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建筑发展史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历年表

外国建筑历年表

外国建筑历年表古代埃及:公元前32世纪—前3世纪(远古)两河流域:公元前30世纪—前60世纪(远古)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00年(上古)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500年(上古)多利亚时期:公元前1200年(上古)荷马时代:公元前900年(上古)古代希腊:公元前800年(中古)古代雅典:公元前600年(中古)古代罗马:公元前500年(中古)古罗马共和:公元前300年(中古)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中古)古罗马分裂:公元4世纪中(中古)早期基督教:公元5世纪——10世纪(中世纪)罗漫时期:11世纪——12世纪(中世纪)哥特时期:13世纪——15世纪(中世纪)文艺复兴:15世纪——16世纪(近代)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近代)资本主义革命时期:17世纪——19世纪(现代)工业电子革命时期:20世纪——21世纪(当代)中国历年时间表尧舜氏族联盟:公元前21世纪以前(远古)夏王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上古)商王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上古)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771年(上古)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中古)秦王朝(赢):公元前221年—前206年(中古)西汉王朝(刘):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中古)东汉王朝(刘):公元25年— 220年(中古)三国时期:184年—265年(中古)西东两晋(司马):265年—420年(中古)五胡十六国:420年—581年(近古)隋王朝(杨):420年—581年(近古)唐王朝(李):618年—907年(近古)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近古)北宋、辽(赵): 960年— 1127年(近古)南宋、金(赵):1127年—1276年(近古)元王朝时期(辽):1271年—1386年(近古)明王朝时期(朱):1368年—1683年(近古)清王朝时期(金):1636年—1911年(近古)中华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当代)。

欧美建筑发展历程

欧美建筑发展历程

欧美建筑发展历程1.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欧美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建筑以帕台农神庙为代表,注重对称美、比例美和几何美。

罗马建筑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建造了许多大规模的建筑物,如斗兽场和罗马浴场。

2. 中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建筑主要由宗教建筑占据,如教堂和修道院。

哥特式建筑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其特点是高大、尖顶的拱形天花板和大型彩绘玻璃窗。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风格受到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影响,追求对称和比例。

建筑师如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改革了建筑风格,引入了新的元素,如柱子、穹顶和扶壁。

4.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建筑追求奢华和夸张,以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为特点。

代表建筑物包括凡尔赛宫和彼得罗保罗大教堂。

5. 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主流风格,以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为灵感,回归简洁、对称和比例美。

巴黎的凯旋门和美国的白宫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6.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简洁性,摒弃了繁复的装饰。

著名的建筑师如勒·柯布西耶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7. 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自由和创新,拒绝受限于传统规范。

代表作包括中国的鸟巢和巴西的布拉斯米博物馆。

8. 当代建筑:当代建筑趋向多样化,兼容不同的风格和技术。

建筑师多尼斯·哈德伍德和扎哈·哈迪德是当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总体而言,欧美建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古典建筑,到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多个阶段,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美学追求。

西方建筑发展史

西方建筑发展史

西方建筑发展史西方建筑发展史:1、古希腊:雅典卫城总平面、帕提农神庙、三种柱式2、古罗马时期(拜占庭):4-15世纪3、罗马式(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 10-12世纪4、哥特式:11世纪起源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5、文艺复兴时期:生于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6、帕拉第蒂母题圣彼得堡7、手法主义:16世纪晚期的一种建筑风格8、巴洛克式:17世纪~18世纪9、洛可可风格:18世纪—20世纪10、古典主义:流行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11、折衷主义建筑风格: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12、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流行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13、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夜开始到20世纪初在建筑和装饰艺术方面一个非正式的运动扩展资料:风格介绍1、文艺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2、洛可可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德、奥地利等国。

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

它是在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逻辑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和纤巧的建筑风格。

3、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4、古典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外国建筑史发展历程及特点

外国建筑史发展历程及特点

外国建筑史发展历程及特点研究了这么久外国建筑史,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咱先说说古埃及建筑吧。

那金字塔真的是超级震撼,我就想啊,那么大块的石头,当时的人是怎么弄上去的呢古埃及的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大,特别宏伟,像金字塔还有那些神庙,感觉就是要显示法老的威严。

