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侨乡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开发保护——以“赤坎古镇立园村自力村”为例
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开平赤坎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四 、措 施 与 建 议
国投 资 涉及到 社会 的各行 各业 ,侨资 由此产 生 。
置 古楼 无人 管理 ,堆砌 的 杂物 随处 可见 。食 品卫生 情
3、饮 食 特 色
况不 佳 ,烹制 食物过 程不 卫生 。潭江 水呈 墨绿色 ,水质
特 色美 食 丰富 ,烹饪 手法 独特 ,主 要代 表有 :老 少 有待 改善 。
(3)产 品大 多 自产 自销 。 当地 人 出售 的商 品一 般
品搬 至首层阁楼 ,大 大方便 了古镇 居民的生活与工作 。 是 当地特产 ,有 自磨 现煎 的豆腐 角 ,自制的 麦芽糖 ,自
2、侨 胞 文 化
家 家禽 的鹅 蛋 、鸡 蛋 ,随地 晾 晒 的地 瓜干 、药 材 、小 鱼
第二 次鸦 片战 争后 签 订 的 《北 京 条 约》使 得 列 强 有权 在 华招工 出洋 。 自由劳 工 、契约 劳工 是 出洋华 工 两 种主 要的移 民方式 ,连 锁式移 民导 致 出现 了“华 侨 ”
咸宜 、鲜香 美味 的赤坎 鸭粥 ;广东 最地道 的 煲仔饭 “赤
(2)基 础 设施 不 完善 。公 厕 鲜见 ,且 缺 少维 护 保
坎 煲 仔饭 ”;以牛腩 粉 、牛杂 粉 为代 表 的 马 冈濑粉 ;块 洁 。供 游客休 息的石 凳不 足 ,道 路指 示牌 不明晰 。
根 嫩 白 、品质 上佳 的猪仔 薯 。
当代 经济
201 8年 8月刊 第 1 5期
从 历史文化角度探讨开平 赤坎古镇的保护 与发 展
湛 珏 颖
(华南师范大 学 旅游管理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10631)
摘要 :2007年 开平 与碉楼 村 落正 式被 列入世 界 遗 产名 录 ,成 为 中国第 35个世 界 文化遗 产 , 广 东第一 个世界 文化 遗 产 ,中国首 个侨 乡项 目的世 界 遗产 项 目。开平碉楼 知 名度提 高 ,但 作 为旅 游 目的 地 的服务 水 平却 没 有跟 上 ,脏 乱 差的 现 象仍 普遍 存 在 ,如 何 处理 好 历 史文 化保 护 和旅 游 开 发 的 关 系是 值 得 学 界 探 讨 和 思 考 的 问题 。
古镇旅游发展考察与分析——以赤坎古镇为例

古镇旅游发展考察与分析——以赤坎古镇为例摘要:开平赤坎古镇的专业考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实地考察,导游讲解;第二是专家讲座,科学分析。
报告三个部分分别为:实地考察结果、专家讲座内容、分析与建议。
通过面对面的考察与分析以及了解古镇的发展规划现状,对古镇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地考察;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一、实地考察(一)旅游吸引物1. 骑楼:赤坎当地的骑楼主要是由华侨出资建筑,其装修材料部分是从国外购买的。
比如窗户上的彩色玻璃——据导游员的介绍这些玻璃在当时非常昂贵,大概是要1000元/小块。
不过,这里的骑楼不仅仅是“昂贵的”,还是“宝贵”的。
因为这里的建筑都是西方的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结果,是侨民打造的中西结合的独特产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但是大概是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的玻璃已经被打碎,破坏了整体建筑群的完整性,每每让路过的游客扼腕痛惜。
2. 赤坎影视城:赤坎影视城有一条堤西路,300多米的骑楼就绵延在这条路上,其中保存完好的一共有600座。
因为这里蕴含有旧广州、香港的韵味,所以被誉为“电影街”。
这里还曾经拍摄过《让子弹飞》、《十月初五的月光》和《风雨西关》等影视作品,所以备受旅游者的青睐。
3. 关族图书馆:据导游员介绍,古镇的部分发展得益于两大家族——司徒族和关族相互的竞争。
而关族图书馆就是关氏家族流传下来的一间,但我们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
4. 景辉楼:景辉楼风情展馆是赤坎镇名医张景辉的故居。
5. 欧陆风情街:欧陆风情街是赤坎古镇一条有名的美食特产街,也是本次导游带我们游赏的重点。
街上贩卖很多的开平特产,比如开平腐乳、梨膏糖、淮山米饼等等;沿路还有一些客栈,例如碉民部落客栈、潮人驿站;路边也有一些小贩在摆摊买一些特色小吃,比如麦芽糖、棉花糖、甘蔗糖水等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基础设施建设:(1)厕所:古镇的厕所尤其简陋,没有设置门,让游客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许多需要上厕所的同学对厕所望而却步。
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简介蚬冈镇儒兴村孔捷楼北京时间2007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从2000年开始启动。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的兴起夜色中的开平碉楼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
开平碉楼导游词

开平碉楼导游词开平碉楼导游词1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
