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2002年第8卷第4期,19-23Applied Psychology

2002.Vol.8.No.4,19-23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何贵兵 梁社红 刘 剑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摘 要 118名大学生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和女

性的风险偏好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被试在损失框架下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的

预测均高于得益框架,且都高估了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了女性的风险偏好。在损

失框架下,女性被试对各类对象的风险偏好预测高于男性的预测。研究认为,性别

原型知识、任务框架和即时情绪共同影响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预测 性别原型 框架效应

中图分类号:B849: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2)-04-0019-05

1 引 言

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都会面临决策风险。特别是在群体决策和多人对策情境中,决策者人数较多,决策任务较复杂,风险往往也更大。准确地认知风险,并对不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作出正确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有关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较多关注个体在不同任务情境下的风险知觉和冒险行为,较少涉及被试如何预测他人的风险偏好。

在有限的关于他人风险偏好预测的研究中,W allach和Wing提出了 冒险就是价值(risk as value) 的观点[1]。它要求被试在各种假设情境下选择自己的风险偏好,同时还要预测大多数同伴的选择。结果发现无论男女被试都认为自己比同伴更喜欢冒风险,且他们所钦佩的选择往往比自己的实际选择更冒险。其解释是冒险比保守更具有文化性价值。

H see和Weber认为,人们的风险偏好预测取决于他们的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即时情感反应[2,3]。他们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学生都认为美国人更具冒险性,而别人比自己更具冒险性。然而,高估别人的风险偏好的现象仅仅在对笼统的 他人 作预测时发生(如 其他学生 )。他们从原型知识影响和移情作用的角度进行解释。风险偏好作为一种原型特征影响对美国人冒险性的判断。同时,若目标人是真实、具体的,被试的预测就会建立在自己对风险的感受上(移情),而由于抽象、笼统的人与被试的情感距离较远,被试对他们的预测较少受情绪反应的影响,因此判断他人比自己冒险。Siegri st等的研究也证明了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情感反应会影响风险偏好预测[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00053)资助项目。

Byrnes等的研究探讨了性别原型对风险偏好预测的影响[5]。在风险偏好判断中,人们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富有冒险性。可见,冒险性是性别原型知识的一部分。但风险偏好预测有时还受实验任务框架的影响。

Kahnem an和T versky提出的框架效应(fram i ng effect)是关于人类风险行为的重要规律[6]。根据他们提出的价值函数,人们的冒险性与决策任务框架有关,在得益情境(正框架)下人们倾向于保守,而在损失情境(负框架)下倾向于冒险。这种效应在人们的风险决策中普遍存在[7],但很少有研究探讨在预测他人风险偏好时是否存在框架效应,以及框架效应如何与原型知识和移情作用共同影响风险偏好预测。

本研究以问卷方法研究男、女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的预测情况,从而分析风险预测中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2 方 法

2.1 被试

共13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本次问卷测试,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其中57名男生和61名女生。有效被试的年龄从19岁到24岁,平均年龄为22 8岁。

2.2 实验设计和实验材料

采用2(被试性别:女性/男性) 2(任务框架:得益情境/损失情境) 3(预测对象:自己/其他男性/其他女性)的实验设计。其中任务框架和预测对象为被试内因素。得益和损失的任务情境各有7个,要求被试在每种情境中从确定方案和风险方案间作出自己的选择,并预测其他男同学和女同学的选择。各个情境中的风险事件(B)均相同,而确定方案(A)的损益值存在梯度变化。该情境材料和评价方法以Hsee等和Siegri st等的实验设计为基础[2,4]。7种决策任务中备选的确定方案A的损益值分别为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和 1600;而风险方案B都是 0 5的概率得(失) 2000,0 5的概率得(失) 0 。详见表1。

表1 得益条件下的7种情境及

所有反应模式的风险偏好指数

风险偏好指数

12345678 1.A: 400

B: 2000或 0 2.A: 600

B: 2000或 0 3.A: 800

B: 2000或 0 4.A: 1000

B: 2000或 0 5.A: 1200

B: 2000或 0 6.A: 1400

B: 2000或 0 7.A: 1600

B: 2000或 0

3 结 果

3.1 风险偏好指数的计算

采用H see和W eber提出的方法计算出风险偏好指数(ri sk preference index,RPI)来表示风险偏好水平。表1说明在得益条件下的风险偏好指数的定义方法。RPI值在1~8之间变化,RP I越大表明越喜好冒险。如果被试的反应不合逻辑,就视为缺省值(如被试在情境2中选择肯定方案A,而在情境3中选择冒险方案B)。得益条件下,若被试在7种情境中都选肯定方案,其RPI记为1;若只在情境1中选择风险方案,在其他情境中选择肯定方案,记为2;依此类推,若在7个情境中都选择风险方案,则记为8。

20应用心理学 2002年第8卷第4期

在损失条件下RP I 用相似的方法计算。若被试在7个情境中都选择肯定方案(A),其RPI 定义为1;若被试仅仅在情境7中选择风险方案(B)而在其他情境选择肯定损失的方案(A),就定义为2,依此类推。若被试在所有情境中都选择风险方案B,RP I 值记为8。3.2 各实验条件下被试对不同对象的风险偏好预测结果

将被试的性别作为组间变量,任务情境和预测对象为组内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1)被试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 (1,116)=2 28,p=0 134,即男女被试对风险偏好的判断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2)任务框架(得益/损失)的主效应显著,F (1,116)=113 52,p=0 000。被试在损失情境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偏好预测均高于得益情境。

