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调研之公共空间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4.交通组织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黄金广场位于章水的南边, 且区位相对来说位于整个城市的新老城之间, 交通较为方便, 黄金广场的周围有三座桥, 还有一座南河浮桥, 相对来说交通较为方便, 且广场位于十字路交叉口旁边, 交通较为便利。

广场的交通组织 : 广场的主入口位于广场的南边, 且开在整个广场的大广场硬地上, 广场的周边道路上有一些临时停车位, 广场平时主要人流来自广场的南边, 且把广场的硬地作为一个人流集散的场地, 广场一共设置了四个标高, 第一个标高是连接城市干道的临时停车位, 第二个标高是适合来此休闲的人们停放非机动车辆的场地, 第三个标高是适合人们平时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所需的场地, 且这个标高场地最大, 且有喷泉, 但是喷泉被隐藏在同标高下所以平时在场地上根本注意不到还有喷泉, 又同时保证了广场的完整性, 整个广场主要是提倡人们人们散步来此休息散心, 广场的南边显得交通有点繁忙, 使得人们穿行马路变得危险而又不便。

因为主要广场被主要干道所包围, 所以对于人们可到达性不是很好。

我觉得对于黄金广场的可到达性不是很好, 因为黄金广场的主要人流来自南边的居住区对于章江对面的居民很难辐射到, 这就使得该广场很冷清, 白天人也不是很多, 且体量巨大更显得冷清, 我觉得对于一个广场来说它的使命不仅仅是只造福于周边地区, 而且还要造福于相对较远的地方, 广场的最可惜的地方要数没能和章江一起来设计, 坐拥美好的江景, 但却被一条城市干道所分割, 使得广场与江景完全分隔, 使得黄金广场的本来好的地理位置, 却没有发挥出它本应的5.地面的铺装与绿化地面的铺装, 除了在主广场铺了大面积的硬地来满足大型活动的需要, 整个广场是采用草地与树木混植的手法, 使得整个广场绿意葱葱, 黄金广场划分成了动静两块区域, 且有一条主要的人工河贯穿其中, , 不同区域之间用道路连接。

我觉得设计师的设计手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我第一次来黄金广场写生的时候, 我觉得这里实在是太热了, 第一由于巨大的广场没有一处可以乘凉的地方, 除非到广场的周围, 且场内的小路也是没有遮阳树的, 使得白天这里反倒成了一个消极空间, 我觉得这样太浪费了, 这么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太低了, 我们设计广场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们能够跨出家门去广场上散步闲聊, 享受着这难得的绿色空间。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公共空间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市民休闲、交流、活动的场所,它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200名市民参与本次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看法,以及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1. 对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市民对于公园和广场的满意度较高,分别达到85%和78%。

而对于街道、广场的满意度较低,分别只有60%和65%。

2. 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看法:大部分市民认为公共空间应该具有绿化、休闲、活动等功能,希望能够增加更多的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等。

3. 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市民希望政府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和管理,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共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等。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市民对于公共空间有一定的满意度,但也存在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因此,城市规划和政府部门需要更加关注市民的需求,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改造和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公共空间。

五、建议1、建立一个长期的公共空间调研机制,及时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2、增加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和改造,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共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

3、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

六、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相信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和管理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将会得到更多的改善。

希望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调研结果,积极采取措施,为市民打造更为宜居的城市。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1、土地使用体系。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其达到一定的美观、功能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城市设计需要整合多种空间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等。

自然环境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等,它们是城市的基础和依托。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的情况来确定城市的布局和规划,以确保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泊和水系等,保护水体环境,提高水体利用效率。

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植被,包括公园绿地、街道绿化和建筑绿化等,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人文环境是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人文环境包括历史遗存、文化景观和社会活动空间等。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存,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文化景观,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中心等,提供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社会活动空间,包括广场、公共设施和社区中心等,促进居民的社交交流和互动。

建筑环境是城市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建筑环境包括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等。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住宅区,包括不同类型的住宅、社区设施和绿化景观等,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商业区,包括商业街、购物中心和市场等,提供便利的购物和商业服务。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建筑,包括政府办公楼、学校和医院等,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

除了以上的空间要素,城市设计还需要整合交通、节能和环保等要素。

交通要素包括道路、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划等,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和系统。

节能要素包括能源利用和建筑设计等,需要采用节能技术和设计原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环保要素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环保设施,保护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等,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的美观、功能和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空间的需求在城市中日益凸显。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场所,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

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

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利用至关重要,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利用。

一、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的布局。

公共空间的布局需要基于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要素进行规划。

各个公共空间之间要形成协调有序的关系,能够在城市中形成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

2.合理设置公共空间的功能。

公共空间的功能设置需要与城市居民的需求紧密相连,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交流等需求。

公共空间的功能设置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尽可能提高使用人群的体验感。

3.合理运用设计手法。

公共空间设计需要通过景观设计、绿化植被等多种手法来提高视觉体验、舒适度和使用率。

此外,公共空间设计也需要考虑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二、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只是一个开始,如何使公共空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围绕着公共空间的利用进行探讨。

