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月考讲评

合集下载

12月月考试卷讲评

12月月考试卷讲评

名篇名句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 劝学》)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12月月考试卷讲评
现代文阅读
【有效阅读信息】
水平能见 度小于 10.0 km 的空气普
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 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 中造成的。(第2段第一行) 概念题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尽为将军觅战功。
落笔便写出诗 人客游河淮地区的 时间是在“兵罢” 之后; “客路通”三 字含蓄地表达出诗 人对于战乱暂时结 束的欣喜之情。
吊万人冢 (唐)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 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
尽为将军觅战功。
一路之上,人 烟灭迹,黑鸦聒 噪,从而使诗歌 画面陡然涂上了 一层恐怖荒凉的 色调。
现代文阅读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 气浑浊受污染,迚入人体后不易排出, 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D项强调“雾霾天气”造 成的危害,也不能从根本 上解释“雾霾”这一概念。

12月月考试卷讲评

12月月考试卷讲评

绌:同黜,罢免官职 从:合纵 之:代楚齐 纵亲 详:同 佯,假装 委:呈献 质: 同贽,见面礼 如:到、往 兴师:出动 军队 悉:全部 困:处境艰难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 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 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 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试卷
の讲评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课外文言文
诗歌鉴赏
语言应用
作文
课外文言文
(2) 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4 分) 【答案】(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 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采分点:“亡走”“内”“之”“竟”各1分。) 改卷分析:平均分2.1分。问题: 1 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翻译“竟”字。 2 部分学生国名混淆乱写 3 太多无关词汇加入,未能很好直译。 4缺损成分不懂补齐。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 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 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 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 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答案】A(A项,“儒雅谦恭”有误。“揖三公”表现诗 人早年远大的志向)

月考试卷讲评12.29

月考试卷讲评12.29

月考试卷讲评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备课教师:谢丽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对月考中出现的生疏点能及时补救。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谦虚认真,再接再厉。

教学重难点“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和“按要求做题”教学方法分析法学法指导思考,讨论教具学具月考试卷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导入新课:Boys and girls we are going to look up the paper again. (二)自主学习自主订正错题(三)合作交流小组内A1-C1,A2-C2,B1-B2结对交流讨论试卷上的错误。

(四)小结检测1.师领生核对答案2.重点讲解难点:六、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5分)1. What can you ______(do)?2. I can ________(clean) the classroom.3. Are there ______(some) apples on the tree?4. I can do many things at home, so I’m very________(help).5. There ________ (be) some orange juice in the bottle.七、选词填空。

(10分)用is、are、have、has填空1、There _____some flowers in my room.2、On the desk there ____a ruler.3、Lily____ a new computer.4、In my room I___ a trash bin.5、There___61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6、There___ a pen,a pencil and a ruler in my pencil-case.7、We___ six new lights.8. There ______ some photos on the wall.9. ____there an apple on the table?10. ______ there any dogs under the bed?。

12月月考作文讲评

12月月考作文讲评

• 谈谈以上网友评论有什么问题?符合我们 本次作文要求吗?为什么?
• 1.没有明确任务,角度不清; • 2.没有按照书信格式
本次考试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 1.没有明确任务,角度不清; • 2.没有按照书信格式来写; • 3.对事件叙述过于详细,重复事件本 身,缺乏自己深度的思考,分析评论 不够,缺少拓展(联系生活实际的事 例不够,这件事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在法制上应该怎么做?)

的哥还包被指敲诈,并不是简单的误伤,从深层次 来说是对的哥的不信任,或许与出租车行业收费信任有关, 总抱有本能的成见,把还包要车费当成借机要价。这一点 不管是失主,还是她的两个委托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否 则,第一次还包就不会因50元车费而不欢而散;也不至于 拿回包后还在微博上发泄不满,最终被自媒体拿来迎合社 会道德审判的需求,当成坏典型来消费。 • “还包被指敲诈”放大“好人难做”的困境。许多人 总习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道德的、利益的,从而期望 好人的纯粹,诸多个案,恨不得的哥不要钱来还包。且不 说好人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便是方式、方法和价值的判定, 于现实中都有不少的争议,还有待达成共识,比如类似的 拾物该不该有偿的命题。 • 毫无疑问,这就需要在争议中,予以包容,求同存异。 动辄挟舆论讨伐之势不是对一个人的伤害,“好人难做” 的气场只会把大家逼到不做好人的角落。
• • • • 角度有三个 1.给付世贵写一封信 2.给乘客写一封信 3.给持某种态度的网友写一封信
• 你的态度(只有2种态度,不建议有中间的态度): • 支持或反对
“送失物要车费”算哪门子敲诈
• 阅读以下网友评论 • 动辄挟舆论讨伐之势不是对一个人的伤害,“好人难 做”的气场只会把大家逼到不做好人的角落。 • 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热 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的哥付世贵。8月27日,他拉 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为还包,先后 跑了3趟车,因此收了对方65元车费。很快,该事件在网 络发酵,绵竹当地一微信公众号就发了一篇以《网爆:绵 竹一出租车司机涉嫌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的报 道,让付世贵遭到很多人“黑心司机”的唾骂。 • 不管基于情还是法,的哥都有理由要求失主支付还包 的费用,即便是道德层面的考量,也没有做好人还要倒贴 的道理,何况《物权法》第112条也规定:权利人领取遗 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 出的必要费用。

