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品种猪简介课件
中国地方猪种PPT教案

方猪
第96页/共139页
96
⑵对饲料的消化力
用民猪与长白猪、内江猪与长白猪做的对比试验中,无论低粗纤维(3%)或 者高粗纤维(9%)饲料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
当饲粮粗纤维为8.8%~11.3%水平时,金华猪的日粮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 (许梓荣等)。
24
滇南小耳猪
第25页/共139页
25
陆川猪
第26页/共139页
26
粤东黑猪
第27页/共139页
27
海南猪
第28页/共139页
28
篮塘猪
第29页/共139页
29
香猪
第30页/共139页
30
五指山猪
第31页/共139页
31
3. 华中型——自然条件
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的中部 各省。
闽北花猪
第56页/共139页
56
福州黑猪
第57页/共139页
57
莆田猪
第58页/共139页
58
皖浙花猪
第59页/共139页
59
4. 江海型——自然条件
华北型和华中型的猪数量多,而且二者的 交界地区很长,它们正处于汉水和长江的 中下游。
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工农业 发达,人们在猪种的培育和选种过程中的 干预较多,因而此地区猪种间杂交情况极 为复杂,过渡区域也较宽。
第33页/共139页
33
3. 华中型——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介于华南猪和华北型猪之间,产 仔数为10~12头,乳头数一般为7对。
第34页/共139页
猪的品种简介最新PPT课件

?三江白猪:
三江白猪(♂)
1、产地和分布:主产于黑龙江东部合江
地区。是我国在特定条件下培育而成的 国内第一个肉用型猪新品种。
2 、血统来源:长白猪与民猪正反交产
生F 1代,再与长白猪回交产生F 2代, F2 代再经过选择、横交固定、扩群,最终 得到三江白猪。
3 、品种特征:头轻嘴直、两耳下垂或
3.猪种优点:抗逆力强、护仔性极强、肉 味香浓、繁殖性能好、窝产仔数多在12 头以上。
4、缺点:生长速度慢,后腿欠丰满。
5、代表猪种 民猪 、大八眉猪、黄淮海黑猪等。
华南型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南 部和台湾省
2.体形外貌
个体偏小 体形丰满 骨骼细小 背多下凹 腹大下垂 皮薄毛稀
乳头7对
3、生产性能 母猪产仔较多而且稳定 育肥期日增重 458g 。
仅次于太湖猪
4、优缺点 优点:繁殖力高 发情明显 适应性强 耐粗抗寒、发病率低、肉质鲜美。 缺点:饲料利用率低 后躯不丰满、皮过厚 、 肉用价值低。
4、优缺点
优点:繁殖力高 发情明显 适应性 强
耐粗抗寒、发病率低、肉质鲜美。
藏猪
1.产地与分布
(高原型)
产于我国西藏、四川西部以及云南西北部的广大 地区 。
2.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毛密。耳小直立 四肢健壮,蹄质坚实、善奔跑、外形似野猪。 乳头数一般为 5—6对。
3、肥育性能 一般 2~ 3周岁体重仅
为 40~ 50kg.
