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幼儿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方案.doc
教育部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教师工资改革方案.doc

2019年教育部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教育部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教师工资改革方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
具体来看,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
像公务员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是由元提至1320元;事业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分别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
中小学教师、医院护士的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
此外,不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也都有提高。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细则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日表示,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由此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将统一职称评定,中小学教师也将出现“教授”。
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各自独立,分别有三个职称。
改革后,两者将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教师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报告通过2012年的研究发现,我国教师工资水平在全行业间处于中下位置,而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相对水平则更低,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2)北京市和全国教师工资分别与人均GDP比较,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北京市人均GDP 之比远低于全国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003—2011年间,北京市教师工资在全市19个行业中排在第9名,处于中等位置。
1990—2011年间,对北京市教师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进行比较发现,总体上教师工资在逐年提高:1990—1998年间,教师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大体相当;1999—2007年间,教师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2008—2011年间,教师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报告指出,尽管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在2012年已经成为全国最高,但从实际水平及其职业吸引力来看,并不算高,这也成为影响北京吸引足够优秀劳动力加入教师队伍的重要瓶颈。
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

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教师工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教师是国家的栋梁,是培养未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教师工资改革方案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各地纷纷出台了新的政策来调整教师的待遇和工资水平。
本文将就最新的教师工资改革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最新的教师工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水平,二是完善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三是加大对特岗教师和艰苦地区教师的奖励和补助力度,四是规范教师的津贴和补贴发放标准,五是加强对教师工资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水平是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的重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完善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学水平。
再次,对特岗教师和艰苦地区教师的奖励和补助力度也是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的亮点之一。
特岗教师和艰苦地区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加大对他们的奖励和补助力度,可以更好地留住这些优秀的教师,保障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最后,规范教师的津贴和补贴发放标准,加强对教师工资的监督和管理也是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
只有建立规范的工资发放制度,加强对工资的监督和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教师工资的滥发和浪费,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最新的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师的权益,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地能够切实落实这些政策,让广大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获得感。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工资待遇,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新教育部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公布.doc

2019年最新教育部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最新教育部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最新的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下面是大学高考整理的相关详情,欢迎查看!一、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
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
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
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
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
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
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
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
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二、教师的收入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3000元,初中教师3500元,高中教师4200元,教师4800元,大学教师5500元。
(随国民经济增长)2.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80元,随着教龄增长。
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教师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

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教师们的工作质量、水平和收入待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在社会中的作用,各地纷纷制定了教师工资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最新的教师工资改革方案为广大教师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一、教师工资改革概况教师工资改革是以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减轻教师工资压力为出发点的一项重要改革。
教师工资改革的核心是以工作业绩为基础确定教师的工资水平。
这种改革是一项相对比较综合的改革,它既涉及到教师工资待遇的具体问题,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教师工资改革的原则1. 恰当增加教师工资待遇对教师维护自尊、维护请愿和增强积极性大有裨益;2. 匹配不同区域教师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情况,实现公平奖励制度;3. 保持教师工资调整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拉动通货膨胀或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情况。
三、教师工资改革的方式1. 全员参与绩效评估,时间段为一到两年,绩效包括科研、教育、人才培养等;2. 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奖金组成,而绩效奖金的数量由绩效评估的结果决定。
3. 实行教育同步调整,优先保障西部地区和山区教师的经济待遇。
4. 增加生活意外保险等福利,优化待遇方案。
四、教师工资改革后的效果教师工资改革的实施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后,教师们的工资水平直接与教育教学质量和个人工作业绩挂钩,不仅能够激励他们工作更为勤奋,还能够提升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另外,教师的职称晋升也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例关系,这极大地鼓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改革,它可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何时落实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何时贯彻有关乡村教师旳待遇问题,在教师法中有明确规定,“教师旳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旳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渐提高。
”令人遗憾旳是,这个被认为是喊了旳规定,在某些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得到贯彻。
有关教师旳津贴补助、住房条件、医疗保健在教师法中也均有明确规定,但对于某些乡村教师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及。
乡村教师是一种十分特殊旳群体,尤其是那些农村规模较小学校旳教师,他们坚守在教育最微弱旳环节,维系着教育公平旳纽带。
对于某些乡村教师而言,平常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甚至还包括接送学生、做饭、护校等等五花八门,微薄旳工资和脆弱旳福利成为“不能承受旳生命之轻”,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乡村教师待遇问题,显得十分迫切。
乡村教师旳生存状况是目前城镇教育差距旳一种缩影。
当某些地方出于多种目旳在豪华校、重点校不停增长投入、倾注资源时,当某些都市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绞尽脑汁随时准备一抛千金时,有些农村小规模学校旳教师和学生连某些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处理,诸如上学、吃饭、住宿等。
综观近年来发生旳某些重大校园安全事故,诸多都发生在农村地区,波及校舍安全、校车安全、校园食品安全等多种方面。
教育部2024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激励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教育部在2024年制定了一项教师工资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教师工资与工作负担的合理匹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化工资结构。
根据教师的不同岗位和职称,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体系。
对于高学历、高职称、高级岗位的教师,逐渐提高其工资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对于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持续发展。
其次,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在教育工资方案中,要求各地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
通过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成果、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绩效,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惩。
这样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再次,加强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提出,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教师,为教育事业提供坚实的支撑。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教育部在工资方案中还强调了加强教师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和职业满意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育部2024年教师工资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师工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通过优化工资结构、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激励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也要看到,教师工资不仅仅是提高工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技能。
只有让教师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职业,才能更加全心全意地从事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在实施教师工资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2024年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策划方案

