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的小手

合集下载

灵巧的小手教案

灵巧的小手教案

灵巧的小手教案灵巧的小手教案课时:1课时(45分钟)教材:无教学目标:1. 学习并练习使用灵巧小手动作,增强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集中力。

3. 培养学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手指操练的图片或卡片。

2. 适当的小手工材料,如小珠子、布料、纸张、剪刀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手指很重要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2:示范灵巧小手动作(10分钟)老师可以展示一些手指操练的图片或卡片,例如:揉玉石、折纸鹤、穿珠子等。

并向学生解释每种动作的好处和意义。

Step 3:学习和练习灵巧小手动作(15分钟)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灵巧小手动作,让学生跟随自己的示范进行练习。

例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珠子,将小珠子放入小杯子中。

老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指导学生一起练习。

Step 4:巩固和延伸(1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灵巧小手动作进行练习,同时提供适当的小手工材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

老师可以在这个环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5:总结(5分钟)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对灵巧小手动作的认识和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灵巧小手动作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专注和集中注意力,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灵巧的小手

中班科学教案灵巧的小手

中班科学教案灵巧的小手引言:科学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实验、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培养出一批灵巧的小手。

本教案将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活动,帮助中班幼儿在科学探索中培养出灵巧的小手。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3.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多样的观察材料,如昆虫标本、植物样本、石头、羽毛等。

2. 学习笔、纸张和其他绘画工具。

3.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或拼图。

4. 雨伞和水杯等日常生活用品。

三、教学步骤:1. 观察与比较(观察力培养)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观察材料,如昆虫标本、植物样本等。

让幼儿们仔细观察这些材料,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们通过观察来发现物品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例如,让幼儿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植物样本,然后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动手制作(动手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可以安排一些手工制作活动。

例如,让幼儿用彩纸和剪刀制作一个简单的纸杯,引导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手指和手掌进行合理的操作。

此外,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某种简单的手工制作,如折纸、剪纸或构建积木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科学活动。

例如,让幼儿们合作完成一幅大型拼图,在拼图过程中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制作活动,如制作折纸、制作模型等,让幼儿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探索与实验(创造力培养)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设计一些探索与实验的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实验室或科技馆,让他们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糖的溶解等。

灵巧的小手健康教案

灵巧的小手健康教案

灵巧的小手健康教案教案标题:灵巧的小手健康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灵巧的小手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

3. 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以促进学生手部肌肉的发展和保持手部健康。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灵巧的小手健康”。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灵巧的小手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写字、绘画、打字、打球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 解释手部肌肉的重要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作用。

- 介绍一些常见的手部肌肉问题,如书写困难、手部疲劳等,并与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

3. 活动和练习(25分钟)a) 手指操练:- 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手指操练活动,如捏泥、捏面团、捏纸团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手部肌肉的发展。

b) 手眼协调练习:- 给学生分发一些小球,并要求他们用手接住并投掷球。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c) 绘画和手工活动:- 提供一些绘画和手工活动,如剪纸、折纸、画画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手部肌肉,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灵巧的小手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手部肌肉的锻炼和保持手部健康。

教学资源:1. 小球2. 纸张、剪刀、颜色笔等绘画和手工活动材料3. 面团或泥土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和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手部肌肉的锻炼,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方法和游戏。

2. 与学生的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家庭活动的建议,以促进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和保持手部健康。

注意事项:1. 在进行活动和练习时,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危险的工具或材料。

2. 鼓励学生在活动和练习中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以避免不良习惯对手部健康的影响。

中班教案灵巧的小手

中班教案灵巧的小手

中班教案灵巧的小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灵巧的小手》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部的结构和功能,学习手部的灵巧动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部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手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灵巧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手部的灵巧动作和创造力培养。

重点:手部结构的认识、动手操作能力和美的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部模型、实物展示、图片、卡片等。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十个兄弟在一起,长短不一有高低,能写字来能画画,帮助我们做好事”(谜底:手)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1)通过展示手部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手部的结构,如手指、手掌、手腕等。

(2)讲解手部的功能,引导幼儿知道手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请幼儿用彩泥制作手部模型,观察手部的形状和结构。

(2)组织幼儿进行手部灵巧动作练习,如抓、捏、揉、拍等。

4. 例题讲解:(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手部动作。

(2)引导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一幅关于手的画。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

(2)组织幼儿进行手部灵巧比赛,评选出“灵巧小手”。

六、板书设计1. 灵巧的小手2. 内容:(1)手部的结构(2)手部的功能(3)手部灵巧动作练习(4)手工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关于手的画。

2. 答案要求:运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表现出手部的结构和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在手部灵巧动作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手最灵巧”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手部灵巧能力。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创作手工作品,如废旧物品、树叶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2024年中班标准教案灵巧的小手

2024年中班标准教案灵巧的小手

2024年中班标准教案灵巧的小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具体包括第三章“小手动起来”的第一节“小手的功能”和第二节“小手的灵巧”。

详细内容涵盖手的结构认知、手的功能介绍、简单手工艺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的基本结构,了解手的功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手部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养成团队协作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手的功能介绍和手工艺制作技巧。

