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梅花桩成拳与技击浅谈

合集下载

如何修炼梅花桩

如何修炼梅花桩

如何修炼梅花桩如何修炼梅花桩我们在武侠剧中经常看到主角在梅花桩上练功,什么是梅花桩呢?梅花桩又名梅花拳,简称梅拳,是立于桩上练习的一种拳术,也常用来作为基础功练习。

那么如何修炼梅花桩呢?下面yjbys网为您介绍如何修炼梅花桩,看看吧。

梅花桩起源于明末,最初以家传形式流传于民间,到清乾隆年间始向外界流传,近代以河北栾县韩其昌传人较多。

练梅花桩,可以加大髋关节的活动幅度,提高灵活性。

练梅花桩要求用鼻均匀地做腹式呼吸。

经常从事梅花桩练习,对身体有良好的作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准确性得到改善,提高某些肌肉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增强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梅花桩所用木桩,直径3~5寸,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桩与桩之间的`距离前后为3尺,左右为1尺5寸。

随着功夫不断增进,桩要不断加高,有的加高到5尺。

也有人以砖块代桩,先在平砖上练习,再站横砖,进而站立砖。

布桩讲究上应天象,下合地时,中合节气,如“北斗桩”(又名七星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五行桩”、“九宫桩”等。

梅花桩分大架小架两种。

桩势(式)有5式:①大式(丹凤朝阳)②顺式(大鹏展翅)③拗式(二郎担山)④小式(猕猴攀枝)⑤败式(霸王卸甲)。

演练时,1式变2式,2式变3式,3式变4式,4式变5式,循环无端,变化无常。

梅花桩的步法有八方步和行步两种。

①八方步,也称群步。

八方步又分大中小3种。

小八方步是基础步法,运动中便于闪、转,伺机进击。

中八方步和大八方步用以对付多个对手,快而不乱,进退自如,可取主动之位置,占有利之地形,进退随情,起落随形,变化有法,动静有术。

②行步有3法,即摆法、扎法、撤法。

梅花桩的器械练习套路有大刀、大枪十二路和大杆劈刺法。

长柄器械类有戟、枪、棍、槊、□、耙、倒钩矛、梢子杆等。

刀剑钩刺类有连环刀、剑、虎头钩、月牙刺等。

此外还有流星锤等。

下载全文。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

浅谈梅花拳文武功法作者:中国梅花拳网 | 发表日期:2011-12-20 | 点击:[238]梅花拳是我国一支古朴而神秘的拳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但具有博大精深的武功拳法,还有其系统玄妙的文功法理。

为了研究和发展这门古老拳法,在梅花拳发展中心——河北·平乡·道教协会,设立了《梅花拳学术交流处》。

宗旨是对梅花拳文功和武法进行挖掘整理,与世界各地梅花拳师和武术爱好者进行学术交流。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冀、鲁、豫梅花拳调访、研习和参悟,特别是梅花拳《文场》法理,历来是不传之秘,向大家谈点体会和看法,共同与道友商榷学习。

一、梅花拳《文武功法》概述梅花拳武功的练习具有完整统一性,把拳、功、招三法合于一体。

练功就是练拳、练招;练拳就是练功、练招;练招就是练拳、练功。

使拳法、招势、功法三者相辅相成互为所用,做到招随力发,功随招势,使三者发挥到最大威力,达到出神入化境地。

据山东《梅花拳谱》记载:“梅花拳法有五势拳、八卦拳、梅花通臂拳、七十二拿,七十二滚手,七十二破法;器械类有八方截手刀、十二合大枪、三十六花枪、三十六战枪、三十六奇枪、马上六合枪、陆姜大枪、六合棍、梅花十三剑等。

