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教育学原理冲刺班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2年考研教育学原理冲刺班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2年考研教育学原理冲刺班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2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的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强调教授学科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 B.根舍因 C.布卢姆 D.布鲁纳

3.无论教育活动的哪一个因素和层次,都贯穿着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学习者 B.教育影响 C.教育行政官员 D.班主任

4.教育的类型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教育即各类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

A.中等教育 B.初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特殊教育

5.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观点,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叫做()。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

6.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

A.孟禄 B.麦丁斯基 C.沛西·能 D.高尔顿

7.在我国历史上,主张教育超越于政党斗争和宗教教派斗争而处于独立地位的是

()。

A.陶行知 B.鲁迅 C.蔡元培 D.胡适

8.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因而主张大力发展教育的经济学家是()。

A.舒尔茨 B.迈克尔·斯潘斯 C.皮奥里 D.思罗

9.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是教育的()。

A.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社会功能 D.个体功能

10.在下列文件中,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是()。

A.199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B.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

A.学会生存 B.学会做人 C.学会关心 D.学会学习

1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教育无用论

13.“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的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D.双因素论

14.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和德国心理学家()。

A.华生 B.彪勒 C.霍尔 D.施太伦

15.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动力 B.必要物质前提 C.决定性因素 D.外部条件

16.在幼儿阶段,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导因素是()。

A.家庭 B.学校 C.同伴群体 D.大众传媒

17.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因素,只能通过学生的身心的()。

A.同伴群体 B.活动 C.慎独 D.家庭影响

18.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者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亦即指()。

A.教学目的 B.教学目标 C.教育目标 D.教育目的

19.根据杜威的观点,历史上出现的“培养绅士”、“为现世完美的生活作准备”等教育目的都是()。

A.内在目的 B.外在目的 C.个人本位目的 D.社会本位目的

20.在下列文件中,要求实行义务教育“五三”学制的地区向“六三”学制过渡的是()。

A.199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B.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1.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的是()。

A.199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B.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2.课程的实施途径包括教学、社会实践和()。

A.智育 B.直接的道德教学 C.间接的道德教育 D.课外活动

23.主张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叫做()。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B.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C.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D.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24.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为()。

A.巴格莱 B.布拉梅尔德 C.拉尔夫·泰勒 D.杜威

25.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叫做()。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

26.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按材料内在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的联系)进行价值判断,属于()。

A.理解 B.应用 C.分析 D.评价

27.根据克拉斯伍等制定的情意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习者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小组讨论,遵守校纪校规等表示较高的兴趣,属于()。

A.接受或注意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28.主张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实施者(校长、教师、学生)对课程理念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执行的“工具”)的课程实施取向属于()。

A.忠实取向 B.相互调适取向 C.创生取向 D.综合取向

29.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的课程评价模式叫做()。

A.CIPP评价模式 B.目标评价模式 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30.在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及其同事创立的CIPP评价模式中,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等,属于()。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成果评价 D.过程评价

31.课程评价的差距模式的创立者是美国课程论专家()。

A.普罗沃斯 B.斯太克 C.帕莱特和海密尔顿 D.斯克里文

32.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

A.发展性 B.阶段性 C.可持续性 D.差异性

33.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

A.以选修课程为主 B.以综合课程为主 C.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34.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其中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

A.文艺活动 B.特别班会 C.信息技术教育 D.竞赛活动

35.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校本课程 B.学生课程 C.国际课程 D.综合课程

36.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叫做()。

A.掌握学习模式 B.程序教学模式 C.发现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7.依据暗示原理创立了暗示教学模式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斯金纳和克洛德 C.洛扎诺夫 D.布鲁姆

38.《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等词句反映了教学的()。

A.巩固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量力性

39.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提出的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班级授课制 D.研究教学制

40.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现场教学 B.特朗普制 C.复式教学 D.道尔顿制

41.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称为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42.学业成就评价的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自我评价法 D.测验法

43.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当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依据外在的规则做出的,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服从这些成人给予的外在规则,道德判断只注意外在的行为结果,而不关注内在的动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前习俗道德水平

44.在学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通常包括班集体、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属于()。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行政群体 D.非行政群体

45.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

A.安全的权利 B.选举的权利 C.被选举的权利 D.遵守法律、法规的权利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6.教育方针即教育目的。

47.智育就是教学。

48.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9.简述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5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51.简述人力资本理论。

52.简述教学设计的过程。

53.简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四、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54.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观点,并运用所学原理加以分析。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55.请以下述材料为基础,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做法。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56.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2012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A

