元作业设计】四下第二大单元作业设计及教学设计

【大单元作业设计】四下语文第二大单元作业设计及教学设计本单元是四下第二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选编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三篇精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内容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这个任务活动中,将学习《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圆梦在今朝》,带领学生到蓝天、森林和大海中探寻自然的奥秘,解开琥珀、化石中的秘密,探索纳米高科技技术的神奇,惊叹我国飞天历程的伟大。

教学这前两篇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可选择并结合学生的疑问点、兴趣点组织学习活动,让本单元“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的语文要素得以落实。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整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阅读中产生的疑问的方法。

指导学生介绍那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想象自己是博物馆的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交际意识。

教学后两篇课文时,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激发求知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纳米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知识,然后结合课文与搜集的资料,向同学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纳米技术和航天技术。

在学习课文内容、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我是小小播报员”的活动,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以播报员的身份介绍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和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历程。

一、新闻发布会主题一:琥珀发布会近日,化石博物馆展出了一块琥珀,引发了考古爱好者的轰动。

四年级的同学也有幸去化石博物馆观展。

博物馆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块琥珀,准备挑选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为新闻联播主播,帮助博物馆召开一个“琥珀”新闻发布会。

阅读《琥珀》,请你梳理出新闻发布会的问题清单并写下来,试着解决。

主题二:化石博物馆的琥珀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今天,同学们要进入恐龙博物馆,探秘恐龙的奥秘。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二课乡下人家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二课乡下人家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二课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

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下二单元课文PPT全(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

四下二单元课文PPT全(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
琥珀中有蜘蛛和苍蝇两只小虫,因此推测 它们是一齐被包住。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 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且最终琥珀在海滩 被发现,因此推测:需有大海。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 试着解决。
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前的故事的 详细情形”?(课后第1题)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和 “漫长的”可 以删去吗?
原句表达更准确。
恐龙的某一个分支, 而不是全部。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化过程,
好处是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 形象。
仿写一句描写花儿的拟人句。
花儿在风中弯着腰,羞答 答地露出了粉红的笑脸。
疑问:作者是如何描写蜘蛛的?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 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 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 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读完后你有哪些疑问呢?
你能自己试着解决吗?
1.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2.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
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
形”?
提出问题,试着解决
默读课文,整理思路:
几万前:松脂球 地点:松树上 主角: 苍蝇和蜘蛛
几万年后:琥珀 松脂球变成了 化石 被 渔民的儿子 捡到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琥珀的 特点和科学价值。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 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 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 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 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 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 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 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盘点一、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自然之美。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1.易读错字。

珀(pò√ bò) 渗(shèn√ sèn) 番(fān√ fāi)颅(lú√ lǔ) 捷(jié√ jé) 栖(qī√ pī)辟(pì√ bì) 拥(yōng√ rōng) 菌(jūn√ jūi)癌(ái√āi) 践(jiàn√ jàn) 懈(xiè√ xè)题例:给加点的字注音。

()()()()()()()琥珀..嗡.嗡俯.身挣扎.一番.埋.入澎湃..答案:hǔ pò wēnɡ fǔ zhá fān mái pénɡ pài解析:本题考查给加点的字注音。

答题时,先读一读加点字,然后一边拼读一边写出音节,遇到不熟悉的生字还可以借助课文思考。

注意“b与p”“ai与an”的区别。

2.易写错字。

拭:右边偏旁不加撇,是“算式”的“式”。

辣:右边是“束”,不是“朿”。

隧:右边不要多写一点。

康:是广字框而不是“疒”。

题例:读拼音,写词语。

shǎng wǔ()的太阳rè là là()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许多老松树shèn chū()出厚厚的sōng zhī()。

一只小苍蝇停在一棵老松树上,拂shì()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měi cān()……这些详细xiáng xì()情形都是推测tuī cè()出来的。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一、单元简析单元概述: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次口语交际“说新闻”;一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个“语文园地”,一次“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了解课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并进行交流体会。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四个版块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二、学习目标1.认识5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率”,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结合相关词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4.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提到的相关领域。

5.和同学交流最近的新闻,能说明新闻的来源,准确、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6.能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能将它的样子和功能写清楚。