? 七、内江猪
? 主要产于四川省的内江市和内江县猪”。内江猪具有适应性强和杂交配 合力好等特点,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开展猪杂种优势利用的良好亲 本之一,但存在屠宰率较低,皮较厚等缺点。
《猪的品种》课件

华北型猪品种
主要分布地区:华北地区, 如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品种特点:体型中等,四肢 粗壮,背腰平直,耳大下垂
主要用途:肉用,肉质鲜美, 口感好
品种保护:列入国家畜禽遗 传资源保护名录,保护其多
样性和独特性
西南型猪品种
品种特点:体 型较小,肉质 鲜美,适应性
强
主要品种:荣 昌猪、雅安猪、
藏猪等
养殖方式:以 散养为主,肉 质鲜美,口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长白猪:原产于美国,具有生长速 度快、瘦肉率高等特点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具有肉质 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
亚洲其他国家引进的猪品种
日本:日本黑猪 韩国:韩国黑猪 泰国:泰国黑猪 印度:印度黑猪 越南英国大白猪:原产于英国,体型大,生长 速度快,肉质好
猪品种的市场需求与前景展望
国内外猪肉市场需求分析
国内市场:猪肉消费量逐年增长,市场需求旺盛 国外市场:出口量逐年增加,国际市场需求稳定 猪肉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前景展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不同猪品种的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长白猪:肉质 鲜嫩,适合制 作火腿、香肠
欧洲:约克夏猪、兰德瑞斯 猪、丹麦长白猪等
中国:大白猪、长白猪、杜 洛克猪、汉普夏猪等
亚洲:日本鹿儿岛黑猪、韩 国济州岛黑猪等
非洲:尼日利亚红猪、刚果 猪等
大洋洲:澳大利亚大白猪、 新西兰大白猪等
中国地方猪品种
华南型猪品种
华南型猪品种 包括:两广小 花猪、海南猪、
广西黑猪等
华南型猪品种 的特点:体型 较小,肉质鲜 美,适应性强
丹麦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体型大,生长 速度快,肉质好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简介(一)—猪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简介(一)—猪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简介(一)—猪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简介(一)—猪1、民猪(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原称东北民猪产地(或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数量:1982年统计有近2万头。
主要特性(二民猪):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冬季密生绒毛。
抗寒能力强。
在-28℃仍不发生颤抖,-15℃下正常产仔哺育。
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95千克,母猪为151千克。
胴体各部分的早熟性是按骨骼—肌肉—皮肤—脂肪顺位而先后出现的。
性成熟早,母猪4月龄初情,卵泡直径900~1000微米,9月龄排卵约15枚,护仔性强。
产仔数头胎11头,三胎11.9头,四胎以上13.5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屠宰率为72.5%,体重达90千克后脂肪增加,瘦肉率下降。
2、八眉猪(又称泾川猪、西猪,包括互助猪)产地(或分布):中心产区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1年统计有7万多头。
主要特性: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类型,二八眉介于大八眉与小伙猪之间的中间型。
被毛黑色。
生长发育慢。
大八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04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二八眉公猪体重约89千克,母猪体重约61千克;小伙猪公猪体重81千克,母猪体重56千克。
公猪10月龄体重40千克配种,母猪八月龄体重45千克配种。
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瘦肉率为43.2%,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
3、黄淮海黑猪(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马身猪、河套大耳猪)产地(或分布):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2年统计有40多万头。
主要特性:包括淮河两岸的淮猪(江苏省的淮北猪、山猪、灶猪,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和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
203.中国地方猪种

母猪初情期日龄94.46 d,最早的姜曲海猪为36 d;
性成熟日龄为129.52 d,其中姜曲海猪为76.67 d。 地方猪种中,大型猪种(民猪、内江猪、大围子猪) 性成熟较迟,而小型猪种(姜曲海猪、二花脸猪)性 成熟较早。
在耐热力方面,长白猪在高气温(32~39℃)下
