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与式总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初中数学总复(全册)知识点归纳初中数学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全面复初中数学知识点,可以巩固基础,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初中数学全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数与式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及性质2. 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运算3. 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及性质4. 整式的定义和计算,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5. 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法6. 百分数与百分之一的关系,百分数的计算7. 有序数对的表示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和性质二、代数中的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直线与曲线的区别2. 多边形的定义,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的区别3. 四边形的性质及分类,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性质4. 二维坐标系,点的坐标,坐标的符号三、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图象,图象的性质与应用3. 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及图示四、实数的运算1. 实数与有理数的关系,无理数的性质与运算2. 加减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乘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3. 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除法五、数据的处理和应用1.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2. 平均数的计算与应用3. 频数分布和频数分布图的制作与应用4.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六、几何与变换1. 几何基本概念,点、线、面、角、距离、平行和垂直2.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 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4. 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立体图形的展开和拼接七、统计与概率1. 抽样调查、统计指标和数据的分析2. 事件与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3. 连续性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这是初中数学总复习(全册)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性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数与式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资料数与式

第一轮中考复习——数及式知识梳理:一.实数和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1.实数分类:实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上所有的点及全体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边(0除外),并且及原点的距离相等。

4.倒数:1除以一个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一般地,实数a 的倒数为a1。

0没有倒数。

两个互为倒数的数之积为1.反之,若两个数之积为1,则这两个数必互为倒数。

5.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零的绝对值等于零,负实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a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6.实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

(2)两正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绝对值小的数小。

(3)两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绝对值大小的数反而大。

(4)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和b ,①a>b,②a=b,③a<b,这三种情况必有一种成立,而且只能有一种成立。

7.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8.整式:单项式及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只含有数及字母乘积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数与式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数与式

《数与式》考点1 有理数、实数的概念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51.0,25.0,,8,32,138,4,15,5.73 π- 有理数集{ },无理数集{ }正实数集{ }2、 在实数271,27,64,12,0,23,43--中,共有___个无理数 3、 在4,45sin ,32,14.3,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__ 4、 写出一个无理数________,使它与2的积是有理数 考点2 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1、___________的倒数是211-;0.28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2、 如图1,数轴上的点M 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为_________ M3、 0|2|)1(2=++-n m ,则n m +的值为________4、 实数c b a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 ) ①0>+c b ②c a b a +>+ ③ac bc > ④ac a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如果|AB |=2,那么____________=x考点3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的平方根是3B .7的算术平方根是7C .15-的平方根是15-±D .2-的算术平方根是2- 2、 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3、 38-等于_____ 3图1 ∙-2 -1 a 图2 ∙∙b c4、 03|2|=-+-y x ,则______=xy考点4 近似数和科学计数法1、 据生物学统计,一个健康的成年女子体内每毫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约为420万个,用科学计算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2、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5600的有效数字的个数是______,精确度是_______3、 用小数表示:5107-⨯=_____________考点5 实数大小的比较1、 比较大小:0_____21_____|3|--;π. 2、 比较41,31,21---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2,,1,10x x xx x ,那么在<<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___ 考点6 实数的运算【知识要点】1、是正整数);时,当n a a a n ______(_____00==≠-.2、 如图1,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 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3、 计算(1)|21|)32004(21)2(02---+-(2)︒⋅+++-30cos 2)21()21(10考点7 乘法公式与整式的运算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532x x x =+B .632x x x =⋅C .623)(x x =-D .236x x x =÷2、 下列不是同类项的是( )A .212与-B .n m 22与C .b a b a 2241与-D 222221y x y x 与- 3、 计算:)12)(12()12(2-+-+a a a4、 计算:)()2(42222y x y x-÷-考点8 因式分解 1、 分解因式______2=+mnmn ,______4422=++b ab a 2、 分解因式________12=-x考点9:分式 1、 当x _______时,分式52+-x x 有意义 2、 当x _______时,分式242--x x 的值为零 3、 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A .ab a a +22B .axy 36 C .112+-x x D 112++x x 4、 下列各式是分式的是( )A .a 1 B .3a C .21 D π65、 计算:x x ++-11116、 计算:112---a a a考点10 二次根式1、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2B .x 3C .32xD .352、 下列根式与8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2 B .3 C .5 D .63、 二次根式4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4、 计算:3322323--+5、 计算:)0(4522≥-a a a6、 计算:5120-7、 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2)()1()1(b a b a ---++.(第7题)82得【 】 (A ) 2 (B )4x 4-+ (C )-2 (D )4x 4-达标测试:1、实验中学初三年级12个班中共有团员a 人,则a 12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 2、先化简,再求值:2x 2x 11x 1x -⎛⎫⋅+ ⎪+⎝⎭,其中x=12. 3、已知, P=22x y x y x y---,Q=()2x y 2y(x y)+-+,小敏、小聪两人在x 2,y 1==-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了P 和Q 的值,小敏说P 的值比Q 大,小聪说Q 的值比P 大,请你判断谁的结论正确,并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总复习

