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技术批判思想比较

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技术批判思想比较王飞【摘要】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两位著名思想家.具有师生关系的两位德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了深刻的、令世人震惊的思考,不过由于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后来在政治上的对立,使人们更多关注他们的争论,而很少注意他们在思想上的连续性.然而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绝不单单是文字上的藕合.深入分析他们的技术思想,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其理论基础又有根本不同之处.【期刊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技术;一种可能性;单向度【作者】王飞【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31作为20世纪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无疑是西方少数几位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思想进程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学生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年)同样成绩斐然。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长达50多年之久的职业学术生涯中,共出版论著、论集、论文、演讲稿、谈话录近百种之多,被誉为“20世纪的思想库”。
具有师生关系的两位德国哲学家都对技术进行了深刻的、令世人震惊的思考,不过由于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后来在政治上的对立,使人们更多关注他们的争论,而很少注意他们在思想上的连续性。
然而,从“一种可能性”到“单向度”,绝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藕合。
深入分析他们的技术思想,会发现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连续性,但其理论基础又有根本的不同,本文试图揭示两人思想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反对以往的形而上学研究传统的存在主义哲学,试图把哲学的主题从天上拉回人间,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
严格来讲,对当时人的生存状况的考察,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1]。
略论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权威资料]
![略论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982c2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5.png)
略论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摘要: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主张,科学技术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政治统治的功能。
通过分析技术理性产生的根源、本质和功能,他们探讨了技术理性盛行所造成的人的价值失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并对如何克服技术理性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索。
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开创性地将技术理性批判与价值批判和制度批判有机结合起来,并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意识形态;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丰富了社会物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异化为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帮凶,并导致了人的全面异化,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敏锐地观察到科学技术大规模使用给人类生活世界带来的危害,并试图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他们始终坚持批判的立场,对技术理性产生的根源、本质和功能以及危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一、技术理性批判问题的提出技术理性是指在近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思潮,它推崇科学技术万能论,即认为科学技术可以帮助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
然而现实状况并非如此,技术理性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反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困境。
技术理性批判的展开,正是和这一现实状况和当时的哲学思潮紧密相关。
第一,在现实状况方面,资本主义发展迅猛,科学技术也得到广泛运用,并通过物质消费等形式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反而,“现代人卷入愈来愈唯理化的生活形态愈深,他的反应就愈加的不合理;现代人愈从物质的困境解脱,他就愈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现代人自由愈多,愈不知道该如何享用自由。
”[1]人被技术理性和物质生活所控制,丧失了主体地位和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支配权,人的价值受到贬损。
此外,技术理性盛行还造成生态问题和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
_单向度_批判_马尔库塞_单向度的人_简析

2011年第3期下半月·总第478期《单向度的人》是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代表作之一,是马尔库塞思想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上世纪40年中最有政治影响的书。
在此书中,马尔库塞剥离出工业社会特有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衍生了单向度的理论。
所谓“向度”是“方向”和“维度”,主要表达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的意思。
单向度的人,可以理解为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
在马尔库塞看来,这样的人不仅没有能力和勇气去追求,甚至也不再会去想象或实现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
在他看来,单向度的社会将人塑造成“工业文明的奴隶”,大批量生产出麻木的顺从社会机器而又自感幸福的“单向度人”,政治成了没有反对派,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政治”,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挤出门外,文化被赋予商品的形式,变成“单向度文化”。
一、哲人的反思:马尔库塞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背景赫伯特·马尔库塞是美籍德国思想家,早年曾师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因此其著作也散发着人性关怀的光辉,虽然他生活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但他并没有满足发达社会表面的繁荣,而是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就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进行思索,并表达了深刻的忧患,因此,他也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理论也被称为“社会批判理论”。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说,他的理论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对于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及本质,反思当代现实,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马尔库塞以工具理性的批判入手,对人的本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揭露并批判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状,即由于技术力量的操纵和控制,当今发达工业社会成了新型集权主义社会,工业发达国家在利用技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日趋富足的同时,间接使得技术本身成为一种毁灭性力量,超出了人们理性的控制。
