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提取和制备解读教案资料
分子生物学实验:DNA提取与鉴定生物教案

分子生物学实验:DNA提取与鉴定生物教案提取与鉴定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DNA分子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2.理解DNA提取和测序的原理。
3.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成功提取DNA并进行测序。
4.了解DNA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DNA的结构和基本特征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DNA分子的两个螺旋互相螺旋在一起,由氢键连接。
DNA分子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
两个互补的碱基可以通过氢键进行配对,形成碱基对,例如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
2.DNA提取和测序的原理DNA提取是从生物样品中提取DNA分子的过程。
一般来说,DNA提取需要先破坏细胞膜和核壁,释放出DNA分子,然后通过离心、酶解和纯化等步骤将DNA分离并提取出来。
DNA测序是对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的过程。
DNA测序是通过识别DNA分子不同碱基的序列来实现的。
目前常见的DNA测序方法有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两种。
3.实验操作技能DNA提取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标本的采集、样品的处理、DNA的纯化和保存等步骤。
具体的实验步骤包括:(1)样品的切割、切碎和研磨。
(2)样品的裂解和蛋白质分离。
(3)DNA的纯化。
(4)鉴定DNA的纯度和浓度。
(5)冷冻和保存DNA样品。
DNA测序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1)DNA准备。
(2)参比序列的准备。
(3)PCR扩增。
(4)测序反应。
(5)序列分析和组装。
4.DNA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DNA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分子,在生物学、医学、农业、环境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1)通过DNA测序,可以对人类基因组或其他物种的基因组进行研究,了解基因功能和基因变异等信息。
(2)DNA检测可以用于鉴定生物学样品的物种、性别和亲缘关系。
(3)DNA诊断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DNA疫苗可以用于预防疾病。
DNA提取和制备解读PPT学习教案

第11页/共31页
DNA提取原则2:DNA产物纯度
• 严格要求产物纯度
▪ 存档、产物长期保存 ▪ Southern杂交 ▪ 荧光定量PCR ▪ SNP Microarray ▪ CGH (比较基因组杂交)
• 没有严格要求
▪ 常规PCR
第12页/共31页
基因组提取方法
溶 液 盐 析 法 :无需 酚氯仿 ,样本 量灵活 可变, 得率高 硅 胶 膜 吸 附 法:利 用硅胶 膜特异 吸附核 酸的原 理来纯 化核酸 磁 珠 法 : 独 特包埋 的磁珠 ,在一 定条件 下对核 酸具有 很强的 亲和力 ,而当 条件改 变时, 磁珠释 放吸附 的核酸 ,能够 达到快 速分离 纯化核 酸的目 的。 传 统 酚 氯 仿 法:传 统方法 ,抽提 时间长 ,成本 低。但 酚氯仿 有毒, 危害身 体健康 。
第25页/共31页
DNA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纯度( OD260-320 /OD280-320 )
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选择正确的稀释倍数,确保OD260 值在0.1~1.0之
间,通常离心柱法稀释4-5倍;溶液裂解法稀释20-30倍)
OD260-320 /OD280-320 < 1.7
说明有蛋白的污染
理论上所有有核真核细胞、细菌、病毒都 可以提取DNA
样本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 全血是基因组提取最常见的样本
第2页/共31页
血清、血浆、外周血有核细胞、痰液、体 液、棉拭子采集的各种分泌物、组织(包 括骨髓)和羊水等都是分子诊断的检验材 料,其中全血、血浆(血清)标本占分子 诊断的60%以上
第3页/共31页
第22页/共31页
核酸吸附或沉淀
硅胶膜吸附法 1 . 加 入 乙 醇 颠倒混 匀后可 能会出 现絮状 沉淀, 动作要 轻柔。 2 . 将 裂 解 的 溶液和 絮状沉 淀全部 加入到 吸附柱 里,此 时的溶 液应是 高盐低 pH值的 。通过 硅胶膜 特异吸 附核酸 的特性 将裂解 溶液中 的核酸 吸附到 硅胶膜 上。 溶液法 1 . 当 沉 淀 时 间有限 时,用 预冷的 异丙醇 沉淀, 沉淀会 更充分 。 2 . 加 入 异 丙 醇颠倒 混匀后 应出现 丝状沉 淀,动 作要轻 柔,避 免基因 组因过 于猛烈 的外力 而降解 。 3 . 分 离 沉 淀 的方法 :a.用 枪头小 心地将 丝状沉 淀挑出 ;b.离 心分离 ,应保 证一定 的转速 和时间 。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案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
2.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DNA的粗提取。