重点:手的基本结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模型、PPT、手工艺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等)、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手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基本结构,让学生分享自己手的功能。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手的功能:教师通过PPT介绍手的功能,如拿、抓、写、画等。

(2)手工艺制作:教师示范简单手工艺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灵巧的小手2. 内容:(1)手的基本结构:手指、手掌、手腕。

(2)手的功能:拿、抓、写、画等。

(3)手工艺制作技巧:折、剪、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手工作品,展示手的功能和灵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但在手工艺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技巧掌握不熟练的情况,需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课后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展览,了解更多手工艺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手工作品,锻炼手部灵活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灵巧的小手

灵巧的小手

灵巧的小手
作者:茹恩泽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0年第02期
我有一双可爱的小手,小手上那五根手指是细细的,像五根柱子,摊开手掌一看,又像一片枫叶。

我的小手是灵巧的。

做手工时,我拿起剪刀在五颜六色的卡纸上咔嚓几下,一只可爱的小鸟就从纸上“飞”了出来;美术课时,拿笔在画纸上画画,不一会儿,手下就出现了美丽的图画;体育课时,我在跳绳的时候,拿起绳子,用力一甩,绳子立马动了起来。

我的小手很能干。

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連忙用手把他扶了起来,一手拿着刚刚帮他捡起的掉落一地的书本,一手搀扶着他,送他回到教室。

他说:“谢谢你”,我听到后非常高兴。

我喜欢自己的小手,因为他能帮我干许多事情,它非常可爱。

(指导老师:王颖)。

二年级叙事灵巧的小手

二年级叙事灵巧的小手

灵巧的小手
我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长得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我的小手能做的事情可多了,帮爷爷拿衣服,帮奶奶叠被子,帮妈妈拿手机,帮爸爸拿杯子……
一次,妈妈下班回到家,我看到妈妈很辛苦,回到家还要照顾我们,就亲自给妈妈倒了一杯水,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听了十分高兴,摸摸我的脸说:“我的乖女儿长大了!”看,我的小手多棒!我的小手还会叠小花猫,叠出来的小猫就像真的一样,你们说,我的小手是不是很棒呢?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像我这样灵巧的小手呢?好好爱护它们,等到有一天我们比比吧!。

中班主题灵巧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主题灵巧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主题灵巧的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灵巧的小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部的构造及其功能,学习使用剪刀、胶棒等基本工具,通过创意手工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培养他们保护双手的意识。

2. 培养幼儿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创意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的技巧。

重点:认识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手部解剖图、手工制作示例、剪刀、胶棒、彩纸、画笔等。

学生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包、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手的作用,激发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引导幼儿关注手的灵巧性。

b. 示范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的正确方法,强调安全事项。

3. 创意手工活动(15分钟):a. 分组讨论,启发幼儿根据手的形状创作有趣的手工品。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手工作品,巩固所学技能。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灵巧的手》2. 板书内容:a. 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b. 剪刀、胶棒等工具的使用方法c. 创意手工活动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灵巧的手”为主题,创作一幅手工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要求创意新颖,体现手的功能和灵巧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讲解示范、创意手工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手的作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手工艺品,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创作手工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谣2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车嘀嘀嘀, 食指是妈妈, 妈妈洗衣嚓嚓嚓, 中指是哥哥, 哥哥打球砰砰砰 无名指是姐姐,姐姐跳舞嚓嚓嚓 小拇指是我, 我在敲鼓咚咚咚
3了解手的作用
1、 小朋友们认识了小手,那我们的小
手会做那些事情呢?请你说一说。(看 图片,知道小手能做许多事情)
2、动手操作,体会小手的作用。
中班
健康
灵巧的小手
**幼儿园 ***
设计意图
幼儿身心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
护和照顾,《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养成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 力。
但家长的包办代替和过度宠爱,让孩子出
现了“小公主”“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帝”,养成了过于 依赖的不良习惯,失去了一些自我服务的
机会。
通过本活动,让幼儿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 干,初步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4 了解保护小手的方法
1、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我们应
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幼儿
自由讨论)
2、看图片,了解手的保护方法。
5 律动小游戏,活动结束
多动手我们的小手才会变的 更灵巧,我们一起和红果果 跳舞吧!
2认识手的结构
观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有手心、手背、手掌,而 且手掌上边有十根手指,我们的手指关节还会动。
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小朋友的小手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手指妈妈也给手 指宝宝起了好听的名字
歌谣1
最短最粗的叫大拇指
最小最瘦的叫小拇指 个子最高的叫中指 大拇指旁边的叫食指 小拇指旁边的叫无名指
活动目标
名称:灵巧的小手
名称
1
1、认识手的
结构和名称, 了解五个手指
3 2
2. 帮助幼儿理解和体会 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手的 保护方法。
的名称。
活动准备
1
幻灯片课件。 幼儿操作材料, 图案卡片。
2 3
音乐小律动。
活动过程1导入
呜!小火车到站了,小朋友请坐好。
变魔术
1
2
3
喵喵喵
汪汪叫
蹦蹦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