”河南省《梅花拳谱》记载:“梅花拳有两趟架、两趟半、三趟架、四路半、气功架、八步连环拳、八卦拳等。

器械类有梅花刀、六趟刀、六路大刀、单刀、流星锤、单锤、梅花剑、齐眉棍、六路梅花棍、七节鞭、九节鞭、手鞭、六路梢子、梅花双刀、双锤、双枪等。

”河北省《梅花拳谱》所载:“梅花拳有五势拳、八卦拳等。

器械类有走线铜锤、梅花大枪、方天戟、春秋大刀、六合梅花刀、南阳叉、月牙棍、月牙大斧、虎尾三节棍、齐眉棍、梅花双戟、虎头双钩等。

”据《梅花拳谱》所载:梅花拳文功方面有“梅花拳文功有《香理妙法》、《道场》、《还粮》、《请架》、《拜皇会》(龙华大会)、《佛家功法》、《道家功法》、《儒家功》等。

”二、梅花拳“五位师父”据《拳规》规定,学习梅花拳第一步是拜师。

梅花拳论文:梅花拳 五势桩 技法 健身作用

梅花拳论文:梅花拳 五势桩 技法 健身作用

梅花拳论文:梅花拳五势桩技法及健身作用研究【中文摘要】梅花拳是一个身心兼修、动静结合、练功层次分明,并拥有自己独特训练体系和养生体系的古老拳派。

在2006年5月,梅花拳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梅花拳自创始以来就一直在民间秘密流传,很少为外界所知。

截至目前,有关梅花拳技法的研究尚未见到。

五势桩是梅花拳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功法。

对五势桩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不仅能填补梅花拳自创始以来技法无研究的空白,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梅花拳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同时,也能让更多地人认识到其潜藏的巨大养生、健身价值,为梅花拳在这个时代的发展创造了更大地空间。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考察、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对五势桩的理论要求、技术方法、运动特性和健身作用以及对技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

本研究结果如下:1从中国传统文化、解剖学、中医学和传统导引功法综合对比分析来看,在五行归类上:顺势桩为肺(金)、拗势桩为肝(木)、败势桩为肾(水)、小势桩为心(火)、跨势桩为脾(土),较为合理。

2五势桩属于梅花拳“武场”的筑基功,不能直接运用于实战...【英文摘要】The Plum flower boxing, as a physical and mental combining sports, has its unique training and health preservation measures. In May 2006, The Plum flower boxing,as’China’s first state-leve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was been protection and successively investment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owever, Owing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 plum flower boxing techniques has not been open teaching, rarely has known to the outside world. So far, the research or comprehensively analysis on The plu...【关键词】梅花拳五势桩技法健身作用【英文关键词】Plum flower boxing five postures techniques health effects【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梅花拳五势桩技法及健身作用研究摘要5-6ABSTRACT6-7 1 前言10-12 2 文献综述12-16 2.1 关于梅花拳的研究情况12-14 2.2 关于五势桩技法的研究情况14-15 2.3 关于五势桩健身作用研究15 2.4 梅花拳研究滞后的可能性原因15-16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6-20 3.1 研究对象16-17 3.2 研究方法17-19 3.2.1 文献资料法17 3.2.2 专家访谈法17-18 3.2.3 田野考察法18-19 3.2.4 数理统计法19 3.2.5 比较分析法19 3.3 相关概念界定19-20 4 结果与分析20-72 4.1 梅花拳历史渊源与不同地区五势桩的异同点20-30 4.1.1 北京韩其昌所传的五势桩特点21-22 4.1.2 河北邢台流传的五势桩特点22 4.1.3 两地区之间五势桩的异同点比较22-30 4.2 五势桩的技法研究30-41 4.2.1 顺势桩的技法研究30-33 4.2.2 败势桩的技法研究33-34 4.2.3 拗势桩的技法研究34-36 4.2.4 小势桩的技法研究36-38 4.2.5 跨势桩的技法研究38-39 4.2.6 五势桩调身的重点要求39-41 4.3 五势桩对技击的影响41-58 4.3.1 增加控制平衡和空间定向能力41-42 4.3.2 建立以脊柱为中心的人体骨架传导、发力系统42-45 4.3.3 对腰的枢纽作用进行强化45-48 4.3.4 形成以胯带动全身进行统一运动的整体发力方式48-52 4.3.5 强化筋骨,培养五种劲法52-53 4.3.6 建立新的”神经—肌肉控制条件反射”,形成”第二套发力方式”53-56 4.3.7 提高感知觉能力和抗击打能力56-58 4.4 五势桩的健身作用研究58-72 4.4.1 顺势桩的健身作用研究58-61 4.4.2 败势桩的健身作用研究61-63 4.4.3 小势桩的健身作用研究63-66 4.4.4 拗势桩的健身作用研究66-67 4.4.5 跨势桩的健身作用研究67-69 4.4.6 五势桩对人体脊柱的影响69-70 4.4.7 五势桩的意识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0 4.4.8 五势桩的”丹田气动”与《难经》”肾间动气”的关系70-72 5 结论与建议72-73 5.1 结论72 5.2 建议72-73致谢73-74参考文献74-77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7。