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12.20)

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12.20)

• 等待祖国母亲、人民大众呼唤的声音
• 勇敢面对质疑的声音
• 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六、精彩拟题
摩托声声 情意浓浓 那一声呼唤 且听雨吟
爱的呼唤
雨打芭蕉 夏夜的哇鸣 寒山寺的钟声 故乡的爆竹声
久违的鸟鸣
那醉人的呢喃
声声难忘
声声醉
久违的旋律 父亲的笛声 爱的乐章 心跳的声音 国歌
听取哇声一片 蒲扇轻摇风声浅 秋日的私语
望庐山会议,看到的只是一片灰暗。敢于为民请愿的彭
德怀元帅被错误地批判了,自此,他在中国政坛消失了。
• 我每每惊叹于彭德怀元帅对人民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在一个人人保持缄默,害怕引火烧身的年代里,他 勇敢地站了出来,表达出时代的最强音“谷撒地, 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 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
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音希声,大爱无形……
五、文章立意
• 倾听自然(花开)的声音;
• 学会倾听他人和自己的声音; • 善于倾听不同(下层)的声音;
• 善于捕捉品味各种声音:
钟表的嘀嗒声、
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声音、
四季奏响不同乐曲
• 善于分辨别人的声音(兼听,偏听)
• 一个声音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鼓舞、激励……) • 穿透历史的声音(忧国忧民之声)
还是“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意蕴丰厚,能与读
者眷恋往昔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共鸣。
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 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 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 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 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 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 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 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 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 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 魂。

高一12月月考作文评讲提纲 (1)

高一12月月考作文评讲提纲 (1)

高一12月月考作文评讲提纲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说:“情感是我们心的眼睛,智慧是其中的一只,慈悲是另一只。

”蒙蔽我们双眼的,往往不是眼前的障碍,而是心灵的枷锁。

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明亮;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灵动。

请以“为心灵点一盏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文体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主题解读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前面林清玄的话只是个引子,为了引出后面的“为心灵点一盏灯”。

材料中的“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明亮;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灵动”是一个重点,具有阐释题目的作用。

“灯”是具象,是喻体,本体应该是抽象的情感、意志、品质、精神,乃至德行、素养、气质等,诸如善良、悲悯、坚强、乐观、宽容、豁达、大度、勇敢、信念、爱心、理想、目标、追求、希望……“为心灵点一盏灯”是一个象征性、隐喻性的标题。

灯的主要作用照明,那么我们写作文时要明确,这盏灯是什么?我们心灵的阴暗面是什么?它为什么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如勤奋之灯,使人不再懒惰;诚信之灯,使人不再虚伪、欺诈;坚强、坚韧之灯,使人不再懦弱;博爱之灯,使人不再自私自利;自立自强之灯,使人不再依赖、等待……当然,能虚实结合,由具体的灯到抽象的灯,这是最好的构思。

还有一点,“为心灵点一盏灯”这句话没有明确的主语和对象,因此可以理解成别人为“我”的心灵点灯,也可以理解成“我”为自己点一盏灯,也可以理解成“我”为别人点灯。

从同学们写的情况来看,写前两种的居多。

二、存在问题1.更换题目。

这次是命题作文,不能更换题目。

2.全文很少提“为心灵点一盏灯”这句话。

既然“为心灵点一盏灯”是题目,就要点题、切题,围绕题目展开。

但是有部分同学只在开头、结尾提到,中间部分不提。

有的同学甚至全文没有提到“灯”字。

3.贴标签。

部分同学没有明确指出“灯”的象征义,叙事中也没有点出怎么点亮自己心灵的,叙事完后就直接贴出“为心灵点一盏灯”的标签。

同学们写人叙事时,应该紧紧围绕“灯”展开。

12月月考讲评课教案

12月月考讲评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12月考讲评教案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检测的整体情况五三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人,良好的有22人,其中成绩很不理想的有3人(五四班优秀的有5人,良好的有23人,不理想的学生有4人)。

每个人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

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

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

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拼音字词句等基础部分、课内外阅读理解部分和写作。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目: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quan dang(全党)写成权当,xiang gang(香港)“港”下部写错,dunhuang(敦煌)“敦”字右边写错,ji lu(记录)写成纪律,dou ya(陡崖)写成豆芽等等;“银弦”、“仿佛”“玫瑰”、“宾客”无垠自字音选错。

迫不及待(急)、凶相毕露(必)、卧薪尝胆(心)、首屈一指(手)、金碧辉煌(壁)、绝大部分学生出现错误;改为转述句中,大多数学生不会转述,有的人称转过来了,却没去掉双引号,有的去掉了双引号,人称却没有转过来。