6.C 7.C 8.A 9. D 10.A

11.A 12.A 13.B 14.D 15.B

16.A 17.B 18.D 19.B 20.D

21.C 22.D 23.C 24.B 25.B

26.D 27.B 28.C 29.B 30.A

31.A 32.A 33.D 34. C 35.A

36.D 37.C 38.B 39.A 40.C

41.B 42.D 43.B 44.A 45.A

二、辨析题

46.教育方针即教育目的。【参考答案】:

错误。(3分)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4分)它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方向,主要指特定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4分)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科学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4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答题思路:先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基本概念写出来,再具体分析两者的不同。

47.智育就是教学。

【参考答案】:错误。(3分)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6分)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6分)【试题解析】:

1)知识点:教学和智育的关系。

2)答题思路:先把教学和智育的基本概念写出来,再具体分析两者的不同。

48.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参考答案】:

错误。(3分)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4分)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青少年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4分)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又是有区别的。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因素,除了德育过程以外,学生品德的形成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4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2)答题思路:先把德育过程的概念写出来,再具体分析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三、简答题

49.简述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参考答案】:

(1)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历史过程和趋势。(5分)

(2)全球化对教育的挑战:①全球化直接导致教育的国际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②全球化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与日俱增。③全球化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际交流、国际资本、国际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④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培养国际性人才,适应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手段。⑤全球化要求各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面向全球化的要求进行改革。(5分)(3)面向全球化的教育变革:①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国际化的办学战略,包括培养目标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留学生的交流与交换、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学分与文凭的互认等;②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③引进国际教育资本,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④加强对环境、能源、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的教育;⑤正确认识全球化的两面性,实现全球化与地方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5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2)答题思路:首先写出全球化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全球化对教育的挑战,最后分析面向全球

化的教育变革。

5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参考答案】: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①提前实施义务教育,即把学前教育的后期与义务教育的前期有机地衔接起来,改变以前那种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相互脱节的情况;②义务教育向后延伸,就是逐渐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把义务教育的后期教育或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③发展全民教育,解决处境不利人群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3分)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①普通教育职业化: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为中学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②职业教育普通化:在职业技术学校增加普通教育课程,为学生打下更好的文化科学基础,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③设立综合中学,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沟通。(3分)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①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②高等教育层次和学校类型多样化;③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④在数量扩充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4分)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①终身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②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为学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突破口;③大力发展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虚拟大学等终身教育机构;④加强各类学校教育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⑤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5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2)答题思路:依次列出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然后分别简单解释。

51.简述人力资本理论。【参考答案】:

家舒尔茨。1961年发便《人力资本投资》,1963年发表《教育的经济价值》,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3分)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即设备以及单纯的劳动者数量)的作用。(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8分)

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了人们对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促进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对于世界教育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等同于资本,实际上贬低了人的价值;虽然从宏观定性上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贡献,但定量的分析仍然没有取得令人信服发结果。(4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人力资本理论。

2)答题思路:先写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和倡导者,然后介绍其基本观点,最后进行简单评价。

52.简述教学设计的过程。【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一般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4分)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主要包括:①确定教学预期目标;②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③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④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⑤进行教学活动;⑥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8分)

上述基本过程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教学评价。这四个要素也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什么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都应该综合考虑这四个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完整的。(3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教学设计的过程。

2)答题思路:先写出教学设计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基本程序,最后稍作总结。

53.简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参考答案】: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3分)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4分)

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在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行动;情和意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行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4分)

(3)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其次,德育要有针对

性;第三,要注意多开端性;第四,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4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德育过程的规律

2)答题思路:先写出德育过程的这一规律,然后解释知、情、意、行的关系,最后简单说明任何遵循这一规律。

四、分析论述题:

54.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观点,并运用所学原理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反映了环境决定论。(6分)

(2)环境决定论,又称外铄论、外塑论或经验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8分)

(3)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生理的遗传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8分)

(4)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影响以及主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交互作用的统一,人在身心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不是其中某一种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8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2)答题思路:首先写出反映了环境决定论,然后回答什么是环境决定论,指出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题目注意结合材料以及联系实际。

55.请以下述材料为基础,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做法。

【参考答案要点】:

(1)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6分)

(2)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陈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既看到后进生的缺点,也看到其优点,并把发扬优点作为教育的依据,鼓励甚至是微小的积极因素,借以克服消极因素。(10分)

(3)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还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德育过程中系统的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陈老师鼓励后进生把积极因素和热情付诸行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10分)

