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汇报

合集下载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

济源发展情况汇报济源,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腹地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

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面就济源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发展。

济源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济源市已建成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20余个,形成了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同时,济源市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二、生态环境。

济源市坚持生态立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保护好生态环境。

同时,济源市还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确保水质安全。

三、民生改善。

济源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民生。

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四、对外开放。

济源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对外开放。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渠道,促进产业对接,推动经济共同发展。

同时,济源市加强与外部市场的对接,拓展外贸市场,提升出口质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五、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济源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以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宜居城市。

以上就是济源发展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

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到 道 ) 乙 运输、市 ( 区域 ) 集中处理 ”,

2 企 业 进 入 中 国 企 业 5 0 初 步实 现 了城 乡环境 、生 态一体 化 。 家 0
; 家企 业 进入 河 南省 百 强企 业 行
二是 加快 现代 农业发 展。 大力调 整农 众 关 心的热 点难点 问题得 到解 决。建

大 力 实 施 “ 1 3 规划 , 13 ”
体 、城 乡一 体 、 产 城 一 体 、三 规 合 3 产业 集 聚 区融合 发 展 ,形成 了产 个

重点 扶持 “ 强、十高 ”产业 加快发 十
个产业集聚区,推动 “ 工 ”的指导思 想 ,把济源 市域作 为一 城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济源率先实现 展 ,建设3 业 出城 、项 目上 山、集 聚发展 ” ,大 个整体 来规划 ,确 立 了以城 乡一体 化 城 乡一 体 化 奠 定 了基 础 。 三 是 按 照
Z O G H U O S R C IN H N ZO NTUT C O
以城 乡一体 化 为统 揽 推 动城 乡统筹发展
济 源市 市 长 赵 素 萍
“ 好规划 、拉 大框架 ,放活政 策、 搞 提升标 准 ,加快建 设、规 范管理 ,聚 集 人 气 、 促 进 发 展 ” 的要 求 ,加 快
农村发展 。2 0 年全省 新农村建 设实 09
0位 所 有镇 、村 配备垃圾 装运 车辆和 环卫 现 程 度 前 5 0 村 中 , 济 源 进 入 2个 队伍 ,实行 “ ( ) 村 居 收集 、镇 ( 街 1 5 ,占 四分 之一 。 四是统 筹城 乡 社会事业 发展 。2 0 年 以来累计投入 05 办实 事资 金3 l亿 元 ,一 大批 人 民群 23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济源市城市规划分析报告

现状分析
豫西北门户,晋煤 外运的重要出口。 承东启西,联南贯 北的交通要冲。
区位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地处黄淮 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 原交接处,即处于我 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 二阶梯的交接处,北 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 王屋山,南部和东南 部为黄土丘陵。全市 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貌类型齐全,总的 地势形态是西北高、 东南低。其中山区约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62.1% 。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信阳
核心区规划
规划区范围:济 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 发展规划范围包括济 源市区、轵城镇、承 留镇、思礼镇、克井 镇、五龙口镇和黎林 镇,总面积860平方 公里。
规划区范围
核心区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方面
综合交通规划
铁路方面重点规划建设焦作—济源—洛阳城际轻轨线、济运铁路和济孟铁路专用线。 (铁路) 规划建设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南部延长线和北部绕城高速公路,市域高速公路将形 成以长济高速、二广高速、济阳高速和北部绕城高速组成的“两纵两横”型高速交 通体系。全面提高现有公路等级,将S306卫柿线济源境改造为一级公路;S309 西端延伸经小南姚、封门、西坪、至豫晋边界;S243郭木线克井至洛阳吉利区改 造为一级公路,成为济源-吉利区快速路;S245邵吉线全线改造为二级公路,同 时将方山—坡头段改道,邵原以北段延伸至阳城县;X001南段和X008提升为省 道,分别作为南太行旅游专线和S306的南延伸线;将S312升级改造成为G327 的延长线,形成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另外,规划南太行旅游专用线,按照二级道 路等级设计。 规划期末,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五纵六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五纵:G207、S243、水洪池-马住省道、二广高速公路、济阳高速公路; 六横:G327延伸线(S312提升)、S309、S245、S306、南太行旅游专用 线、长济高速公路。(公路) 积极推动济源军用机场改建为军民两用机场,尽快发展成为省内主要的支线旅游机 场。(航空)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1.4.1 重点项目
(1)环境治理业(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
济源市克井南樊西坡生态修复提 程地质勘察院有限
质改造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公司
364.5
2023-02-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3/1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 查三院 制项目-中标公告
TOP3
编制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 查三院 划并通过专家组评审
TOP4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废弃矿山集中整治百日 攻坚行动”疑似图斑核查项目成 交结果公告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53.3%。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0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2/18
1.4 行业分布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 查三院
TOP5
济源市克井南樊西坡生态修复提 质改造项目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92.3 292.3 29.8
\
2022-10-24 2023-05-26 2022-09-19 2022-12-19
(2)农业服务(4)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绘就兴业惠民新图景——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以规划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绘就兴业惠民新图景——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以规划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38乡村振兴宜养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由于乡村休闲旅游成效明显,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还成功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市)。

