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工程如何省下38亿元投资案例10-3

合集下载

经典水电工程1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推荐阅读]

经典水电工程1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推荐阅读]

经典水电工程1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推荐阅读]第一篇:经典水电工程1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一、简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在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洛阳市40公里。

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公里。

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二、背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水利工程。

1991年9月12日进行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年9月1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0月28日截流,2000年初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主要功能为治沙防洪,辅助功能为发电,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

三、工程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以小浪底水库为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就举世瞩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便是小浪底水库。

小浪底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亚洲第一库”。

它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成就的典范。

一、工程背景小浪底水库工程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为主,兼顾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

工程的建设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黄河流域的洪水威胁,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发生大洪水,给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二是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二、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库工程于1994年开工,2001年建成投运。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73米,校核洪水位275米。

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667米,坝高160米。

工程还包括一座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水电站、一组排沙建筑物和灌溉渠道等。

三、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小浪底水库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在大坝施工中,采用了滑模、串筒、翻板等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次,在水库排水、排沙系统中,发明了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排沙目标。

此外,在工程建设中,还广泛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监测等先进技术,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水库工程投运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首先,防洪效益显著。

水库建成以来,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威胁,保护了沿线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发电效益显著。

水库水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为沿线地区提供了清洁、廉价的电力资源。

再次,灌溉效益显著。

水库可以向黄河流域调入大量水资源,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产值。

此外,水库还具备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五、结论小浪底水库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就的典范,它以卓越的工程质量、显著的效益和先进的技术创新,为世界水利工程树立了标杆。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小浪底工程(小资料)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本世纪最大的一项治黄工程,也是我国第二大水利枢纽,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在万里黄河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这里上距三门峡130 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处于承上启下,控制黄河泥沙的关键部位。

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计划于2001年竣工并网发电。

总投资控制在350 亿元人民币以内。

其中世行贷款11.09亿美元,是中国利用世行贷款最多的一个项目。

小浪底工程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其建设波及动迁人口4 .3 万,施工建设中破解了多项世界难题。

由于根据世行要求全部采用国际招标,工程建设汇集了5 0 多个国家的承包商。

主体工程施工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并且采用现代合同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中,从工人的工作意识到施工质量都受到了一次国际考验,从中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为今后小浪底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世行官员也赞赏地称,小浪底工程是世行在中国投资最成功的项目。

为了防止小浪底受流失泥沙淤积的影响、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治黄专家设计了特殊的方案:当汛期来临时,水库敞泄不蓄水,湖光山色暂消退;湖面收窄成河,湍急的洪水即可携带泥沙,自湖中河道穿过。

这种不同于“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可保证小浪底蓄水库容长期有效使用。

加上水库拥有7 0 多亿方的拦沙库容,完全可以使得下游河床在2 0 年内不再淤积抬高,也为治黄赢得宝贵时间。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回水可直达三门峡水库坝下,从而在洛阳至三门峡之间的群山峡谷中,形成1 0 0 多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

届时,东出潼关,可见两个美丽的人工湖相依相连。

黄河宁,天下平。

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正实现着中国人民千年的梦想。

《华南新闻》(1 9 9 7 1 0 2 9 一版)。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3篇)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主要任务是将黄河水引入伊洛河流域,改善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农业灌溉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工程主要包括渠道、隧洞、桥梁、渡槽等建筑物,总长260公里,涉及12条干渠、30条支渠、1条城镇供水管线和田间配套工程等项目。

二、施工难点及对策1. 地质条件复杂: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地处沟壑纵横的邙岭脚下,地质结构复杂,隧洞、渠道等建筑物施工难度较大。

为应对这一难点,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施工工艺,如地质雷达、钻探、爆破等,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2. 施工环境复杂: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穿越多个村庄、工厂、公路等,施工环境复杂。

为保障周边环境不受影响,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环保措施,采取封闭式施工、降噪、防尘等措施,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3. 施工技术要求高: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涉及大直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盾构施工等技术,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为攻克这一难点,施工单位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亮点1. 技术创新: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如大直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盾构施工等,刷新了省水利工程中大管径超长距离同步吊装、一次拖拉定向钻穿越的技术高度。

2. 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3. 环保施工: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提高洛阳、巩义等地供水保障能力,发展有效灌溉面积53.68万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减少沿线地下水开采,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