(4)在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各种德育原则。(4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德育原则。

2)答题思路:先对陈老师的做法定性,然后说明他成功地运用了什么原则,并指出在教育实际中要

要灵活运用各种德育原则。回答这样的题目注意结合材料以及联系实际。

56.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

智力、能力,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否则,学生能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为基础;智力、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的增长。一般来讲,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是一致的,同步的。但有时候却是不一致的,不同步的。有了知识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能。“知识多”并不等于就是“能力强”。这是因为知识的发展和智能的发展遵循着不同的规律。(8分)

(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8分)

(3)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8分)

(4)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能力发展的片面性。(6分)

【试题解析】:

1)知识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2)答题思路:先说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然后在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回答这样的题目注意联系实际。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4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44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从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来看,教育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教育学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2.00) A.科学化问题√ B.实践化问题 C.规范化问题 D.艺术化问题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本书简称《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一)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学最初只是人们对教育经验的一种总结,随着近代以来教育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结构的复杂和内容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教育研究也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教育学的科学性不强,教育学是否称得上是一门科学一直是人们怀疑、争论的焦点,使教育学科学化一直是教育学者们共同的目标。因此,正确答案为A。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分数:2.00)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科学教育学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派别的掌握程度。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教育科学的迅速发展,教育学形成了许多门类和派别,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学。其中,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和斯普朗格等;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布厄迪尔等人。因此,正确答案为A。 4.下列对教育的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广义的教育概念几乎与生活同义 B.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C.把教育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是它是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 D.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二部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之第(一)条“教育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显然与生活本身并无太大差别。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从教育的内涵上看,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根本特征。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D。 5.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教育的终身化理念出现在 (分数:2.00)

2013教育学原理 选择题 复习题

教育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在(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 C.《语言学入门》D.《世界图解》 2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 A、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B、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C、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 3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 A、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C、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 D、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5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6、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C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8、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A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10、《实验教学》是___B____的著作。 A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D凯罗夫、 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 .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12、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7~11岁属于哪个阶段( C )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8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分数:2.00)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卢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教育家,他的《普通教育学》体系比较完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分数:2.00)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流派观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强调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通过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制度(即根据个人间的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制度),等等。改造主义教育强调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主张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强调教学应该以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存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注重品格教育和个别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提出“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批判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因而不是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2)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3)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用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因而,关注“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D。 4.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历史性和阶级性,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无疑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历史性和阶级性是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因此,正确答案为A。

教育学333考研lucky笔记高清版(1)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 【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 【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大、南师大),辨析题(山东师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小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一”、“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一下。有些内容笔记中已经有相应的标注。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准备,也可参考311 的真题或者311相应每章节的题库。 【7】根据上一届同学的反应,相信大多数人的素质还是很高,但是也不排除例外。在自习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复习资料,有的同学出去吃饭的空隙,资料却被别人拿走了,这样情况,真的很影响您的心情,耽误您的复习进度! 【8】333笔记是由本人学姐亲自整理,累计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参阅很多教育方面的资料,更新、修改、增加、完善所有的知识点,助您考研一臂之力,金榜题名! 【9】欢迎各位学弟学妹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4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的角色有: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③“管理者”的角色;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⑤“研究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说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决定了教师身兼各种角色,以上几项是主要的角色,我们把这些角色组成的集合叫作角色丛。) 解析: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 (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3)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 (4)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解析: 3.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现为:第一,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与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第二,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第三,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 解析: 4.简述培养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要发展师范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同时,要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紧密联系当今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未来教师能获得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尤其要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以便胜任教师的职责。 (2)加强教师在职提高。如何帮助新教师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顺利地完成由师范生到正式任教这一角色转换的过程,是教师在职培养工作的关键。因此,必须制定计划,通过有效的途径,专门向新教师提供系统的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地担当起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之后,还应关心新教师的成长,主要是通过实践学习、教学反思、校本培训、校外支援和交流合作等形式,使他们不断得到提高与完善。) 解析: 5.简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分数:2.00)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 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 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 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38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被杜威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指的是 (分数:2.00) A.由传统教育中“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B.由传统教育中“课堂中心”转变为“社会中心” C.由传统教育中“教材中心”转变为“活动中心” D.由传统教育中“学生中心”转变为“教师中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核心的掌握程度。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与课堂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则强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与社会中心。其中用“学生中心”替代“教师中心”是最根本的转变,被杜威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正是这一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 3.主张“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的是 (分数:2.00) A.布鲁纳√ B.布鲁姆 C.赞科夫 D.凯洛夫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著作《教育过程》,他主张“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即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因此,正确答案为A。 4.以下观点不属于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的是 (分数:2.00) A.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B.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认为必须把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范畴,从教育本身的规定性来揭示教育本质,主要观点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传递的手段、工具和形式;教育是引导和促进儿童个性化的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D。 5.西方古代社会,最初是神本位,所以教育主要是培养僧侣;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位占主导地位,因此,教育开始注重发展人的个性。这表明 (分数:2.00) A.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确定√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D.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本题提出的培养僧侣,发展人的个性指的是教育目标。A 和D选项谈的是目标问题,B和C选项可以排除。D选项谈的是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标,文化传统的差异存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的区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目标系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老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 的一种攻击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心智技能行为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座谈又称团体访谈,它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爱弥儿》 3.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5、首创班级授课制是( ) A、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昆体良 6、教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 A、教育实践 B、教育理论 C、教育现象 D、教育事实 7、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多样化 D、综合化 8、建国后对我国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学》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凯洛夫 C 、加里林 D、杨贤江 9、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 ) A、赞可夫 B、皮亚杰 C、杜威 D、赫尔巴特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不确定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15、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略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2、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3、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三、分析论述题 1、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是否有所不同。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

