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施工方案措施

合集下载

土整项目实施方案

土整项目实施方案

土整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

土整项目是指对土地进行整治和改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同时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

本项目旨在实施一系列措施,包括土地平整、排水系统建设、土壤改良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2. 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3. 提升农田的整体面貌和品质。

三、项目实施步骤。

1. 土地勘测和规划。

首先,对项目区域进行土地勘测,了解土地的地形、土壤类型、水文情况等信息,制定土地整治规划。

规划应包括土地平整方案、排水系统建设方案、土壤改良方案等内容。

2. 土地平整。

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这包括清理杂草、填平低洼地、开垦荒地等工作,以改善土地的平整度和利用率。

3. 排水系统建设。

根据规划方案,进行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

这包括修建排水沟、设置排水管道、修复水利设施等工作,以改善土地的排水情况,减少水涝和水土流失。

4. 土壤改良。

根据规划方案,进行土壤改良工作。

这包括施用有机肥料、矿物肥料、改良剂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5. 种植作物。

完成以上工作后,可以进行种植作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情况,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种植,以提高土地的产量和利用率。

四、项目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和使用;2. 技术保障,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操作;3. 管理保障,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五、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2. 生态效益,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3. 社会效益,提升农田的整体面貌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项目总结。

土整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需要注重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维护,以保证项目的长期效益。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页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页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页1. 引言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使用进行调整,以达到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文档将介绍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目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内容。

2. 施工目标土地整治施工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1.提高土地质量:通过土地整治施工,改善土地的物理性质、生物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整理土地格局、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保护环境: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3. 施工流程土地整治施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前期准备在进行土地整治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编制土地整治施工方案:根据具体的整治对象和整治目标,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施工步骤等内容。

•资金和物资准备:计算所需的施工资金和物资,并进行采购和储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人员组织和培训: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技术和操作方法。

3.2. 施工实施施工实施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部分,需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和施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开垦和整地:对待整治的土地进行开垦和整地,包括清除杂草、平整土地表面、开挖和填充等工作。

•土地改良和绿化: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土地改良和绿化工作,包括施加有机肥料、种植适宜的植物等。

•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进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构筑排水系统、搭建防护设施等,以防止土地侵蚀和环境污染。

3.3. 后期维护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维护工作,保证整治效果的持久和稳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定期监测和检测:定期对整治区域进行监测和检测,了解土地质量和生态状况,做好记录和报告。

土地整改施工方案(3篇)

土地整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部分土地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益。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现有土地进行整改施工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方案针对某地区土地整改施工项目,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产出。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确保安全生产。

三、施工范围及内容1. 施工范围:本项目施工范围为XX地区,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

2. 施工内容:(1)土地平整:对现有土地进行平整,消除高低不平,确保土地坡度在规定范围内。

(2)土地改良: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灌溉设施建设:建设灌溉渠系、排水设施等,确保农田灌溉和排水需求。

(4)田间道路建设:建设田间道路,方便农业机械通行和农作物运输。

(5)农田防护林建设:在适宜区域种植防护林,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1. 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

(2)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指导、施工方案编制等。

(3)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事故处理等。

(4)物资设备部:负责施工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等工作。

(5)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报销审批等。

2. 人员配备:(1)项目经理:具备丰富施工管理经验,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

(2)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指导、施工方案编制等工作。

(3)质量安全管理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安全管理、事故处理等工作。

(4)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工作。

土地整治安全施工方案

土地整治安全施工方案

土地整治安全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土地整治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等内容,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土地整治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4.落实安全防护设施:根据土地整治施工的具体情况,落实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网、警示标识、防护栏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现场安全检查: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明确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2.施工人员配备:安排经过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确保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3.安全操作规范:制定安全操作规范,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程序,强调安全操作要求;4.安全防护设施落实: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落实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帽、防护鞋、安全绳等;5.安全警示标识:合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示危险源和禁止行为,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6.施工现场清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干净,及时清除施工垃圾和杂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机械设备管理1.设备选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设备,并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设备检查保养: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3.设备操作规范:明确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培训操作人员并进行技能考核;4.安全警示标识:在施工机械设备上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使用人员注意安全;5.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建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及时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施工材料管理1.采购合规材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采购合规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2.材料检验验收: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质量标准;3.材料堆放整齐:材料堆放要整齐有序,防止材料倒塌和意外伤害发生;4.材料保管:制定材料保管制度,明确材料的保管责任人和保管要求,防止材料遗失和损坏。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土地整治工程是指对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综合治理工作。