语文 12月考试卷讲评

语文 12月考试卷讲评

•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 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 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 家)等等。 •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 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 “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 (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小阅读 • 17. C (A.“设想”如果与现实不符, 则未必“安心”——“终难以一种长青 树的姿态存于世”B.不是人人都会被流 放D.文中无此信息) • 18. C (“共同语言”是指“双方形 成基本一致的思想”,而选项则是表现 “方式”。) • 19. B (“安心”不是充分条件,还 得“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才能进入 文学创作。)
4 B
• 防止:预先设法制止; • 防范:防备,戒备。 • 置疑:多用于否定,一般和“不容,无可, 毋庸”等表否定的词语组合; • 质疑:提出疑问。 • 但:表转折关系; • 且:表并列关系。 • “失之”:常与贬义词搭配, • “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5.C • A:搭配不当 • B:句式杂糅 • D:主客颠倒 6.D • • • • A:拟人 B:拟人 C:拟人 D:通感
• 无可非议: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 指事情办得有理、成功。(不能批评) • 无可厚非:不必过分责难。就是说,受批 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 责难。厚,过分。非,非议,责难。(不 能过分批评) • 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 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 5、正确看得失(√×) • 这个观点根本不对:从原材料看,就算有人拿 到大橘子就会抱怨酸,拿到甜橘子又会抱怨小, 但他毕竟是得到了橘子,从这点上看谈不上 “失”;而原材料给明确写了有人拿的就是大而 酸的橘子,我们不能说他“失去”了甜橘子,有 人拿的就是甜而小的橘子,我们也不能说他“失 去”了大橘子,那么从这点上看也谈不上“失”; 所以全文论得失就毫无依据、毫无道理了。 • 6、感恩(×) • 这个观点根本不对: 因为感恩这个中心只能 照应原料中的关键词“感谢”,而另一关键词 “庆幸”却不能照应上,而确立中心时必须要把 原材料中的所有关键词的含义都照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8. attack sth 袭击… an heart attack 心脏病 be shocked at/by 对…感到震惊 a shocking news 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 be based on 在…的基础上/以…为基础 =on the basis of 9. be sentenced to death/5 years in prison/jail 12. recover from the operation reward sb with sth for sth 用…报答某人 give sb sth as a reward/in return
6.pack up 打包;装箱 break down 机器故障;身体垮掉;汽车抛锚 take …apart 把…拆开 7. apologize to sb for sth =make an apology to sb for sth 因某事向某人道歉 n. apology ---apologies 联系:be grateful/thankful to sb for sth think highly /well of ---be highly/well thought of 对…评价高 think nothing of =think little of 不重视;不放在心上
• 1. 奥巴马被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个黑人总统。 • 2. 对于他,有一件事情我不喜欢。 他从不承认 犯错。 • 3. Lucy总是乐于帮助我们。---让我们给她买个 漂亮的裙子作为回报。 • 4. 玛丽,我因为自己昨天的粗鲁而向你道歉。 • ---没有关系,并且我没放在心上。 • 5. 这座城市被如此可怕的暴风雪袭击。 • 6. 这座老城镇有狭窄的街道和小的房子,他们彼 此靠的很近。 7. 我本来不应该看那部电影---它会让我做噩梦的。 • 8. 这个令人吃惊地消息使我意识到我们会面临多 么可怕的问题。
12月检测总结
文综之家
• • • • • • • • • • •
1. elect monitor /president/chairman 选举为班长/主席 2. admit doing/having done 承认干了某事 4. in order to do /that 为了干某事 sb be in charge of sth 某人掌管某事 =sb take charge of sth Sth be in the charge of sth …在某人的掌管下 Charge sb $ for sth 因某事向某人索要…钱 Charge sb with sth 因某事控告某人 in honor of = in memory of 为了纪念… in search of 寻找
也;就远一致原则
• • • • •
20. remind sb of sth 提醒某人某事 inform sb of sth 通知某人某事 accuse sb of sth 因某事指控某人 (There is ) no doubt that … (It is) no wonder that … 难怪/不足为奇 above all 最重要的是 after all 毕竟 not at all 一点也不 in all 总计 all in all = in a word 总而言之
• 9. 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夜晚。 • 10. 难怪他让我想起这么多关于Jane 的事。 • 11. 他拒绝参加会议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早点邀 请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综之家
本来应该干而实际上没干 15. should have done • shouldn’t have done 本来不应该干而实际上干 • couldn’t have done 了 不可能干某事 • must have done 一定干过某事 • needn’t have done 本来没有必要干 17. stand for ,stand by, stand out, stand up 20. bargain with sb over sth • make a bargain with sb • It’s a real bargain. 21.more than • less than
• other than 除了 • rather than 并非;而不是 24.on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一方面;另一方面
• • • • • •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 as a result 结果 as a result of 由于=because of =owing to result in =lead to =cause 导致 as well 也;又;句末;非否定句 as well as =together with
给某人…作为回报
• remove sth from sp • replace sth with sth • replace=take the place of • in place of =rather than =instead of 14. be designed for/to do • be devoted to doing=devote oneself to doing • =be buried in doing =bury oneself to do 专心于、 对…造成损害 埋头于 • cause damage to sb • The earthquake caused great damage to our coun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