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起源

合集下载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概述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概述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概述引言城市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进。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发展的起源、演变以及未来的前景,并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概述。

城市发展的起源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如古巴比伦、尼尼微等。

这些城市以农业为基础,通过灌溉系统和农田耕作的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城市社会。

古代城市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水平的制约。

随着农业技术和交通网络的改进,城市开始快速发展。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古罗马帝国更是建立了一系列宏伟的城市,充分体现了城市发展和帝国扩张的关系。

城市发展的演变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工业革命将城市从农业中心转变为工业中心,吸引大量农民和工人来到城市寻求工作和生活机会。

例如,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曼彻斯特迅速崛起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更加迅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强,城市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一方面,大城市继续扩张,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创新中心。

例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等世界大都市。

另一方面,中小型城市也在迅速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发展的演变也受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模式的转型,城市规划和建设逐渐从单一的工业和商业核心向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现代城市需要考虑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以创造更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城市发展的前景概述未来城市发展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重要方面的概述:1. 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加,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

未来的城市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提倡低碳、节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减少碳排放,城市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与发展历程一、城市起源与早期文明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初的城市出现在河流流域和肥沃的河谷地带。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早期的聚落。

这些聚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防御设施、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城市。

早期的城市文明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进步,为后来的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城市发展古代的城市发展与统治者的意志、宗教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这些城市通常是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随着贸易的发展,一些城市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例如,古代中国的长安、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三、中世纪城市演变中世纪时期,欧洲城市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

这些城市通常以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为主要产业,并形成了自治的市民社会。

中世纪城市的典型特征包括城墙、市集、教堂和市政厅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也逐渐兴起,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这些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要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交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和社会问题等挑战。

五、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兴起。

城市规划师们开始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区域规划、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旨在建设更美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六、城市文化与遗产保护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如建筑、艺术、音乐、文学和民俗等。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城市采取了各种措施,如修缮历史建筑、举办文化活动和推广当地特色文化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吸引游客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七、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城市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

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城市起源、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一、城市起源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夏朝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最早的城市。

这些城市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周围有大片的农田,城市内有市场、宫殿、祭祀场所等建筑。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主要遵循“方圆相济”的原则。

城市的规划布局通常是方形或长方形,四面环山或靠水。

城市内部划分为若干个街区,街道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城市的中心通常是皇宫或城隍庙,周围是商业区和居民区。

城市的规划布局既满足了行政和商业的需要,也考虑到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三、城市功能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

政治功能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城市是统治者的行政中心,皇宫和官府设在城市内。

经济功能是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是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的中心,市场和商铺林立。

文化功能是城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城市内有学堂、书院和文化场所,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军事功能是城市的防御功能,城市内有城墙和城门,保护城市的安全。

四、城市发展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夏朝时期,城市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到了商朝时期,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活动和手工业生产得到了繁荣。

到了秦朝时期,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也不断推进,城市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城市文化和城市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古代城市和乡村的演变与变革

古代城市和乡村的演变与变革

古代城市和乡村的演变与变革古代城市和乡村的演变与变革,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流淌,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和乡村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变革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城市和乡村的起源1. 城市的起源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历史,当时人类正在从部落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人口和财富开始积累,因此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来保护这些财富和人口。

城市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的社会形态,自然成为了这个过程的产物。

在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之前,人们通常在河流、湖泊等水源附近建立村落,这些村落在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之后产生了一些中心地带,如贸易中心、祭祀场所等,逐渐形成了城市的雏形。

2. 乡村的起源乡村则是在农业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产物。

当人类发现种植作物的技术后,就开始在田地里进行劳动,这些田地逐渐形成了属于不同家庭的私有财产,附近的家庭合作进行劳动是当时人们解决劳动力不足的一种方式。

这种合作形成了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社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乡村。

二、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城市和乡村在经历了漫长而不断的发展过程后,逐渐成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1.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由政府行政、商业贸易、手工业生产和居住等不同的功能区组成,这种结构形成了城市商业、行政、文化中心的概念。

城市在中国的发展是有着特色的。

中国商业一直占据着城市发展的中心位置,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繁荣和衰落等不同的阶段。