总之,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效。

小浪底引水工程施工方案

小浪底引水工程施工方案

小浪底引水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小浪底引水工程是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

该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需要。

该引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引水渠将长江水源引入小浪底水库,再通过水库的调节和分配,向周边地区输送清洁的江水。

该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灌溉和供水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二、工程设计方案1. 引水渠设计引水渠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引水、输水和分水的需要。

根据调查和设计要求,引水渠的总长为30公里,设计流量为每秒1000立方米。

引水渠的结构采用混凝土实体渠道,其内部应采用防渗措施,以确保水质的清洁和输送效率。

此外,为了方便维护和管理,引水渠应设计成易于检修和清理的结构,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2. 水库工程设计小浪底水库是引水工程的主要水源,因此水库工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水库的主要任务是对引入的长江水进行调节和储备,以及向周边地区输送清洁水源。

水库的设计应考虑水库容量、防洪能力和水质保护等因素,确保其能够满足引水工程的各项要求。

同时,为提高水库的利用率,还应考虑水库的生态保护和景观规划,兼顾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 输水管道设计除了引水渠和水库工程外,输水管道也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工程要求,输水管道的总长为20公里,采用混凝土管道为主,部分路段采用钢管。

在输水管道的设计中,应考虑管道的材质、管径和输水流量等因素,确保输水过程中的输水损失和水质保护。

此外,还应考虑管道的排水和防冻等特殊情况,以确保输水管道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单位的选定为了保证引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应选定具有水利工程施工资质和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应具备完善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体系,以及熟悉该类工程特点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在施工单位选定后,还应对施工单位进行前期培训和沟通,确保施工单位充分理解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

小浪底案例资料

小浪底案例资料
20——龙凤峡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1——毛主席1951年10月视察黄河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3——三门峡大坝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1、小浪底水利枢纽坝址早已受到关注 1)新中国建立前,民国政府历次黄河勘察、调查、规 划报告中,均将小浪底作为建坝坝址。 2)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全面治理的规划开始,1953年 黄委会组织力量进驻小浪底坝址开展勘探和测量工作。 3)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 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规划在 黄河干流由上而下布置46座梯级电站,小浪底是第40个梯 级,为径流式电站。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2、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改变,加速了小浪底的论证 1)1958年8月三门峡工程建设期间,三门峡至花园口 区间出现暴雨,小浪底水文站实测洪水17000秒立方米,黄 河堤防多处出险。使人们认识到:仅靠三门峡水库不足以 保证黄河下游的安全。 2)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首次蓄水,1961年2月9日坝 前最高水位达332.5米,回水超过潼关,潼关段河床平均淤 高4.3米,致使渭河排水不畅,两岸地下水位抬高,河水浸 没农田,危及关中平原的安全。
3——工程全景(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4——工程全景(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图片
5——拦河大坝(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6——拦河大坝(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7——发电厂进水塔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8——发电厂地下厂房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全过程投资控制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全过程投资控制
关 键 词 : 利 水 电工 程 ; 利 枢 纽 工 程 ; 资 控 制 水 水 投
中 图 分 类 号 :V 1 T 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U 刖 吾
现代 水利 工程 施工条 件 复杂 , 资 大 , 投 建设 周期 长 , 因此应 当在 项 目前 期决 策 、 设计 、 没宴施 、 工 建 竣 结 算 阶段 的 全过程 中 , 织 、 从组 技术 、 济 、 同 和信 息 管理 等 多 方 面采 取 措 施 , 制 造 价 , 经 合 控 提高 经 济 效 益 [ 。小浪 底水 利枢 纽工程 计划 投 资 372 元 , 工程 建设 管理在 与 国际惯 例 接轨过 过 程 『 , 过 I . 4 .4亿 其 f通 I
小浪底工程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进行方案评价年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的黄河三秦间干流报告中首次把小浪底主要开发目标由发电灌溉改为防洪和防凌年提出黄河小浪底水库规划报告年国家计委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小浪底水库工程论证会年初完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可行研究报告此后经多种方案的比选和论证再经世界银行多次评估国家计委最终批准小浪底水利枢纽优化设计方案和工程总概算为亿元人民币据此编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执行概算作为控制静态投资最高限额依据国家申报年度工程投资的依据考核小浪底工程造价盈亏的依据和动态投资管理的依据
的可能性 为 7 % ~9 % ; 技术 设 计 阶段 , 响项 目投 资 的 5 5 在 影
可 能性 为 3 % ~7 %E9, 目各 阶段对 经 济性 的影 响程 度 5 5 8 项 , J
详见图 1 。可行性研究是投 资决 策之前 , 项 目有关 的技 § 对
术、 经济 、 社会 等各 方面进 行 调查研究 ,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的投
干流报 告》 , 次把小 浪底 主要 开发 目标 由发 电灌 溉改 为 防洪 和 防凌 ,96年 提 出 《 r小 浪 水 中 首 17 黄{ I 』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方案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河南省实施“四水同治”确定的1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位于洛阳市,主要任务是为洛阳、巩义等地提供灌溉用水,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二、施工目标1.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