2024年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策划方案嘿,各位,咱们今天来聊聊老师们的那点事儿,特别是工资。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这次要给大家带来一份全新的“2024年最新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策划方案”。
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一、背景分析先来了解一下背景。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逐渐增大。
然而,工资待遇方面却并没有跟上步伐,导致很多优秀人才流失。
为了让教育事业更加繁荣,我们必须改革教师工资制度。
二、改革目标1.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使教师工资与社会地位相匹配。
2.建立合理的工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健全教师工资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三、改革方案1.调整基本工资将教师基本工资调整为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1)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础,确定教师基本工资标准。
(2)根据教师学历、教龄、职称等因素,适当提高基本工资。
(3)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每年根据物价上涨情况进行调整。
2.建立绩效工资制度(1)设立教学质量奖金。
根据教师教学质量、学绩等指标,设立教学质量奖金。
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可以获得更高的奖金。
(2)设立班主任津贴。
班主任工作繁重,应给予一定的津贴。
具体标准根据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等因素确定。
(3)设立科研成果奖金。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对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给予奖金奖励。
3.完善津贴补贴制度(1)提高农村教师津贴。
农村教师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应适当提高津贴标准。
(2)设立特殊岗位津贴。
对于在特殊岗位工作的教师,如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等,给予特殊岗位津贴。
4.建立工资增长机制(1)设立教师工资增长基金。
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教师工资增长。
(2)建立工资正常晋升制度。
教师工资每两年晋升一级,确保教师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5.加强教师培训(1)加大培训投入。
提高教师培训经费,确保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
乡村教师工资改革方案,农村教师待遇最新消息.doc

