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春学期《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一

合集下载

《高电压技术》春季结课试题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春季结课试题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春季结课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8道小题,总分值76分)1.电晕放电是一种()。

(2分)A.滑闪放电B.非自持放电C.沿面放电D.自持放电正确答案:D2.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

(2分)A.电压的频率B.温度C.电场的均匀程度D.杂质正确答案:A3.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A.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B.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C.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D.波阻抗与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有关正确答案:B4.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C.线路越长,则波阻抗越大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正确答案:C5.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

(2分)A.金属B.电瓷C.玻璃D.硅橡胶正确答案:D6.流经变电所避雷器的雷电流与进线段的波阻抗。

(2分)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成非线性关系正确答案:C7.末端开路的变压器绕组,绕组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约为来波电压的()倍。

(2分)A.1B.2C.1.4D.1.2正确答案:B8.电力系统中常会遇到两条不同波阻抗的线路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当行波传播到接点时,节点的前后都必须保持单位长度导线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总和()。

(2分)A.相等B.不相等C.不确定正确答案:A9.用来检验电气设备在过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或保护性能的试验叫()。

(2分)A.电流试验C.电压试验正确答案:B10.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

(2分)A.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B.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C.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正确答案:B11.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

(2分)A.均匀电场B.稍不均匀电场C.极不均匀电场D.同轴圆筒正确答案:C12.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

大工17秋《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大工17秋《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大工17秋《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7.电晕放电是由于电场强度过大而导致的局部气体电离现象。

A.对B.错正确答案:A8.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发生击穿时,电流的大小只与电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电场强度无关。

A.对B.错正确答案:B9.在相同气压下,间隙距离越小,击穿电压越低。

A.对B.错正确答案:B10.空气中的主要电离方式是光电离。

A.对B.错正确答案:B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1.下列电场形式中不属于对称电场的是()。

A。

板-板B。

球-球C。

棒-棒D。

棒-板正确答案:D2.下列方法不可以提高气体介质强度的是()。

A。

改进电极形状B。

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C。

采用低气压D。

采用高真空正确答案:C3.在大气条件及间隙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通常电场越均匀,击穿电压越()。

A。

低B。

高C。

不变D。

不确定正确答案:B4.在电场作用下,由电介质组成的绝缘间隙丧失绝缘性能,形成导电通道的过程称为()。

A。

击穿B。

放电C。

闪络D。

电晕正确答案:A5.当分子的动能大于气体分子的电离能时,就可能引起()。

A。

碰撞电离B。

光电离C。

热电离D。

表面电离正确答案:C6.下列对流注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电离强度很大B。

传播速度很慢C。

导电性能良好D。

流注形成后,放电可以由自身产生的空间光电离维持正确答案:B7.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

A。

低气压长间隙B。

高气压短间隙C。

高气压长间隙D。

低气压短间隙正确答案:D8.下列措施中,可以防止导线电晕现象的是()。

A。

减小线间距离B。

减小导线半径C。

增大线间距离D。

增大导线电阻率正确答案:C9.当电场不均匀系数为()时,此电场为极不均匀电场。

A。

f = 2B。

f < 2C。

f。

2D。

f。

4正确答案:D10.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行进单位长度后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称为()。

A。

α系数B。

β系数C。

γ系数D。

μ系数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1.在其他大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压增大时,间隙的击穿电压降低。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习题解答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习题解答

1《高电压技术》习题解答第一章1—1 气体中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过程产生的。

游离是中性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气体中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过程产生的。

游离是中性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气体中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过程产生的。

游离是中性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称游离能称游离能))后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的过程。

根据游离能形式的不同,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有四种不同方式:1.1.碰撞游离方式碰撞游离方式碰撞游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与中性原子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与中性原子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与中性原子((分子分子))碰撞瞬时带电粒子所具有的动能。

虽然正、负带电粒子都有可能与中性原子正、负带电粒子都有可能与中性原子((分子分子))发生碰撞,但引起气体发生碰撞游离而产生正、负带电质点的主要是自由电子而不是正、负离子。

2.光游离方式光游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光能。

由于游离能需达到一定的数值,因此引起光游离的光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光能。

由于游离能需达到一定的数值,因此引起光游离的光主要是各种高能射线而非可见光。

3.热游离方式热游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气体分子的内能。

由于内能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因此只有温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气体分子的内能。

由于内能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因此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才能引起热游离。