2. 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各项节点任务。

3. 保障施工安全,实现零事故目标。

4.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三、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与管理(1)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工程建设。

(2)设立项目管理部,负责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工作。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技术方案(1)主干渠及输水管线施工1)采用明挖法施工,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分段开挖,确保施工安全。

2)采用预制混凝土箱涵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采用自动化焊接技术,确保管道接口质量。

(2)隧洞施工1)采用盾构法施工,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采用多种掘进模式和盾构机配置。

2)加强盾构机刀盘、刀具及螺旋机等关键部件的维护保养,提高施工效率。

3)严格控制隧道施工质量,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稳定。

(3)支渠及田间配套工程1)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确保支渠和田间配套工程的质量。

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进度安排(1)根据工程规模和节点任务,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按计划分阶段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确保工程进度。

(3)加强施工调度,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4. 施工安全与环保(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和操作规程。

(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四、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

3.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0-3 小浪底工程如何省下38亿元投资?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富挑战性”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世界银行在中国最大的贷款项目。

在长达11年的建设中,工程建设经受了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克服了许多意外的风险因素,难得地节余投资38亿元,占到总投资的近11%。

水利部组织的工程部分初步验收中,专家建议该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定为优良。

小浪底建管局总经济师曹应超介绍说,预计到工程全部结束,可完成概算投资309.24亿元,比总投资347.24亿元节余38亿元,其中内资24.59亿元,外资1.56亿美元。

这些部分归功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好,但主要来自业主管理环节的节余。

其中物价指数下降、汇率变化和机电设备节余等因素,共计节余资金13.98亿元;工程项目管理环节节余27.3亿元,共计41亿元。

减去国内土建工项目因工程设计变更及新增环保项目等因素的3.3亿元超支,共节余38亿元。

在通货紧缩期施工的大型工程,因为物价因素出现节余并不为奇。

但小浪底38亿元的节余中,27.3亿元来自管理环节。

专家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小浪底坚持了先进的建设机制。

小浪底是目前国内全面按照“三制”(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负责制和建设监理制)管理模式实施建设的规模最大的工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从各个环节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在国内大型水电工程中先走了一步。

(一)出色的工程监理队伍小浪底拥有一支300多人,最多曾达500多人的监理工程师队伍。

他们的工作使合同履行有了严格的保证,也对投资节约起了巨大作用。

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或授权,依据业主和承包商签订的合同,行使控制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和协调各方关系等职能,是业主在现场的惟一项目管理者和执行者。

1991年前期工程开工后,小浪底产生了中国第一代监理队伍。

他们掌握了国际通用的FIDIC(国际工程师联合会)合同条款,认真履行着事前预控和全过程跟踪、监理和管理职责。

1994年5月4日,小浪底工程经世行专家团15次严格检查后正式通过评估,这次评估证实了小浪底的监理工程师队伍,具有驾驭大型国际工程的能力。

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正式开工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外国承包商、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数千人的中国水电施工队伍云集小浪底。