你看金字塔,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超级巨大的石头堆起来的模型一样。

我觉得它这形状是为了稳固,就跟咱们搭积木似的,底盘越大越稳当。

再说说古希腊建筑。

这个就比较讲究比例了,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还有科林斯柱式都各有特点。

我一开始不太明白这些柱式有啥大不了的,但是后来发现啊,就拿多立克柱式来说,它比较粗壮,看起来就很有力量感。

这就好比一个强壮的大力士站在那儿,让建筑有那种沉稳、雄伟的感觉。

爱奥尼柱式就不同啦,柱身上有一些雕刻,柱头就像女孩子梳的那种卷卷的头发一样,特别的柔美。

这两种柱式对比起来,一个像强壮的男人,一个像优雅的女人。

罗马建筑呢,继承了希腊建筑的不少东西,但是罗马人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罗马斗兽场那可真是巨大又复杂,它的拱形结构可太厉害了。

我就琢磨这个拱形结构,它为啥这么坚固呢?我想就好比咱们用手捧着东西一样,这个拱形结构能分散压力。

而且罗马建筑有很多实用的公共建筑,像浴场之类的。

浴场建得相当豪华,有各种功能分区,就像现在的大型洗浴中心加上健身房一样。

到了中世纪啊,欧洲的建筑风格就变了。

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和大窗户真的很醒目。

那些高高的尖顶就像要指向天边一样,我刚开始很疑惑,为啥要建这么尖呢?后来了解到啊,这种尖顶在当时有宗教意义,象征着离上帝更近。

那些大窗户呢,彩色玻璃一装,教堂里面五颜六色的,美轮美奂。

感觉哥特式建筑就像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宗教宫殿。

不过啊,哥特式建筑结构也非常复杂,那些飞扶壁啥的,就像是给建筑添加了一个个支架一样,为了支撑起高高的墙体。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又开始回归古典了。

当时的建筑师们想重现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辉煌。

就比如说万神殿那种穹顶结构,在文艺复兴时期又被推崇起来。

国外建筑设计发展史-图文

国外建筑设计发展史-图文

国外建筑设计发展史-图文新石器时代末,人类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拥有了大量奴隶劳动力,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因此开始。

在这个时期,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蓬勃兴起。

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历经2000多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的渊源。

人类历史上各种类型的第一批巨型建筑产生于埃及,包括宫殿、府邸、神庙和陵墓。

所有建筑物都是以巨大的石块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宏大的工程规模和精细的施工质量,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古代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为代表,反映了当时的几何、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典雅端庄、匀称秀美是古希腊建筑典型的美学特征。

鼓希腊建筑一反古埃及建筑宏大雄伟的风格,所产生的建筑设计艺术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希腊建筑将朴素的形式与人体活动相适应的尺度完美地结合,并通过材料与施工以及相适应的装饰得以充分体现。

其中的帕提农神庙(公元前447—438年)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

帕提农神庙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建筑的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

古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隆结构的技术,并开始使用天然混凝土材料,以取得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则成为建筑上的装饰,这是古罗马建筑最大的成就。

虽然罗马建筑不如希腊建筑精美,但以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形制成熟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著称。

代表作有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等等。

其中面积最大的温水厅用三个十字拱覆盖,是古罗马结构技术的代表而三层叠起连续拱券输水道则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因此,古罗马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角斗场万神庙由于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遗产,同时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经验,所以拜占庭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了新的建筑结构形式,这就是在教堂建筑中有4个或更多的柱墩通过拱券支撑穹隆顶的结构方法以及相应的中心对称式建筑形制。

在拜占庭建筑中,中心对称式构图的纪念性艺术形象同结构技术相协调。

外国建筑史-世界建筑体系

外国建筑史-世界建筑体系

世界建筑体系东亚建筑(中国、日本、朝鲜)印度建筑(南亚)伊斯兰建筑(亚、非、欧洲)西方建筑(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20世纪现代建筑)第一讲古代西亚建筑一、历史背景1,民族构成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古巴比伦(前19世纪-前1595)亚述(前2500-前621)新巴比伦(前626-前539)波斯2,宗教:多神教,重现世,轻来世。

是以后世界几大宗教的源头3,商业:发达的商业,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交流。

4,法律: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法律的出现。

二.建筑特色建筑类型:世俗性的公共建筑为主体,宗教性质的建筑次之。

城市、宫殿、民居、神殿、山岳台为代表。

生土技术:两河流域相对缺少木材和石头,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装饰:陶钉建筑代表:建筑成就:1.大规模的建筑群(宫殿)与宏伟的个体建筑(大殿、山岳台)•2.土坯制造的生土建筑•3.从功能发展而来的精美墙面装饰第二讲古代埃及建筑一.古代埃及社会1.社会阶层:公元前4000年时已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形成统一国家祭司阶层在埃及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宗教:3.历史分期:埃及的建筑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时期:1)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3000纪, 主要建筑遗迹为金字塔。