在马尔库塞看来,孤立地看,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呈现出合理化的性质,然而总体上却是非理性的,因为生产的目的不是使人获得自由,而是使人丧失自由,也就是说,使人更加依附于机器以及机器化的国家组织,丧失了人的独立性和自由精神。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

论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摘要】随着科技革命的逐步深入,各资本义国家都进入了工业社会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开始占据着重要的统治地位,不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中。
原本存在着差异的社会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渐渐的失去它原有的差距,每个人的主观的批判属性都消失了,进而使之成为“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敏锐的看到了工业社会这一现象,对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在对这一现象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资本主义国家;批判;马尔库塞一、导言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是在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本属性,而不是仅具有自然属性。
从四五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了工业社会大门,国民物质财富急剧积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享受着各种科技产品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是,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自身的独立的人本属性受到了技术的冲击,逐渐被技术所同化,也就是说,人们独立的人本属性会随着技术的影响趋于一致,它就会失去区分人与人不同的意义。
在这种人本属性趋同的条件之下,每个人都会变成一种单维度或称为单向度的人,他们思考问题、行动的套路会朝向同一个角度。
在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人都是按照同样的节奏去演奏社会这个大的交响曲,而正因为如此,整个社会才会变得单调乏味,甚至在许多的领域已经不是人再控制工具和技术了,而是技术和工具反过来控制了人,使人都趋于一致。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在就任所长时所作的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3),他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即要求这一学派要进行批判理论的研究,在这些批判理论之中,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他的批判理论中,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更是极具影响力。
论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理论

(一)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人的理解、服务于人的解放目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而爱欲的实现又必须以理性和自由为保证,个人只有借助于理性批判的力量,才能洁楚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已的真正本质和需要,进而在自由的活动中实现它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从两个方面阻碍着人的本质的实现:一方面,科学技术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进而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直接压抑了人的爱欲满足;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异化劳动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消除了人的批判理性,使人变成了单一向度的人。
所以,他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是双重的:一方面,批判科学技术对人的爱欲的压抑;另方面,批判科学技术对人的批判理性的压抑。
(二)死亡意志的支配——科学技术对爱欲的压抑马尔库塞在他的重要论著《爱欲与文明》中,他围绕爱欲与文明的这一主题,达到了对弗洛伊德的继承、补充和发展。
马尔库塞同意后期弗洛伊德的观点,即人有两种基本冲动:爱欲与死亡。
爱欲是一种建立联系和在更高的社会秩序里聚集一起的趋向。
它反抗和推迟了向死亡堕落,是保存一切生命的巨大的统一力量,导致文化。
死亡本能是生物体了解除生命的张力,通过倒退回到更简单状态的内趋力。
(三)技术对人的压抑的主要表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压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成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爱欲压抑的根源。
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爱欲压抑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科学技术己经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人性压抑的根源。
在《爱欲与文明》中,他提出‘‘基本压抑”、“额外压抑”、“操作原则”等概念来对弗洛伊德的压抑性文明论进行驳斥。
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类。
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克服这种贫困所需的劳动,要造成文化就必然对爱欲作一定程度的限制、压抑和延迟。
这是一种基本的压抑。
它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基本压抑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2 . 2 单 向度 的普 遍 化
2 马尔库塞的技 术理性批判理论
如前所述 . 马 尔库 塞认为发达工业 社会是一个极权 社会 . 技术 理 性成 为新的统 治形式 . 在政 治 、 社会、 文化 和话语 领域等实 现极权统 治. 消除一切对立面。其 思想主要 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 2 . 1 技术实体论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 中. 技术“ 中立性 ” 的传统 概念不再 能够得 以维持 。 “ 技术本身不 能独立 于对它 的使用 : 这种技术社会是一
科技・ 探索・ 争呜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吴亚 女
( 中南 财经政 法大 学 哲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3 )
【 摘 要】 作为法 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 马 尔库塞从现代人异化的生存境遇和 生存 状态 出发 , 批判技术理性统 治和技 术异化 的世
个 统治 系统 . 这个 系统在技 术的概念和结构中已经起着作用 ”。传统 的技术 中性论认 为技术本身是无价值 的.其手段和 目的是相分离 的。 技 术一方 面可 以作为解放 的工具 .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统治的手段 。 技术的价值取决 于技术 的使用者 。在马尔库塞看来 . 在发达工业社会 背景下技术是价值负荷 的 依 照芬伯格的看法 . 马尔库塞对于技术 的 看法持有“ 技术实体论 ” 的立场 。在马尔库塞看来 , 技术不仅是认识世 界的知识媒介和改造世 界的工具媒介 . 而且具有价值取 向。技术是作 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 的 . 这个系统具有排 他性 . 渗透 进社会 的各个 方面并决定着整个社会 的发展 . 自主地成为控制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不 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或者是意愿 马尔库塞指 出其原 因在于 . 技术是一 种谋划 随着技术 的展开 . 它逐步成为话语和行为 、 思想和文化的整个 范 围。也就是 说. 政治、 文化和社会 生活逐步被纳 入了技术的制度 之 中. 并且这一制度排斥和吞没所 有的可替代性选择 “ 技术的合理 『 生 已 变成政治 的合理性”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简析