2019教育学考研——311科目笔记整理

2019教育学考研——311科目笔记整理 第一章道德的发展 一,品德的界定 1,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2,道德 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的总和。 3,两者关系 1)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而离不开社会;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社会的发展。 3)品德的发展有赖个体的存亡,但它不研究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自身。 二,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1,过程 a) 理性化过程(名词解释或填空) 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儿童道德成熟的要点,首先是他道德认识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道德水平最明显的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之中。 b) 社会化过程 形成由“自然我”向“社会我”的转化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道德)到自律(选择或填空题) 2,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定向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定向主义习俗水平 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秩序后习俗水平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具有个人独立判断的标准) 重点实验:两难性实验 四,情操 三种分类方式 1)宗教的情操,道德的情操,认识的情操,审美的情操 2)道德情操,审美情操,理智情操 3)麦独孤的分类:爱的情操,恨的情操,敬的情操 五,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1,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 2,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 3,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 六,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 雷斯特

最新考研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爱弥儿》 3.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4.汉代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5、首创班级授课制是( ) A、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昆体良 6、教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 A、教育实践 B、教育理论 C、教育现象 D、教育事实 7、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多样化 D、综合化 8、建国后对我国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学》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凯洛夫C 、加里林D、杨贤江 9、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 )

A、赞可夫 B、皮亚杰 C、杜威 D、赫尔巴特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1、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不确定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15、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思想。 2.卢梭在_______对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________教育思想 3.《教育漫话》的作者是________,此书以________为主题。 4.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方法”四个步骤,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5.杜威的教育学代表作是________,在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6. ________被看作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产婆术”是()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5.掌握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6.强调发现法教学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哪些? 2.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3.简述教育调查的几个步骤 五、论述题 1. 很多人认为当老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教学生,很多优秀教师根本没有上过师范院校,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方面的课程,但同样能教好学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应该把时间花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以上看法的理解。 2.请你联系生长经历,结合书本书阐述的,谈谈学习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国》; 2.《爱弥儿》,自然教育; 3.洛克,“绅士教育”; 4.系统; 5.《民主主义与教育》; 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二、选择题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2008年) (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2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2010年)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2007年)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2015年)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2009年)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科学教育学 6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2014年)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7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2012年)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8 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2016年)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9 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是( )。(2011年) (A)教育学 (B)比较教育学 (C)元教育学 (D)教育学哲学 10 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2013年)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2018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1(超长)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得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得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得萌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就是我国得《学记》;教育方面得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得描述,缺乏理论得分析,没有形成完整得体系,所以只能说就是教育学得萌芽或者雏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 原因: (1)教育学得创立源于社会实践得客观需要,主要就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 (2)教育学得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得总趋势与一般科学发展奠定就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得独立同一些著名得学者与教育家得努力就是分不开得; (4)教育知识得丰富沉淀。 内容: (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得科学提了出来,与其她学科并列。(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就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得身世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得《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得开端。(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集成了康德得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就是一本自成体系得教育学著作,它得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得学科。 标志: (1)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得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得研究领域; (2)概念与术语方面:形成了专门得教育概念与范畴; (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得研究方法; (4)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得教育学专家与系统得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 (5)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得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就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得开端; 四、20世纪以来主流得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得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