7.积累关于写景的对联。

三、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科学与自然,让学生感受自然的奥秘与科技的发展。

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从而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准确严谨。

可以补充相关领域的资料,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课外多阅读,课外延伸对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的阅读,拓展知识面,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四、课时安排《琥珀》——2课时《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 琥珀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 琥珀

5.琥珀
主备人:审核人:执教人: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当时发生了一件对于蜘蛛家族和苍蝇家族来说极其恐怖的事件,我们想要弄清楚整个故事的每一个细节,你们愿意去一探究竟吗?
二、抓住关键信息,探究作者的推测
1.细读课文,寻找关键信息。

边读课文边寻找信息,摘录关键词,完成学习单上的“鱼骨图”。

2.对照课文,交流“鱼骨图”。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填写的鱼骨图,认真对照课文内容,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信息。

3.结合课文,梳理关键信息。

时间:约莫几万年前、夏日、晌午地点:老松树林
人物:蜘蛛、苍蝇起因:蜘蛛想吃苍蝇
经过:一齐、重重包裹、地质变化、漫长、淹没结果:化石
4.填写关键信息,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

这幅鱼骨图把关键信息全部都提取出来了。

请结合这些信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块琥珀形成的经过。

强调:不能遗漏重要的信息,漏掉了一个信息,这块化石就形成不了,或者变成的就不是这样一块琥珀。

喜爱、担心和同情。

如: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

四、拓展学习,引导思考
小组讨论:
1.如果把课文中的“夏日”换成“秋天”会得出怎样的结果?
为什么?
2.如果把课文中的“几万年”换成“100多年”又会得出怎样
的结果呢?为什么?
3.说说你现在对于作者关于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有什么看法?




5琥珀



计。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分层作业(提升版)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分层作业(提升版)

语文部编版4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分层作业(提升版)一、书写1.看词语写拼音乒乓拥有杀菌除臭蔬菜癌症疾病病灶死亡率碳纳米管二、填空题2.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纳_____( )康_____( )疾_____( )灶_____( )需_____( )蔬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shōu nàzhǐ xiāng shū cài yǐn yuējiàn kāng fáng zhǐ( ) ( ) ( ) ( ) ( ) ( )4.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如果——_____普通——_____结实——_____缓慢——_____(2)反义词。

新奇——_____先进——_____降低——_____深刻——_____5.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_____①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_____三、选择题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兵兵(pānɡ)B.杀菌(jǔn)C.病灶(zào)D.死亡率(lǜ)7.根据材料选一选。

(填序号)(选做题)根据对纳米技术的介绍,我认为要制作一个不易碎的杯子需要用到()A.纳米传感器:一种检测装置,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精度很高。

B.纳米陶瓷:一种复合型材料,能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金属般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

C.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别的磁学性质,制成的磁记录材料不仅音质、图像好,而且记录密度高。

8.“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这一句中引号的作用是()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着重强调。

9.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C.“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元《中彩那天》补充课文1、《散落的钞票》(北师大版第7册)散落的钞票国庆长假的一天,我和立明去逛书店。

中午出来准备乘地铁回家。

我有点饿了,看到旁边有家麦当劳店,就想拉立明进去,立明推开我说:“太贵了。

吃一次至少要花8元呀!咱们不是想攒钱合买全套《丁丁历险记》吗?”我想起立明家里生活困难,也就不再坚持。

节日的地铁站里,喜气洋洋,人来人往,拎着礼品的,捧着鲜花的,抱着孩子的,扶着老人的。

列车进站了,可是要上车的人太多了,我们没能挤上去。

忽然,立明嚷起来:“钱!钱!”几乎同时,好几个人也喊起来。

顺着立明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许多粉红色的钞票正从一个车门口散落下来。

只见一个外地出差模样的人正在奋力往车门里挤——帽子挤歪了,手包拉链开了,几十张百元钞票散出来。

当他在人们的喊声中发觉得,列车自动门已经合拢。

他拍打车门大喊大叫,可是列车已经启动、加速,转眼间呼啸而去。

站台上乱起来了,人们追逐着飘落的钱。

一个女服务员过来大声喊:“把钱交给我!请把钱交给我!”我捡到一线,交给服务员。

立明手疾眼快,捡了三张,也交给了服务员。

一时间,老人、孩子、青年、妇女、解放军战士,人们纷纷把捡起的钱交到她手中。

我正在左右搜寻,立明对我努劝嘴——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穿夹克衫的壮汉,一脸木然,好像根本不知道发生的事。

