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从细微处取胜

合集下载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留有余地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留有余地

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他便只好使出最后的一招——自卫。

因此,当我们处事待人时,应谨记一条原则:给别人留点余地。

与人相处要记得时刻给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不把事做绝,不把话说死,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才能在与人相处时游刃有余。

在与别人方便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成功的可能。

战国时期,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由他的宠姬作陪。

日暮时分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灯烛被风吹灭了。

这时有一个人垂涎于楚庄王宠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以自控,便乘烛火熄灭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大惊,奋力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人头上的系缨,还悄悄对楚庄王说要查明此事,严惩此人。

楚庄王听后沉思片刻,心想:“酒醉失礼是难免的,再说我哪能为一个女人而污辱臣下和将士呢?”于是便在黑暗中大喊:“今天大家喝酒要尽兴,谁的系缨不断,谁就没有尽兴!”于是,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待掌灯之后,大家继续热情高涨地饮酒,一直到尽欢方散。

三年后,楚国与晋国发生战争,战场上有一个勇士英勇善战,奋勇杀敌。

第一个带头打败敌人,并救出深陷晋军包围的楚庄王,楚国大获全胜。

楚庄王感到很惊奇,便问道:“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拼命?”那勇士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缨带的人。

”因为楚庄王给臣子留了余地,才换来了下属的忠心耿耿,这就是留余地这一细节的精妙之处。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没有人可以永远一帆风顺,也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在生活中永远高枕无忧。

当你面临危机时,会有朋友扶你一把吗?你的同事会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冷漠地袖手旁观呢?这一切,都取决你平日里的所作所为。

若是你为别人留余地,那么这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双手拉你走出泥沼。

而如果你总是切断别人的退路,总把别人逼入绝境,还有谁会帮你呢?他们不落井下石就是对你的仁慈了。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被商界奉为神明。

他就因为善于给别人留余地,赢得了许多下属的忠心。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目标与定位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目标与定位

古罗马大哲学家西刘斯曾说过:“要想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那些成功者是心在高处,手在低处——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去实现自己的远大之志,而不是好高骛远。

有一位年轻人,内心一直被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折磨着,直到一个夏天与同学尼尔尼斯乘渔船出海,才让他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尼尔尼斯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在海上打鱼打了几十年,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

年轻人问他:“每天你要打多少鱼?”
他说:“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只要不是空手回去就可以了。

尼尔尼斯上学的时候,为了缴清学费,不能不想着多打一点,现在他也毕业了,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突然想听听老人对海的看法。

他说:“海是够伟大的了,滋养了那么多的生灵。


老人说:“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伟大吗?”
年轻人不敢贸然接茬。

老人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关健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位置最低!
正是老人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够从容不迫,能够知足常乐。

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和后劲。

而很多人缺乏的正是这种勇气和细节的心态。

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满面尘土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总是望着那山比这山高,好高鹜远,那么一切都会徒劳无益。

无论手头上的事是多么不起眼,多么繁琐,只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做,就一定能逐渐靠近你的理想,迈向成功。

(漫漫求知路)思念与惜别_从平凡小事做起

(漫漫求知路)思念与惜别_从平凡小事做起

无论多平凡的小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假如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绝不会空空洞洞地度过一生。

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踏实肯干,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肯定不比那些禀赋优异的人少到哪里去。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总是被公司当做替补队员,哪儿缺人手就被调到哪儿,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

这位先生沮丧地向他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诉苦道:“这样值得继续干下去吗?我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出来。

”昔日同学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经常被调到不同岗位磨炼,是辛苦的,但只要你努力肯学,应该也能胜任,否则你的公司不会做这样的调度。

现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还是努力,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员工之中磨炼最多的是你,你能为公司贡献才智的也是你,你应该有这种认识。

最后,同学又口授他一条成功秘诀: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

受苦是成功与快乐的必经历程。

这位先生干下去了,他干得很起劲,一年后,他终于成为公司中最耀眼的新星。

工作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有些人负责一些比较重要且引人瞩目的工作,另外也有一些人负责的是常被人们忽视的琐事。

假如你正好是负责这些不受到重视的琐事,你或许很容易就感到沮丧。

沮丧起来或许就会忽视自己的职责,这样一来就会很容易出错,一出错就会消蚀自己的自信:“我这是怎么啦,连这么无聊的活也做不好!”皮尔·卡丹曾说:“真正的装扮就在于你的内在美。

越是不引人瞩目的地方越是要注意,这才是懂得装扮的人。

因为只有美丽而贴身的内衣,才能将外表的华丽装扮更好地表现出来。

”皮尔·卡丹的装扮理论用在工作上同样富有哲理,愈是不显眼的地方越要好好地表现,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对此,纽约希尔顿饭店客户服务部经理莉莎·格里贝有着亲身的体验。