剖析武子梅花拳技法——重心论

剖析武子梅花拳技法——重心论

剖析武子梅花拳技法——重心论
李建新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04(0)6
【摘要】由于地球的引力,万物都存在着自身的重量,而重心则是物体内部重力中心的所在。

就武术对抗而言,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稳定性也就越大。

反言之,重心高的支撑是不容易保持平衡的,但是为了单纯片面地强调增大攻防时的支撑面积和降低重心,又不符合实践中既求稳定又要灵活的要求。

武子梅花拳技击桩就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一、稳定性与稳定系数梅花拳技击桩动作的下盘强调以两脚前后约三十厘米,左右距离约10厘米标准距离开立(两脚跟之间距离),后脚全脚掌着地。

【总页数】2页(P34-35)
【关键词】梅花拳;稳定系数;重心高;支撑面;稳定性;技法;武术对抗;矛盾关系;稳定角;标准距离
【作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1
【相关文献】
1.剖析拉丁舞技法的“重心”和“力量” [J], 张景朕;李小龙
2.剖析拉丁舞技法的“重心”和“力量” [J], 张景朕;李小龙;
3.武子梅花拳战机先论——观察 [J], 李建新
4.武子梅花拳秘传绝学——点穴术(上) [J], 李建新
5.武子梅花拳秘传绝学——点穴术(下) [J], 李建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梅花桩功——花开五瓣的智慧功夫

梅花桩功——花开五瓣的智慧功夫
禅武少林 精论
/
——



梅花桩功的练习是一门实修价值颇强的功 夫,无论从养生学还是从实用搏击学来说都具
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它被视为习练中国

武术、提升高层次功夫的必修之功。梅花桩功
内练肝、心、脾、肺、肾之内五行气血之功,
外练筋、脉、肉、皮、骨之外五行筋骨之功,
长期坚持,内外双修,以求天人合一之道。
梅花桩功在武林拳派中一直是不传之秘, 真正的梅花桩功并非大家看到的走桩、打桩之 类的普通练法。笔者近年来为了挖掘整理传统 私密练功方法,走访请教多门武林拳派嫡宗传 人,再结合民国时期出版的拳谱记载,总结出 梅花桩功的练习方法,大致分为上、中、下三 盘练法。如在中盘(桩与桩之间)练的是转桩, 即以独特之步法配合身法,在桩与桩之间进行 走转靠打。在上盘(桩上)练的是走桩,即练 习者站在木桩之上配合手法画圆发劲,行走转 之式,练习手法与步法的协调功夫。在下盘(桩 下)练的是蹲桩,即练习者在梅花桩的下三分 之一处以木板相隔离,在隔离板下进行蹲桩变 式的功法练习。还有在桩外练习的踢打之技, 即练习者在桩外进行远距离腿法组合变化。梅 花桩的基本功练习要求非常严格,起初走的并 非是五行桩,而是先走直线形的低桩,待功夫 长进了再跑桩,在桩上行走自如,方能登上梅
久练梅花桩功可以提高人体的先知先觉之 能,特别是通过高空走桩的练习,无形中练就 人体的一种感知能力,一种天人合一的正能量 磁场。蹲桩的练习对于丹田气的鼓荡作用有着 极强的养生功效,通过下蹲缩身、蹬弹小腿、 击打木桩,不是一般武者所能练的下盘功夫, 气沉丹田就是蹲桩练习的大成功夫。
以梅花五行之理练习梅花桩功,内含五行之 理,外取梅花精神。诗曰:“墙角数枝梅,凌寒 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象征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 精神品质,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 梅花精神就是我们习武之人必备的傲骨和精神。