初中数学总复习

初中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总复资料1.数与代数1.1 数与式有理数:有限或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数轴:三要素相反数绝对值:│a│= a(a≥0)│a│=-a(a<0)倒数指数零指数:a=1(a≠0)负整指数:(a≠0,n是正整数)完全平方公式:(a±b)²=a²±2ab+b²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am÷an=am-nam)n=amnab)n=anbnan/n科学记数法:a×10n(1≤a<10,n是整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1.2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一般形式:ax²+bx+c=0(a≠0)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x1,2= (-b±√(b²-4ac))/2a4.因式分解法.根的判别式:Δ=b²-4ac>0,有两个解。

Δ=b²-4ac<0,无解。

Δ=b²-4ac=0,有1个解。

维达定理:x1+x2=-b/a,x1×x2=c/a常用等式:x1+x2=-b/a,x1×x2=c/a1.3 应用题1.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水中航行:v顺=船速+水速;v逆=船速-水速2.增长率问题:起始数(1+X)=终止数3.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4.几何问题1.4 分式方程(注意检验)由增根求参数的值:1.将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将增根带入化间后的整式方程,求出参数的值。

1.5 不等式的性质1.a>b→a+c>b+c2.a>b→ac>bc(c>0)3.a>b→ac<bc(c<0)4.a>b,b>c→a>c5.a>b,c>d→a+c>b+d.2.函数2.1 一次函数1.定义:y=kx+b(k≠0)2.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

初三数学复习_数与式(知识点讲解)

初三数学复习_数与式(知识点讲解)

初三数学复习 数与式第一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要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的分类当然还可以分为:正实数、零、负实数。

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研究实数的重要工具,是在数与式的学习中,实现数形结合的载体,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3)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 a a a a a =>=-<⎧⎨⎪⎩⎪0000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

(4)相反数、倒数 实数的相反数记为-,非零实数的倒数记为,零没有倒数。

a a a 1a若a 、b 两个数为互为相反数,则a+b=0。

若m 、n 两个数互为倒数,则m ·n=1。

(5)三种非负数: ||()a a a a ,,都表示非负数。

20≥“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必定每个非负数都同时为零”的结论常用于化简,求值。

(6)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 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7)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和近似值的概念。