3.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DNA的鉴定。
4. 能够独立完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
2. 教学难点:DNA的鉴定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移液器、玻璃棒、滤纸、离心机等。
2. 实验材料:鸡血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等。
3. 试剂:酒精、盐、洗涤剂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DNA的发现历程,引发学生对DNA的兴趣。
2. 讲解:讲解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
3.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独立完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3. 学生能够理解DNA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
六、实验原理1. 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脂质等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2. DNA的稳定性: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七、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鸡血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等。
2. 试剂:2mol/L NaCl溶液:用于提取DNA。
0.14mol/L NaCl溶液:用于进一步纯化DNA。
冰醋酸:用于进一步纯化DNA。
50%酒精溶液:用于鉴定DNA。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
八、实验步骤1. DNA的粗提取:a. 将实验材料加入2mol/L NaCl溶液,充分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
b. 收集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0.14mol/L NaCl溶液,轻轻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
c. 收集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冰醋酸,轻轻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
d. 收集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50%酒精溶液,轻轻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案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案第一章:DNA的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DNA的定义和结构理解DNA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重要性1.2 教学内容:DNA的定义和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个关于DNA的科普视频或进行一个简短的讨论来引起学生对DNA的兴趣。
讲解DNA的定义和组成:使用PPT或板书来展示DNA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单位。
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使用模型或动画来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
讲解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使用示例或图解来说明DNA的复制过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1.4 作业与评估:给学生发放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以加深对DNA的理解。
进行小组讨论或小测验,以评估学生对DNA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DNA的粗提取2.1 课程目标:学习DNA的粗提取方法理解DNA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特性2.2 教学内容:DNA的溶解度特性:介绍DNA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化。
DNA的粗提取方法:介绍使用不同的溶液和离心方法来粗提取DNA。
2.3 教学活动:讲解DNA的溶解度特性:使用PPT或板书来展示DNA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化。
讲解DNA的粗提取方法:使用PPT或板书来展示使用不同的溶液和离心方法来粗提取DNA的步骤。
进行实验演示:演示如何使用不同的溶液和离心方法来粗提取DNA。
2.4 作业与评估:给学生发放实验指导书或布置相关的实验作业,以指导学生进行DNA的粗提取实验。
