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状态空间法

自动控制原理状态空间法
自动控制原理状态空间法
目录
• 引言 • 状态空间法基础 •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 •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 • 最优控制理论 • 离散系Biblioteka 的状态空间表示01引言
状态空间法的定义
状态空间法是一种基于状态变量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法,通过建立系 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状态变量是能够完全描述系统内部状态的变量,可以是系统的物理量或抽 象的数学变量。
最优控制问题
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一个控制输入, 使得被控系统的某个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性能指标
通常为系统状态或输出函数的积分,如时间加 权或能量加权等。
约束条件
包括系统动态方程、初始状态、控制输入和终端状态等。
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
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是最优控制问题的一个特例, 其性能指标为系统状态向量的二次范数。
THANKS
状态方程描述了系统内部状态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输出方程则描述了 系统输出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状态空间法的重要性
1
状态空间法提供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统一框架, 可以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分析和设计问题。
2
通过状态空间法,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的状态反 馈控制、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控制策略。
3
状态空间法具有直观性和易于实现的特点,能够 直接反映系统的动态行为,便于理解和分析。
02
状态空间法基础
状态与状态变量
状态
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是由系统 的所有内部变量共同决定的。
状态变量
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通常选择 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内部变量作 为状态变量。
状态方程的建立
根据系统的物理或数学模型,通过适 当的方法建立状态方程。

第1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第1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x&(t) Ax(t) Bu(t) y(t) Cx(t) Du(t)
• 情况1:输入u不含导数
y(n) an1y(n1) L a1y& a0 y bu
自主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输入u不含导数 y(n) an1y(n1) L a1y& a0 y bu
选取状态变量 x1 y x2 y x3 y
I ml2 ml
自主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ml M m
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用一阶微分方程组表示系统模型!
&x& 1m2l2 g 1(I ml2 )u && 1(M m)mgl 1mlu
引入新的变量
x1 x x2 x&
x3 x4 &
x&1 x2
x&2 x&3
{1m2l x4
x&% Ax% Bu%
y%
Cx%
Du%
f1
A
f x
|x0
,u0
x1
M
fn x1
L O L
f1 xn
M
fn xn
B
f u
|x0 ,u0
,C
g x
|x0
,u0
,
D
g u
|x0 ,u0
自主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二、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例3:质量-弹簧-阻力器系统
自主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u
线性化 0 V mg
m
d2 dt 2
(x
l
sin )
H
I&& Vl Hl
m d 2 (l cos) V mg

线性系统理论 第2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线性系统理论 第2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D(k )
u(k )
H (k )

x(k 1)

x(k )
单位延迟

C (k )

y(k )
G (k )
7/7,11/50
2.3.连续变量动态系统按状态空间描述的分类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设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x f ( x, u, t ) y g ( x, u, t )
向量函数
g1 ( x, u, t ) f1 ( x, u, t ) g ( x, u , t ) f ( x, u , t ) ,g ( x, u, t ) 2 f ( x, u , t ) 2 g q ( x, u , t ) f n ( x, u , t )
和t≥t0 各时刻的任意输入变量组 u1 (t ),u2 t ,, u p (t ) 那么系统的任何一个内部变量在t≥t0各时刻的运动行为也就随之而完全确定
3/4,3/50
(2).状态变量组最小性的物理特征: 少一个不行,多一个没用 (3). 状态变量组最小性的数学特征:极大线性无关变量组 (4). 状态变量组的不唯一性 :任意
1/18,14/50
结论1
给定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
y ( n) an1 y ( n1) a1 y (1) a0 y bmu ( m) bm1u ( m1) b1u (1) b0u
Y (s) bm s m bm1 s m1 b1 s1 b0 g ( s) U ( s) s n an1 s n1 a1 s a0
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
f f ( x, u ) 若向量f,g不显含时间变量t,即 g g ( x, u )

《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在第一章至第七章中,我们曾详细讲解了经典线性系统理论以及用其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

可以看到,经典线性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和z 变换,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是线性定常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脉冲传递函数,主要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系统运动的稳定性。

经典线性系统理论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是比较有效的,但其显著的缺点是只能揭示输入-输出间的外部特性,难以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特性,也难以有效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在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在1960年前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卡尔曼系统地将状态空间概念引入到控制理论中来。