1.近似数: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3.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用 (1≤ <10,n 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典型例题:】P2例1、(2012贵州六盘水,5,3分)13,πcos 45︒,0.32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1)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例如5=5.0;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3)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也就是说,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无限不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它是无理数.P2例4、(2012·湖北省恩施市,题号16 分值 4)观察下表: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B+D=_________.例题补充、(2012河北省17,3分)17、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 ⎝⎛+111,第2位同学报⎪⎭⎫ ⎝⎛+12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实数的运算及比较大小【知识要点】一、实数的运算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乘法: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4.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5.乘方与开方(1)a 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3)零指数与负指数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对于实数a、b,若a-b>0 a>b;a-b=0 a=b;a-b<0 a<b.4.对于实数a,b,c,若a>b,b>c,则a>c.5.无理数的比较大小:利用平方转化为有理数:如果a>b>0,a2>b2 则a>b ;或利用倒数转化:如比较与.三、实数运算顺序加和减是一级运算,乘和除是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是三级运算.这三级运算的顺序是三、二、一.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如果没有括号,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至右依次运算.四、实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典型例题:】P3例3(2012山东省聊城,10,3分)如右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3B. 2+3C. 23-1D. 23+1P4例 4(2012广东汕头,21,7分)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 1==×(1﹣); 第2个等式:a 2==×(﹣); 第3个等式:a 3==×(﹣); 第4个等式:a 4==×(﹣);…请解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 5= = ;(2)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个等式:a n = = (n 为正整数);(3)求a 1+a 2+a 3+a 4+…+a 100的值.第三课时:整式与因式分解(一):【整式知识梳理】代数式的分类1.整式有关概念 (1)单项式:只含有 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中考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数与式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系统复第一单元:数与式第1讲: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是按照定义和正负性来分类的。

其中,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的数是零。

无理数有几种常见形式:含π的式子是正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三角函数型的数是实数。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负无理数和正无理数的定义很明确。

2.在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时,需要注意开得尽方的含根号的数属于无理数,而开得尽的数属于有理数。

3.数轴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4.相反数是具有相反符号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0.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是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它有非负性,即绝对值大于等于0.若|a|+b2=0,则a=b=0.绝对值等于该数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2.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实数。

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反之亦然。

3.相反数是具有相反符号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0.4.绝对值是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它有非负性,即绝对值大于等于0.5.倒数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的倒数是1/a(a≠0)。

6.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表示实数的方法,其中1≤|a|<10,n为整数。

确定n的方法是:对于数位较多的大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减去1;对于小数,写成a×10n,1≤|a|<10,n等于原数中左起至第一个非零数字前所有零的个数(含小数点前面的一个)。

7.近似数是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

它的精确度由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来决定。

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104.19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9×10^5,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10^-4.知识点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初三数与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与式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与式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阶段,数与式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对初三数与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整数与分数1. 整数的基本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正整数用正号表示,负整数用负号表示,零用0表示。

2.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整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4. 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初三中比较常见,可以通过化简分数、通分等方法进行运算。

5.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小数可以转化为分数,分数也可以转化为小数,可以通过与10、100等的乘除法进行转化。

二、比例与百分数1. 比例的概念与性质:比例是两个或多个有对应关系的数的比较,比例的概念、性质及运算规律是初三数学的重要内容。

2. 百分数的概念与应用:百分数是以100为基数的比例,常用于表示比例关系或表示部分与整体的比例。

3. 比例与百分数的应用:在生活中,比例与百分数有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打折、利润计算等。

三、两步算法与方程1. 两步算法的概念与应用:两步算法是指先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再进行逆运算,求解未知数的过程。

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可以通过移项、消元等方法求解。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较广泛,可以用于解决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等问题。

四、图形与几何知识1. 图形的基本概念:初三的几何知识中包括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如点、线、面、体等。

2. 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和四边形作为平面图形的重要代表,其性质和特点需要掌握,如角的性质、边长的关系等。

3. 圆与圆的应用:圆的相关性质和圆的应用也是初三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如圆的面积、周长计算等。

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通过频率和理论概率进行计算。

初中数学知识总结大全 第一章 数与式 (编辑:靳军强)

初中数学知识总结大全 第一章 数与式  (编辑:靳军强)