她曾谈到:当初自己应聘饭店职员,初分配到洗手间工作,她有很大的情绪,认为洗手间工作低人一等。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握手的细节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握手的细节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懂“礼”,不学“礼”,也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所以,我们要注重礼仪的细节,因为细节体现素质。

据说握手礼最早来自欧洲,当时是为了表示友好,手中没有武器的意思。

但现在已成为被最普遍采用的世界性“见面礼”。

握手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基本礼仪,从握手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情感和意向,显示一个人的虚伪或真诚。

握手在人际交往中如此重要,可有人往往做得并不太好。

艾丽是个热情而敏感的女士,目前在中国某著名房地产公司任副总裁。

那一日,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销售的韦经理。

韦经理被秘书领进了艾丽的办公室,秘书对艾丽说:“艾总,这是××公司的韦经理。

”艾丽离开办公桌,面带笑容,走向韦经理。

韦经理先伸出手来,让艾丽握了握。

艾丽客气地对他说:“很高兴你来为我们公司介绍这些产品。

这样吧,让我看一看这些材料,我再和你联系。

”韦经理在几分钟内就被艾丽送出了办公室。

几天内,韦经理多次打电话,但得到的是秘书的回答:“艾总不在。

”到底是什么让艾丽这么反感一个只说了两句话的人呢?艾丽在一次讨论形象的课上提到达件事,余气未消:“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不但是不懂基本的商业礼仪,他还没有绅士风度。

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个王子一样伸出高贵的手让我来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像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

当我握他的手时,他的手掌也没有任何反应,好像在他看来我的选择只有感恩戴德地握住他的手,只差要跪吻他的高贵之手了。

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地冰冷。

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

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居然不懂得基本的握手方式,他显然不是那种经过高度职业训练的人。

而公司能够雇用这样素质的人做销售经理,可见公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层次也不会高。

这种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我们这样大的房地产公司,怎么能够与这样作坊式的小公司合作?怎么会让他们为我们提供建材呢?”握手是陌生人之间第一次的身体接触,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远离轻率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远离轻率

马虎轻率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带来的小过失、小错误不会停留在原地,而会紧接着扩张蔓延。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建筑工程中的小小误差,可以使整幢建筑物倒塌,不经意抛在地上未灭的烟蒂,可以毁掉整个房间乃至让整幢楼房化为灰烬,列车调度员或是工程师看错了两分钟,就可能会使两辆满载乘客的高速列车相撞,从而使多少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

还有现在经常发生的医疗纠纷,常常是由于医生一时大意,把纱布、手术钳等遗留在病人的体内,从而给病人带来多少年的痛苦折磨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他们最终会被诉诸法院,同样承受经济上的巨额赔偿甚至被判刑,给他们的前途带来一片黑暗。

而这一切的起因,全是因为他们马虎轻率,因为他们的一时大意。

所罗门国王曾经说过:“万事皆因小事而起,你轻视它,它一定会让你吃大亏的。

”乌鲁木齐市粮食局的一家下属挂面厂曾花巨资从日本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作为附带合同,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

而塑料包装袋的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

当样品设计好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审查,交付日方印刷。

几个月后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抵乌鲁木齐时。

细心的人们发现有点不对劲,再仔细看一下,全傻了眼,原来每个塑料袋的袋面图案上的“乌”字全部多了一点,变成了“鸟”字,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

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原来是挂面厂的设计人员一时马虎,把设计样本打印错了,而进出口公司的人员检查时也一时大意没有发现。

也就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

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相关人都受到了严厉的处分。

试想,如果设计人员细心一点,谨慎一点,进出口公司的审查人员再认真一点,多检查一次,又怎么会让这18万元付之东流呢?如果因为你平时的马虎轻率而铸成大错,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你以前所有的辛劳也会付之东流,甚至给你的职场生涯带来阴影。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介绍的礼仪细节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介绍的礼仪细节

“第一印象是黄金”,介绍礼仪是礼仪中的基本、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介绍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社交或商务场合,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进行必要的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并且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想像一下你正在被介绍给某人,你们都说了自己的名字,接着又说了些诸如“很高兴认识你。

”然后呢?你该说些什么?你觉得和这位新认识的人待在一起很尴尬,只好绞尽脑汁搜刮下一个话题。

你可以设计一个清楚新鲜的自我介绍,让以后的对话更顺利。

在镜子前对自己说几遍,直到自己感觉很好。

向对方提供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信息,可以让对话顺利进行。

比如,你可以说:“你好,我是ABC公司的会计卡罗尔·琼斯,我帮人们管钱,还帮他们省钱。

”“你好,我是汤姆·马丁,我在XYZ公司任职帮助小公司设计电脑软件。

”于是汤姆开始问卡罗尔关于会计、ABC公司以及如何理财等方面的事项,而卡罗尔也准备问问XYZ公司的事情,还有软件设计等等。

看,你的介绍引出了一段有意思的谈话。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关于自我介绍的学问很大,大致包括自我介绍的时机、类型,以及注意事项等。