1.加强公共空间的管理。

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实际上关乎到整个城市环境的品质。

城市管理者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日常维护、安全管控、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管理。

2.创新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

公共空间的利用不仅仅是娱乐、休闲和交流,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可能,如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市民参与活动、商业活动等等,可以活跃社会文化生活。

3.加强公共空间的品牌形象建设。

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形象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4.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应该注重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营造氛围,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市民共同使用和享受的开放场所,它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促进社会交流、加强社区凝聚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公共空间的规划原则1. 多样性原则: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群体的特殊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

2. 可达性原则:公共空间的规划应考虑到市民的出行便利性,要与公共交通网络相连,方便市民到达。

此外,公共空间的布局也应该便于步行和骑行,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3. 可持续性原则:在设计公共空间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1. 功能性设计:公共空间应具备满足市民需求的功能。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美学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美感,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和艺术装饰,增加空间的宜人性。

例如,在花坛周围设置雕塑,或在公园内设置景观湖泊,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3. 可持续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排水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4. 交互设计:公共空间应提供多样化的互动方式,鼓励市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在广场上设置音乐喷泉,吸引人们驻足欣赏和交流。

三、公共空间改进建议1. 加强市民参与:在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市民参与的机会。

可以通过征集意见、举办公开研讨会等方式,听取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意见。

2. 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公共空间应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运动场、瑜伽区、儿童乐园等,吸引更多的市民使用。

3. 增加绿化覆盖率:公共空间应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绿化率。

建筑调研报告小型公共空间

建筑调研报告小型公共空间

建筑调研报告小型公共空间小型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其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娱乐等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特点以及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多个小型公共空间进行观察和访谈。

这些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

我们通过观察空间的布局、设计元素、功能设置等来了解其特点。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居民,了解他们对这些空间的使用感受和期望。

首先,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观察所访问的几个公园,发现它们都有不同种类的植物,花草树木的绿意盎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场所。

此外,这些公园中还设置了休息亭、长椅等设施,方便人们休息和交流。

这样的设计使得公园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其次,小型公共空间应具备丰富多样的功能。

比如,广场是人们集会、活动的场所,这里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人们聚集、表演、游玩。

社区活动中心则应满足居民举办各类社区活动的需求,如舞蹈、手工艺制作等。

通过调研发现,这些小型公共空间的功能设置非常多样,满足了不同居民的多种需求。

最后,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参与。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许多居民希望公共空间能够提供更多的娱乐设施,如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还有一些居民提出了对环境卫生和绿化建设的期望,希望公共空间能够更加整洁和美丽。

这些反馈对于未来公共空间的改进和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小型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它们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设计和规划小型公共空间时,我们应注重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参与。

相信通过细致的设计和改进,小型公共空间将会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_李曦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_李曦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11-0048-0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收稿日期:2009-12-05作者简介:李 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 400000李 曦摘 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中图分类号:T U984.113文献标识码:A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

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 ),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

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 rban Public Space )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

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与绿地等。

2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2.1 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

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 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现代、高速、时尚相协调(见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调研之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调研之
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被人们誉为城市生活的“起居室”和“客厅”,目的是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和景观意义的自然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组织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文化、游憩的职能;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而在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研究更是举足轻重。

关键词: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的开放空间,主要面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供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

其目的是为公众服务。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道路停车场等。

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

城市公共空间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社会,它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100多年,中国传统的公共空间是不同于西方的公共空间的,我国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以线型的街道为主,而可以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较为缺乏,人们仅在庙的前庭举办庙会或者节庆等公共活动,同时,在交通便利
的码头和桥头等地形成公共开放的集市,但这几类公共开放空间并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公共空间理念传入我国,我国对公共空间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

从1949年到1987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为恢复阶段、发展阶段、动荡阶段、停滞阶段和再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处于恢复阶段,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大中小城市纷纷进行了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也步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接着到“大跃进”和大调整时期,公共空间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到“文革”时期,公共空间的发展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但是局部的一些新的公共空间的建设还在进行和发展中。

进入21世纪,城市慢慢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城市公共空间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城市公共空间是展示一个城市形象和面貌的窗口,其形态和构架代表不同城市的品位和特点,其设计给人带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美的享受,特色的空间景观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富有神韵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同时增添了城市的魅力。

第一,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市民的爱市意识往往因为城市公共空间而增强。

可以说,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阅读城市、体验城市的一个重要场所。

第二,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

环境友好、生态优先的战略原则需要被贯彻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当中,建设者需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和使用功能,保护建设地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优化空间的生态,打造一个健康的城市。

第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提升周边地区的房产和土地资源的价值,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对整个城市来说,多创造一点公共开放空间就等于多增加一点投资,从而使城市建设具有更高的回报率。

从广义上,城市公共空间可被划分为城市街道空间、城市广场空间、建筑环境空间三种类型。

其一,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满足交通需求,恢复街道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的景色。

其二,城市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广场可以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休憩广场、交通集散广场等类型。