4.金属表面游离方式金属表面游离方式 严格地讲,应称为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电子,因这种游离的结果在气体中只得到严格地讲,应称为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电子,因这种游离的结果在气体中只得到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使电子从金属电极表面逸出的能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能。

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有三种:1.扩散 带电质点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运动而造成原区域中带电质点的消失,扩散是一种自然规律。

2.复合 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后成为中性原子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后成为中性原子((分子分子))的过程。

复合是游离的逆过程,因此在复合过程中要释放能量,一般为光能。

吉大17春学期《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一1

吉大17春学期《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一1
A. 电击穿
B. 热击穿
C. 化学击穿
D. 电化学击穿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D
12. 空气的绝缘强度在气温升高时会( )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变
D. 不确定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B
13. 串级数为3级的试验变压器串级装置的容量利用率为( )
正确答案:ABC
4.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污闪措施主要有( )
A. 调整爬距
B. 定期或不定期清扫
C. 涂料
D. 半导体釉绝缘子、新型合成绝缘子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ABCD
5. 按照外界能量来源的不同,电离的形式主要有( )
A. 碰撞电离
B. 光电离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A
9. 在110kV~220kV系统中,为绝缘配合许可的相对地操作过电压的倍数为( )
A. 4.0倍
B. 3.5倍
C. 3.0倍
D. 2.75倍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C
10. 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
2. 非电气检测主要有( )
A. 噪声检测法
B. 光检测法
C. 化学分析法
D. 脉冲电流法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ABC
3. 与非破坏性试验相比,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具有( )特点。
A. 直观
B. 可信度高
C. 要求严格
D. 破坏性
满分:4 分
吉大17春学期《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一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电压技术》大作业
一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
1.谐振过电压(2 分)
谐振过电压指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2.耐雷水平(2 分)
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电流幅值或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单位为kA。

3.雷击跳闸率(2 分)
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4.击杆率(2 分)
雷击杆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总次数之比。

5.绝缘配合(2 分)
绝缘配合(insulation coordination):电力系统中用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绝缘水平的原则、方法和规定。

6.沿面闪络(2 分)
在雨天或绝缘子污损的情况下沿绝缘子表面发生的对地放电
7.电弧放电(2 分)
两个电极在一定电压下由气态带电粒子,如电子或离子,维持导电的现象。

8.50%放电电压(2 分)
选定某一固定幅值的标准冲击电压,施加到一个空气间隙上,如果施加电压的次数足够多,且该间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时,则所选定的电压即为该间隙的50%放电电压,并以U50表示。

9.工频过电压(2 分)。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作业■ 解释下列术语(1)气体屮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4) 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左•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了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了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而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J■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口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了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了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岀电了是维持气休放电的必雯条件。

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川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流汴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了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川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屮,电子碰撞电离系数a =11cm-1o 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而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冃。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屮的电子数忖为n(l— e(xd =e}M =59874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屮的电子数冃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卜•半径分别为1cm和1mm的光滑导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解:对半径为1cm的导线(03、£ =30/7^ l + -y= =30xlxlx I 后丿对半径为1mm的导线( 03 'E =30xlxlx 1+• ‘ •=5&5(kV/cm)答:半径1cm导线起晕场强为39kV/cm,半径1mm Y线起晕场强为58.5kV/cm1-10简述绝缘污闪的发展机理和防止对策。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电压技术》大作业学生姓名专业层次年级学号学习中心成绩年月日作业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完成,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谐振过电压(2 分)答:指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2.耐雷水平(2 分)答: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电流幅值或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单位为kA。

3.雷击跳闸率(2 分)答: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浙江地区到2004年为止,雷击断线事故与雷击跳闸事故约为395次,上海地区使用绝缘导线以来,已造成近百起雷击闪络事故。

4.击杆率(2 分)答:雷击中杆塔的次数占总雷击次数的比例。

5.绝缘配合(2 分)答:电力系统中用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绝缘水平的原则、方法和规定。

6.沿面闪络(2 分)答:在雨天或绝缘子污损的情况下沿绝缘子表面发生的对地放电.7.电弧放电(2 分)答:两个电极在一定电压下由气态带电粒子,如电子或离子,维持导电的现象。

8.50%放电电压(2 分)答:是指在1.2/50 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或250/2500 操作电压波的作用下,表面清洁的绝缘子放电概率等于50%时的放电电压.9.工频过电压(2 分)答:指系统中由线路空载、不对称接地故障和甩负荷引起的的频率等于工频(50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