(3)预测对象的主效应也显著,F (2,232)=135 38,p=0 000。被试认为 其他男性 比 自己 或 其他女性 更喜欢冒风险。

(4)方差分析还表明,被试性别、任务框架、判断对象的三阶交互作用也显著,F (2,232)=4 08,p =0 018。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得益情境下,男被试对自己的风险偏好的判断高于女被试对自己的判断,在对其他女性的判断上,男女被试无显著差异;而在损失情境下,女被试对自己和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判断高于男性对自己和其他女性的判断。在得失两种情境中,女被试对其他男性的判断均高于男被试的判断。具体结果如图1、图2。

3.3 被试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预测的相关我们计算了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对

不同对象风险偏好预测的相关。如果对他人的风险偏好的判断是建立在自己的感受上,那么对别人的风险偏好的判断和对自己的判断应该有显著相关。由表2可知,得益情境下的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的判断相关显著,损失情境下亦然。两种情境中被试对自己的风险偏好的判断与对他人的判断有显著相关,而得益情境下的自我判断与损失情境下对他人的判

断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图1 男女被试对三类对象在得益框架下

风险偏好的预测结果

图2 男女被试对三类对象在损失框架下

风险偏好的预测结果

表2 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对不同对象风险偏好预测的相关

1

23456

1.得益-自己

2.得益-其他女性 0.41

** 3.得益-其他男性 0.33**

0.25**

4.损失-自己-0.1538 0.04-0.07

5.损失-其他女性-0.20* 0.15

0.10 0.49

**

6.损失-其他男性-0.34*

*

-0.04

-0.02

0.45

**

0.48

**

注:*

p<0.05,**

p<0.01。

21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何贵兵等

4 讨 论

在群体决策、多人对策以及委托投资等许多情况下,对自己和别人的风险偏好作出正确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男女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情境下对自己和其他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偏好进行判断和预测的倾向性,并分析性别原型知识、即时情绪和任务框架对风险偏好预测的影响。

研究发现,就自我判断而言,在得益条件下,男性高于女性;在损失条件下,女性高于男性。这个结果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愿意为较多得益而冒不确定的风险;而女性更愿意孤注一掷冒较多损失的风险去避免确定的损失。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性对得益和损失的不同感受阈有关。一般来说,男性对得益更敏感而女性对损失更敏感,因此男性会对确定得益不满足,而对确定损失的承受力较高。

与自我判断相比,男女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均高估其他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并且女被试对其他男性风险偏好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男性的判断。这种判断倾向表明被试关于男性冒险性的性别原型知识影响了被试的风险预测,而且女性对男性冒险性的原型知识更强于男性。

研究还发现,被试在损失情境下对所有对象的风险偏好判断均高于得益情境。这表明个体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在预测他人偏好时同样会发生。也就是说,某种程度的损失会比相同程度的得益引发更大的情绪反应。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他人风险偏好预测时的框架效应也正支持了预测基于即时情绪的假设。

另外,得益条件下男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无显著差异,损失条件下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这也恰恰说明性别原型知识、移情作用和框架效应结合在一起影响着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相关分析发现,两种条件下风险偏好的自我判断和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的高相关,损失条件下的相关高于得益条件下的相关,得益条件下的自我判断和损失条件下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证明了移情和框架效应的联合作用。

5 结 论

(1)就自我判断而言,在得益条件下,男性高于女性;在损失条件下,女性高于男性。

(2)与自我判断相比,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均高估其他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并且女被试对其他男性风险偏好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男性的判断。

(3)被试在损失情境下对所有对象的风险偏好判断均高于得益情境;得益条件下男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无显著差异,损失条件下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

(4)两种条件下的自我判断和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的高相关;损失条件下的相关高于得益条件下的相关;得益条件下的自我判断和损失条件下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负相关。

上述结论表明,性别原型知识、即时情绪的转移和框架效应结合在一起共同影响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参考文献

[1]W allach M A,Wing C W.Is risk a val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 al Psycholo gy,1968,9(1):101~106

[2]H see C K,Weber E U.A fundamental pre

diction error:Self others di screpanci es in ri sk preference.Journal of Experim ental Psychol ogy:General,1997,126(1):45~53

[3]H see C K,Weber E U.Cross national di ffer

ences in ri sk preferenc e and lay prediction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 aking, 1999,12(2):165~179

[4]Siegrist M,Cvetkovich G,Gutscher H.Ri sk

preference predictions and gender stereo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793289.html,anizational Behavi or and H um an Deci sion Proc esses,2002,87(1):91~102 [5]Byrnes J P,M i lle r D C,Sha fir W D.Ge nde r dif

22应用心理学 2002年第8卷第4期

ference s i n risk ta king:A me ta analysi s.Psy

c hologica l Bulle tin,1999,125(3):367~383

[6]Kahnem an D,T versky A.Choices,values,

and frames.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

(4):341~350

[7]何贵兵.决策任务特征对风险态度的影响.

人类工效学,1996,2(2):12~16

Effects of Gender Stereotypes and Task Frames on Risk Preference Predictions HE Gui bing LIANG She hong LIU Ji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Abstract

In this study,118participants w ere asked to predict the risk preferences of themselves and other male and fe male people in loss and gain situations.Both men and w omen predicted that people were more risk seeking in loss situation than did in gain situation.T hey also over estimated males risk preferences but underestimated fem ales .In loss fram es,women s estimation of risk preferences for all target person w as moderately higher than men s.T 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knowledge of gender stereotype,task fram ing as well as immediate feeling could jointly influence risk preference predic tion.