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立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分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部分,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和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别墅区有泮文、泮立等六幢别墅和碉楼一座,中西合壁,气势恢宏;室内装饰和摆设,丰富豪华,珍宝无数。
马降龙碉楼群距开平市区15公里,隶属开平市百合镇。
建村之初,这一带为河滩地,原名“丰岁”,寓意岁岁丰收。
1949年后取名“马降龙”。
马降龙碉楼群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
身临其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令人有置身桃源仙境之感。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
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锦江里隶属开平市蚬冈镇,是世界文化遗产村落之一,是由黄姓家族组成的典型开平华侨村落,海外乡亲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
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黄氏从背面的额祖居地长安村分族迁来,在河滩地上规划建设新村,以村前的锦江河命名。
20世纪初,为沿河居住,村民和华侨先后在村后兴建升峰、锦江、瑞石等3座古城堡式碉楼。
赤坎影视城四周江水环绕,古榕婆娑,江上舟来楫往。
堤西路、中华西路、堤东路、中华东路等600多座骑楼依水而建,串联出一道独特的侨乡景象,游客至此,会不禁惊叹:明明是岭南的乡村,却又像是西洋的古城!在赤坎影视城您会感受到营商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悠闲写意,会看到一个市井生活的天堂。
乡村振兴视角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2019年6月下半月刊乡村振兴视角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李梦迪世界遗产旅游由于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展现出了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
目前,我国遗产地旅游开发现状堪忧,出现了过度开发与浅层开发共存的局面,为更好地平衡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本文以世界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用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方式进行田野调查,从开发原则、社区参与、市场地位及产品设计等方面对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助力遗产地实现乡村振兴。
引言改革开放后,中国致力于城镇化发展,农村大量劳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发展迅速,但农村问题突出,人口流失、空心化等现象严重。
面对城市发展的成绩和农村衰落的现实,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旅游作为多产业融合平台,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抓手,世界遗产地旅游作为旅游的独特形式,由于其景观的独特性,在乡村振兴中备受瞩目。
但国内遗产旅游开发水平较低,不能体现其价值,据此,本文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对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开平市后期旅游开发的提质增效提供借鉴,以振兴遗产地的乡村发展。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世界遗产旅游是将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向外界展示,进行文化传递的途径,目前世界遗产旅游开发成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热点,并形成了系列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成果。
国外学者对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多关注于旅游者,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基于旅游者的感受与体验对其的路径进行研究。
如Brown和ChoiA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构建包括支付意愿、边际支付意愿在内的经济学模型;Beeho以世界遗产村落——New La-nark为例,运用ASEB进行分析,提出众多关于旅游吸引物开发的意见。