2)中王国时期, 公元前21-18世纪。

这一时期中,出现了有经济意义的城市,主要的建筑遗迹为峡谷陵墓。

3)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

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遗迹是神庙。

二.自然环境:尼罗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和有限的面积气候优越,干燥高爽三.建筑特色:1.建筑材料:粘土与石材2.施工技术:善于组织大规模施工,水平精良,几何测量发达3.建筑艺术:建筑体量巨大,庄严恢弘•建筑雕刻精美,柱子多以当地植物形象为摹本四.实例分析1.金字塔:昭赛尔金字塔(前3000年)吉萨金字塔群2.崖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前2000年)哈特什帕苏(前1525-1503)女王崖墓3.神庙:卡拉克(Karnak) 神庙•卢克索神庙五.建筑成就1.石材的广泛运用与高超的建造技术2.以金字塔、神庙为代表的庄严的纪念性建筑3.内外空间塑造成熟第三讲古代希腊建筑一、社会: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多神宗教经济平等生活相对贫乏对世界本质的探求人本主义二、自然环境:亲海,多山,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多岛屿三.希腊盛期的建筑:1.这一时期建筑的特点结构形式单一空间关系简单追求比例完美造型精致2.主要的建筑类型包括:神庙剧场运动场市场3.3种柱式柱式Order 模数与立面比例多立克Doric爱奥尼Ionic科林斯Corinthian四.实例分析1.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建筑:克迈西尼卫城(Mycenae)狮子门公元前3000年在克里特出现青铜文明公元前20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900年出现大规模的宫殿群公元前1400年衰落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建筑发展状况总结:梁柱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石块、木材、土坯砖是主要建筑材料这一时期的文化明显表现出埃及和亚述的影响:出现带天井的住宅在城防和陵墓中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叠涩技术2.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前5世纪)3.雅典卫城Acropolis of Athens五.主要成就1. 以神庙为代表的石构纪念性建筑,体现人本主义光辉2. 建筑与雕塑艺术达到完美境界,探求美的规律,对空间和功能的要求相对较弱3. 形成3种柱式,垂范后世第四讲古罗马建筑4.1 历史背景4.1.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中部,地中海沿岸,美丽富饶的海洋文明,缺少天然屏障,易受攻击4.1.2 历史分期(1)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小城邦共和国(2)公元前3世纪-前30年:扩张的共和国,统一了意大利半岛(3)公元1-3世纪:最强大的帝国时期(4)公元4世纪:东西罗马分裂5世纪:西罗马灭亡4.1.3 社会形态(1)奴隶制共和政体(后演变为帝国)。

(完整版)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

(完整版)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

(完整版)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
古代建筑史
- 前2600年:古埃及金字塔出现,代表着古代人类巧妙的建筑智慧。

- 前400年:古希腊神殿兴盛,代表了古代建筑的卓越美学和比例感。

- 前210年:古罗马斗兽场建成,为后来的现代体育场馆奠定基础。

中世纪建筑史
- 6世纪至15世纪:哥特式建筑盛行,以圣母院和巴黎圣母院为代表,注重立面的垂直感和突出部分的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
- 15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建筑兴起,以意大利建筑师伯劳迪为代表,追求对古代罗马建筑的回归。

工业革命及现代建筑史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和玻璃的运用,标志着现代建筑的开始。

- 1889年:埃菲尔铁塔竣工,象征着巴黎的文化与技术进步。

- 1930年代:包豪斯学派的兴起,提倡功能主义建筑风格,影
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国际风格建筑的兴起,以简洁、规划明确的设计风格为主要特点。

- 1990年代至今:后现代主义建筑崛起,追求个性化和富有创
意的设计理念。

当代建筑发展
- 21世纪: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标志性
建筑作品。

例如,迪拜塔、北京鸟巢和伦敦碎片大厦等。

结语
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是对建筑发展的一个简要概述,其中列举
了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及现代建筑史、当代建筑发展等重要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事件。

建筑史是一段不断演
变的历史,不仅记录了人类智慧的成果,更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发展。

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发展史

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发展史

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开展史圣马可广场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

主要以石块砌垒。

近现代建筑以19世纪浪漫主义古典复兴主义建筑到美国沙利文摩天高楼群的建筑,以条形筐架砖石承重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循着历史足迹,让我们回忆西方建筑留下的脚步。

以下按照顺序分别介绍:古希腊建筑(雅典卫城)-----罗马式建筑(斗兽场)----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罗曼建筑(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洛可可建筑(内装饰凡尔赛宫)----浪漫主义建筑(伦敦一会大厦)------古典复兴建筑(美国国会大厦)----沙利文建筑(摩天大楼)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那么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那么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表达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标准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清楚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毅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那么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那么更为华美,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从比例与标准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9--10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建筑设计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末,人类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拥有了大量奴隶劳动力,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因此开始。