Key words:risk preferences,prediction,gender stereotype,framing effect

(上接第35页)

Influence of Frequency of Words and Grades

on the FOK Judgment

BAI Ye XUE Li li GUO Chun yan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Capital Norm al University,Beijing,100037)

Abstract

In the ex periment,w e use the emerging frequency of the w ords and the subjects grades as the independent v ariables to ex plore subjects ability of Metamemory M onitor in the feeling of know ing experience.We adopt the classical approach,which was put forw ard by Hart to m ake an inquiry into the facts that influence the g rade or the accuracy of the FOK judgment.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 ent show that subjects grades influence the grad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FOK judgment.The university students grade and accuracy of the FOK judgment are all higher than the middle school stu dents grade and accuracy of the judgment.At the same time,the emerging frequency of the words influences the grade,but not the accuracy of the FOK judgm ent. Subjects grades of the FOK judgment on the hig h fre quent paired w ords are higher than their grades of the judg ment on the low frequent paired words w hile sub jects accuracy of the FOK judgment show s no differ ence betw een the high frequent paired w ords and the low frequent ones.

Key words:grade of the FOK judg ment,accuracy of the FOK judgment,metamemory monitor

23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何贵兵等

经济学基础 偏好与效用

【课题】偏好与效用 【教材版本】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吴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效用的概念。 2.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经济现象 【教学重点】 效用的构成因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教学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教学媒体】 制作PPT。 【教具及教学方法】 投影仪 情境导入法,课件法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第二环节新授课 第三环节教学演示总结学生训练 【教学过程】 偏好与效用 第一环节新课引入 导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一般去超市都买哪些东西,你们购物车里面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相同的? 让学生间展开讨论,教师请学生起来作答,根据他们的购物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同的购物情况,从而引出新课 以下可以解惑:1.偏好与欲望 2.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一、欲望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不足之感,求足之愿 它是一种心理感觉,特点是具有无限性和层次性 学生归看一下课件上的打油诗,它是人无止境欲望的真实再现 二、偏好 偏好是你对于物品的喜欢程度,属于主观评价。 如,有些人喜欢喝啤酒、有些人只喝可乐;有些人喜欢流行音乐、有些人喜欢古典音乐。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甲之砒霜,乙之佳肴” 三、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 效用就是从某一商品的消费中我们自己得到的满足感、幸福感。 两个特征: 主观性:徐悲鸿的“八骏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793289.html,/so?q=%B0%CB%BF%A5%CD%BC&opt-imag e=on&fm=QH360&ie=gbk) 相对性 慈禧携光绪逃往西安与玉米面窝窝头的故事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感的增量。

银行职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偏好

银行职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在追求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愿意且能够承担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总量。这一概念来源于风险管理实践活动,也可以翻译为“风险胃口”。例如,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可能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大,将资产更多地投资到高风险领域(如新产品、新兴行业等),从而追求较高的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出现重大风险或损失,将资产重点投入到低风险领域(如成熟的市场、高信用等级的客户、低风险产品等),从而获取较低但稳定的收益。 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定为银行战略层面的内容,是董事会在考虑利益相关者期望、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风险管理的底线。 商业银行一般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风险偏好。 常见的定性描述有:达到或超过目标信用级别、确保资本充足、对压力事件保持较低的风险暴露、维持现有的红利水平、满足监管要求和期望等。定量指标通常包括资本类指标、收益类指标、风险类指标及零容忍度类指标。 资本类指标反映银行希望维持偿付能力、维持持续经营能力的资本水平,主要有: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收益类指标反映银行收益水平,主要有:收益波动、经风险调整后收益、每股收益增长率等;风险类指标一般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各类型风险指标,反映银行对不同风险可以接受的水平或程度;零容忍度类指标反映了银行对某些经营活动范围或风险类型的接受程度为零。 风险偏好指标选取需要体现全面性和重要性。全面性是指指标设置要反映银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并覆盖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重要性是指风险偏好重在明确需长期坚持的重要目标、方向,重点突出核心指标、关键指标。 风险偏好指标值的确定要体现稳定性和合规性原则。 建立有效的风险偏好框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此外,将风险偏好分解落实到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于大部分商业银行也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从国际商业银行建设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协会的调研报告显示仅26%的机构将风险偏好真正落实到业务条线,37%的机构能将风险偏好与日常决策相联系。 在风险偏好设置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因此,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实质上是收益性与安全性的平衡。 二是将风险偏好与战略规划有机结合。 因此,战略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战略决定偏好,偏好约束战略”。 三是向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传导。 四是持续地监测与报告。至少每年度对风险偏好进行一次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风险控制体系 第一部分:风险类别 依照风险的内容和来源,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风险分为:1.战略风险 2.财务风险 3.市场风险 4.运营风险 5.法律风险 结合我司现发展阶段,将公司风险控制系统主要划分为两大板块,即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与公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战略风险控制 (详见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二、财务风险控制 (详见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三、运营风险控制 (详见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一)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风险性决定; (二)建立内控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三)建立内控批准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四)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部门、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 (五)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适当考虑把各业务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四、法律风险