现代控制理论正是在引入状态和状态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线性系统理论首先得到研究和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许多分支,如最优控制、最优估计与滤波、系统辨识、随机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均以线性系统理论为基础;非线性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线性系统理论的概念、方法和结果的影响和推动。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运用状态空间法描述输入-状态-输出诸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不但反映了系统的输入—输出外部特性,而且揭示了系统内部的结构特性,是一种既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又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既可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又可用于线性时变系统的有效分析和综合方法。

在线性系统理论中,根据所采用的数学工具及系统描述方法的不同,又出现了一些平行的分支,目前主要有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法、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线性系统的代数理论、线性系统的多变量频域方法等。

由于状态空间法是线性系统理论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广的分支,加之受篇幅限制,所以本章只介绍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法。

9-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1. 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这里所谓的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制约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它可能是一个由反馈闭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一控制装置或受控对象。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和运动解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和运动解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和运动解状态空间分析方法是一种用来描述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它将系统的动态特性用一组状态变量来表示,并通过矩阵形式的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和求解。

状态空间方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对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可观性以及性能等进行定量分析。

在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中,首先需要将系统的微分方程表示为矩阵形式的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描述了各个状态变量和它们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假设系统有n个状态变量x1, x2, ..., xn和m个输入变量u1, u2, ..., um,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dx/dt = Ax + Bu其中,dx/dt是状态变量的变化率,A是状态矩阵,描述状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B是输入矩阵,描述输入变量对状态变量的影响。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然后通过对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和求解来得到系统的特性和响应。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对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进行评估。

稳定性是系统的基本性质之一,用来描述系统在受到扰动时是否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

在状态空间方法中,通过研究系统的特征根(或特征值)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特征根是状态方程的解的根,系统的稳定性与特征根的实部有关。

如果特征根的实部都小于零,则系统是稳定的;如果特征根存在实部大于零的情况,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可控性是指系统是否可以通过输入变量来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

在状态空间方法中,通过可控性矩阵来判断系统的可控性。

如果可控性矩阵的秩等于系统的状态变量个数,则系统是可控的;如果可控性矩阵的秩小于系统的状态变量个数,则系统是不可控的。

可观性是指系统的状态变量是否可以通过观测变量来测量得到。

在状态空间方法中,通过可观性矩阵来判断系统的可观性。

如果可观性矩阵的秩等于系统的状态变量个数,则系统是可观的;如果可观性矩阵的秩小于系统的状态变量个数,则系统是不可观的。

除了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外,状态空间分析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系统的响应时间、稳态误差和系统的最大误差等。

现代控制工程-第二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工程-第二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 x3 s

1 s

1 x1 s
y(t )
2
3
8 64
解:第一步:化简方框图,使得整个系统只有标准积分器(1/s)、 比例器(k)及加法器组成。 第二步:将上述调整过的结构图中的每个标准积分器(1/s) 的输出作为一个独立的状态变量xi,积分器的输入端就是状态变 量的一阶导数dxi/dt。 第三步:写出每个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从而写出系统 的状态方程。
y Cx Du
图2-2 系统动态方程的方块图结构
状态空间分析法具有下列优越之处:
便于在数字计算机上求解;
容易考虑初始条件; 能了解并利用处于系统内部的状态信息; 数学描述简化;
适于描述多输入-多输出、时变、非线性、随机、离散等各类 系统,是最优控制、最优估计、辨识、自适应控制等现代控制系 统的基本描述方法。
例2.2.3求如图所示系统的动态方程。
(a)系统方块图
u(t )

s 1 s2
1 s3
1 s 2 8s 64
y(t )
(b)第一次等效变换

1 s3

u(t )

1 s2

1 s( s 8)
y(t )
64
(c)由标准积分器组成的等效方块图
u(t )

1 x4 s


(2-5)
y t cx t du(t )
,cn ,d为直接联系输入量、输出量 其中 c c1,c2, 的前向传递(前馈)系数,又称前馈系数。
多输入-多输出(含q个输出变量)线性定 常连续系统的输出方程一般表达形式为:
y1 c11 x1 c1n xn d11u1 d1 pu p yq cq1 x1 cqn xn d q1u1 d qp u p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2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2