呼吸数和心率均显著高于地方猪
96
⑵对饲料的消化力
用民猪与长白猪、内江猪与长白猪做的对比试验
中,无论低粗纤维(3%)或者高粗纤维(9%)
饲料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
当饲粮粗纤维为8.8%~11.3%水平时,金华猪的
日粮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许梓荣等)。
94
3. 抗逆性强
我国地方猪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
工选择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对外界 不良环境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
抗寒力与耐热力 对饲料的消化力 抗病力
95
⑴抗寒力与耐热力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猪的适温区最窄,超过上下
临界温度对生产的波动颇大。
在抗寒力方面, 地方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强(如 心跳加快、呼吸次数增加)。长时间暴露于严寒 户外而不颤抖、不嗥叫。
平均窝产活仔14头左右。有关窝产仔数的研究都提到梅山猪 的窝产活仔数比西方品种母猪多3~4头。这也就是最西方学者 感兴趣的问题—“为何它有着比西方品种多的窝产仔数?”实际 上,窝产仔数是取决于排卵数和孕期成活数的综合结果。 梅山猪排卵数多、胚胎和胎儿的成活率高,从而多胎性比西 方品种强得多。 目前西方学者还在进行识别控制梅山猪多胎性的基因的研究, 最终有可能将这些有利基因转移入常用品种群体。此项研究 已获得了有关产仔力的一个候选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这 是依阿华州立大学发现的。
中国地方品种猪简介课件

西南型
分布及地区特点
分布于四川盆地,盆周山区及云贵高原,地形 复杂,但以山地为主。
气候温暖,雨水、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小, 农家养猪以放牧为主。
该地区的猪饲料条件丰富,可形成体形 丰满、 早熟易肥的肉脂兼用型猪。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西南型
主要猪种:
荣昌猪 内 江猪 成华猪 乌金猪 贵州关岭猪 云南保山大耳猪。
海南五指山猪
巴马香猪
阿坝藏猪(母) 牧养的猪藏
阿坝藏猪(公) 环江香猪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中国小型猪
生物学特性
体型小发育慢,6月龄体高40厘米左右,体长 在60-75厘米,体重20-30千克,平均日增重 120-150克。
性成熟早,3-4月龄性成熟。
抗逆性强,对不良的生态和饲料条件有很强的 适应能力。
优点1
高繁殖率
性成熟平均时间 经产猪排卵数 初产平均头数 经产平均头数 发情情况 平均乳头数
华南型
广西陆川猪
广东大花白猪(母)
两广小花猪
海南文昌猪 海南临高母猪
云南德宏小耳猪 海南临高母猪
两广小花猪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
体躯特征
短、矮、宽、圆、肥,骨骼细小;
背腰宽阔下陷,腹大下垂,臀较丰满,四肢开 阔粗短,从幼年到成年体型都肥满;
头较短小,面凹,额部皱纹不多且以横纹为主, 耳小直立或向两侧平伸;
华中型
华中两头乌
生产性能
6月龄前生长快,成年体重:公猪99千克,母猪 93千克。
产仔数:初产7-8头,三胎以上11.3头。
肥育期日增重413-428克,75千克屠宰率71%, 瘦肉率41%-44%。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品种介绍。ppt

东北花猪(沈花系) 东北花猪(吉花系)
东北花猪(黑花系)
赣州白猪
产于江西省赣州市郊区。分布于赣州市、南康、赣县等地 区。赣州白猪体型中等。额部有明显菱形皱纹,面微凹,嘴筒 圆而稍短。母猪颈中等长而稍细。体躯较深,背腰宽而平,腹 略垂而不拖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坚系短,尾长 而粗。鬃毛稀疏。毛色全白,额部有小块黑斑。
五指山猪
五指山猪,又称老鼠猪,主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中国 著名的小型猪种之一。五指山猪体形小,体质细致紧凑。头小 而长,耳小而直立,嘴尖,嘴筒直或微弯。胸部较窄,腰背平 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短,被毛大部分为黑 色或棕色,腹部与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
武夷黑猪
产于武夷山脉西侧山麓各县,分布于武夷山脉四周各县, 历史上还流向浙江龙泉、庆元等县。武夷黑猪头中等大,面稍 长微凹,额有深浅不一的皱纹,耳中等大,前倾下垂。背宽, 背腰平直或微凹,臀宽丰满。四肢较细且结实。毛稀而短。被 毛黑色。
湖川山地猪
产于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巴山、巫山、武当 山、荆山、大娄山等,分布在湖北的恩施、郧阳、宜昌,四川 的达县、万县、涪凌、宜宾,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 地区。湖川山地猪头稍长,额部皱纹浅,背腰平直,腹大不拖 地,臀部较倾斜,四肢结实,被毛黑色,部分猪的额部,肢端、 尾部有白毛,
香猪
香猪以体小早熟,肉味鲜,闻名全国。 香猪又名“迷你 猪”,其中以来自国家农业部门授予“中国香猪之乡”贵州黔 东南地区的从江香猪、剑白香猪,和靠近贵州黔东南地区广西 的巴马香猪最为著名,都属矮小猪种。从江香猪头较直,额部 皱纹浅而少,纵行呈倒八字型,被毛黑色,稀疏有光泽,亦有 少量尾端,四蹄,额心为白色。剑白香猪,在剑河称之为“两 头乌”,因为这种猪品种,头部和尾部是黑色,中间为白色。 巴马香猪眉心有明显白斑,黑色部分仅存在于头部和尾部,背 部无黑斑。