全域整治 激活振兴一池水避开人头攒动的热门旅游线路,向山中行驶,地势升高的同时,一些“遗世独立”的村落格外引人注意。

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五大类村庄中,丘陵村、山区村居多,地形影响,耕种条件差,该区申请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将大峪、坡头等镇的35个村列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试点。

经过近一年的实地调研,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将项目区内地处小浪底库区地质灾害影响区的村庄,列入下山移民计划。

项目区内其他村庄农林、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建设用地集聚程度较低,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用地指标问题无法保障等问题,急需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对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挂钩,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保障,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为农业农村提供发展空间,助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春日融融,和风徐徐。

站在希望的田埂上眺望乡村景色,相信济源示范区乡村建设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作者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4月1日,穿行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宽敞干净的马路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在蓝天白云之下,人在景中走,景在心中留,令人真正感受到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

近年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中原地区首个以全域旅游为特色的国家休闲农业公园,彰显黄河、太行两大元素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发展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盘活乡村资源,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 三产融合促发展南山四皓隐居地,世外桃源金花石。

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主城区驾车向西15分钟,便来到承留镇花石村。

花石村拥有林地285公顷,空气清新,村东商水河水域面积约5万平方米,河水清澈。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汇报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汇报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类
2020年面积 (公顷)
规划期内 增( +)减(-) (公顷)
建设用地
29264.71
7600
城镇工矿用地
8681.51
2200
农村居民点
8323.75Βιβλιοθήκη -300交通水利用地
10771.47
4300
其他建设用地
1487.98
1400
相关规划分析
现状分析
第一部分 背景和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部分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 新加坡规划理念与借鉴 第五部分 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六部分 核心区空间规划 第七部分 后续工作安排
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 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3
对济源的启示
1、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
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属华北地层 区,地质演变形成较 为完整的地层构造, 太古代、元古代、古 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代地层一应俱全。
济源市在大地构 造位置上,东临太行 山复背斜南缘,西接 中条山台凸隆起带之 东部,处于两个单元 的交接地带。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矿产资源 种类相对较多,主要 有:煤、铁、铜、铝 钒土、石英石、白云 石等,目前已查明各 种金属、非金属、能 源、水气等矿藏41种 ,探明储量有19种, 已开发利用的16种。 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 上不均衡,主要集中 在克井、王屋、五龙 口、思礼、下冶和邵 原。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 划》对济源的定位:
地区性中心城市;新 -焦-济(南太行)产业 带上的重要的战略支点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 点市。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

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公示(1)录入:网站管理员来源: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时间:2012-7-6 关注度:6025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章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章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第三章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第五章市域城乡建设总体布局第六章村庄整合规划第七章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九章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章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市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市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三章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指引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第四章居住用地与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第五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与引导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章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第十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六章旧城改造规划第十七章城市“五线”控制规划第十八章城市建设时序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第四部分附则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根据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三化”协调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部署,济源市确定了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济源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济源市人民政府对《济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进行修编,编制《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建立济源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济源从地区中心向区域中心转变;加强济源城乡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效能。

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及对策

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及对策

以新 型城镇 化 建设 为切 人 点 , 加快 构建 城 乡高 度 融合 、
空 间布 局优 化 、 要 素配 置高效 、 区域 特 色鲜 明 的新型 城镇 发 展格 局 , 重点 做好 以下 4个方 面 。 一是 科学 布局 城 乡发 展空 间。 要依 托 产 业现 状 和 发 展趋 势 , 整合 发 展空 间 , 规 划 建设 “ 六大 功能 区 ” , 即 中心城 区核 心 功能 区 、 虎岭 转 型发 展 功 能 区、 玉 川 循环 经 济功 能 区 、 两霞 湖 生 态 经济 功 能 区 、 王 屋 山 生态旅 游 功能 区 、 东部 高效 农 业功 能 区等 6个 功能 区 。 二 是
2 济 源 市 城 乡 一 体 化 建 设 的对 策 2 . 1 优 化城 乡 空间布 局 。 推 进 全 域 城试 , 初 步 实现 了从 “ 二 元分 割 ” 向“ 一 体 统筹” 的 转变 , 特 别 是在 中原 经 济区 上 升 为 国家 战略 后 , 济
核心 区 。 三 是推进 小城镇 与 功能 区融 合发 展 。 要 打破 行政 区 划 限制 , 统 筹功 能 区与小 城镇 产 业布 局 、 基 础设 施 和公 共服 务设 施 , 规 划建 设 中心城 区 的拓 展 区 。 四是 加快 新 型农 村社 区建 设 。 将全市 5 2 7个 行政 村 ( 居) 整 合规 划 为 9 7个 新 型社
下 2个 方 面 : 一 是 区 域面 积 相 对 较 小 。 全 市 市 域 面 积 只 有
提 升 中心城 区 承载 能 力 。 强化 中心 城 区的辐 射 带动 能 力 , 进