建立健全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形成由企业决策层主导、企业法律顾问牵头、企业具体业务部分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责任体系。 对合同审批的内部控制(关键词“公司公章、合同章的管理”)公司应制定严格的合同审批程序,以防止随意签署合同。 公司合同涉及到公司的法律责任、资金收付、税收支出等等,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完善的审批流程:此时的低效率有助于控制公司的风险、降低经办人员的责任。 1、对于常规合同,公司内部确定经领导、律师审核通过的标准文本;如果对方提出修改部分条款,需要走审批程序; 2、对于非常规合同,需要走经办人、经办部门经理、(财务总监)、法律顾问、总经理(乃至董事长)审批后,公司办公室、业务部门方可予以盖章。 3、主要审查: (1)合同主体;(2)业务的合法合规性;(3)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浮动、浮动的条款;(4)涉及到的全部税收计算;(5)相关约束商务条款是否合理;(6)权责利是否明确对等;(7)是否超过总经理、董事长、董事会的审批权限等等 第二部分:业务控制体系的建立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管理办法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 偏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6〕44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等相关监管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是指董事会对全行在实现经营战略目标过程中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的表达方式。 第三条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体现收益、资本和风险的均衡,应与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并服务于整体战略的实施推进,是制定年度预算和业务计划的重要依据。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为我行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明确的政策指导和风险水平要求,使我行能够承担与经营战略和管理能力相符的风险,防止承担不可接受的风险或过低的风险,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 第四条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的管理应遵循适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应当与我行规模、业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经验战略和管理能力相适应,其内容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资本规划、绩效考评和薪酬机制相衔接。

(二)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应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覆盖收益、风险、资本、流动性等总体经营目标和我行所面临的各类主要风险。 (三)有效性原则。确保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能够有效传导至各业务条线、各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其执行情况能够得到持续监控和评估,从而使我行能够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主要风险,有效支撑各项业务的稳健经营与发展。 (四)动态性原则。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监管要求、业务发展水平以及我行风险管理能力等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其涉及的制度、标准和流程等进行持续跟踪、调整。 第一章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董事会对根据银行风险状况和外部环境,以及全行风险承受能力、经营战略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承担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如下: (一)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管理办法。 (二)制定年度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方案,包括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和确保风险限额的设立。 (三)必要时对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方案进行调整。 (四)审阅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内部审计报告。 第六条董事会授权其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如下职责:

(完整版)风险偏好测试表

第一步:您的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人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其风险偏好各不相同。因此,作为一个投资者来说,您是独一无二的。 请认真的完成以下的趣味测试,以确定您的风险偏好类型。 1、您目前所处的年龄阶段: 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 2、您的朋友或同事会以下列哪句话来形容您? 您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经仔细考虑后,您会愿意承受风险 您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您从来都不愿承担风险 3、什么是您目前投资的主要目的?请在以下五个答案中选择最符合您的一个描述: 希望利用投资以及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在短期内用于大额的购买计划。 没有具体目标,只想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同时希望能够得到固定的收益。 没有具体目标,希望投资能获得一定的增值,同时获得波动适度的年回报。 没有具体目标,更倾向于长期的成长,较少关心短期的回报以及波动。 没有具体目标,只关心长期的高回报,能够接受短期的资产价值波动。 4、假设您参加一项有奖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并且已经胜出。现在,主持人要求您在以下的获奖方式 中做出选择,您会选择: 立刻拿到10,000现金 有50%机会赢取50,000现金的抽奖 有25%机会赢取100,000现金的抽奖 有5%机会赢取1,000,000现金的抽奖 5、长期来说,如果与股票市场整体的表现相比,您希望您的投资: 与股市保持同步增长 略微超过股市整体的增长 显著超过股市整体的增长 极大的超过股市整体的增长

6、以下哪项描述最符合您对本项投资在未来3年内的表现的态度? 如果发生亏损,我并不在乎 我能承受一定程度的亏损 我只能承受较小的亏损 我几乎不能承受任何亏损 我需要至少获得一定的收益 7、根据您以往投资的经验,当有相当的资金被分配到高风险的股票或是其他不确定收益的项目中时, 您通常: 非常焦虑有一些焦虑完全放心 风险承担偏好的问卷(整理): 1。如果你跟朋友赌足球赛,赢了300元,你会: A。赎买日常用品B。买彩票C。存到银行D。买股票 2。你买了200股股票,每股20元,两周后,股票涨到30元,你会决定: A。加码购买该股B。卖掉,获利了结C。卖掉一半,先捞回成本,再保留一半,继续投资(机)。3。当股市大涨时,你会: A。“早知道就多买一些!” B。打电话给你的投资顾问,听听他的意见C。觉得很庆幸没有投资股市,因为它波动太厉害了。 D。毫不关心。 4。你正计划旅行,你可选择事先预订150元/日的房间,或者宁可等旅馆当晚空出房间,但价格可能是100元/日或是300元/日,你会: A。选择固定费率B。问问亲友临时订户的情况C。一方面等待旅馆空房,一方面买度假保险 D。宁可投机,等待旅馆有空房。 5。你的公寓房东目前想要把公寓改装成Condo出售,他让你选择你可以用75000元的价格买下现住的公寓,或现在支付15000元,保留用同样价格购买之权利(目前公寓市价100000元,价格仍持续上扬中),你必须贷款来支付房屋的首期付款,而且所支付的抵押借款分期款及Condo的管理费用比目前房租还贵,你应该: A。买下公寓B。买下公寓,再想办法转手。C。出售权利,然后再承租该公寓。 D。出售权利,然后搬出到外面住,因为你认为有小孩的夫妇购买这样的单元更合适。 6。你在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已经工作三年,你身为主管,老板给你权利以10元的价格,购买到最多2000股的普通股,虽然这家公司是未上市的公司,但是老板也曾经顺利地出售过其他三家关系企业,利润也很高,而且将来也有意思将此公司出售,你: A。买越多股票越好,并告诉老板还可以买更多。B。购买2000股 C。购买一半数量的股票D。购买数量很少的股票 7。你第一次到赌城,你会选择: A。25分的老虎机B。5元的轮盘C。1元的老虎机D。25元底的21点。 8。你到一陌生城市,想请某人吃饭,你会如何挑选适合的餐厅: A。从当地报纸了解有关餐厅的报道。B。询问同事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风险偏好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风险管理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知识点:风险偏好 ● 定义: 商业银行在追求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能够承担风险类型和风险总 ● 详细描述: 1、过程: (1)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 (2)全面性和重要性 (3)稳定新和合规性 (4)逐步完善 2、注意项: ①相关者期望 ②风险偏好与战略规划 ③业务分线和分支机构 ④持续监测与报告 例题: 1.对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分析主要采用() A.定量法 B.定性法 C.观察法 D.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正确答案:D 解析: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主要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 2.银行监管与外部审计各有侧重,通常情况下,银行监管侧重于( )。 A.财务报表检查 B.关注财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C.银行机构风险和合规性的分析、评价 D.会计资料规范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风险偏好的概念理解和记忆。正确答案是C。通常情况下 ,银行监管侧重于银行机构风险和合规性的分析、评价。 3.制定明确的风险偏好,有助于商业银行( )。 A.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交流的基础 B.清楚地认识自身能够承担的风险 C.追求财务利润、发展速度和经营规模 D.明确表达对待风险承担的态度 E.避免内部各管理层级、各业务条线对风险胃口迥异,各自为政 正确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察风险偏好的概念理解和记忆。正确答案是ABDE。制定明确的风险偏好,有助于商业银行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交流的基础、清楚地认识自身能够承担的风险、明确表达对待风险承担的态度、避免内部各管理层级、各业务条线对风险胃口迥异,各自为政。 4.银行监管与外部审计各有侧重,通常情况下,银行监管侧重于( )。 A.财务报表检查 B.关注财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C.银行机构风险和合规性的分析、评价 D.会计资料规范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风险偏好的概念理解和记忆。正确答案是C。通常情况下 ,银行监管侧重于银行机构风险和合规性的分析、评价。 5.下列指标不属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收益类指标的是( )。 A.每股收益增长率 B.经风险调整后收益 C.资本充足率 D.收益波动率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风险偏好的概念理解和记忆。正确答案是C。资本充足率不