中国武术格斗的“活化石”-梅花拳

中国武术格斗的“活化石”-梅花拳

中国武术格斗的“活化石”-梅花拳梅花拳是一种流行于河北的一种武术文化,它融合了周易八卦于拳理,不断地发扬光大,先后出现了很多的名人。

随后也被列为首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大家对于中国武术格斗的“活化石”了解有多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梅花拳的特色据《辞海》“梅”字条目中记载:梅花拳,亦称梅花桩。

武术拳种。

起源于明末,清乾隆年间流传较广。

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等。

桩势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等五势,套路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快而不乱。

梅花拳是邹宏义始祖总结了集干支术数之精华,融阴阳生克之奥理,星转斗移,寒暑往来,天下始于一,成于三,行于五,定于七,终于九,万物通变之术,皆其术数也。

外有五式开合,内有吐呐升降,风格独特,简单易学,常持久练,身强体健,神清脑灵。

梅花拳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吸收佛道儒之精华,是中华武术中文武双修的拳派。

梅花拳具有独特的演练鼓乐。

梅花拳的主要内容梅花拳内容丰富多彩,梅花拳多以口传身授形式授徒,基本内容包括文理和武功两大类:1、文理:“未学艺,先知理”,梅花拳的文理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思想理论,融合了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等精义妙法,讲究修心养性,炼神炼气,要求练功者身心并练文武兼备,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招,趋避之内有利害“如天之无不覆,地之无不载”。

2、武功:梅花拳的练习,首先要从基本功练起,其内容主要有:拳法、腿法、腰法、步法等练习。

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

梅花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梅花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的流派之一,它经历了数百年来武林高手的不断锤练,日臻完美,它是增强体质、磨炼意志、振奋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简单易学、效果显着,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它文武并重,是中国着名之文武双修的拳派。

梅花拳桩功及丹田功

梅花拳桩功及丹田功

梅花拳桩功及丹田功梅花拳流派武术有其独特技术风格,在演练形式上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练功方法,在技击方面有功高人奇之能。

据拳谱记载;梅花拳始于公元前213年,清朝乾隆年间流传至武术之乡菏泽地区,至今在菏泽传至二十二代。

此拳功法独特,套路精简,内容丰富,并具有很强的实战技击性,形成了具有独到的地方特色的拳种。

梅花拳十分注重桩功的习练,使其步法稳固、下盘扎实、利于技击、善攻能守。

梅花拳的动作舒展大方、古朴无华、招招式式讲究技法,一招一式紧连相扣,多弧形步法和地躺腿技法,手法快捷勇猛灵活多变,腿法狠奇快准,具有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

现整理梅花拳派的桩功、丹田功,供广大喜爱传统武术功夫者研练,参考。

梅花拳桩功备两根圆形如碗口般大小结实的木桩埋于地下,要埋牢固。

木桩离地面高90厘米左右,桩距宽于习练者两肩。

如无条件,可选结实的板凳两个,高40厘米左右,备好练功用。

习练者自然地立于桩前,左脚向左边上边跨出一步站在左边桩上,右脚向右边的木桩上,双手合掌于胸前,中指于鼻尖平,双腿屈膝下蹲呈马步式,目平视前方,虚灵顶劲,项直,舌顶上腭,含胸收腹,提肛。