2019年乡村教师工资改革方案,农村教师待遇最新消息乡村教师工资改革方案,农村教师待遇最新消息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部关于农村教师工资最新消息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样一来是不是代表着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培育自己花朵的园丁。
那么,近日,关于教师的工资情况又有哪些最新消息呢?本文仅供参考!前不久甘肃省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的《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面对“如何解决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待遇”问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近期教育部的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的教师聘任制。
章新胜指出:“要把农村教育搞上去,根本在于教师。
”为此,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在接受《第一日报》专访时透露,教育部将采取系列措施,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引导和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任教。
《第一财经日报》:有人说,现在我国教师队伍超编和缺编共存。
我们当前教师的总数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您怎么看待城里学校教师人满为患,农村学校门可罗雀的现象?吕玉刚:如果按照编制标准来测算的话,从总体上分析,中小学教师队伍是略超一些。
这些年来生源有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小学生源急剧下降。
生源下降了,教师资源自然就多了一些,要消化需要有一个的过程。
但是中小学教师超编问题,并不像社会上议论的那么严重。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统计核算,按照各省的核定编制数量,超编的比例只达到 1.7%。
确如你所说,中小学教师是超和缺的并存,有的地方是超,但是这个省内某些地区是缺的;有的地方总体上是缺,但是针对某个地方却又是超的。
城镇教师超编相对多一些,但因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高,有的地方在推进小班化教学,自然教师的数量就需要多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农村教师幼儿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方案农村教师幼儿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方案
2015幼儿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方案包含了哪些要点内容呢?大家敬请关注下文:教师资格证:教师工资改革是参加教师的考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2015幼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如何提幼师师工资收入。
幼师工资改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
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已非新闻,近年来,为了对该问题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中国教育报针对131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31.30%的教师有了离职的想法,或已经离职。
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幼儿教师想要离开岗位?在他们的离职原因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工资低”和“工作压力大”。
工资编制:幼师不能承受之痛
对于“身边同事的离职原因”,83.97%的教师给出的答案中,都包括了“工资低”这一选项。
问卷显示,认为自己工资水平能够与工作强度相匹配的教师,仅有9.92%。
其实,不仅是工资,两类教师的待遇差别还体现在退休年龄、保险金额等诸多方面。
某位教师在问卷中写道:“合同制教师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但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别,令我们心灰意冷!”
从问卷数据来看,非在编教师离职的可能性更大。
在编教师中,有离职想法的有21.95%,这个数据在合同制教师中是
40.82%。
目前,我国民办园占据半壁江山,大多聘用合同制教师;即使是公办园,也未必人人有编。
以江苏省为例,南京六区县在编教师占比仅11.22%,其中最低地区只有4%。
此外,“户口”是很多幼师选择去留的重要因素。
有些初入职场的新人,选择幼师并非源于热爱,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过渡期”。
然而,一些真正热爱幼教的人,却不得不因户口这一现实问题离开岗位。
中国教育报随机调查了北京10所幼儿园,在民办园中,许多教师都是工作二至四年后离开的,他们大多来自外地,无法拿到户口,到了一定年龄,只好回家结婚。
工作压力:想说热爱不容易
与上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教师有编制,有不错的薪水,却依然选择离职,问题出在哪里?大多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太大。
”
幼儿教师频繁流动,并非简单的待遇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离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压力”也是来自多方面的。
单就工作时间来说,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他们的工作时间在8—10小时,而有22.14%的教师表示,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
工作时间过长的原因之一是师资缺乏。
许多地区的师幼比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全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1:7至1:9的标准,在一些农村幼儿园,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30。
外部环境:纯粹做教育很难
调查问卷显示,在众多可能给教师带来压力的因素中,“检查、考核名目繁多”占第一位。
对此,有教师提出:“园长要有应对策略,不要把这个‘累’转嫁给教师。
”然而,园长也有自己
的苦衷。
一位曾做过一线教师的园长,深知各种考核给教师带来的压力,但谈及给教师减负问题,她无奈地表示:“一方面想给教师松绑减负,另一方面各项检查也得应对,难!”
除考核外,幼儿教师所面临的压力,还来自家长和社会。
在问卷“我感觉我的职业能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欣赏”一栏里,选择同意的教师,仅有29.01%。
“干了20多年了,越干越心寒。
”家园合作问题,让从教多年的张文丽感到很无力。
近年来,幼儿园事故等负面报道增多,加之部分家长不讲理,幼教工作难题重重,教师们的社会认同感逐渐下降。
“以前,孩子尿湿裤子,教师帮忙更换,还能听到家长说声‘谢谢’,可现在,却嫌教师没有及时给孩子脱裤子。
有些家长干脆把教师当保姆。
”
校园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的另一块心病。
由于担心家长责难,教师在带领孩子户外运动时,常采取保守做法,生怕孩子磕到、碰到。
然而,这种做法下,最终“受伤”的只能是孩子。
有教师呼吁,相关安全法规应早日建立,成为教师合法行为的坚强后盾,否则,教师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
面对重重社会压力,许多教师不禁感叹:“纯粹做教育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