1客户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题

客户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题 投资有风险,不同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的客户,应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或投资组合。以下测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第二位客户 1 客户风险偏好测试 1.风险投资于您而言:B A觉得很危险B可以尝试低风险C比较感兴趣D非常感兴趣 2.您的亲友会以下列哪句话来形容您:C A您从来都不冒险 B您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C您经仔细考虑后,会愿意承受风险 D您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 3.假设您参加一项有奖竞赛节目,并已胜出,您希望获得的奖励方案:B A立刻拿到1万元现金 B有50%机会赢取5万元现金的抽奖 C有25%机会赢取10万元现金的抽奖 D有5%机会赢取100万元现金的抽奖 4.因为一些原因,您的驾照在未来的三天无法使用,您将:A A搭朋友的便车、坐出租或公车 B白天不开,晚上交警少的时候可能开 C小心点开车就是了 D开玩笑,我一直都是无照驾驶的 5.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刚出现。但您得借钱,您会选择融资吗?C A不会B也许C会 6.您刚刚有足够的储蓄实践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旅行,但是出发前三个星期,您忽然被解雇。您会: C A取消旅行 B选择另外一个比较普通的旅行 C依照原定的计划,因为您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准备寻找新的工作 D延长路程,因为这次旅行可能成为您最后一次豪华旅行 7.如果投资金额为50万元人民币,以下四个投资选择,您个人比较喜欢:B A最好的情况会赚2万元(4%)人民币,最差的情况下没有损失

B最好的情况会赚8万元(16%)人民币,最差的情况下损失2万元(4%)人民币 C最好的情况会赚26万元(52%)人民币,最差的情况下损失8万元(16%)人民币D最好的情况会赚48万元(96%)人民币,最差的情况下损失24万元(48%)人民币 4.如果您收到了25万元的意外财产,您将:B A存到银行 B投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 C投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 D投入到生意中 2 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1.您现在的年龄:D A60岁以上B46-60岁C36-45岁 D26-35岁E25岁以下 2.您的健康状况如何:D A一直都不是很好,要经常吃药和去医院 B有点不好,不过目前还没什么大问题,我担心当我老了的时候会变得恶劣 C至少现在还行,不过我家里人有病史 D还行,没大毛病 E非常好 3.是否有过投资股票、基金或债券的经历?A A没有B有,少于3年 C有,3~5年D有,超过5年 4.您目前投资的主要目的是?D A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同时获得固定收益 B希望投资能获得一定的增值,同时获得波动适度的年回报 C倾向于长期的成长,较少关心短期的回报和波动 D只关心长期的高回报,能够接受短期的资产价值波动 5.您投资的总额占您个人(或家庭)总资产(含房产等)的:C A低于10%B10%-25%C25%-40%D40%-55% E55%以上 6.您预期的投资期限是:C A少于1年B1-3年C3-5年D5-10年E10年以上

某某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doc

某某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1 关于印发《****集团公司全面风险 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所属企业: 现将《****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风险管理实施方案通知 附件: ****集团公司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和****集团战略发展要求,集团公司决定从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项目,计划利用2~3年时间,最终建立****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提高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的借鉴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集团公司决定