国内学者偏向于宏观分析,梁学成阐述了世界遗产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关系,并进行理论假设,得出“世界遗产的无形价值将有助于提高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者的满意度”结论,同时利用该结论对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于开平碉楼作文参考范文

关于开平碉楼作文参考范文“开平碉楼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听到这个喜讯,我不禁欢呼起来。
听老师说,它是xx年全国唯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身为五邑人的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就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那令人神往的地方——开平碉楼,为您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自力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四个提名地之一。
村内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众多碉楼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自力村有铭石楼、养闲别墅、居安楼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的碉楼,是当地侨胞为了保护亲人的生命财产而建,主要用于防匪、防水以及居住的。
碉楼里还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是当时华侨文化的历史见证。
碉楼内,所有的物品还是当年的摆设,在这里,你会发觉自己与 __距离原来是如此的贴近。
踏入铭石楼,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大厅正面挂着的四幅大画像,那就是楼主和他的3位太太的照片。
大厅两厢的屏风各有9扇,上面镶嵌着深蓝色的玻璃,玻璃上都是出自名家手笔的书法和绘画,整个大厅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
楼内的生活用品还是保存得完好无损,似乎岁月根本没有在它们身上留下过痕迹。
漫步乡间,阡陌纵横,野花遍地。
碉楼四周的田园景象,如梦般的诗意。
当要离开开平这个美丽、可爱的地方,你或许有着太多的不舍,但是,我们相信,开平碉楼将会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股春风,向世人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以最美丽的面貌展现示在我们世人面前!开平被称为“第一华侨之乡”,如果来到了这,一定要去看看那古老的碉楼。
开平碉楼不仅建筑美,而且美食也一样美。
这里虽然吃不到大酒楼里的山珍海味,但是能吃到许许多多的天然美味。
能让人体验一下做乡下人的感觉,呼吸一下城市里闻不到的新鲜空气。
在这里,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观赏,看完碉楼就尝一下农家菜。
这里的特色菜有薯仔焖马冈鹅,马冈鹅是开平特产,再与开平自产的薯仔一起焖。
味道特别,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农家菜;还有堂煲兔肉,兔肉肉质鲜嫩,性凉味甘,很多地方常用炒,烤,焖等,这里却用中药材来焖,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圆盘蒸鸡,也是一道特色菜,听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开平侨乡生活新变化作文

开平侨乡生活新变化作文
寒假里,我们访问了美丽的侨乡——开平,还有那独一无二的碉楼群。
碉楼群是由锦江里村落碉楼、自力村碉楼、马降龙碉楼和方氏灯楼所组成。
开平现存碉楼约1833座,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前开平碉楼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豪华的碉楼要数塘口镇自力村的铭石楼。
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竹林散布其间,与错落有致的碉楼相映成趣,互为景致,美不胜收。
铭石楼建于1925年,碉楼里还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是当时华侨文化的历史见证。
碉楼内,所有的物品还是当年的摆设,在这里,你会发觉自己与历史的距离原来是如此的贴近。
铭石楼楼高六层,首层是大厅,二至四层为厅房,第五层是祭祀的场所,第六层是一个宽阔的平台。
大厅两厢的屏风各有9扇,上面镶嵌着深蓝色的玻璃,玻璃上都是出自名家手笔的书法和绘画,整个大厅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
大厅正中央摆放一张大理石桌,桌上方挂着一盏充满异国情调的吊灯。
整个大厅做工精致,风格独特,异彩纷呈,显得富丽堂皇。
沿楼梯拾级而上,参观二楼至四楼起居室,只见卧室古色古香,手工精湛。
站在最高层平台的凉亭里,清风阵阵扑面而来,感觉非常惬意。
倚栏远眺一望无际的田野,美丽的池塘泛着涟漪,翠绿的竹林,弯弯曲曲的小径,掩映着一栋栋造型别致和独特的
碉楼,静倘在沃野中,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顿觉身心舒畅。
碉楼宛如一颗颗耀眼夺目的宝石在开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闪闪发光。
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