10.等值盐密法(2 分)答:是用一定量的蒸馏水清洗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然后测量该清洗液的电导,并以在相同水量中产生相同电导的氯化钠数量的多少作为该绝缘子的等值盐量,最后除以被清洗的表面面积即为等值附盐密度。

《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电压等级超过1000V的电气设备B. 电压等级超过10000V的电气设备C. 电压等级超过500kV的电气设备D. 电压等级超过1000kV的电气设备答案:A2. 下列哪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属于高压输电线路?()A. 110kVB. 220kVC. 330kVD. 500kV答案:B3. 高电压技术中,下列哪种设备属于绝缘子?()A. 避雷针B. 支柱绝缘子C. 电流互感器D. 电压互感器答案:B4.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绝缘材料?()A. 铜线B. 铝线C. 玻璃D. 钢筋答案:C5. 下列哪种设备用于限制过电压?()A. 避雷针B. 避雷器C. 电压互感器D. 电流互感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6. 高电压技术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电气设备的______。

答案:绝缘特性7. 在高电压技术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通常用______表示。

答案:击穿电压8. 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绝缘子串、空气间隙9. 高电压实验室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高电压发生器、试验变压器、绝缘测试仪10. 下列设备中,属于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避雷针、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高电压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力系统、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答案:正确12. 高电压实验室的试验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答案:正确13. 在高电压技术中,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电极形状无关。

()答案:错误14. 绝缘子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固定导线,防止导线与地面接触。

()答案:正确15. 避雷针的作用是引导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免受雷击。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高电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电弧放电:
答:若放电回路阻抗较小,电源容量大,气体间隙一旦放电电流极大,放电间隙温度极高,放电通道发出耀眼的光亮,这种放电形式称为电弧放电。

2、滑闪放电
答:电场垂直分量作用,带电质点撞击介质表面,局部温升—引起热电离,通道中带电质点剧增,电阻剧降,头部场强增加,通道迅速增长——滑闪放电。

具有强垂直分量的绝缘结构特有的放电形式。

3、细线效应
答:导线直径小反而击穿电压高(接近均匀),导线直径大,击穿电压与尖-板接近。

解释:直径很小时,导线周围易形成均匀电晕层,电压增加电晕层扩大,形成的空间电荷使电场分布改变,电晕层均匀,电场分布改善,提高了击穿电压。

4、波阻抗
答:自由空间或波导内任何一点,电磁波的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比值。

二、理论分析与综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画出标准操作冲击电压全波波形,并给出IEC推荐的波形参数。

答:IEC推荐标准波形:50/2500μs
波前时间Tcr=250μs
半峰值时间T2=2500μs
另推荐100/2500μs
500/2500μs 波形,
近年趋向用长波尾非周期冲击波
模拟操作过电压
2、均匀电场中沿面闪络电压比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要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固体介质表面会吸附气体中的水分形成水膜,水膜具有离子电导,介质表面电压不均匀.
②介质表面电阻不均匀及表面有伤痕裂纹,会畸变原电场分布,使闪络电压降低;
③电极和固体介质端面存在气隙,场强大,发生电离,带电质点到达介质表面,畸变电场,闪络电压降低。

3、测量电介质或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为什么规定取加压1分钟时的数值?
答:绝缘电阻是电介质流过的泄漏电流所对应的电阻
电介质存在吸收现象,实际测得的绝缘电阻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吸收电流完全衰减到一恒定电流值ig往往要数分钟以上的时间,所以通常测绝缘电阻规定取加压1分钟时的数值
三、工程实践题(共20分)
1、试述冲击电压测量系统的特殊要求,实验室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冲击电压测量的50%放电电压方法;
答:冲击电压测量系统的特殊要求
①测量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瞬态响应特性;
②测量稳压或慢过程的测量不适宜冲击电压;
③冲击电压测量—峰值测量,波形记录方面.
实验室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
①球隙法—直接测量峰值;
②分压器—峰值电压表:只测峰值,不测波形;
事先验证合乎标准,示波器观测波形
③分压器—示波器:峰值、波形、打印同时;
④光电测量法—光纤技术,测量系统有专门传感器或电
容探头。

冲击电压测量的50%放电电压法
◇预放电:刚加电时,放电不正常,可能很低就放电,2-3次预放电,逐渐稳定,稳定值—一个小范围内的分数值。

◇50%放电电压:在此电压下,相应的球间距离的放电概率50%。

◇做法:球隙测量用50%放电电压,规定4-6 次放电即可
◇多级法:间隙逐级施加电压,每级加10粗,求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