聘请咨询机构作为外部专家,指导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考虑集团本部及所属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特点,坚持“总体规划、整体部署、重点突出、分步实施、逐层推进”的总体思路,走“先试点、后推广、再提高”的路线,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全面风险管理项目启动、试点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2月) 通过本阶段工作,集团本部及所属企业初步完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工作,为后期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集团本部及试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并开始测试运转,重要领域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为第二阶段在非试点企业进行项目推广积累经验;同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工作基本完成,为后期信息系统的实施打下基础。 该阶段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项目准备阶段(2010年07月~2010年10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开展调研,明确项目目标、制定项目总体方案,选定咨询机构,做好项目动员部署等其他准备工作。具体方案详见附件一。 (二)项目启动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04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一是****集团本部及所属企业完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二是做好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工作;三是确定风险管理内容和第一阶段风险管理重点项目,开展重大风险管控;四是明确试点企业,并制定各试点企业风险管理实施

偿二代下的风险偏好体系

【1】以下对风险偏好体系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风险偏好体系可以指导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预算的编制 B.风险偏好体系无法支持资产配置和负债优化 C.保险公司通过构建风险偏好体系完善公司流动性的管理 D.风险偏好体系可以与绩效评估结合,帮助公司形成风险管理文化 对不起,您答错了!正确答案:B 【2】《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中要求保险公司对风险偏好体系进行评估和必要更新的频率是()。 A.至少每月进行一次 B.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C.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D.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3】风险偏好体系的核心是()。 A.风险偏好 B.风险容忍度 C.风险限额 D.关键风险指标体系 对不起,您答错了!正确答案:A 【4】()反映了董事会及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盈利回报、资本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态度,使风险承担和战略目标一致。 A.风险偏好 B.风险容忍度 C.风险限额

D.关键风险指标体系 【5】()是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的具体体现,是公司具体展开暴露监控的重要工具。 A.风险偏好 B.风险容忍度 C.风险限额 D.关键风险指标体系 对不起,您答错了!正确答案:D 【6】风险关键指标(KRI)的特性包括相关性、容错性和()。 A.及时性 B.全面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对不起,您答错了!正确答案:B 【7】历史数据分析法中收集2KR历史观测值,其中理想的观测值个数通常在()个以上,如果存在异常观测值,可以酌情剔除,最终形成KRI历史数据集。 A.10 B.11 C.12 D.15 E.17 对不起,您答错了!正确答案:A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十步法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十步法 一、现状调研和总体评估 二、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首先风险管理体系与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之间的关系,集团战略决定集团管控,风险管理体系是集团管控的其中一个分支,这是我们大家要明白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风险管理在整个集团管控里面,是一个组成部分,那么集团管控,是战略的一个组成部门,所以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一个母子孙的关系。 其次是风险管理建设的基本框架,就是一个文化,一个信息系统,所以风险管理的环境,尤其是风险文化的建设,风险信息系统的建设。风险信息系统不仅在ERP里有所表现,而且各种子公司的风险管理部,给母公司风险管理中心上哪些报告,母公司的风险管理中心给风险管理委员会上哪些报告,风险管理部门如何参与到各级会议里去,如何协助决策,都是这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后,风险管理组织怎么设,风险管理组织怎么运作,作为一个组织和流程。这些设计完了以后,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完成了。专门就是风险方面的一些认识、理念,一些行为等等。那么这是风险管理当中,各级组织,母公司下面有风险管理委员会,另外有风险管理部门,公司层面上有风险控制的部门,在子公司里有风险控制的部门,就是子公司风险管理部或专员,在信息系统里面有风险管理的派驻机构,这样的话,风险管理部门才是完全的。另外呢,外部还有中介机构,外审等等。 三、风险信息系统的建设 首先是风险基础信息收集,整个所有其他公司发生过的风险,历史以来的风险的法律法规,风险管理方面的各种文件,做法全部收集在这里,另外

整个公司的风险地图,就是公司面临哪些风险,所有罗列的风险全部画出来,另外风险数据库,把各种风险初始信息全部收集上来,甚至按照风险感觉宇宙,分门别类,你看成根目录就好了,一个目录,然后就不断地在这上面填空,发动各级员工,公司外部内部的,全部去收集,然后风险识别。 四、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首先是对内部风险、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具体识别手法可以有这么一些,比如头脑风暴,一些人坐在这里,我们法律上有哪些风险,大家一说,一个人记录,差不多就下来了,不是说这些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记录下来的都是原始记录,可能有些逻辑表述不清,还有些包容关系,母与子的关系,还有一些不搭介的等等,还要再识别。 其次是对风险进行评估,那么风险识别出来以后,对风险进行分析,这个风险它的成因是什么,类别是什么,这个风险可能发生的可能性高低,破坏性高低,对风险进行分析。 最后,把所有的风险根据它的影响度和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对风险进行评价,这是刚才的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出来以后,比如说所有落在蓝的里面的都是重大风险,但是即使是重大风险,我们仍然要进一步打分,不能说重大风险都是等量齐观的,还有风险一,风险二,给权重评分,把重大风险找出来了。 五、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就是整个公司面对风险的基本的态度,为什么要制定最基本的态度呢,因为如果太害怕风险,对公司不敢向前,也有问题,太不害怕风险,傻大胆,基本上它的成功就是概率事件,我们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标准有三个,一是风险偏好,风险偏好在这里特指公司风险偏好,而不是个人风险偏好。有些大胆的领导,被分配到一个胆子很小的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2002年第8卷第4期,19-23Applied Psychology 2002.Vol.8.No.4,19-23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何贵兵 梁社红 刘 剑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摘 要 118名大学生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和女 性的风险偏好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被试在损失框架下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的 预测均高于得益框架,且都高估了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了女性的风险偏好。在损 失框架下,女性被试对各类对象的风险偏好预测高于男性的预测。研究认为,性别 原型知识、任务框架和即时情绪共同影响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预测 性别原型 框架效应 中图分类号:B849: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2)-04-0019-05 1 引 言 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都会面临决策风险。特别是在群体决策和多人对策情境中,决策者人数较多,决策任务较复杂,风险往往也更大。准确地认知风险,并对不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作出正确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有关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较多关注个体在不同任务情境下的风险知觉和冒险行为,较少涉及被试如何预测他人的风险偏好。 在有限的关于他人风险偏好预测的研究中,W allach和Wing提出了 冒险就是价值(risk as value) 的观点[1]。它要求被试在各种假设情境下选择自己的风险偏好,同时还要预测大多数同伴的选择。结果发现无论男女被试都认为自己比同伴更喜欢冒风险,且他们所钦佩的选择往往比自己的实际选择更冒险。其解释是冒险比保守更具有文化性价值。 H see和Weber认为,人们的风险偏好预测取决于他们的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即时情感反应[2,3]。他们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学生都认为美国人更具冒险性,而别人比自己更具冒险性。然而,高估别人的风险偏好的现象仅仅在对笼统的 他人 作预测时发生(如 其他学生 )。他们从原型知识影响和移情作用的角度进行解释。风险偏好作为一种原型特征影响对美国人冒险性的判断。同时,若目标人是真实、具体的,被试的预测就会建立在自己对风险的感受上(移情),而由于抽象、笼统的人与被试的情感距离较远,被试对他们的预测较少受情绪反应的影响,因此判断他人比自己冒险。Siegri st等的研究也证明了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情感反应会影响风险偏好预测[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00053)资助项目。