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新建民居、现代民居外墙改造材料差价补贴方案为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履行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和鼓励遗产地村民自觉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对开平碉楼与村落核心区(遗产区)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居和已建现代民居外墙改造实行外墙材料差价补贴。
一、补贴范围限于赤坎镇迎龙楼(三门里)、塘口镇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百合镇马降龙村落群、蚬冈镇锦江里村落四个世界遗产点核心区(遗产区)的新建民居外墙和已建现代民居外墙改造。
二、补贴条件(一)符合《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规划》或经相关职能部门批准的新建、改建房屋;(二)房屋建设、改造严格按相应级别文物行政部门批复的图纸施工。
三、补贴标准(一)新建外墙贴青砖片(不含窗户面积,下同):每平方米补贴113.03元,最高补贴限额20000元;(二)铲除原有外墙贴青砖片:每平方米补贴122.36元,最高补贴限额25000元;(三)新砌青砖外墙(银包皮:即外面表砖内面灰砂砖,墙厚24CM):每平方米补贴240.23元,最高补贴限额30000元;(四)新建青砖墙(墙厚24CM)补贴,每平方米补贴321.77元,最高补贴限额35000元。
新建房屋青砖外墙厚度超过24CM的按24CM的补贴标准计算;不足24CM的,以24CM为100%基数,按比例递减补贴金额。
四、补贴方式(一)新建民居和已建现代民居外墙改造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填写《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平碉楼与村落新建民居、现代民居外墙改造材料差价补贴申请表》(可登录“开平碉楼网”下载或向市文物局索取),交属地村委会和镇国土、规划加具意见,再报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二)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申请,组织市财政、文物行政部门对新建或改造房屋进行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平侨乡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开发保护——以“赤坎古镇、立园村、自力村”为例-旅游管理开平侨乡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开发保护——以“赤坎古镇、立园村、自力村”为例刘小杰李凯开平碉楼与村落代表着“中西建筑合璧”在岭南建筑文化中的最高成就。
目前,开平当局就其资源进行保护与修复,尊重其侨乡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使开平碉楼与村落荣获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
它的模式值得后世发扬及借鉴,但当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需要弥补与创新,更好地突出其普世价值。
粤东五邑,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
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机遇,养育了独特的五邑人,形成了独特华侨文化。
开平市,位于五邑西部,在五邑的独特之下创造出更为独特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中外公认的世界文化遗产。
无论作为“华侨之乡”还是“建筑之乡”,碉楼都是开平一张醒目的名片。
其中以自力村村落和立园村集群最具有代表性,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都能通过“碉楼与村落”这一载体较好的展现出来。
但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也存在部分盲区。
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反思,才能使其文化价值最大化和修复保护工作地不断完善,更好地保护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
一、侨乡的碉楼与村落文化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的乡土建筑。
开平侨乡的碉楼体现出一定的集群效应且各具千秋。
走进侨乡,碉楼建筑文化是众人比所领略的经典文化。
无论是赤坎古镇的骑楼,还是立园村与自力村的碉楼与村落,都别有一番韵味。
赤坎古镇给人一种置身于民国社会生活的感觉。
立园仿佛又置身于皇家的养疗中心,自力村才真正的回到乡俗民情之中。
就其整体而言,相隔甚近各具代表,多层次反映出侨乡文化。
从碉楼的建筑特点上进行探究,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近当代文化的缩影。
碉楼的建筑最早起源于晚清,民国盛行,不仅外观看起来使人赏心悦目,其功能设计也是应势而生。
说起碉楼设计,又不得不谈出洋华侨。
五邑侨乡,当前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最早记载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偷渡出洋,晚清时更是不计其数。