进行小组讨论或小测验,以评估学生对DNA的粗提取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DNA的鉴定3.1 课程目标:学习DNA的鉴定方法理解DNA的电泳迁移和光谱特性3.2 教学内容:DNA的电泳迁移:介绍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DNA的迁移速度。
DNA的光谱特性:介绍使用紫外光谱仪来鉴定DNA的吸收光谱。
3.3 教学活动:讲解DNA的电泳迁移:使用PPT或板书来展示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步骤。
高中三年级生物实验教案:研究DNA的提取与分析

高中三年级生物实验教案:研究DNA的提取与分析一、引言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中三年级生物课程的实验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DNA提取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DNA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DNA提取的基本步骤;3.利用凝胶电泳分析DNA提取结果。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准备1. 材料:- 1根新鲜洋葱(或其他富含DNA的食材)- 盐水(含氯化钠0.9%)- 酒精(乙醇或异丙醇)- 洗涤剂(例如洗衣粉)- 碱性液体(例如小苏打或食品级碳酸氢钠溶液)2. 设备:- 榨汁机(可选项:用于加速细胞破碎)- 烧杯- 塑料或玻璃容器- 滤纸–平板电脑/计算机(用于图像处理)四、实验步骤1. 制作DNA提取缓冲液:将5克盐溶解在100毫升的水中。
2. 细胞破碎:- 取洋葱切成小块,加入榨汁机中搅拌;- 如果没有榨汁机,可以用刀将洋葱切碎。
3. 细胞溶解:- 将细胞均匀地分布在干净的容器中;- 加入200毫升的盐溶液,并轻轻摇晃容器。
4. 蛋白质沉淀:- 将细胞溶液离心10分钟(3000×g)或静置30分钟;- 倒掉上层液体,保留含有DNA的沉淀。
5. 提取DNA:- 加入相同量的酒精到含有DNA的沉淀中;- 缓慢地倾斜容器,使酒精与DNA沉淀边界相互接触。
6. 观察提取结果:可以观察到细长白色物质,这即为提取出来的DNA。
将其收集在滤纸上,并放置一段时间以晾干。
7. 凝胶电泳分析(可选):- 准备琼脂糖凝胶和电泳仪;- 将提取出的DNA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加载到凝胶孔中;- 进行电泳分离(时间与电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分析凝胶图像,观察DNA带的大小、数量等特征。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接触化学物品对身体造成伤害。
2. 所用设备和材料应保持清洁干净,以避免污染样品。
3. 在细胞破碎后应及时加入酒精使DNA沉淀下来。
《DNA 的粗提取及鉴定》 教学设计

《DNA 的粗提取及鉴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 DNA 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2)了解 DNA 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和提取的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3、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DNA 粗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DNA 鉴定的方法和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1)DNA 粗提取过程中去除杂质的方法。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试剂鸡血细胞液、柠檬酸钠溶液、蒸馏水、2mol/L 的氯化钠溶液、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二苯胺试剂、研钵、漏斗、纱布、玻璃棒、烧杯、试管、离心机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 DNA 鉴定在刑侦案件中的应用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 的粗提取及鉴定。
2、讲解 DNA 粗提取的原理(1)DNA 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 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 DNA 析出。
(2)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溶液。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纯 DNA。
3、实验步骤(1)制备鸡血细胞液在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
将血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后去除上清液,留下鸡血细胞液。
(2)提取细胞核物质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细胞核物质。
(3)溶解 DNA向溶液中加入 2mol/L 的氯化钠溶液,搅拌,使 DNA 溶解。
(4)析出 DNA缓慢加入蒸馏水,使氯化钠溶液的浓度降低至 014mol/L,这时DNA 会析出。
DNA的粗提取及鉴定实验教学设计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生物体的性状之所以能够遗传给后代,是由于生物体具有DNA或RNA这些遗传物质。