第一章数与式 (1)1.1 实数 (1)1.2数轴 (1)1.3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3)1.4平方根与立方根 (4)1.4.1 平方根 (4)1.4.2 立方根 (5)1.5有理数的运算 (5)1.5.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6)1.5.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6)1.5.3 有理数乘法法则 (6)1.5.4 有理数除法法则 (6)1.5.5 有理数的乘方 (6)1.5.6 有理数比大小 (7)1.6 实数的运算顺序及一般的运算顺序 (7)1.7 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7)1.8科学计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7)1.9 互逆运算关系 (8)1.10 运算律: (8)1.11 整式的加减及有理式 (8)1.11.2 代数式和有理式、整式和分式 (9)1.11.3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 (9)1.11.4 整式的加减 (10)1.11.5 整式的乘法 (11)1.11.6 整式的除法 (12)1.11.7 整数指数幂 (12)1.11 分解因式 (13)1.11.1 分解因式 (13)1.11.2 提公共因式法 (14)1.11.3 运用公式法 (14)1.11.4 分组分解法 (15)1.11.5 十字相乘法 (15)第一章数与式1.1 数的划分名称概念及联系备注整数→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

如:1、3、5 ……1、数的产生: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算的需要。

如:他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

这样就产生了数。

一个物体也没用“0”表示。

3、“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偶数: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

如:2、4、6 ……按因数的个数分备注:这里是因数不是约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1 只有1个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数与式总复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数学 数与式 总复习实数的有关概念(1)实数的组成{}⎧⎧⎧⎫⎪⎪⎪⎪⎨⎪⎪⎪⎪⎨⎬⎩⎪⎪⎪⎪⎨⎪⎪⎪⎭⎩⎪⎧⎪⎨⎪⎩⎩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有尽小数或无尽循环小数正分数实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尽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注意:1.最简分数是有理数。

2. π、最简根式、e 等是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3)相反数实数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4)绝对值⎪⎩⎪⎨⎧<-=>=)0()0(0)0(||a a a a a a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5)倒数实数a(a≠0)的倒数是a1(乘积为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零没有倒数. 【例题经典】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例1 ①a 的相反数是-15,则a 的倒数是_______. ②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0a b则化简│b -.③去年泉州市林业用地面积约为10200000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评】本大题旨在通过几个简单的填空,让学生加强对实数有关概念的理解.例2.(-2)3与-23( ).(A)相等 (B)互为相反数 (C)互为倒数 (D)它们的和为16分析:考查相反数的概念,明确相反数的意义。

例3.-3的绝对值是 ;-321 的倒数是 ;94的平方根是 . 分析:考查绝对值、倒数、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各自的意义,不要混淆。

答案:3,-2/7,±2/3例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3与3B .|-3|与一31C .|-3|与31 D .-3与2(-3) 分析:本题考查相反数和绝对值及根式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例1 下列实数227、sin60°、3π0、3.14159、)-2无理数有( )个A .1B .2C .3D .4【点评】对实数进行分类不能只看表面形式,应先化简,再根据结果去判断.实数的运算(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任何数与零相加等于原数。

(2)减法 a-b=a+(-b)(3)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即⎪⎩⎪⎨⎧⋅-⋅=)(0),(||||),(||||为零或异号同号b a b a b a b a b a ab(4)除法)0(1≠⋅=b ba b a (5)乘方 个n n a aa a = (6)开方 如果x 2=a 且x≥0,那么a =x ; 如果x 3=a ,那么x a =3在同一个式于里,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3.实数的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 a+b =b+a(2)加法结合律 (a+b)+c=a+(b+c)(3)乘法交换律 ab =ba .(4)乘法结合律 (ab)c=a(bc)(5)分配律 a(b+c)=ab+ac其中a 、b 、c 表示任意实数.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例题经典】例1、若家用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4℃,冷冻室的温度比冷藏室的温度低22℃,则冷冻室的温度(℃)可列式计算为 A . 4―22 =-18 B.22-4=18C. 22―(―4)=26 D.―4―22=-26点评:本题涉及对正负数的理解、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试题以应用的方式呈现,同时也强调“列式”,即过程。

例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神州五号”绕地球飞行了14周,飞行轨道近似看作圆,其半径约为6.71×103千米,总航程约为(π取3.14,保留3个有效数字)( )A .5.90 ×105千米B .5.90 ×106千米C .5.89 ×105千米D .5.89×106千米分析: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例3.化简273-的结果是( ).(A)7-2 (B) 7+2 (C)3(7-2) (D)3(7+2)分析:考查实数的运算。