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背景……………………………………………………………………………………l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3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7 五、研究创新与特色……………………………………………………………………………9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10 一、概念界定…………………………………………………………………………………~10 二、度量方法…………………………………………………………………………………..11 三、相关理论…………………………………………………………………………………..12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5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避税动因………………………………………………………………..15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避税方法………………………………………………………………一17 三、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避税影响的研究假设…………………………………………一18第四章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实证分析……………………………………………2l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l 二、变量定义…………………………………………………………………………………一2l 三、模型的设定………………………………………………………………………………..26 四、实证分析…………………………………………………………………………………一26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7 一、研究结论…………………………………………………………………………………一37 二、政策建议…………………………………………………………………………………。38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一39参考文献……………………………………………………………………………………………..40至筻谢………………………………………………………………………………………………………………………………4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 V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设定与应用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设定与应用——以汇丰控股为例 一、风险偏好的概念和风险偏好陈述书(Risk Appetite Statement)风险偏好是一家银行希望承受的风险类型及承受有关风险敞口的程度(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描述)及其所利用的治理和报告方法的具体表述。其核心作用之一是在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风险之间划出清晰分界线,并作为有关银行日常业务发展和持续管理的一个内部共识与依据。鉴于市场环境条件的持续改变,有关银行在设定具体风险偏好时,既要充分考虑当下营运环境,又要前瞻性地对有关营运环境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如何变化的基础上而作出判断。作为基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偏好要定期设定并每半年重检一次,若遇市场营运环境急剧变化时,重检的频密度可适当加大。作为全行风险治理和管理的大政方针,并为便于内部遵守与执行,有关银行通常会由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与全行各利益相关者双向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书面《风险偏好陈述书(Risk Appetite Statement)》的形式,报请首席风险官会同银行管理层审查后,再报请董事会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供全行各业务部门和业务单位依照执行。 二、风险承受能力、偏好、容忍度、限额间和风险目标或范围间的相互关系 风险偏好实际上是由风险承受力、偏好、容忍度、限额和风险目

标或范围等几个核心组成,其中,风险承受能力(Risk Capacity)指的是一家银行在追求履行其使命(Mission)、达至其愿景(Vision)、实现其业务目标和价值目标时能承受的风险类型和最大风险数额,它与银行的资本直接相关并受外界利益相关方或监管机构的要求的影响。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是一家银行在基于某一风险回报平衡点上愿意承受或保留的总的风险敞口的总量。它反映有关银行的业务策略、风险策略及各利益相关人的期望并通过与管理层讨论由董事会设定或批准。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是一家银行愿意承受的整合加总的风险量(有时是在某一业务单位或某一特定风险类别之内),并以能被监控的定量方式表述和明确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结果或风险水平。风险限额(Risk Limits)是针对特定债务人、产品、业务线或风险类别或行业、区域或国家而设定的更精细的风险容忍度,它是一家银行总体风险偏好常用的具体实施形式,并按风险敞口种类计量的口径记录、更新和监控银行风险敞口。风险目标或范围(Risk Target or Range)是银行为在其风险偏好和容忍度内为实现其业务策略和目标而期望承受最佳风险水平的勾稽关系,在操作实务上银行通常会在设定其风险偏好时把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容忍度和风险目标范围包含在内。影响风险偏好的因素主要包括:财务目标(Financial Objectives)、风险类型(Risk Type)、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Risk Infrastructure)、风险文化(Risk Culture)、信用风险策略、银行基于不同客户类别和产品、经济领域和地理区域等口径的授信计划、银行目标市场(包括:在每一授信界别的目标市场、倾向性的多元化或