介绍四个各具特色的地方良种猪

种猪2023-11-13contents •地方良种猪的概述•地方良种猪的品种介绍•地方良种猪的养殖技术•地方良种猪的开发利用•地方良种猪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01地方良种猪的概述地方良种猪指在一定地区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独特优良特性的猪种。
特点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缓慢但肉质好、口感独特。
地方良种猪的定义其他特性耐粗饲,对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
肉质口感肌纤维细嫩、肉味香浓,口感鲜美。
繁殖性能产仔数较多,母性好,哺育能力强。
产地多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部分品种在北方也有分布。
品种如太湖猪、八眉猪、荣昌猪、藏猪等。
地方良种猪具有独特的遗传资源价值,对于研究猪的遗传学、进化历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资源保护由于其肉质好、口感独特,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对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农业经济价值地方良种猪是当地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地方良种猪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较强,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生态价值02地方良种猪的品种介绍主要分布在浙江省金华市及其周边地区。
地理分布金华猪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等特点,是浙江省的著名地方品种。
品种特点金华猪的饲养已有千年历史,是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
饲养历史为了保护这一优良地方品种,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品种保护浙江金华猪湖北恩施黑猪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
地理分布品种特点饲养历史品种保护恩施黑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其肉质鲜美,是湖北省的著名地方品种。
恩施黑猪的饲养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农民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优良品种。
为了保护这一优良地方品种,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江苏淮北猪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
品种特点淮北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早熟易肥等特点,是江苏省的著名地方品种。
饲养历史淮北猪的饲养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农民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优良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型
东北民猪
体型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 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 背 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
猪鬃良好, 冬季密生棕红色 绒毛。
华北型
东北民猪
华北型
东北民猪
东北民猪的优点
繁殖率高; 肉质好,肉质坚硬,肌肉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 无PSE和DFD猪肉; 抗逆性强:民猪在零上30℃和零下28℃的气温下 仍能正常生产;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比瘦肉型猪低 23%和20%。 耐粗饲,在日粮粗纤维含量 8%的情况下,对粗纤 维的消化率比外种猪高27%。
华南型
陆川猪
生产性能
生长性能:160-180上市,活重61公斤,平均 日增重400多克,屠宰率71.83%,胴体瘦肉率 38.01%,背膘厚2.92cm 繁殖性能:母猪平均发情日龄126.1天,初配 日龄6.5月,体重40-50公斤。初产母猪平均窝 仔数8-11头,经产11-14头。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
分布和地区特点:
华北型猪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 包括东北区、蒙新区; 气候干燥寒冷,地多人少; 作物以杂粮为主,粗料多,精料少,有放牧养猪习 惯; 养猪多采取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农家一般采 用吊架子肥育。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
代表猪种:
④ 胴体品质:瘦肉率较高达45%以上;屠宰率较低, 一般约为60%-70%。肉色鲜红,肉味浓厚,肌内脂 肪含量高。
华北型
东北民猪
概况