例4.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 ).①b+c>0②a+b>a+c ③bc>ac ④ab>ac(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考查实数的运算,在数轴上比较实数的大小。

例5 计算:-113-⎛⎫ ⎪⎝⎭+(-2)2×(-1)0-│12. 【点评】按照运算顺序进行乘方与开方运算。

例5.校学生会生活委员发现同学们在食堂吃午餐时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于是决定写一张标语贴在食堂门口,告诫大家不要浪费粮食.请你帮他把标语中的有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大米,全国13亿人口,每天就要大约浪费 吨大米 例7.阳阳和明明玩上楼梯游戏,规定一步只能上一级或二级台阶,玩着玩着两人发现:当楼梯的台阶数为一级、二级、三级……逐步增加时,楼梯的上法数依次为:1,2,3,5,8,13,21,...…(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请你仔细观察这列数中的规律后回答:上10级台阶共有 种上法. 分析:归纳探索规律:后一位数是它前两位数之和例8.观察下列等式(式子中的“!”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1!=1,2!=2×1,3!=3×2×1,4!=4×3×2×1,…,计算:!98!100= . 分析:阅读各算式,探究规律,发现100!=100*99*98!整 式【回顾与思考】知识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去括号法则、幂的运算法则、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乘法公式、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大纲要求考查重点1.代数式的有关概念.(1)代数式: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p 叫做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3)代数式的分类2.整式的有关概念1、 单项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a x abx n m a ,9,4,,,332注意:单项式不含加减运算,只含字母与字母或字母的乘法(包括乘方)运算(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例如:单项式227,21xy y x -的系数分别是7,21-,当单项式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ab 就是ab ⋅1,系数是1;n -就是n ⋅-1,系数是-1.(3)单项式的次数(指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x 4的次数是1,z y x 323的次数是2+3+1=6;数学的次数是0,如3,-9等可以当作0次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单项式,如2231b a 中,a 与b 的指数和为4,则2231b a 是四次单项式。

例1:指出下列各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7,,5,332322y x bc a ab a π- 提示:圆周率π是常数,当单项式中含有π时,π是单项式的系数,且在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不要加上π的指数。

2、多项式的有关概念(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如5232+-x x 是多项式,它的项分别是23x ,x 2-和5,其中5是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如23224+-x y 的次为是3,即“32x ”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几项,最高次数是几次就叫几次几项式。

如66234+-y y 叫做四次三项式。

在多项中,含有字母的项的次数是几次就叫做几次项。

如5232-+-b ab b a 中,b a 23就是它的三次项,二次项是ab 2-,一次项是b ,常数项是-5.3、整式的概念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整式应注意几点(1)分母不含字母;(2)根号里面不含字母单项式(1)单项式:只含有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对于给出的单项式,要注意分析它的系数是什么,含有哪些字母,各个字母的指数分别是什么。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对于给出的多项式,要注意分析它是几次几项式,各项是什么,对各项再像分析单项式那样来分析(3)多项式的降幂排列与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技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列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斤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技这个字母升幂排列,给出一个多项式,要会根据要求对它进行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顷. 要会判断给出的项是否同类项,知道同类项可以合并.即x b a bx ax )(+=+ 其中的X 可以代表单项式中的字母部分,代表其他式子。

3.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i)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

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ii)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2)整式的乘除:单项式相乘(除),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除),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商)的一个因式相同字母相乘(除)要用到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0(),(是整数是整数n m a a a a n m a a a n m n m n m n m ≠=÷=⋅-+多项式乘(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积(商)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遇到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还可以直接算:.))((,2)(,))((,)())((332222222b a b ab a b a b ab a b a b a b a b a ab x b a x b x a x ±=+±+±=±-=-++++=++(3)整式的乘方单项式乘方,把系数乘方,作为结果的系数,再把乘方的次数与字母的指数分别相乘所得的幂作为结果的因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