在中世纪之前,中国各地的城市呈现出自发发展的特点,自第三世纪东汉末期开始,中国城市在商品交换中占据了尤为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得到了维持。

2. 乡村的发展乡村的发展和城市有着不同的趋势。

乡村依据天然资源的分布不同,形成的发展轨迹有所差别。

通常来说,乡村的发展绝大多数是以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为重点的。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田园生活,因此乡村的分布和内部结构呈现出了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的结构。

第二章 外国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外国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2.城内有均匀分布的大道,主 大道为南北向,宽约7.5米,其 西侧布置了圣地.城内其他 大道相对较窄,约1.5~2.0米. 3.圣地的南面是神庙,神像在 中轴线的尽端,神庙面向的 是夏至日的日出方向. 4. 市中心布置在主要干道和 河流之间. 5. 城市其余部分为平民居住 区,所有房屋向院子开门窗, 使道路外观较闭塞。河流两 侧有道路和码头。 6.城墙两重相套,以加强防御 功能.
巴比伦城,公元前 3000年。
印度,莫亨约- 达罗城,公元前 3000年左右
印度河 流域哈 拉帕古 城遗址
二里头城市遗址 ,公元前2000 年左右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及分布:
古埃及文明 发源地:尼罗河流域 分布: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西北部(今埃及境内) 古巴比伦文明 发源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文明) 分布:西亚(今伊朗、伊拉克境内) 古印度文明 发源地:恒河流域 分布:南亚(今印度境内) 中国文明 发源地:黄河流域 分布:东亚(中国境内)
这座城市在规划上有所创新,有明确 的分区,特别是已经有了明显的市中心区。
4、古埃及城市的特点:
(1)选址因地制宜,城市一般沿尼罗河布置;
(2)有同一的规划,形制较方整;
(3)有简单的功能分区,贵族区,宫殿区和贫民区。
三、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前333)
历经巴比伦时代、亚述时代、波斯时代,前后持续3000多 年
乌尔城有城墙和城壕,平面呈卵形, 王宫、庙宇以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 于城市北部的夯土高台上,与普通 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区间有高墙分隔
城内有大 量耕地

建于公元前3000年
夯土高台共7层, 中心最高处为神 堂,之下有宫殿、 衙署、商铺和作 坊,形成城市公 共中心。
1.横跨幼发拉底河东西两 岸,88平方千米,人口50-60 万人,平面呈长方形,设9个 城门.

时间的流逝 美丽的变迁 城市的发展历程

时间的流逝 美丽的变迁 城市的发展历程

时间的流逝美丽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历程充满了美丽的变迁。

每一个繁荣的城市,都有着它自己的发展史和独特的风貌。

本文将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探索城市的发展历程,展示城市在经济、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与发展。

1. 城市的起源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起初,人们聚居在水源丰富的地方,以便获取生活所需。

农耕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在集市周围定居,这标志着城市的初步形成。

这些原始的城市往往由简单的土坯和木材建筑构成,但它们却为后来的城市奠定了基础。

2. 经济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变革密不可分。

在古代,农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但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城市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公共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商品交易和经济发展,手工业的繁荣使得城市成为了艺术和工艺品的中心。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迎来了大规模的工厂和制造业的发展,城市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3. 建筑的演变城市的建筑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从最初的土坯和木结构建筑到现代摩天大楼,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古代的城市墙和宫殿,中世纪的城堡和大教堂,都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代表。

而现代城市则以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公共建筑为标志,展现出了现代城市的繁荣与魅力。

4. 文化的繁荣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从古代的文明古国到现代的多元文化社会,城市成为了文化艺术的中心。

艺术家、作家和学者们纷纷涌入城市,他们的创作和学术研究为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博物馆、剧院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立,进一步弘扬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5. 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外在形态,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从农耕生活过渡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便利设施,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