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则DNA终究是什么样的呢.本课题通过尝试对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进展粗提取,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DNA粗提取以及DNA鉴定的原理,使学生对DNA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实验容考察的要求中属D级要求,新课标强调能力培养,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核比重也逐年加大。
学生通过本次实验探究活动,可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知道生物体的形状之所以能够遗传给后代,是由于生物体具有DNA或RNA这些遗传物质。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对DNA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实验通过尝试对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进展粗提取,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DNA粗提取方法以及DNA鉴定的原理容。
【能力目标】1.实验中能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实验材料用具;2.通过具体的材料,学生尝试课题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4.在对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分析过程中开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5.熟悉粗提取生物大分子的的一般性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逐渐养成协作精神;2.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逐渐形成简约、严谨的思维品质;3.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方法及其相关原理【教学难点】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方法及其相关原理四、实验实施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
2023高中生物人教版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教案

2023高中生物人教版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到DNA的结构和提取方法,并学会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二、实验原理DNA是一种复杂的分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DNA的提取是将细胞溶解,分离出DNA分子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CTAB法进行DNA的提取。
CTAB(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与DNA中的脂质结合,使其在酒精中沉淀出来,然后进行纯化。
三、实验材料1. 鸽子肌肉组织2. CTAB提取液(含CTAB、EDTA等)3. 去离子水4. 洗涤溶液(含乙醇、酒精等)5. 漂白粉溶液6. 碘酒溶液7. NB试剂液(含甲酚、硫酸等)8. DNA鉴定试剂盒9. 细胞破碎管10. 离心管11.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取适量鸽子肌肉组织,用漂白粉溶液清洗约5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
2. 将清洗后的组织切成小块,加入细胞破碎管中。
3. 加入适量的CTAB提取液,轻轻颠倒破碎管,使其均匀混合。
4. 将混合液放入水浴中加热,温度控制在60℃,保持30分钟。
5. 在水浴中加热过程中,制备NB试剂液。
取一定体积的NB试剂液加入离心管中。
6. 完成加热后,将破碎管置于冷水中快速降温。
7. 按顺序加入等体积的NB试剂液和酒精,轻轻摇晃离心管。
8.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管内是否有白色物质沉淀,即DNA。
9. 使用显微镜观察提取的DNA样品,并拍照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成功从鸽子肌肉组织中提取到了DNA。
观察显微镜下的DNA样品,可以观察到DNA的纤维状结构,证明DNA成功提取。
通过DNA鉴定试剂盒,可以进一步鉴定DNA的质量和纯度。
六、实验扩展1. 不同来源的细胞组织是否存在DNA含量差异?2. 不同提取方法对DNA的效果有何不同?3. 通过PCR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实验器材需干净无污染,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DNA提取的基本步骤
1、核酸的释放:
破裂细胞
释放核酸(机械法与非机械法)
2、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3、核酸的浓缩、沉淀与洗涤
4、DNA鉴定:浓度鉴定 纯度鉴定 完整性鉴定
五、DNA提取试验中常遇到的问题
基因组DNA收率较低或无基因组DNA
样本材料太少 细胞破裂不够充分,DNA释放不完全 离心力偏小 两相分离不完全… …