在这个时期,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蓬勃兴起。

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历经2000多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的渊源。

人类历史上各种类型的第一批巨型建筑产生于埃及,包括宫殿、府邸、神庙和陵墓。

所有建筑物都是以巨大的石块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宏大的工程规模和精细的施工质量,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古代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为代表,反映了当时的几何、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典雅端庄、匀称秀美是古希腊建筑典型的美学特征。

鼓希腊建筑一反古埃及建筑宏大雄伟的风格,所产生的建筑设计艺术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希腊建筑将朴素的形式与人体活动相适应的尺度完美地结合,并通过材料与施工以及相适应的装饰得以充分体现。

其中的帕提农神庙(公元前447—438年)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

帕提农神庙
第1/7页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建筑的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

古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隆结构的技术,并开始使用天然混凝土材料,以取得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则成为建筑上的装饰,这是古罗马建筑最大的成就。

虽然罗马建筑不如希腊建筑精美,但以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形制成熟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著称。

代表作有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等等。

其中面积最大的温水厅用三个十字拱覆盖,是古罗马
结构技术的代表而三层叠起连续拱券输水道则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因此,古罗马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角斗场
第2/7页
万神庙
由于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遗产,同时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经验,所以拜占庭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

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了新的建筑结构形式,这就是在教堂建筑中有4个或更多的柱墩通过拱券支撑穹隆顶的结
构方法以及相应的中心对称式建筑形制。

在拜占庭建筑中,中心对称式构图的纪念性艺术形象同结构技术相协调。

兴建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教堂。

卓越的结构体系,延展复合的空间,灿烂夺目的室内色彩,使其成为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曼建筑是哥特式建筑的过渡形式,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墙体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哥特式建筑的这种外形和内部空间特征给人以向上飞升的感觉,体现了追求天国幸福的宗教意识。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技术和艺术形象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法国巴黎市中心是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著名的建筑还有米兰大教堂。

第3/7页
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
15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的浪潮涌进建筑学领域,被遗忘的古罗马建筑文化再次成为崇奉的对象。

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建筑的最完美范例---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小神殿,是布拉曼特的作品。

圣彼得小神殿
巴洛克建筑是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追求动感自由的外形,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相对于建筑的外观而言,巴洛克风格更多的反映在内部内部空间。

贝尼尼在圣彼得大教堂穹顶下方设计的华盖,造型丰富,装饰奢华,柱子的线条扭曲得像流动的麦糖,以此表现出建筑的气派。

圣彼得大教堂
洛可可一词源于法国的贝克工艺,通常用来形容巴洛克风格最后阶段的建筑,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奥地利和德国南部,其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其建筑飞哥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例如圣彼得大教堂华盖。

在巴洛克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
可可风格,主要指产生于18世纪20年代的法国样式,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轻松、浅色调、不对称、细腻柔媚,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室内氛围明快。

纤巧、精致,通常具有乡村景致,喜欢运用自然的曲线和S形线以及像贝壳一样的形状。

洛可可风格室内设计
古典复兴建筑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代希腊、罗马形式的建筑,也称为新古典主义建筑。

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受文学艺术中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欧美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注意,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以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追求超凡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是这种思潮在建筑上的表现。

第5/7页
西敏宫
折中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一种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实际成为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东方情调样式纷乱杂陈的综合。

折中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
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可以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圣心教堂
现代主义建筑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探索新的建筑形式。

它顺应了资本主义生存发展的要求,成为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

19世纪下半叶钢铁和水泥的应用,为建筑革命准备了条件。

1851年兴建的水晶宫,采用铁架构件和玻璃,现场装配,成为近现代建筑的开端。

英国伦敦水晶宫
第6/7页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建筑大量兴建,由此出现了某些忽视精神生活需求,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人们开始对某些建筑师的公式化的设计手法产生了怀疑,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等问题,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

这种倾向导致了后现代建筑诸流派的产生。

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是:采用装饰,装饰主题多借用历史形式而不是表现风格;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借用历史上的风格,但没有任何功能上的目的;能够与现有环境融合,很少外露混凝土,却大量使用玻璃。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厦
暴露的结构,纵横交错的钢架和设备管路,表面闪现强烈的金属光泽,犹如机器一般复杂的建筑,就是被称为高科技派的建筑。

高科技派建筑强化了工业文明的时代特点,突出构造的技术细节,强调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蓬皮杜艺术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