中国工程师也首次登上了国际工程监理的大舞台。

在小浪底这个中外企业同场竞技的国际市场,FIDIC是竞赛规则,监理工程师就是赛场的裁判。

开工初期,XJV三标联营体不直接给参加联营体的中国水电工程局的工人发放工资,而是由中国水电工程局代发。

由于环节多,工资不能按时到位,工人很有意见。

1994年12月19日,三标联营体的中方职工全面罢工三天,造成三标工程建设处于半瘫痪状态。

监理工程师们迅速召集工人代表座谈,充分听取意见,然后向XJV提出调解建议:“只有直接对所雇的劳务发工资,才便于劳务管理,从而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在工程师的敦促下,XJV很快接受了这一诚恳的建议,实行了联营体内劳务统一管理。

小浪底地下厂房为目前国内第一大地下厂房。

厂房顶拱的稳固是设计和工程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原设计施工方案难度大,工期也长。

1994年11月,设计院提出设计变更。

按常规,设计更改本不该是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但为了排除施工干扰,便利施工,工程师代表李纯太和黄委设计院代表人员共同提出了调整方案:改用330根25米长、150吨预应力锚索代替原来的支护方案。

这一修改设计比原设计缩短工期4个月,节省投资540多万元。

地下厂房顶拱经历了发电设施等几十个洞室的爆破、开挖等多重扰动,固若金汤,安然无恙。

在顶拱坚实的“保护伞”下,厂房下挖进展顺利。

当挖至124米高程时,根据进度安排,厂房开挖需停工7个半月,给6条发电洞下平段斜坡段开挖让路。

XJV为加快厂房的开挖进度,提出开凿17C号洞通过6条发电洞下平段的开挖方案。

方案提交到三标工程师代表部,经过工程师认真的审查和研究,把17C号洞通过发电洞的下平段,改为从下平段以外通过,使施工变得更快捷更方便。

厂房工程师代表立即将此优化方案报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从而实现了厂房与6条发电洞同步开挖,把厂房进度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事后,因厂房顶拱支护的变更,增加了厂房开挖4个半月的工期,XJV提出1500万美元的索赔。

监理工程师不予理睬:“顶拱施工虽说耽误4个半月工期,但厂房的下部开挖又补给了你们7个半月的工期,哪还有索赔的道理?”1996年4月2日,李纯太在世行代表团会议上,将此事作了汇报。

世行小浪底负责官员古纳先生非常赞同李纯太的见解,同时称赞:“李纯太先生是最优秀的工程师!”一个方案替业主节约540万美元,一次方案修改挽回1500万美元的索赔,小浪底的中国监理工程师不仅出色地应对了难题,也逐步具备了管理国际工程和监理大型工程的强劲实力。

这批队伍中有教授级高工23人、高级工程师77人、工程师150人。

拥有的100余台套办公自动化微机,大多与业主计算中心联网,对项目实施及时有效的全过程目标控制,实现了合同、商务、质量、进度等管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走在了国内其他项目的前列。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FIDIC协会和中国咨询协会的理事、国家甲级监理和甲级咨询单位,并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拥有了通行国际工程的“绿卡”。

由此成长起来的一大批40岁以下、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的优秀中青年工程师,也将是国内工程建设监理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成功应对国际索赔成功应对国际索赔,不但让小浪底节余大量资金,也为国内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借鉴。

建设中,国内的增值税政策出现了变化,一家德国承包商随即提出1个多亿的索赔。

中国的监理工程师专门跑到税务部门去咨询,研究以前的税法和现行税法的区别及对承包商的影响。

在大量咨询后,终于搞清楚了税收变化对承包商的影响:基本持平的税负额,根本不应提出索赔。

对于这一结果,德国承包商从本国请来2个专门研究中国税法的专家,并拿出了详细计算依据;中方相应作出一项项计算,仅计算材料便多达200多页,结果显示税率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是负70多万人民币。

外商从此再也不谈索赔了。

又如,因国际长途电话费上涨,外商提出了2000多万元的索赔。

由于外商经常打国际长途与总部沟通,期间国内国际长途电话费大幅上调,导致外商电话费增加。

一个标段的外商称其一年电话费增加2000多万元人民币,要求业主补偿其中一部分。

而其他两个标段的外商都在盯着这次的索赔结果。

中方得知情况后,立即到邮电部门了解情况,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搞清国际长途话费上调是因为汇率的变化,上调的是人民币国际长途价格,但外方在国内仍然使用外汇券,现在美元价格并没有变化,所以外商根本没有损失。