然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也积极响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学 第2章 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城市学 第2章 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北师大不动产学院(珠海)
白雪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地理学论述城 市起源主要归结为三个基本原理:①拉采 尔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②传播论;③ 进化论思想。 • 现代社会科学家,提出了4 种有关城市 起源的理论:1.水力论或环境基础论;2. 经济论或市场起源论;3.军事论或防御据 点起源论;4.宗教论或宗庙起源论。
北师大不动产学院(珠海)
白雪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D.水资源与城市形成
河畔、湖滨及海岸带都是利于城市形成的地区。河流历来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而且又是工业用水和 饮用水的最好源地,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河口处往往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有利于城 市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上海、广州、天津,印度的加尔各答,美国的新奥尔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 斯,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大阪等都位于三角洲上。河流渡口和要津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 天津、武汉、南京等,英国的剑桥,德国的法兰克福皆形成于渡口处。早期由于英国经济重心在东南部的 太晤士河两岸,商品贸易多渡此河,河口面海呈喇叭口形,恰好伦敦附近狭窄,成为最好的渡口,使交易 荟萃,商务渐盛,终于使伦敦形成一个重要城市。大湖泊也利运输业的发展,湖滨又是水陆运输重要的交 接点,有利于城市发展。如美国的芝加哥(密执安湖)、德卢斯(苏必利尔湖),日本的大津(琵琶湖)、 我国的岳阳(洞庭湖)、九江(鄱阳湖)、无锡(太湖)等等皆受湖泊之利。在海岸带(尤其岩石海岸具 有优良港湾的地区)以及在大河入海口的沿岸地区都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上海、大连、青岛、 泉州、福州、汕头、广州,美国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日本的东京、大阪、横须贺、佐世保等海港城 市都属此类城市。在海峡和运河的两端也有利于城市的兴起,例如直布罗陀和丹吉尔(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与塞得港(苏伊士运河),巴拿马与科隆(巴拿马运河)等城市皆属此类。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关于城市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叫防御说。

《春秋》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

”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

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

建筑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

这个说法把“城”字看得很重。

第二种叫集市说。

这种说法把“市”字看得很重。

它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集市进行交换。

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下来,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

这是从经济意义上讲城市的起源。

第三种叫社会分工说。

这种说法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

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城与市的功能、作用不断靠近,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到如今,城市终于成了“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并且日益发展成为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商朝的城市
• 目前 已发掘的商朝城市遗址主要有河南偃 师尸分沟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湖 北黄陂盘龙城、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城。
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 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 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 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 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 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 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 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 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 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 了坚实证据。
复原图
印度河流域
• 印度文明首先出现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 度河两岸 • 早期的重要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 这两座城市大约在公元前2550—2000年间 建立。
哈拉帕城
• 哈拉帕城面积有数百公顷,位于高地上, 周围有高厚的城墙,呈整齐的长方形。城 内街道宽直,两旁房屋排列整齐。房屋一 般为2层,用砖砌成。城中还发现了一些大 型建筑遗址,这里可能是宫庭或兵营。城 中设有卫城,其北面设有谷仓遗址。
特奥蒂瓦坎
• 特奥蒂瓦坎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8公里处。 公元1世纪,此地已有城市,5世纪前后达 到鼎盛时期,毁于8世纪后半叶。城区建筑 呈棋盘形。最盛时面积达21平方公里,人 口约10万。现留下的遗迹有100多个金字塔 台庙,著名的有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在中心还有其他神殿和宫殿,外围有贵 族住宅,再外围有商人和农民居住区。
孟菲斯博物馆
• 孟菲斯曾为王国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 时至今日,当时是全世界最壮丽伟大的都 市,现只留下一个迷你博物馆及花园中残 破的石雕供人凭吊。
阿拜多斯遗址