本项目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项目目标•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施工范围2.1 地理范围本项目位于XX地区,涉及面积约XX平方公里。

2.2 工程内容• 地表平整• 水土保持工程• 绿化工程•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三、施工流程3.1 前期准备1.制定施工方案3.采购施工设备材料3.2 施工实施1.地表平整工程–清理杂草–开展土方平整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3.绿化工程–种植草木–建设森林防护带4.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系统–建设道路交通设施3.3 收尾工作1.清理施工场地2.汇总工程数据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监管• 指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监督• 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4.2 质量验收• 完成每个施工步骤后进行验收• 再次检查整体工程质量五、施工安全保障5.1 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5.2 应急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六、施工后续管理6.1 管护工作• 定期对绿化植被进行养护• 维护农田设施的正常运行6.2 监测评估• 建立定期监测评估机制• 分析工程效果,优化管理措施七、总结与展望本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工程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目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 (2)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 (2)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 (2)一、总体方案1.1 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与污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土地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拟针对某地区土地整治需求,提出一套综合有效的施工方案。

1.2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土地整治工作,恢复土地生态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内容2.1 土地评估首先对目标地区的土地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土地地质、地貌、植被覆盖情况、水源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全面了解目标地区的现状,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2.2 土地治理针对评估结果,确定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植被恢复、草地恢复、水源保护等工作,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有效治理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

2.3 生态修复在土地整治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引入适宜的植被,修复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的生态平衡。

三、施工安排3.1 施工步骤根据施工内容,合理安排施工步骤,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土地评估、土地治理、生态修复等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协调。

3.2 施工周期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周期合理安排,经济高效地完成土地整治工作,尽快实现土地资源的恢复与利用。

四、施工预算4.1 资金预算根据施工内容和施工安排,综合考虑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制定合理的资金预算方案,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正常运行。

4.2 资金筹措针对资金预算,制定详细的资金筹措方案,包括政府投入、社会募捐、资金补贴等多种途径,确保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五、施工效果5.1 环境效果通过土地整治工作,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5.2 社会效果土地整治工作不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

六、总结通过本文的提出的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恢复土地生态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治施工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施工实施方案

土地整治施工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土地整治工作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

土地整治施工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

1. 土地调查,在施工前,需要对整治区域的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土地的地质情况、地貌特征、土壤类型等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2. 技术准备,确定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施工方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

三、施工方案。

1. 土地平整,根据土地整治的具体要求,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平整,确保土地整治后的地形符合规划要求。

2. 土地绿化,根据整治区域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高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3. 土地排水,针对土地水土流失情况,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保证土地的排水畅通,防止水土流失。

4. 土地固化,对于易发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区,采取土地固化措施,加固土地,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四、施工管理。

1. 施工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2. 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3. 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后维护。

1. 绿化养护,对于已经进行绿化的土地,进行定期的养护管理,保证绿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设施维护,对于土地整治中所建设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3. 环境监测,对整治后的土地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确保土地整治工程的长期效益。

六、总结。

土地整治施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确保土地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完整版] .doc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完整版] .doc

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完整版] .doc 一:土地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目的和背景1.1 目的1.2 背景2. 地理环境及土地整治目标2.1 地理环境描述2.2 土地整治目标3. 施工范围和工期3.1 施工范围3.2 工期安排4. 施工方案4.1 整治方案概述4.2 土地平整4.3 土壤改良4.4 土地绿化4.5 水质治理4.6 其他施工方案5. 施工技术措施5.1 土地平整技术5.2 土壤改良技术5.3 土地绿化技术5.4 水质治理技术5.5 其他技术措施6. 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6.1 施工管理6.2 安全措施7. 监测和评估7.1 施工监测计划7.2 环境评估7.3 结果分析8. 资金和资源8.1 施工所需资金8.2 必要资源9. 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清单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清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整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土地进行治理和改造,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 施工范围:土地整治施工的具体空间范围,包括施工地点、面积、周边环境等。