从系统的机理出发
例 建立如右图所示机械系统的状
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系统的状态图。
k F
根据牛顿第二定理有
m
或表示成
F ky f dy m d 2 y
dt
dt 2
d 2 y dy m dt2 f dt ky F
y f
机械位移系统
选择位移 y 和速度dy / dt为状态变量,令 x1 y, x2 dy / dt
同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选取不是惟一的。 对于一般的物理系统,状态变量的个数应等于储能元 件的个数。
基本概念
用状态变量来表征系统时,还有如下基本概念:
状态向量 把描述系统的 n个状态变量 x1(t), x2 (t), , xn (t) 看作向
量x(t) 的分量,则x(t) 称为 n 维状态向量,记作
状态空间
x1(t)
x1
x(t
)
x2
(t
),
简记为
x
x2
xn
(t
)
xn
以状态变量 x1, x2, , xn为坐标轴所张成的n维空间,
称为状态空间。系统在任意时刻的状态,在状态空间中是一个
点,随时间推移,状态在变化,在状态空间中绘出一条轨迹,
称为状态轨线。
基本概念
状态方程 由系统的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程组,

x&1
x2
,
x&2
k m
x1
f m
x2
1 m
F,
y
x1
从系统的机理出发
用向量—矩阵表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1 x&2
0
k
m
1 f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
松弛性 若系统的输出y[t0 ,]由输入u[t0, ]唯一确定,则称系 统在 时刻是松弛的。从能量的观点看,系统在t0时刻是松弛的意味 着系统在时刻不存贮能量。例如RLC网络,若所有电容两端的电压 和流过电感的电流在 t0 时刻均为零(即初始条件为零),则称网络在 t0 时刻是松弛的。若网络不是松弛的,则其输出不仅由输入决定, 而且与初始条件有关。
线性定常系统 在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中,若系数矩阵 A(t), B(t),C(t), D(t)或 G(k), H (k),C(k), D(k) 的各元素都是常数,则称该系 统为线性定常系统,否则为线性时变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状态空间 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
.
x(t) = Ax(t) + Bu(t)
y(t) = Cx(t) + Du(t)
应注意到在向量、矩阵的乘法运算中,相乘顺序不允许任意颠倒。
状态空间分析法 在状态空间中以状态向量或状态变量描述系 统的方法称为状态空间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
状态空间分析法的优点是便于采用向量、矩阵记号简化数学描 述,便于在数字机上求解,容易考虑初始条件,能了解系统内部状 态的变化特性,适用于描述时变、非线性、连续、离散、随机、多 变量等各类系统,便于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 制等。
这里所谓的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制约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它可 能是一个由反馈闭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一控制装置或受控对象。 本章中所研究的系统均假定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9-1所 示。图中方块以外的部分为系统环境,环境对系统的作用为系统输
T
入,系统对环境的作用为系统输出;二者分别用向量u = [u1,u2 ,...,u p ] 和y = [ y1, y2 ,..., yq ] T表示 ,它们均为系统的外部变量。描述系统内部 每个时刻所处状况的变量为系统的内部变量,以向量 x = [x1, x2 ,..., xn ] T 表示。系统的数学描述是反映系统变量间因果关系和变换关系的一 种数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0
0 1 0
- a n
an1
a1
0
B
0
1
系统矩阵
输入矩阵
C [1 00] 输出矩阵
状态变量图
u
+
Xn
Xn-1
X2
-a1 -a2
-an-1
X1=y
-an
例1.
u
+
X 2
X2 X1
X1 y
-3 -2
解: 选取 x1 y x2 x 1 y
则有 x 1 x 2
x2 2x1 3x2 u
x n x n1 h n1u
X AX BU
x1 y b0u
y
CX
DU
x 2 x 1 h1u
x 1 x 2 h1u x 2 x 3 h 2u
x n x n1 h n1u x n x n1 h n u
即 X AX Bu
其中
0 1 A - 2 - 3
0
B
1
y
x1 y
若选取
x2 x 1 y
xn x n1 y (n1)
则有
x x
1 2
x2 x3
x n an x1 an1x 2 a1xn
b0u(n) b1u(n1) bn1u bnu
x y b u 选取状态变量的原则是:
1
0
x x h u 在由包含状态变量的n个微分议程构成的系统状态2 议程解1 中任1何一个微分议程 均不含有作用函数的导数项。
e(t)
x 2
1 C
x1
x 1
x
2
1RL
C
1 L 0x1 x 2 Nhomakorabea1
L 0
e(t)
e0 (t)
1 C
idt
结论:状态变量不唯一,状态变量的选取不同,
x
2状态空0间表1 达xx式12也 不同。
2.作用函数含导数项时的n阶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直接法:
y (n) a1y (n1) an1y an y b 0u(n) b1u(n1) bn1u bnu
x 1
x 2
-
0 2
-
1 x1
3
x
2
0
1
u