• 没有严格要求
▪ 常规PCR
基因组提取方法
溶液盐析法:无需酚氯仿,样本量灵活可变,得率高 硅胶膜吸附法:利用硅胶膜特异吸附核酸的原理来纯化核酸 磁珠法:独特包埋的磁珠,在一定条件下对核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而 当条件改变时,磁珠释放吸附的核酸,能够达到快速分离纯化核酸的目 的。 传统酚氯仿法:传统方法,抽提时间长,成本低。但酚氯仿有毒,危害 身体健康。
样本保存和前处理-血清/血浆
保存 现在很多科研者使用血清/血浆提取游离核酸进行研究,例如:肿瘤研究。 分离得到的血清/血浆放置-70℃保存。尽量避免样本反复冻融。 样本前处理 1. 冻存的血清/血浆使用前溶解应在37℃水浴溶解,轻柔颠倒混匀。 2. 血清/血浆核酸提取时无需红细胞裂解。 3. 只需100-200ul样本,基本能满足下游常规PCR或荧光定量PCR检测。
血浆和血清是检测释放入血的游离核酸最主要的 标本来源,用来检测病毒、细菌,以及肿瘤细胞 等等释放出来的游离核酸和蛋白质产物,在临床 上被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和肿瘤标志基因的检 测.
三、DNA的收率
样本类型 20mg肝脏组织
100mg豆苗 100l全血 2106培养细胞
基因组DNA收率 8 g 10 g 2 g 10 g
样本保存和前处理-口拭子/漱口水
保存 口拭子:干燥后室温保存 漱口水:4℃保存或离心得到沉淀-20℃或-70℃保存 样本前处理 1. 拭子将拭子棉头剪入到离心管里,加入缓冲液直接进行提取。 2. 有些拭子的棉头剪不下来,可以将拭子在生理盐水里漂洗几次,离心 得到沉淀再进行核酸提取。 3. 漱口水先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再进行核酸提取。
样本保存和前处理-非抗凝血
保存 非抗凝血即血凝块。-20℃保存一个月;-70℃长期保存。尽可能保证样本 不经过反复冻融。 样本前处理 1. 冻存的血凝块使用前应在37℃水浴溶解,轻柔颠倒混匀。 2. 血凝块取出后先采取机械破碎的方法(例如:放入无粉橡胶手套中捏 碎或匀浆)将血凝块破碎,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验取适量样本。
样本保存和前处理-微量血液/干血点/羊水/胸水
保存 微量血液:抗凝血液-20或-70℃保存; 干血点:干燥后室温或4℃保存; 羊水: -20或-70℃保存。 样本前处理 1. 微量血液处理同抗凝血液,不同之处是无需进行红细胞裂解步骤。 2. 干血点加入缓冲液直接进行提取。 3. 羊水/胸水提取时先离心得到沉淀,再进行裂解提取核酸。
样本保存和前处理-抗凝血液
保存 柠檬酸、EDTA、肝素三种抗凝剂均可使用。但肝素对酶反应有可能起阻害 作用,采血时如没有特殊要求,请使用柠檬酸或EDTA处理血样。 加入抗凝剂混匀后2-8℃保存一周;-20℃保存一个月;-70℃长期保存。 尽可能保证样本不经过反复冻融。 样本前处理 1. 冻存的抗凝血液使用前溶解应在37℃水浴迅速溶解。 2. 抗凝血提取前需要彻底混匀后再吸取实验所需的体积。
DNA提取原则1:DNA片段长度
DNA Length
严格要求片段长度:▪ 构建 ▪ 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没有严格要求:
▪ PCR ▪ Southern Blots ▪ RFLP
DNA提取原则2:DNA产物纯度
• 严格要求产物uthern杂交 ▪ 荧光定量PCR ▪ SNP Microarray ▪ CGH (比较基因组杂交)
DNA提取前样本采集、预处理和保存:
(一)全血 1.抗凝剂
EDTA-Na2 或枸橼酸钠 作为抗凝剂 不宜使用肝素
-80℃ 4℃ 室温
抗凝剂处理血
肝素 柠檬酸* EDTA*
保存2个月,第10天收率90%
第四天收率90%
第10天提取效 果差
提取效果差
第十天收率85% 第四天收率90%
第十天提取效果差
(二)血浆和血清
DNA提取和制备解读
二、样本来源:
理论上所有有核真核细胞、细菌、病毒都 可以提取DNA
样本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 全血是基因组提取最常见的样本
血清、血浆、外周血有核细胞、痰液、体 液、棉拭子采集的各种分泌物、组织(包 括骨髓)和羊水等都是分子诊断的检验材 料,其中全血、血浆(血清)标本占分子 诊断的60%以上
血凝块前期破碎程度越高,提取基因组就越容易!
样本保存和前处理-白膜层
保存 全血分离得到的白膜层放置-20℃或-70℃长期保存。尽可能保证样本不经 过反复冻融。 样本前处理 1. 白膜层是将全血离心取中间层所得。白细胞则是用红细胞裂解液裂解 红细胞后得到的沉淀。 2. 冻存的白膜层使用前应在37℃水浴溶解,轻柔颠倒混匀。 3. 虽然得到的是白膜层,但是会有少量红细胞存在,所以红细胞裂解液 还是必要的,但用量减半。 4. 采用白膜层提取核酸时,所用到的提取溶液体积需按照全血体积进行 操作。即:1ml全血得到的白膜层提取时需要加入提取1ml全血的试剂量。
基因组提取流程
溶液法(盐析法) 样本裂解 纯化去蛋白 沉淀核酸 洗涤去盐 溶解DNA沉淀
吸附柱法 样本裂解 加入吸附柱 缓冲液漂洗 DNA洗脱收集
红细胞裂解
哺乳动物血液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且核酸酶含量丰富,所以裂解红细胞 对核酸提取非常重要。红细胞裂解有两种方式:
采用红细胞裂解液进行裂解(通常红细胞裂解液按照3倍全血体积加 入进行裂解). 采用细胞裂解液进行裂解(TIANGEN的细胞裂解液CL是按照2.5倍全血 体积),细胞裂解液将红细胞裂解的同时可以裂解白细胞,得到的为 细胞核沉淀,更方便基因组DNA的提取。
DNA降解的原因 样本不够新鲜,采集材料过陈旧 样本本身存在大量DNA酶
提取DNA的生物活性差的原因? 提取的基因组DNA盐浓度过高 基因组DNA中乙醇未清除净 基因组DNA中可能存在其他抑制因素
提取基因组DNA,有时加入蔗糖的原因 加入多糖,保护DNA长度
不可忽视的细节
—血液基因组提取
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