3. 工期安排:土地整治施工的时间计划安排,包括起止时间、施工阶段划分等。

4. 监测和评估:对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资金和资源:土地整治施工所需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等资源,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6. 安全措施:为保障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培训、防护设施等。

---二:土地环境整治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目的和背景1.1 目的1.2 背景2. 地理环境及土地整治目标2.1 地理环境描述2.2 土地整治目标3. 施工范围和工期3.1 施工范围3.2 工期安排4. 施工方案4.1 土地整治方案概述4.2 土地清理和平整4.3 土壤修复和改良4.4 植被修复和绿化4.5 水体治理和保护4.6 其他施工方案5. 施工技术措施5.1 土地清理和平整技术5.2 土壤修复和改良技术5.3 植被修复和绿化技术5.4 水体治理和保护技术5.5 其他技术措施6. 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6.1 施工管理6.2 安全措施7. 监测和评估7.1 施工监测计划7.2 环境评估7.3 结果分析8. 资金和资源8.1 施工所需资金8.2 必要资源9. 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施工中的技术文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相关图纸附件二:施工中的技术文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环境整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和修复,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项目施工设计背景 (1)1.2项目施工设计目的 (2)1.3项目施工设计依据 (2)1.3.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2)1.3.2行业技术标准 (3)1.3.3相关规划 (3)1.4项目实施期限 (4)第二章项目区概况及施工设计项目概况 (4)2.1项目区概况. (4)2.2施工设计项目概况 (4)第三章施工条件 (5)3.1自然条件 (5)3.1.1地形、地貌 (5)3.1.2水文地质 (6)3.1.3气候与水文 (6)3.1.4土壤 (6)3.2自然灾害 (7)3.2.1 干旱 (7)3.2.2洪涝 (7)3.3社会经济条件 (7)3.4农作物种植情况 (8)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8)3.5.1 交通 (8)3.5.2 水利设施 (8)3.5.3 电力 (8)3.5.4农民居住状况 (9)3.5.5生态状况 (9)3.6土地利用现状 (9)第四章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11)4.1项目设计标准 (11)4.1.1土地平整工程标准 (11)4.1.2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标准 (11)4.1.3 田间道路建设标准 (12)4.1.4 农田林网建设 (12)4.2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12)4.3项目主要工程施工设计要求 (13)4.3.1土地平整工程 (13)4.3.2农田水利工程 (14)4.3.3 道路工程 (19)4.3.4 其他工程 (23)4.3.5 典型田块设计 (24)4.4工程变更说明及调整对比表 (25)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 (30)5.1施工条件 (30)5.2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1)5.2.1土地平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1)5.2.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3)5.2.3 田间道路工程组织设计 (34)5.2.4 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35)5.2.5 安全施工部署 (36)5.2.6 文明施工 (37)5.3施工总进度 (38)第六章投资规模 (38)第七章施工措施 (41)7.1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41)7.2强化项目实施管理 (41)7.2.1 项目公告制 (42)7.2.2 项目法人责任制 (42)7.2.3 项目招投标制 (42)7.2.4 项目监理制 (42)7.2.5 项目竣工验收制 (42)7.2.6 工程资金拨付制 (43)7.3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43)7.4利用农闲季节施工 (44)第一章前言土地开发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它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它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迅速增加,耕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客观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土地规划、土地利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开展土地开发成为实现耕地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根据《四川省荣县望佳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资金预算》,并结合当地施工实际条件,特编制荣县望佳镇土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报告。

1.1 项目施工设计背景荣县望佳镇土地整理项目于2005年由荣县国土资源局上报,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列入2006年土地整理项目库,作为2006年四川省投资重点项目。

项目类型为土地整理,建设规模799.81 hm2,总投资为1510.29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89万元/ hm2。

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经于2005年8月份完成,初步设计和预算工作由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由泸州市水利电力勘测建筑设计院负责编制,施工设计确定由自贡市农丰农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编制。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项目施工设计目的1. 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依据。