X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研究

X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研究“当今世界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已渐成共识,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影响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对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它促使企业建立动态的自我运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对规避企业重大风险损失,提升企业依法经营、科学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和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框架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政策法规,在理论上对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不同的体系框架以及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特征等进行分析;实践上,从X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入手,运用国外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先进理念,参照国内部份央企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践,进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X集团公司经过几年的管理提升,已打下了较好的内部控制基础。 与内控体系中的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相同要素不做重复研究和建设。X集团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重点研究风险管理的流程及各环节的具体实施和工具模版的应用。按照“目标、风险、控制”相一致的原则,先梳理业务流程,理清重要流程的关键节点,同时开展中高层领导的访谈调研工作,了解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重大和重要风险;其次对公司管理制度及访谈纪要进行整理,开展风险识别,分析风险在X集团公司的表现和形成的原因,形成风险事件库;在此基础上设置评价指标,对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整理形成风险排序表;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不同层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和应对措施;最后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和监督,形成一套闭环风险管理体系框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明晰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的要素和范围,形成有色金属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步骤和方法体系,建立涵盖X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各方面较为完善的、运行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满足公司的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性目标,并通过有效实施,达到“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目的,为X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董事长个人特征、风险偏好与公司偿债能力

董事长个人特征、风险偏好与公司偿债能 力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11-0133-03 引言 自首批创业板企业于2016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以来,创业板企业以其自身特点和快速成长性备受瞩目。创业板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板块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该板块公司的董事长或者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投资者或者说股东与管理者的合二为一使得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减轻,且对公司战略宗旨和发展远景有着更为明确的认识。与其他管理者相比,他们更有可能会做出更加有利于公司整体利益的决策,促使公司更好发展。研究创业板公司董事长个人特征对公司的影响将是一个很有探究意义的话题。董事长自身的背景特征会影响其决策,这一系列决策也会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巨大影响。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管理者或CEO对于公司影响的研究始于1984年Hambrick 和Mason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是不能够有效替代的,管理层的背景特征对心理认知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和决策等。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研究管理者个人特征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Heaton开创性地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项目的收益,从而导致管理者在获取资金时偏好债务资本。Hackbarth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I导者会高估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使公司担负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国内关于董事长对公司偿债能力或债务融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中多数也基于领导者过度自信的角度。江伟认为,董事长年龄越小、学历越低以及且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过度自信行为越强,越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此外,民营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更强。肖峰雷的实证研究表明,董事长过度自信的公司投资支出更多、更倾向于选择较高的长期负债比率和股利支付率。李永壮从债务融资偏好所起的中介作用角度探讨了领导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不同,本文以董事

农商银行2018年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文件

农商银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 以及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本行《章程》,结合本行风险管理实际,特制定本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以及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一、风险管理策略 本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五个方面。 (一)风险分散:即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在经营中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或同一地域的客户,使客户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 (二)风险对冲:即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风险。 (三)风险转移:即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如担保)。 (四)风险规避:即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 (五)风险补偿:即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管理,而且又无法规避、不得不承担的风险,可以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

二、风险管理流程。 本行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制,将风险管理流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步骤。 (一)风险识别:指借助于各种分析方法,对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即确定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风险。 (二)风险计量:指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计量所承担的所有风险,并采用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 (三)风险监测:指通过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风险在进一步恶化之前,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随时关注采取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实现质量、效果。 (四)风险控制:指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三、风险管理体系 (一)本行董事会是最高风险管理与决策机构,承担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负责审批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可以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并定期获得关于风险性质和水平的报告,监控和评价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 (二)监事会负责风险管理的监督,全面了解风险管理状况,跟踪、监督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工作,检查和调研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

经济效用与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消费偏好又指消费者对于所购买或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爱好胜过其他商品或劳务,又称“消费者嗜好”。它是对商品或劳务优劣性所产生的主观的感觉或评价。偏好受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偏好的重要性质是偏好的有序化,即消费者对于商品组织的偏好程度是有顺序的。 消费者偏好假设 现代经济学对消费者偏好有三条假设:一、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偏好程度;二、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三、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永远大于数量少的组合。 消费者在商品选择过程中,并不一定要对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进行精确计量,比如消费者无需说出对于某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效用是另一种的若干倍。消费者只要知道某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比另一种所带来的效用更多或更少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需要具体知道各种商品对消费者所能产生的效用量是多少,只要能知道消费者可以按照满足程度对不同商品的效用进行次序排列就行了。 消费者偏好的特点 偏好具有差异性。体现为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的喜欢程度不同,或者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表现出的喜好不同,即同样的产品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价值可能完全不一样。 偏好具有不确定性。消费者偏好会随着文化、社会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产品的替代品增多,产品生命周期也在缩短,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使得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很难保持固定的偏好。 偏好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偏好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或者是很难改变。消费者偏好的相对稳定性和偏好的不确定性并不矛盾,偏好的不确定性是长时期来看的,考虑的主体是所有消费者,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偏好会随着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只考虑一部分消费者,从短期来看,当消费者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其偏好是很难发生改变的。 偏好具有价值决定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或心理感受决定产品的价值,即消费者效用越高说明其产品的价值越高,反之,则价值越低。产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体现,因此,产品价格应该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期望价格,当价格超过消费者的期望时,消费者尽管偏好某种产品也不会采取消费行为,所以消费者偏好具有价值决定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产品价格高低的影响。 消费者偏好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如果消费者对自己的偏好不稳定又模糊不清,此时要提供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其偏好是不可能的。然而,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偏好不明确,因此容易受影响,易在企业劝说下相信其定制方案供给是令人满意的,是真正符合他们喜好的。并且如果此定制化的供给方案成功的话,这些消费者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该定制化方案符合了他们先前的偏好,并以此为基础.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