1.自我介绍的时机应当何时进行自我介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它涉及时间、地点、当事人、旁观者、现场气氛等多种因素。

不过一般认为,在下述时机,如有可能,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

(1)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

(2)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

(3)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请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

(4)在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共处时。

(5)在公共聚会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6)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

(7)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时。

(8)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

(9)初次前往他人居所、办公室,进行登门拜访时。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勇于挑战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勇于挑战

一切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会不断折旧,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会折旧。

在风云变幻的人生战场上,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被时代淘汰。

所以,你要时刻对新事物保持敏感。

台湾的资深音乐人黄舒骏在这方面就颇有体会。

在流行业最前线的唱片圈,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意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黄舒骏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旧才是最悲哀的事。


所以,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甩出时代发展的轨道,让自己的神经敏感起来。

如果你年轻有为,进入职场没几年便打拼出自己的天下,那么的确能够证明你有能力。

但是,看一看现在的你有没有下面这些烦恼:
很难与公司的新人达成工作上的共识;
难以完成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
对许多新兴事物,比如新版的电脑软件一窍不通;缺乏有创意的提议和看法。

如果你有上述的一种或几种表现,就意味着你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你前进的路上已经亮起了红灯,曾经取得的成功无法支撑你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再创佳绩。

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你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习惯多做一点

(漫漫求知路)赞美与祝愿_习惯多做一点

成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无法胜任一项工作。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

第一天你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天你应该懂点什么。

第一次尝试一份工作,你可能没办法表现得很完美,但经过一两天的练习,你应该要比第一天做得更好。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

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

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车、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

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

就这样,一直到老死。

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也许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可以选择自愿去做。

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

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信任。

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但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浮宫收藏着莫奈的一幅画,描绘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的情景。

画面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

一个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个正优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个穿着厨衣,伸手去拿盘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们全神贯注地去做。

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你是砖石工或泥瓦匠吗?可曾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你是图书管理员吗?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的间隙,是否感觉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你是学校的老师吗?是否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感到厌倦?也许一见到自己的学生,你就变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如果只从他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工作或许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仿佛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吸引力和价值可言。

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

大教堂的窗户布满了灰尘,非常灰暗,光华已逝,只剩下单调和破败的感觉。

但是,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可以看见绚烂的色彩、清晰的线条。

阳光穿过窗户在奔腾跳跃,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有三个人去一家公司应聘采购主管。

他们当中一人是某知名管理学院毕业的,一名毕业于某商院,而第三名则是一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在很多人看来。

这场应聘的结果都是很容易判断的,然而事情却恰巧相反。

应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的却是那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经过一番测试后,他们在专业知识与经验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最后招聘公司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这样一道问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4999个信封,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几分钟后,应试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30元。

总经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就当采购5000个信封计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杂费就30元吧!”答者对答如流。

但总经理却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15元。

对此他解释道:“假设5000个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总经理对此答案同样地没表示态度。

但当他拿第三个人的答卷,见上面写的答案是419.42元时,不觉有些惊异,立即问:“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答案吗?”
“当然可以,”该同学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个8分钱,4999个是399.92元。

从公司到某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10元。

午餐费5元。

从工厂到汽车站有一里半路,请一辆三轮车搬信封,需用3.5元。

因此,最后总费用为419.42元。


总经理听了,不觉露出了会心一笑。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

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
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

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

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

通过工作获得真正的力量的秘诀就蕴藏在其中。

美国黑人华盛顿·卜克在年轻的时候,到一所学校请求入学。

学校的女职员看见他衣衫褴褛,不肯收他。

他独自坐在那里几个小时之久。

那位女职员看见感到很稀奇,便告诉他说校中有一间屋子,需要人洗刷,问他能否做这件事,卜克高兴极了。

他殷勤地擦洗地板、桌椅,把那间屋子清理得没有一点尘垢。

过了一会儿,那位职员来到这间屋子里,拿出雪白的手帕擦拭桌椅,白手帕上竟没有一点污秽,便允许卜克入校读书。

那个女职员就是要凭借这件微小的工作试验一下华盛顿·卜克的人品,看看他是否谦卑,是否殷勤,是否能做好这件小事。

如果他想:“能否被收留还没有把握,谁甘心先做这种义务的苦工呢?”因此不肯打扫这间屋子,或是虽然打扫,却是草草了事,并不打扫得清清洁洁,那么,女职员能否收留他呢?
这个青年人后来果真成就了大事:兴办黑人的教育事业。

不仅受到千万黑人的爱戴,而且受到千万白人的尊敬。

当他打扫那间屋子的时候,是否想到那一件很小的工作与他的前途有这样大的关系呢?
没有小事就没有大事。

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建筑物,是由千万块微小的木材石块砖瓦合成的。

若没有那些微小的材料,就决不会有那一座雄壮的建筑物。

同样,一件大事的成功也是由于许多琐碎的小事集合而成。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