要求:马步桩式习练时要双腿成水平,膝不过脚尖,膝关节与小腿呈90度,收髋提肛,足趾抓稳桩面。

开始习练无基础者双腿可高些,但身要中正,不可前倾或后仰,静站10分钟左右,休息一会后再练。

本桩功以鼻呼吸为法。

加深习练:可在头顶部放一个盛满水的小瓷碗,同前一样站稳在桩上,从10分钟、20分钟,逐渐增至一小时,而碗中水不洒,全身自感轻松自然时,可身穿沙背心(35斤),双腿上捆牢沙绑腿(10斤)双手臂上縛上(10斤)沙臂包,如此桩上静站一小时左右,身体不晃动,姿势正确,头顶碗水不洒,其功即可。

习练后,可将水碗、沙背心、沙臂包、沙绑腿解拿下,轻松活动腰、手、腿,身体10分钟左右,并按摩、揉磨手臂、肩、腰、腿等各部位。

文中沙的重量只供参考,实际重量由习练者量力自定。

纱衣、沙绑包、沙绑腿可以自制,也可在武术体育器械商店购买。

梅花桩拳简介

梅花桩拳简介

梅花桩拳简介梅花桩属昆仑派拳术,全称“干枝五势落地梅花桩”,简称“梅拳”,隶属道教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四大古老拳种之一,迄今已传世前百代和后百代的二十代有余。

魏巍为后百代第十八代“永字辈”传人。

梅花桩注重实战,以技击见长,步法奇巧,瞬息万变,脚随手出、步里藏拳,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训练系统和练功方法,使它在各门派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手法,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梅花桩是古老的内家拳,它的功法是内外兼练,它要求做到外要练形,内要练气,以达到形气合一,内外一体终至浑元一气的程度。

练形,梅花桩称为练“表”也就是指人体表皮的、有形的、表面的、形态的修炼,即俗话讲的“筋骨皮”,并把练“表”称为练“外丹”。

“外丹”练成,若继续不间断地演练,练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能气随意发,力随气使,刚柔相济,一气贯串,而达到“气化”的程度,则可谓“内丹”养成。

也就是俗语讲的“内练一口气”。

梅花桩拳理认为“内丹”没有不借助于练“外丹”而养成的,梅花桩拳把练外丹称作武练,把练“内丹”称为“文练”。

“外丹”与“内丹”练成后,与敌人交手时便可“行气”了。

著人肌肤坚莫敌者为形,而深入骨髓截断营卫则在于气了。

由于历史悠久,梅花桩的武功积累是十分丰富的,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拳法部分和器械部分,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练功方法。

在拳法系统中,梅花桩基本拳架称为“干枝五势梅花桩”,简称为“梅花桩架子”,它是梅花拳内外兼练,易筋易骨,改造筋骸的根本大法,是梅花拳弟子毕生练习的内容。

梅花桩拳法技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称之为上、中、下三盘。

上盘:拿、锁、带、勾、搂、刨、打、崩、挑、劈、砸;中盘:沾、粘、连、随、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挨、膀、挤、靠、偎、身、靠、打;下盘:踢、点、截、撞、勾、挂、踩、蹁、跌、扑、滚、翻、前后扫蹚、左右撑拨等等。

此种功夫打的是“一身之法”。

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技击之中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支五势落地梅花桩成拳与技击浅谈
魏巍
【注:应北京昆仑元天武学文化有限公司之邀,在2011年第一届梅花桩拳高峰论坛会上,把五势梅花桩成拳和与会诸位师大爷、老师及师兄弟们一起探讨一下,如有不对之处,还请诸位批评指正。


【魏巍,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武术专业毕业,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武术教官,师从韩建中先生,梅花桩第十八代传人。