间。

设计者只有遵循使用者的心理、行为规律进行设计才能抓住“设计人性化”的精髓。

实例解析之
芝加哥千禧公园
千禧公园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
哥卢普商业区。

它是靠近密歇根湖岸线的
突出的文娱中心,是格兰特公园的西北部
分。

面积99公顷,耗资4.75亿美元。


园于1997年10月开始规划。

2004年7月
正式对外开放。

皇冠喷泉、杰伊·普利兹
克音乐馆、云门是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后现代建筑。

此外,它还包括麦考密克广场、BP人行桥、哈里斯音乐舞蹈剧场、箭牌广场、麦当劳循环中心、艾克斯顿展馆、AT&T广场、波音展览馆、大通长廊和尼克尔桥。

自开园以来,每年接待游客逾万人,成为芝加哥仅次于海军码头的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魅力
千禧公园的核心是杰伊·普利兹克音乐馆,这个壳形的演奏台就是由被誉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的弗兰克-盖瑞亲自操刀设计的,艺术魅力非凡。

顶棚是环环相扣、纵横交错的钢管。

为了让在草地区的听众也能享受一如座位区的高水准音效,该音乐馆首开全美先例,将音响悬吊在十字交叉的镂空天棚上。

而天棚犹如泛起的片片浪花营造出一股异次元的奇幻感,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与芝加哥早前中规中矩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耳目一新。

不仅杰伊普利兹克音乐馆别具艺术
魅力,云门雕塑也凸显了独有的艺术魅
力。

云门是由世界著名的艺术家阿尼什库
普尔设计的,整个雕塑由不锈钢拼贴而
成,体积虽然庞大,但外型很别致。

雕塑
的边缘如同一个椭圆形,其外观似豆状,
因此得到了一个绰号“豆”。

从远处看,云门像一颗巨大的滴落的水银,高强度反射的表面可以捕捉和改变天际线以及中心商业区的城市风景,甚至经过的行人都被扭曲为精彩的风景。

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合特性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应当注重空间和功能组织的复合性,而千禧公园在这一方向的规划创意念表现得极为突出。

B P人行天桥是一座梁架结构的步行桥,横跨在哥伦布车道上,连接了千禧公园与格兰特公园的戴利柏森泰尼尔广场。

此种设计具备一石二鸟的功效,不仅凭空增添了一处景点,
进一步优美了环境,而且还实现了和
格兰特公园的优势共享,扩展了运动
空间,弥补了自身地域狭小而导致的
种种缺陷。

麦考密克论坛广场是一个复合
型的多用途场地,一般每年的冬季作
为一个免费的公共室外溜冰场。

它是芝加哥冬季期间最为著名的户外观景位置之一,也是是芝加哥最主要的公共溜冰场。

每年余下的时间,它作为公园的烧烤广场以及一个露天展览场地为公众服务。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互动思维
马歇尔杜尚曾指出:创作的行为并不是由艺术家个人独自表现的,必须加上观众的参与及诠释,使作品与外在世界产生关联并造就其意义。

由概念艺术家乔帕莱萨设计的皇冠喷泉则充分体现
了空间设计的互动思维。

皇冠喷泉相对的
表面运用了LED来展示其中脸部的数字视频,只要天气许可,从5月到l0月,喷泉都正常工作,间歇性的瀑布从两座塔上流下或通过每座塔前面脸上的喷水嘴喷出。

几乎有1000个芝加哥人的脸随机出现在相对的两座屏幕上,每张脸的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后一分钟时,嘴唇张开,水从嘴中喷出。

喷泉以艺术性的设置方法推动了公众与水之间的物理性互动,无论是喷泉还是千禧公园都因为它们的普适性设计而变得非常亲和宜人。

城市公共空间的科技典范
千禧公园中的BP天桥和云门雕塑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和舒适程度有所提高,树立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科技典范。

BP天桥是一个梁架结构的步行桥,横跨在哥伦布车道上,连接了千禧公园与戴利柏森泰尼尔广场。

天桥是用22块优良的焊接特性和抗腐蚀性而闻名的316 型号不锈钢建成,有很好的光洁度以及平坦的环环相扣的面板。

天桥如同音乐厅的一个噪音屏障,阻碍了从哥伦布车道上传来的交通的声音。

云门雕塑的科技含量同样不容小觑。

该雕塑由168块钢板构成,每块钢板厚约1厘米,重量不等,大致在450千克至910千克之间。

如此多的板块构成,却不见丝毫的接缝痕迹,真是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很多评论家认为千禧公园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公园,甚至认为是自1893年世博会以来芝加哥最重要的工程。

千禧公园自开放日起,不仅在设计布局上获得多方好评,还大大促进了城市旅游业、地产业的繁荣,更难得的是,这一切都是在遵循当下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城市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徐雷徐苏宁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城
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年10
期刘红蕾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山西建筑》 -2010年33期-王俊翔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初步思
考》《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王玲艳
《公共空间设计典范——以芝加哥
千禧公园为例》《美与时代:
上半月》 2012年1期陈慧云
《芝加哥千禧公园——城市滨水空
间的开发实例》《南方建筑》
-2006年2期周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