仅为此事,双方先后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来往信函数十封,最后承包商放弃索赔。

虽然中方成功化解了这些索赔,但外国承包人极强的索赔和合同意识,给中国监理工程师留下深刻印象。

小浪底建管局总经济师曹应超说,建设中除承包商能控制的,其他发生的意外费用都归业主负责。

比如,有一次国外承包商上百吨的设备分解运输到达,当地老乡不让吊车卸,要自已卸;自动车卸沙机来了,还要自己卸;但在协调的过程中,外商根本不着急,只写信给中方反映情况,每天写明:时间、地点、工程,什么阻扰,产生的费用、停班费、索赔费用及延工时间。

每天上午发生,下午来信,不打照面,全是英文,监理工程师只能记录事实,请业主协调。

这些问题最后虽然得到了解决,但确实给大家上了一课:索赔实际是中性的意思,提取的意思,是正当的权利要求得到赔偿。

这些因素不一定全是业主因素引起的,其他因素导致承包商发生额外费用的情况下,承包商只能找业主要求正当的补偿。

外商在索赔中,往往有充分依据,准备精心,这是对业主处理水平的一个大考验。

相比起来,应付工程方面的索赔更为复杂。

由于前期勘探能力有限,小浪底施工曾遇到了较大困难,其中导流洞工期拖延达11个月之久。

对于总工期才3年的这个工程,外商一度绝望了,但在业主的多方努力下,仍然做到了按期保质完工。

但随后外商以“赶工”及设计变更等因素为由提出高额索赔,在争议最多的土建标二标,外商最高申请额达82亿元。

当时业主的观点是赶工费要分摊,而外商要求全部由业主承担。

发生矛盾后,由业主和承包商双方请三位英国、瑞士、美国知名合同仲裁专家组成争议团参与了调解。

最后,否定了承包商的“总费用法”,并提出了“BUT FOR”的解决办法,将承包商的管理因素、低报价要索赔的因素、计划乐观因素等扣除,剩余由业主承担,大大降低了索赔费用。

(三)谈出来的节余在二标谈判中,外方和中方提出的要价差距一度达20多个亿,双方为此展开了艰巨的谈判。

其中光技术谈判便达1年多,共150余次。

召开了9次争议听证会,一次会便花费一两周时间。

在谈判中,外商拿出了他们的“重磅炸弹”——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成本账,向中方还价。

中方谈判人员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这本账虽然基本数据正确,但在组合关系上动了手脚,该高的低了而该低的高了。

于是中方据此列出了10个问题要求外商回答,但外商各个部门说法不一,项目经理也解释不清。

对方谈判主角外商监事会主席因为熟悉具体情况也无法回答,“重磅炸弹”失灵让外商异常尴尬。

外商还以提交国际仲裁对中方施加压力。

仲裁意味着一个争议至少要有5年时间才会有初步结果,而准备费用至少2000多万元,等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金钱战”。

这个结果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但同样也是外商不愿看到的。

中方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妥协。

2000年7月,中方便开始了准备仲裁班子,并于2001年5月正式成立,有效地向外商传达了中方有理有据、不怕仲裁的信号。

此后,外商在谈判中不再提起仲裁。

经过艰苦的谈判,最后二标协议支付总计人民币54.3亿元。

不但将协议支付总额控制到了概算范围内,并有部分节余。

同时,通过这一协议也保护了中方联营伙伴及其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经济利益,这一结果也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肯定。

在上百轮的谈判后,小浪底三个土建国际标的最终支付都控制在国家批复的概算范围内,19.4亿元节余中7亿元专项预备费(专门用于应付可能会发生的索赔)一分未动,其中大坝工程节省9.87亿元,泄洪和发电工程分别节余2.29亿元和0.78亿元。

(四)小浪底工程初显社会经济效益小浪底工程于1997年实现了大河截流,1999年10月下闸蓄水,2000年初首台300MW机组并网发电,防洪、防凌、减淤、供水和发电等功能已全部或部分发挥作用,已经初步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年中,为满足下游供水需要,小浪底每年都运用最低发电水位以下的水量向下游供水,造成机组停运达160多天,但成功保证了黄河下游连续三年未断流,完成了引黄济津水源库的任务。

到2000年,小浪底累计发电55.54亿度,在火电站占绝对比重的河南电网中承担调峰任务,大大提高了河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