魏巍自幼跟从韩其昌先生习得戳脚、形意、八卦掌、太极拳、梅花桩等传统武术及器械二十年,后亦曾参与拳击、散打等运动。

现任昆仑俱乐部武学总教官,梅花桩五势养生功总教练。


我本人最早是在1969年的春天,在北京月坛小公园看见韩其昌师爷在那里教拳。

由于我自幼受祖父的影响,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武术,于是我就在一旁边看边比划。

韩其昌师爷看到后就主动走过来问我道:“你喜欢练武呀?”我说:“老爷爷,我非常喜欢练”。

韩其昌师爷就说道:“那你就跟着练吧”。

此后过了一段时间,韩其昌师爷看我练的还行,就把我带到家中去练。

我看到在韩其昌师爷家小院的墙上写着一行大字:“一进二退三法四门五势六合七疾八方九成十拧”。

我那时候只知道练拳,不太能理解这行字的含义。

后来,随着练拳的逐渐深入,慢慢的韩其昌师爷就开始讲这十个名称的由来。

这也就是我们梅花桩练功的十步法。

韩其昌师爷第一句话就讲:“不知进退空学艺,不知起卧空灵利。

”所以,进退是我们开始学拳时就涉及到的,逐渐一步一步往下深入,一步一步往下去练,练到第九个字的时候就是今天要谈的梅花桩成拳。

我所学的成拳和师大爷他们所练的成拳,都是我的师爷韩其昌先生根据老前辈的一些内容归纳、整理、编排出来的一个基本的练法。

成拳是五势落地梅花桩的一种独特的技击练习形式,它具有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风格和代表性。

它包括:步法、身法、手法、智慧、攻、防、斗、引等等的综合技击技术。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成拳十大手”。

当然,成拳不只是这十手,在此暂不赘述。

何为成拳?韩其昌师爷给的定义是:“成拳是梅花桩习练者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的对练的一种形式”。

成拳不是谁上来就能练,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经得住摔、扛得住打,才能有条件练习成拳。

我们所讲的经摔抗打,不是傻摔愣打,它是在有一定的功夫以后,能够在摔打的过程当中可以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进入成拳的练习。

成拳十大手,这些老先生们年轻的时候都曾经练习过,我本人有幸在韩其昌师爷晚年的二十年时间里,跟随韩师爷学习五势落地梅花桩成拳十大手。

韩其昌师爷亲自教我们,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

首先,1980年我和安家臣率先把梅花桩的成拳对练推向了全国的武术比赛,每人拿了一块金牌。

随后,我们又跟随中国第三次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到日本去了一个多月,我们所学习的梅花桩得到了日本武道界的广泛赞誉。

韩其昌师爷在梅花桩成拳的整个编排过程和顺序方面,动了很多的脑子,花
1 / 4
费了很大的心血,研究出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这样一个过程。

梅拳成拳这十大手仅仅是一个代表,练拳者随着自身功夫的增长以及知识的增长,将可以学习到成拳的诸多变换方法,用于实战。

梅花桩成拳同时也是承上启下重要的一环。

因为我们在前八个步骤把梅花桩的整体的套路和我们练功的方法全都掌握了以后,怎么样过度到拧拳,这就是成拳。

只有把成拳练好、成拳练精了,自然而然就过度到拧拳阶段。

如果没有成拳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拧拳的乐趣、技巧是无法学到的。

现在很多我的师兄弟,凡是跟师爷练过拳的人,在北京的这些同志们,都从成拳当中得到了很大的好处。

梅花桩成拳的主要优势,我归纳有两点:第一,把练习者的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功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人能够身强体壮。

第二,它把技击的手法交给练习者了,练习者可以知道怎么去动手,这是成拳最主要的功能。

韩其昌师爷在讲成拳的过程当中,曾经多次说过,说我们练武术练了半天,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武术的最高境界应该说是技击。