正是因为出洋蔚然成风的影响造成大量的劳务输出,导致五邑地区男力匮乏,社会秩序动乱,土著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受到威胁,出洋华侨为了保障自己家属的生命安全,克服困难,引进国外技术,就地建碉楼,外观上多体现西方建筑风格。
既作居住房屋,又作防御利器,其外壁极其光滑,不易攀爬,多设弹窗,视觉独特,不存在盲区。
开平碉楼是抗战的据点和堡垒,无论是军阀混战、土匪猖獗的年代,还是日寇侵华的年代,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保障了此区域人民免遭伤害。
它的传奇性,在于它是风云变幻的时代记录,是世界文化在一片南国水乡土样交汇的文化演绎。
社会发展进程中,它体现着侨屋的变迁,与原有的老式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开平碉楼与村落,我们看到了侨乡建筑的变化,看到了社会的进步。
二、开平侨乡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碉楼的建设区位选择及屋内设计又多有中国及五邑本区域传统文化。
其一、风水学是当时华侨建设碉楼时考虑的首选因素,在自力村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碉楼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和一直的方向,距离上是为了防御上起到相互照应。
方向的选择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学的集大成,他们有的村落选择坐西北向西南,有的选择坐东北向西南,有的选择坐北向南,和中国传统房屋坐北向南的传统基本相符。
外观上虽然引进了西方建筑风格,但可以定义为中国特色的西方文化,基本上还存在儒家传统的“中正”思想,在立园村,他们的碉楼和花坛草坪的设计总是体现对称性,从高处俯视整个群落,“谢维和”居所恰恰居于整个村落的核心位置。
走进碉楼内部,其设计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内部布置,主卧设计等等。
当然西方舶来品也不少,如来自巴西的浴缸和来自意大利的镜子,还有法国的留声机及唱片,这些在此区域甚至整个珠三角都是开历史之先河。
由此断定,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五邑,是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关键时期。
在我国,祖先崇拜带着氏族部落的脐带跨进文明社会,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家庭方式、社会结构、伦理道德、文化心理、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习惯与人文精神。
碉楼之中也有五邑人自己传统习俗的缩影。
所过之处,所登的碉楼,做高层都是一个家族所供奉的神灵牌位,意为“步步高升”,仍充斥着中国传统的迷信色彩,可曾想过“高处不胜寒”。
三、侨乡碉楼与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修复现在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
整体而言保护和修复工作做的比较好。
在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进程中,或多或少都遭受过破坏。
经过一番恢复,目前来看除赤坎古镇被局部破坏且修复工作显然是个人所为,有失原貌外,立园村和自力村的保护工作相对较好,能突出建筑保护的整体性,现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在五邑重点区域,国家极为重视其保护与修复工作,设立专属部门进行管理,严禁私自破坏,并定期进行检查修复。
通过调查了解到保护措施执行方面,2000年成立了开平碉楼文化办公室,专门负责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2004年,成立碉楼文化研究所,学术领域开始涉及其开发与保护。
以后各种机制更是不断完善,逐渐走向专项整治规划,且成效明显。
注重碉楼的保护与修复和村落整体的和谐性是保护工作的亮点。
其他古建筑房屋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并未因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被人为破坏。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平全民参与,依法加强管理,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
比较典型的就是立园村碉楼群与自力村村落。
立园村碉楼群属于赴美华侨谢氏家族的遗产,实质上是私人的庄园,整体呈圆形布局,又不缺中国传统元素。
在经历近百年的风蚀、日晒、雨淋,毁坏在所难免,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集体保护下,恢复了其原貌,看不出有修复的痕迹,较好的表达出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自立村村落,它典型地展示了开平碉楼与村落建设兴盛时期的华侨建筑、碉楼和传统民居的和谐布局,以及与周边农耕环境的协调,更具有纯真的自然气息。
现在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尤为重视这些协调性,对于农田和传统民居也采取了一致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其文化价值极高,村内的碉楼群和别墅群保存完好,里面依然珍藏着体现华侨历史文化和侨乡生活的众多实物和文字史料。