2. 为项目招投标提供依据。

3. 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使原有农业基础设施与规划路、沟、池、塘等基础设施完美结合。

4. 结合各项目区实际,优化配制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1.3 项目施工设计依据1.3.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6)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2003年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87号];(9)国土资耕函[2005]01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10)国土资发[2005]29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11)中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1.3.2行业技术标准(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四川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DB51/T379-2003);(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8)《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9)《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11)《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12)《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1.3.3相关规划(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荣县望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3)《荣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4)《四川省2000—2005年新增108万亩耕地开发方案》(5)《荣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6)《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7)《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国土规划》;(8)《荣县统计年鉴2000》;(9)《荣县国土志》;(10)《自贡市荣县土壤》;(11)《自贡市荣县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12)《自贡市荣县县志》(13)荣县2004年度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1.4 项目实施期限本项目的设计建设期限为1年,工期:2007年5月~2007年12月。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及施工设计项目概况2.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自贡市荣县望佳镇,位于东径104°26′04″—104°28′32″,北纬29°22′45″—29°25′16″,涉及品山村、望佳村、插旗村和玉河村四个村48个组。

项目区东至两品塘村、麦子村;西接新龙村、两木村;南与乌老村、柑柏杨村、曲洒村接壤;北邻观音铺、郑家村。

2.2 施工设计项目概况项目边界所围面积为1023.42hm2,参与土地整理面积为799.81 hm2,其中耕地面积635.68 hm2,含水田293.53 hm2,旱地342.15 hm2;其他农用地125.91 hm2,含田土坎面积88.93 hm2;未利用地38.22 hm2,含荒草地36.75 hm2,裸土地1.47 hm2。

通过土地整理, 项目整理区新增耕地潜力为87.1公顷(荒草地36.75公顷,裸土地1.47公顷,通过整理,可新增耕地37.95公顷;田土坎88.93公顷。

通过土地整理,实施坡改梯、田块、地块归并,减少田土坎面积,降低田土坎系数至5%,可新增耕地49.15公顷),扣除新增工程占地3.15公顷,可净增耕地83.95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0.5%。

表2.2.1 新规划建设项目用地统计表表2.2.2 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结构表单位:公顷第三章施工条件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荣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丘陵、低山、平坝及沟谷组成。

溪河、沟谷交错,地形被切割成许多高矮不同、形状各异的山丘。

地貌上属四川盆地浅丘陵区,类型以丘陵为主。

3.1.2水文地质项目区主要为侏罗纪系中统沙溪庙祖地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覆盖第四系土层。

地下水受其影响,主要有第四系土层孔隙水和侏罗纪岩层孔隙-隙水。

由于有粘性土及泥岩分隔,地下水面不连续,埋藏较深,水量有限。

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

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4.5mm,年内降雨、径流分布不均,约72.5%集中每年的6—9月,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42,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为93.2mm。

3.1.3气候与水文自贡市荣县属于四川南部亚热带湿润季候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其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在17.6℃左右,平均日照时数为1227.6h,夏季多年平均为460.2h;春季为359.9h,秋季为213.4h,冬季只有167.9h,全年太阳总辐射值85.36千卡/cm2;无霜期长,年平均为329天。

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962.8mm左右,降水量夏多冬少,夏季炎热潮湿,雨水多,旱涝交错;秋季多绵雨。

3.1.4土壤项目区主要有保罗系沙溪庙组成沙岩页沙岩,母质发育的灰棕紫泥土土属。

土壤风化程度浅,以物理风化为主,矿质养分丰富,胶体品质好,先天肥力高,保水肥力强,种性广。

土层厚度大多在20-60cm,20cm以下的面积占1/4。

土壤PH值在5.6-8.4。

有机质1.49%,全氮0.16PPM,速效氮70PPM,速效胛91-81PPM,速效磷3PPM。

3.2自然灾害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

3.2.1 干旱根据49年的气候资料(1955—2004年)统计,冬旱占37次,春旱占18次,夏旱占34次,伏旱占19次。

3.2.2洪涝项目区连续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百年中占43%,累计32次,平均2.5年一遇,年出最多的达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