现在不少人士在讨论技击,传统武术应该怎么技击?怎么去打?似乎真正能体现这个内容的不太多。

事实上,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有它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

梅花桩成拳把武术的八纲完完整整的融合在一起,“踢、打、摔、拿、跌、扑、滚、翻”。

所有传统武术都应该具备这八纲,梅花桩成拳在这方面很好的把它反映了出来。

武术当中的散手只是一个个别的招式,怎么样把这些散手串联起来,怎么样在实战当中把它连起来?其一、是要把这八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其二、是在实战的过程当中把零散的散手连在一起。

这是梅花桩成拳所要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

只有把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才能说懂一点拳,继而才能称得起叫技击。

胡踢烂打也能赢人,但是那不能称为“技击”,传统武术的“技击”是有技巧的。

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很多的老先生们都经历过:老北京过去的天桥跤场,摔跤的那些老先生们不是在那连拧带摁的,他是有技巧的,摔出来的美感要让大家叫出好来。

外行看热闹,内行要看出门道来,说这个钩子很漂亮给那人摔倒了,使绊的人还在那站着,并没砸人家。

这不光是有技术,还有武德。

更高明的一点,是他把技击的技巧性在表演的舞台上能够充分的展示出来。

这个事例从侧面印证了传统武术的技击,就是既要表现出技击的技术,还要表现出来动作的美感。

传统武术中讲究赢人赢得要干净利落,动手赢人不伤人。

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第一,本人要有功夫,第二,技术要纯熟,使出这一下技术来能够使得很严谨,只要这技术使上,不管老的也好嫩的也罢,怎么样都能瓷瓷实实的给用上,这是成拳要教大家走的一条路。

只有通过这条路,练习者逐渐把技术完善了,把技术成熟了,才能表现出来美,这叫“技击”,它是区别于瞎踢烂打的。

我们在练习成拳的过程当中是能够逐渐的体会到的。

很多的同志,包括山东、广东和北京的梅拳徒弟,大家都接触过成拳。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北京的诸位师兄弟成拳的水平如何,大家心里有数。

韩其昌师爷把好东西传给我们后人了,我们接过来没有?我们自己练的如何?能不能达到上述的水平?这要看每个人的努力。

我相信大家学成拳很不容易,韩老先生那么大岁数还辛辛苦苦把这功夫传给我们,希望我们能接过来,再把他传下去。

在此,我就再介绍一下梅花桩成拳的内容。

2 / 4
受到,
体能分配上、
现在,
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武术嗤之以鼻。

那么,在这种新的形式下,我们练的这些传统武术内容能不能适应这种新的技击形式,能不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应用出来呢?
虽然我本人不再年青气壮,就让我的儿子魏峥去跟他们这些人切磋交流一下。

北京比较盛行的五大技击俱乐部,这些新型的格斗形式中,包括日本K万选手,俄罗斯的综合格斗选手,巴西柔术,以及最新流行的街头打斗术等,通过他去跟他们切磋、交流。

魏峥还年轻,功夫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相对粗糙,也是业余武术爱好者的身份,但是他敢打、有勇气、不惧阵,这是难得的优点。

我看过他参加的三场教学比赛,这三场,对手都是西方职业选手。

在这三场教学赛中,魏峥与他们打的结果,谦虚的说,算是小胜。

通过这些实践证明,无论以前我本人,还是魏峥等现在的年轻一代传统武术习练者,在与国外的武术格斗形式的对比中,都体验到了我们中国传统武术所具有的技击优势。

在当今流行的新的格斗形式上,我们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独特的技击性具有毫不逊色的实战能力。

我希望大家应该再去实践、总结,在更多的切身体会中,把韩其昌师爷所传的梅花桩成拳合理的利用,好好的开发,能够得到更好、更多的成绩,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受益,使得中国传统武术的强身、健体和技击的特点得以传承和发扬。

4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