现代经济信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简析柳丽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深刻洞察到了隐藏在发达工业社会繁荣表象之下的,人的个性自由被压抑的现实,并从政治、文化、语言乃至思想上全方位控诉了由技术所导致的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这种不自由生存状态。
但是站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之外去评价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不可取的,马尔库塞并没有认识到造成发达工业社会人的单向度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他的技术理性批判究其本质只是人本主义的。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技术理性;批判中图分类号:B089.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1-0392-02“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①。
马尔库塞认为较之前不发达阶段所依靠的暴力统治不同,发达工业社会借助的是技术合理性来使社会的各种对抗力量达到高度整合的。
这种整合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变成一个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以至于技术的改进与人的发展处在对立状态。
一、技术:新的社会控制形式“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
不错,在整个近代,具有生产性和破坏性的国家机器的技术结构及效率,一直是使人们服从已确立的社会分工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当代,技术的控制看来真正体现了有益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利益的理性,以致一切矛盾似乎都是不合理的,一切对抗似乎都是不可能的。
”②马尔库塞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是一种新的、更令人愉快的加强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形式,表面上,它带给人们的是更为舒适安逸的生活,实则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控制。
极权主义国家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新的控制形式来制造并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从而达到消灭自己对立面的目的。
随着技术控制在政治、文化、语言和思想等领域取得的全面胜利,整个社会的反对派不复存在,人们的否定性思维也荡然无存,丧失自由的“单向度的人”就此产生。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批判精神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都对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形成各自的批判理论,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我们当前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进程中依次对宗教、政治、哲学和资本主义四个对象展开批判,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的范畴,从而将宗教批判转向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政治批判。
政治批判是反对当时德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种锐利武器,使德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
关于哲学的批判,在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技术发展的两重性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基本出发点。
他认为在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体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
工人被“整合”或“一体化”到现存的社会体制中,逐渐丧失了对社会的反抗力量,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性的实践存在所应具有的否定性、超越性和批判性被技术理性所消解,人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的人”。
二、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一)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不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产生的主要理论渊源,同时人类学是马克思的第四个思想来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马克思的批判理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不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作为一种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理论,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从现代人异化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出发,批判技术理性统治和技术异化的世界。
其认为技术理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新的统治形式,通过在政治、社会生活、文化和话语领域全面消除对立性和反对性意见,从而使社会与人都成为“单向度”的。
对于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当代中国,探究梳理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便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异化;技术理性;单向度
康德开启了对于理性的批判,自此后两个世纪的西方哲学从不同角度询问理性通过科学思想、技术设备和统治组织者三大形式而在现代世界实施的统治。
其中,法兰克福学派旗帜鲜明地对于技术理性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从社会层面对技术理性提出了批判。
在进入马尔库塞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内容之前,有必要对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行必要的说明。
1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和社会批判理性是联系在一起,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进入了发达工业社会阶段。
在这一时期,以大机器的使用为核心的专业化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核心,“艺术”被大规模再生产和消费,私人和社会、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被消除,美国成为“福利国家”。
这一切可以说是技术的贡献。
但是,美国这一发达工业社会出现了极权主义特征。
极权主义消灭了对立向度,整个社会都是单向度的,这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尔库塞深刻敏锐地观察到了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统
治下,其统治不是依靠暴力而是依靠技术理性,据此展开了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