再看脚下,哦,鞋跟处露出了粉色的钱边儿,原来他的脚底下踩着钱!这可怎么办呢?如果指出来,这人会不会打我们?立明却好像没想这些,他走到那个面前说:“叔叔,您好!您脚底下好像还踩着钱呢!”那壮汉一脸尴尬,支吾着:“是吗?我怎么没。

”在众目睽睽下,他挪开脚,把钱捡起来,交全走过来的服务员。

隆、隆、隆隆——对面的列车进站了。

那个外地人焦急地向这边站台跑来。

服务员迎上去,把一沓百元销票交到他手里,说:“数数,看少没少。

”那人接过钱来数,手都在发抖。

有人问:“你一共带了多少钱?”那人顾不上回答,又数了一遍,松了口气说:“只少了两张!”“唔——”众人发出遗憾的感叹。

但不一会儿,人们又高兴起来,原来有人发现那两张钱在铁轨下躺着呢!那人千恩万谢,抽出二百元钱往服务员手里塞,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反复说表示谢意。

服务员笑着拒绝了,说:“要谢的是大家,我也要谢谢大家,特别是这两位小朋友。

”受到夸奖,立明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拉着我迅速登上刚到的列车。

从地铁站出来,外面蓝天白云,秋高气爽。

建筑物上的国旗迎风飘扬,马路边的鲜花分外明丽。

我和立明都特别高兴,真的,比买了全套《丁丁历险记》、又吃了麦当劳还高兴。

分手时,立明和我相约,回家把这感人的众人拾金不昧的事情写下来。

二单元《中彩那天》补充课文2、《毽子里的铜钱》(北师大版第7册)毽子里的铜钱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

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

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

)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

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

”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

”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

”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

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

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

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

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

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老师。

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

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

做小贩的,栉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

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

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眼前。

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

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信任[美国] 盖尔·布兰克每次去婆家的路上,总见一块立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真有趣。

终于有一天,我和先生决定去看个究竟。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英里,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

“没有三英里吧。

”我说。

只见我们前面是一条泥石小路。

汽车往前又行驶了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箭头又把我们带向野草茂盛的小路。

总之,每当转个弯,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时,红箭头又出现了。

汽车行驶了大约三英里时,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树的树荫下,小屋旁边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

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

祝您愉快!”“怎么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呢?”我的先生自语道。

“能啊,”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去桃林吗?”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

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

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

我们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

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

“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先生说。

“也许会学会的。

”先生幽默地回答。

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

这时又有一辆车朝这儿驶来,“你们住这儿吗?”开车人问道。

“不。

不过,它们会带你去果园的。

”我们指着那些狗说。

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

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真诚的地方。

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二单元《尊严》补充课文1、《信任》(北师大版第10册)劳动的开端吴运铎记得我十二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萍乡煤矿四面是高山,在东北方的深山里,煤藏离地面很近。

土煤窑星星点点,到处都是。

土煤窑完全靠人工开采。

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把煤从山里运到外地去,也靠人工。

挑脚的得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

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

我找从小在一起玩的小赵商量,想叫他带我去。

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右看,笑着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我的力气大得很。

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我不跟你摔跤,你要去就去吧,明天早点儿起来!”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

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

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

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

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

哪知来得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

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

矿上的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打麻烦!”我一睹气挑上就走。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二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

不一会儿又要爬山。

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

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

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

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秤关门了。

我怎么办呢?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一进门,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饥饿和疲劳把我压倒了。

母亲走过来轻轻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啦?”我说煤没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

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我怕母亲见了我的伤口又要难过,不肯下地洗脚。

我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

”母亲问我:“你吃过饭了吗?”我回答:“我不饿。

”第二天一早,我喝了碗野菜粥,又翻过高山去挑煤。

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

我想应该趁力气还没使尽的时候,先多赶几步路,免得磨到天黑又误事。

就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

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

二单元《尊严》补充课文2《徐悲鸿励志学画》[北师大版第十册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