X AX Bu
其中
A
0 - 2
1
-
3
B
0
1
y
CX
1
0
x x
1 2
C 1 0
例2.
R(S) +
1
Y(S)
_
s(s1)(s2)
1
解: Y(s) s(s 1)(s 2)
1
R(s) 1
1
s3 3s2 2s 1
s(s 1)(s 2)
e
即 X AX Bu
其中
0 1
A
-
2
-
3
0
B
1
y
e0
1
0
x x
1 2
而 y CX
C 1 0
e(t)
1/L
x1
x1 x2
x2
e0 (t )
1/C
-R/L -1/LC
解法2.
选取 则有
x1 i
x2 idt
x 1
R L
x1
1 LC
x2
1 L
e(t)
x 2 x1
x 3
例3.
R
L
e(t)
C e0 (t)
解法1:
取 则有
LC d 2e0 dt 2
RC de 0 dt
e0
e
d 2e0 dt 2
R L
de 0 dt
1 LCe0
1e LC
x x
1 2
e0 x 1
e 0
x 1
x
2
-
0 1 LC
-
1 R L
x1
x
2
0 1 LC
二.状态变量的选取
设 在时 间间 隔[t0 , T]作 用到 被控 过程p 的 作用 函数 向量U为 已知,为 该被 控过 程选 取 向量X(t0 ),如 果向 量X(t)(t t0 )唯 一地 由 向量X(t0 )及U(t0 , T)所 确定 则向 量X(t)便 可 以选 作被 控过 程P的 状态 向量.它 的各 个 分 量X1(t ), X 2(t),, X n (t)便 是 状 态 向 量 。
则 选 取 的 状 态 变 量 为:
x1 y
x2
x 1
u
x3 x 2 5u
即:
x 1 x2 u
x 2
x3
5u
x 3
8 x2
9x3
38u
x 1 0
x
2
0
x 3 0
y 1 0
1 0 x1 1
0
1
x
2
5u
- 8 - 9 x3 38
x1
0
x
2
x 3
例2.
r
+
-
s 6
11
y
11 s6
s2
解:
Y(s) R(s)
s 6 11
s6
11 s2
6
1
s 11
s6
11 s2
s3
11s 6 6s2 11s
6
y 6y 11y 6y 11r 6r
a1 6 a2 11 a3 6 b0 b1 0 b2 11 b3 6
选取 则有
x1 y - b0r x2 x 1 h1r x3 x 2 h2r
e0
1
0xx
1 2
而 y CX
C 1 0
u
hn
hn1
xn xn1
a1
h2
h1
b0
x2 x1
x1
y
a2
an1
an
例1.
解:
a1 9 a2 8 a3 0 b0 0 b1 1 b2 4 b3 1 h1 b1 - a1b0 1 - 9 0 1 h2 (b2 - a2b0 ) - a1h1 (4 - 8 0) - 91 -5 h3 (b3 - a3b0 ) - a2h1 - a1h2 (1- 0 0) - 8 1 - 9 (-5) 38
x 1 x 2
1RL
1
LC 0
x1 x 2
1
L 0
e(t)
1
e0(t) C
idt
1 C
x2
0
1 C
x1 x 2
+
e(t) 1/L
x1
x x 1
1/C 2
x2 e0(t)
-R/L -1/LC
解法3.
选取
x
1
i
1
x2 C idt
则有
x
1
R L
x1
1 L
x2
1 L
则 y(3) 3y (2) 2y y r
取 所以
x
1
x 2
y x 1
y
x
3
x 2
y (2)
x 1 x2 x 2 x3 x 3 x1 2x2 3x3 r
X AX Br
0
其中
A
0
-1
1 0 0 1 - 2 - 3
0 B 0
1
C 1 0 0
x1
y
CX
1
0x
2
三.由微分议程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1.作用函数不含导数项时的n纪念阶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
y(n) a1y (n1) an1 y an y u
选取
x1 y x 2 y x 1 x n y (n1) x n1
.
则有
x Ax Bu 状态方程
y cx
输出方程
0 1 0 0
h1 b1 - a1b0 0 h2 (b2 - a2b0 ) - a1h1 11 0 11 h3 (b3 - a3b0 ) - a2h1 - a1h2 -60
xx12
x2 x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