美索不达米亚
• 城市出现的时期与埃及大体相同 • 其著名的城市遗址是乌尔


• 它位于伊拉克的巴格达市东南约300公里的 幼发拉底河畔。大约在距今5000年以前, 乌尔已发展为强盛的城邦。乌尔第三王朝 时(前2113—2006),以其作为首都,同 时它也是当时两河流域南部的宗教和商业 中心。
中美洲
• 在美洲,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在中美洲 • 最古老的城市为代表玛雅文明的蒂卡尔, 与代表托尔特克文化的特奥蒂瓦坎。
蒂卡尔
• 蒂卡尔位于危地马拉的东部,是玛雅地区 中央低地的主要古典文化中心。大约在公 元初期,该地出现城邦,到9世纪时衰落。 城区面积较大,估计约有40000居民。城中 央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众多的金字塔 式台庙,官殿和官署组成复杂的建筑群, 加上道路、广场、球场等卫城十分壮观。 衰落后消失在森林中,直到上个世纪才被 发掘,为世人所知。
淮阳县平粮台
• 平粮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位于淮阳县 城东南4公里处 。场址高约5米,面积100 亩,呈正方形。平粮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 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 前发掘出土 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夏商周时期的城市
•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时期, 国家机构趋于完善,农业有进一步的发展, 青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商品交换促使了 商人的兴起。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开始 形成。
殷墟特点
• 城市的中心是商朝的王宫建筑群,这时的 宫殿已由单体建筑发展为主从组合的建筑 群。王宫分为三区,北区是王室居住区, 中区是宗庙和处理政务的区域,南区是祭 祀区。三区的宫殿建筑大体上分布在纵轴 线上,初步形成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布 局方法。 • 殷墟未发现城墙。
周代的城市
周代的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较前增加不少,但城市规模小。 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 3、城市建设有一定的规划性。 《周礼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 右社,面朝后市”
第三节 城市的兴起区
• 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 中美洲等五处。


• 城市起源于大约公元前3200年。 • 据称第一王朝美尼斯所建的首都城市孟菲 斯,因其土坯墙壁涂为白色,而得名为白 墙,但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第二王朝在 阿拜多斯建的城堡,虽然规模很小,但为 埃及最古老的城堡,城墙用粗糙土坯砌成 ,外侧有护墙和壕沟,内设神庙及其他设 施。
黄河流域
• 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 • 发育期为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 • 成熟期为春秋战国时期
原始社会后期
• 中国龙山文化是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 会阶段的文化遗存。考古资料证明,在这 个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城市的雏形——城 堡。 • 迄今为止,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城址有淮 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子崖、安 阳后岗四处。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 “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用石墙、城楼、 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 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建筑艺 术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 需要增加的标志。这样,我们就走到文明 时代的门槛了。”——恩格斯
• 恩格斯的的话意味着城市产生于原始社会 末期(即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原始氏族 社会制度开始瓦解,私有财产产生并不断 发展之际。
原始社会末期聚落的特点
• 1、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 • 2、这些居民聚居点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 居住比较密集。 • 3、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半坡遗址
第二节 早期城市产生的原因
• 城市的起源学说 防御说 社会分工说 私有制说 阶级说 集市说 地利说
• 较多人认可的说法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原 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和生产关 系的改进,而私有制的萌芽、阶级分化和 阶级压迫的需要则是城市产生的重要社会 条件。
夏朝的城市
• 夏朝纪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 前17世纪 • 今年考古发现的早于商二里岗期,晚于龙 山文化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正分布在这个地 区内,并被划分为豫西的二里头类型和晋 南的东下冯类型。
偃师二里头遗址
•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 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 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是夏代都城遗址。 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 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 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第三期文化层 中发现两处大型宫殿夯土台基。其中西边 一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 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宫殿基址,四周 环以廊庑。在遗址东南部还发现大面积铸 铜、制陶作坊遗址。
《考工记图》
• 4、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有了一定的发展。 瓦得到使用,解决了房屋的防水问题,延 长了房屋的使用时间。
春秋战国的城市
• 1、城市数量增加。 • 2、城市建设有相当的规划性,奠定了此后 200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布局,即:突出 政治中心,强调中轴线以及前朝后市的规 划布局。城市中出现专门的交易中心—— 市。
• 3、建筑技术增强。高台宫殿较为普遍,如 赵国的邯郸城。 • 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文化发达。
摩享佐达罗
• 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估计有三四万人 ,城市近似长方形。城内街道排列得十分 整齐,成十字交叉状。房屋用烧制过的红 砖砌成,房屋是平顶,部分是2层的。城中 “卫城”位于西部地势高处,是统治阶层 的住地,四周设有壕沟和城墙。其北半部 中央有一大浴池,这可能是某种宗教仪式 的建筑物。池西有大谷仓。卫城的南部可 能是会堂和寺庙。整个城市已有良好的排 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