起源于东北三省的一个古老地方猪种; 世界地方猪种保护名录中,民猪列第四位 ; 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大型和小型民猪几 乎绝迹; 兰西县种猪场是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唯一东北民猪保种场。
华中型
分布及地区特点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之间广大地区; 气候温和,青绿饲料丰富,农业发达,水 稻,小麦、玉米和豆类都有种植,农副产 品丰富;
养猪数量多,几乎全为舍饲。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
代表猪种:
湖北监利猪、 湖南宁乡猪、
浙江金华猪
江西萍乡猪等
大围子猪;
华中两头乌猪;
东北民猪:主产于东北及河北等省。
八眉猪:又称泾川猪、西猪,中心产区分布于甘肃、宁夏、陕
西、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
黄淮海黑猪: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河套大耳猪,分
布在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 分布在陕西南部汉江流域。
汉江黑猪:包括黑河猪、铁河猪、铁炉猪、水河猪、安康猪, 沂蒙黑猪:包括沂南二茬猪、莒南猪,分布在山东临沂地区。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
八眉猪(公)
八眉猪(母)
莱芜猪(母)
黄淮海黑猪(母)
黄淮海黑猪
莱芜猪(公)
东北民猪(公)
东北民猪(公)
汉江猪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北型
生物学特征:
① 体型较大,各品种间体型差异较大,分大、中、小型 猪。体型特征腰背窄而较平,四肢粗壮,头较平直, 嘴筒长,便于掘地采食;耳大下垂,额间多纵行皱纹 ② 抗寒力强,华北型猪皮厚多皱褶,毛粗密,鬃毛发达; 背毛绝大部分为全黑色,冬季密生绒毛,抗寒力强。 ③ 繁殖力强,性成熟早,产仔数多肥育性能中等,前期 增重缓慢,而在肥育后期增重很快。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
分布及地区特点: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 气候湿热,雨量充沛; 植物终年生长,青饲料丰富,精料以谷物为主, 缺乏蛋白质饲料。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
代表猪种:
广东大花白猪; 滇南小耳猪; 海南文昌猪;
两广小花猪;
广西陆川猪。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饲喂日粮以大米、米糠、薯类和红薯藤、芋头 苗、瓜菜等青粗饲料为主,蛋白质和矿物质饲 料不足。
华南型
陆川猪
华南型
陆川猪
显著特点
属小型脂肪型品种,早熟易肥 繁殖力高,经产母猪产仔数为12.42头,仔猪成活率 93%。 肉质好、肉嫩味鲜。 耐热、耐粗食,抗逆性强,适应南方湿热高温的气候 和缺乏精饲料的饲养条件。 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 。
华北型
东北民猪
生产性能
【育肥性能】经过选育和改进日粮结构,民猪 233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日增重495克,瘦肉 率为48.5%,料肉比为4:1 。 【繁殖性能】公母猪6~8月龄,体重50~60公 斤即开始配种,窝产仔数14.7头,活产仔13.19 头。
华北型
东北民猪
民猪的开发利用
新品种的培育,以民猪为亲本培育形成了哈白 猪、新金猪、三江白猪等新品种; 以民猪为母本,与杜洛克、长白、约克等外种 猪进行二、三元杂交生产; 开发利用东北民猪,打造特色品牌。例如“黑 珠”品牌猪肉。
华南型
广西陆川猪
广东大花白猪(母)
两广小花猪
海南文昌猪
云南德宏小耳猪
两广小花猪
海南临高母猪
海南临高母猪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
体躯特征
短、矮、宽、圆、肥,骨骼细小; 背腰宽阔下陷,腹大下垂,臀较丰满,四肢开 阔粗短,从幼年到成年体型都肥满; 头较短小,面凹,额部皱纹不多且以横纹为主, 耳小直立或向两侧平伸; 毛稀,多为黑白斑块,亦有全黑被毛。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南型
华南型猪的特点
性成熟早,繁殖力中等; 饲养水平较低,多以放牧为主; 生长缓慢;
胴体瘦肉率低,脂肪率高,超过40%。
华南型
陆川猪
地理及分布:
原产于广西陆川,现分布广西、广东粤西和海 南省农村的广大的热带地区;
产区气侯温暖湿润,夏季湿热;
农产品以稻谷为主,产木薯、红薯、芋头等农 副产品;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
湖北监利猪
湖南宁乡猪(公)
湖南宁乡猪(母)
大围子猪(母)
大围子猪(公)
浙江金华猪(母)
华中两头乌(公)
华中两头乌(母)
浙江金华猪(公)
中国地方猪种的类型
华中型
体型特点
体型中等,比华南型大; 体貌与华南型相似; 四肢较短且疏松,背宽下凹,腹大下垂; 被毛稀疏,毛色多为黑白花; 乳头为6-7对。
中国常见地方品种猪简介
丰富的猪种资源
据《中国猪品种志》 (1986)介绍:
中国地方猪种48个;
中国培育品种12个; 引入国外品种6个。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猪种的类型
根据猪种的外貌特征,分布状况,自然和经济条 件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亲缘程度,可将我国的 地方猪种分为: 华北型 华中型 江海型 华南型 西南型 高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