江门五邑地区的骑楼城镇密度仅次于汕头、潮州、佛山而位于广东地区的前列,最著名的有江门长堤骑楼群、台山梅家大院、开平赤坎古镇等经典骑楼。
赤坎古镇是一座有浓郁特色的岭南文化古镇,也是著名的侨乡。
据记载,鸦片战争后,大批赤坎人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到异域谋生。
上世纪20年代,众多华侨衣锦还乡,买地建楼,经商开铺。
赤坎古镇因此而由一个繁忙的渡口变成繁华的商镇。
在赤坎古镇,表现更多的是商业化信息,这也更好的体现了其与立园、自立在各方面的差异性。
虽然整体上看上去井然有序,如果你细致观察便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赤坎古镇设有影视城,为了拍摄影视的需要,部分建筑带有强制改造的痕迹。
如:碉楼时光咖啡馆,原始并非有,属于应对影视拍摄特设的东西。
隐没堂茶馆,虽然历史悠久,太过于现代化,门匾及对联的标语是简体字恢复的。
再如鹅城客栈,格调带有明显的不协调性。
(二)赤坎古镇的建筑多属私有财产,修复工作带有明显的现代化踪迹。
在浏览观察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排水管的修复。
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排水管损坏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没有采取原始的瓷管修复,而是现代的白塑胶管道。
并非是现在市场上没有瓷管,而是户主没有意识到保护建筑原貌的重要性,采取了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进行改造而已。
(三)商业化信息严重影响了古建筑的原真性,出现临时搭建的商铺。
站在遗产保护的立场上看这是一大瑕疵,但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上看社会发展,这又是难得的发现,成为当今及未来历史研究中一大例证。
此后这种改造能保留下来,将成为侨乡文明的记忆。
四、开平碉楼、村落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五邑侨乡的旅游做得很成功,以华侨文化为载体,以碉楼与村落为特色,进行有规划、有目的地开发。
既注重华侨历史,也尊重物质文化,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和优势,突出其普世价值。
当然,人无完人,商品经济化的今天,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
开平旅游局做的出色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开发过程中,开平政府主导之下能够做到中西文化合璧和历史的深度探究。
让更多的游客所知道的不仅仅是碉楼的建筑风貌与村落布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五邑人的传统和历史,增加对五邑侨乡的认知。
(二)能够较好因地制宜,利用集群效应,在同一区域能够做到碉楼与村落间不同文化间的联合。
就立园和自立二村而言,相距甚近,却完全表现了两个风格。
我们既能领略到民国时期大家族、大华侨的成就与生活习惯,也能看到普通乡绅富豪的生活习惯。
让游客对这一时期五邑人在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生活有个大致的了解,起到一定的对比性。
(三)能够考虑的环境自身的承载力,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客流量,避免造成文化的毁坏。
(四)与媒体及影视相结合,扩大宣传及影响力,在赤坎古镇和立园村,都曾拍摄过影视,并设有专门的影视城。
(五)注重其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岭南多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此设实习基地。
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与管理经验,达到更科学、更严谨。
(六)能够与时俱进,与科技强强挂钩,每一座古迹都可以通过微信二维码了解其历史文化,没有导游胜似导游,简单方便、快捷。
瑕疵之处主要是商业化过程中难免有所疏忽,如赤坎古镇商场秩序相对混乱,没有明显的规划,显得与古镇风格格格不入。
再者就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群中所发展的旅游商品,目前缺乏有五邑区域代表性的商品。
在浏览的过程中,除了陈皮以外,没有形成特色的小吃,没有推出传统特色的能够代表五邑文化的手工业或者工艺品、纪念品,如印有碉楼的邮集,关于碉楼的影集和绘画等。
五、结论五邑开平的碉楼与村落是五邑华侨与土著居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岭南文化的典范。
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突出的普世价值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
开平市保护与开发的模式几乎接近完美,借鉴和参考价值极高。
就目前现状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在原有模式上加以创新,弥补侨乡文化的缺陷成分,希望其不断完善、不断超越,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让中外更多的游客领略侨乡风采,传承侨乡文化。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