步完 善 功能 , 提 升 品位 , 突 出特 色 , 彰 显魅 力 , 加 快 推进 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背景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随着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日趋清晰,“中部崛 起”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被列入国家“十一五” 规划纲要。规划把“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 设作为规划重心,规划提出,要把中部地区 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 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0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济源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现状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两轴两区”,即两条发展轴和两个经济区。
现状分析
相关规划分析
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技兴市、文化立市、三产富市”五大战略
市域、中心城市、城市组团、重点城镇
“1133”的城镇发展战略
现状分析
豫西北门户,晋煤 外运的重要出口。 承东启西,联南贯 北的交通要冲。
区位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地处黄淮 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 原交接处,即处于我 国地形第一阶梯与第 二阶梯的交接处,北 部和西部为太行山和 王屋山,南部和东南 部为黄土丘陵。全市 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貌类型齐全,总的 地势形态是西北高、 东南低。其中山区约 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 62.1% 。
济源市市域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 (20汇09报--演20示30)
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山大学
2010.05.28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过程
本次规划编制的 工作方式:
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专家领衔:规划团队、高校合作 部门合作:规划局、一体办、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等部门
本次规划编制的 主要过程:
三门峡
远景规划涉及到济源的有焦 作-沁阳-济源、济源-洛 阳吉利区-洛阳两条线。最 终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洛阳 为副中心,以京广、陇海为 主轴、连接城市群地区的“ 十” 字加半环线网络构架。
省域层面
安阳
鹤壁
济源
焦作
新乡
濮阳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许昌 漯河
周口
商丘
南阳
驻马店
信阳
规划背景
市级层面
省领导关怀
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济源进行工业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对济源的发展 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四个重在”的要求,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和重在为民。省长郭庚茂在考察济源市提出 “济源要参照新加坡模式推进新 型城镇建设” ;
社会经济条件
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2009 年 , 全年生产总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亿元, 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13%。人均 生产总值45532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为4.7∶73∶22.3。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属暖温带 大陆季风性气候,受 季风和地形的影响, 地区气候差异性较大 ,总的特点是:春季 温暖多风,夏季炎热 多雨,秋季秋高气爽 ,冬季干冷少雪。
济源市属黄河流 域,境内大小河流200 余条,皆属黄河水系 ,其主要河流有沁河 和蟒河,均为黄河的街道办 事处,11个镇,539个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 会 ) 。 2008 年 底 全 市 总 人 口 67.96 万 人 , 其 中 非 农 业 人 口 25.57 万 人,占总人口的 37.63% 。 全 市 人 口 密 度为359人/平方公里。
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济源市近年来民生显著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
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63元,分别较上年实际增
长9.7%、10.7%,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率达49.0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国家层面
规划背景
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家层面
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 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战略举措。
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图 改革开放以来12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旨及其关系
规划背景
河南省做出加快 推进产业集聚区 建设的重大战略 决策。
河南省委、省政 府审时度势,提出 了“一个载体、三 大体系”的重大战 略举措,即以产业 集聚区建设为载体 ,构建和培育现代 产业体系、现代城 镇体系和自主创新 体系。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属华北地层 区,地质演变形成较 为完整的地层构造, 太古代、元古代、古 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代地层一应俱全。
济源市在大地构 造位置上,东临太行 山复背斜南缘,西接 中条山台凸隆起带之 东部,处于两个单元 的交接地带。
自然条件
现状分析
济源市矿产资源 种类相对较多,主要 有:煤、铁、铜、铝 钒土、石英石、白云 石等,目前已查明各 种金属、非金属、能 源、水气等矿藏41种 ,探明储量有19种, 已开发利用的16种。 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 上不均衡,主要集中 在克井、王屋、五龙 口、思礼、下冶和邵 原。
2010年1月下旬——现场工作调研 2010年2月至3月中旬——初步方案 2010年3月14日——在广州与中山大学项目组沟通 2010年3月25日——在郑州向济源领导汇报工作 2010年4月——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成果
汇报提纲
1 2 3 4 5 6 7
第一部分 背景和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部分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四部分 新加坡规划理念与借鉴 第五部分 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六部分 核心区空间规划 第七部分 后续工作安排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中原城市群“三化 ” 协调科学发展示范 区将成为国家战略
加快中原城市群 “ 三化”(工业化、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 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 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 城镇化,积极推进农业现 代化。
省域层面
规划背景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 通网规划》已获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