任何理论都有其理论渊源,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也受到在其之前的理论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异化理论。
马尔库塞刚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时便写了一部综述性的专著,讨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和哲学手稿》,特别是其中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
马克思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劳动异化概念,劳动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异化劳动将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人丧失了自由自觉的超越性和创造性。
马尔库塞认为,异化不仅仅体现在劳动生产领域,也体现在文化领域、思想领域等,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马尔库塞通过批判技术理性的消极作用,寻找替代性选择,从而使人们实现自由。
合理性理论。
韦伯将合理性区分为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
工具理性以功利目的和技术手段为核心,价值理性以伦理、审美、道德一类价值意识为核心。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处于科学专门化和技术分化的过程,工具理性不断膨胀,似乎获得了一种无所不
包的历史进程的形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人们生活于期间,囿于工具理性的铁笼里,日益受到不断加剧的异化力量的控制。
马尔库塞接受了韦伯关于合理性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技术事实上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体,是意识形态的体现。
此外,马尔库塞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影响,特别是性格机制理论的影响,对于当向度的人的压抑性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外,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启蒙的辩证法”亦对马尔库塞有深刻影响。
2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如前所述,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社会,技术理性成为新的统治形式,在政治、社会、文化和话语领域等实现极权统治,消除一切对立面。
其思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2.1 技术实体论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中立性”的传统概念不再能够得以维持。
“技术本身不能独立于对它的使用;这种技术社会是一个统治系统,这个系统在技术的概念和结构中已经起着作用”。
传统的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本身是无价值的,其手段和目的是相分离的。
技术一方面可以作为解放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统治的手段。
技术的价值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
在马尔库塞看来,在发达工业社会背景下技术是价值负荷的。
依照芬伯格的看法,马尔库塞对于技术的看法持有“技术实体论”的立场。
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媒介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媒介,而
且具有价值取向。
技术是作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的,这个系统具有排他性,渗透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自主地成为控制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或者是意愿。
马尔库塞指出其原因在于,技术是一种谋划。
随着技术的展开,它逐步成为话语和行为、思想和文化的整个范围。
也就是说,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逐步被纳入了技术的制度之中,并且这一制度排斥和吞没所有的可替代性选择。
“技术的合理性已变成政治的合理性”。
2.2 单向度的普遍化
极权社会不允许对立派别、对立意见和对立向度的存在,对立性和超越性的因素被逐步清除出社会,“单向度”变得普遍化,这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话语领域。
政治的单向度。
马尔库塞认为政治领域的单向度体现在政治的一体化,这种趋势通过对立派别明显的一致或趋同而清楚地显现出来。
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奴役和剥削,这一特征使得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但马尔库塞指出,高度发展的技术通过满足其使工人的奴役状态变得合意且更不引人注意的需要,使得工人阶级逐步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同化,陷于社会的总体控制而丧失了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冲动。
社会生活的单向度。
马尔库塞认为在经济生活中的单向度主要体现在虚假需求代替了真实需求。
真实需求包括生存所需的物质需求和自由、解放;虚假需求则是一种压抑性需求,是由外部社会强加给人的需求,其实质为统治阶级为了获取资本利益而故意制造出的
用以控制人的内心世界的需求。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广告宣传等媒体手段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商品消费上,通过异化的消费来使得自己获得幸福的体验。
在这样的虚假消费中,工人和老板欣赏同样的电视节目,打字员和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连黑人都有了高级轿车。
当代人丧失了自主意识和真实需求,这也意味着批判否定向度的丧失。
文化和话语的单向度。
随着技术理性的进步,高层文化中的对立性因素和超越性因素正在逐步被清除,文化现实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对立被消解掉。
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具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向度,其体现为艺术异化,即对异化的存在的有意识超越,是更高层次的异化。
艺术的决定性特征更是和社会现实的区别。
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艺术已经被大规模生产和消费,这不仅是一种量变,更是一种质变,带来的是“艺术远离社会、冒犯社会和指控社会的特征被消除”。
在话语领域,马尔库塞认为单向度体现在西方传统思想的否定向度和辩证逻辑被消除,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无否定向度的哲学大行其道。
马尔库塞从意识形态和统治方面解释了技术理性的消极影响,批判了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理性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异化。
这对于处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深水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规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技术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从现实层面上看,人性的压抑和异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因而,有必要对
于马尔库塞以及其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深入研究,审慎对待技术,避免陷入单向度的泥沼中。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徐博.马尔库塞否定性思想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注释: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6.
②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53.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