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种的主要类型
九种优质良种猪品种简介

九种优质良种猪品种简介一、中国瘦肉猪新品系。
该品系选育是我国七五、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该品系有4个父系,5个母系。
父本新品系主要是对引进猪种(大白猪,杜洛克、长白猪) 在我国现有条件(气候、饲养、管理等)下,进行了大群继代选育,注意保持这些猪种在生长能速度、瘦肉率等性状方面的优点,同时在肢蹄健壮性、抗应激能力、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选择。
选育后的父本新品系胴体瘦肉率有了明显提高,由60.6%提高到64.24%,90公斤体重日龄均由生后175天缩短为160天以内,每公斤增重耗料由3.0公斤下降为2.8公斤。
母本新品系,主要是利用我国地方良种的产仔数多、肉质好等特性。
选育后的5个母本新品系产仔数达12.5~15.67头,172日龄体篝达90公斤,胴体瘦肉率达54.31%~61.08%。
杂优组合的平均窝产瘦肉量达475.5公斤,达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种猪推广面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
二、荣昌猪瘦肉型品系。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是七五、八五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
该品系是在原荣昌猪选育基础上,适当导入长白猪血,猪群闭锁,继代选育,在保持原荣昌猪的毛色、肉质优良特性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瘦肉率,适当提高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
该品系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为原荣昌猪毛色特征),嘴筒直、中等长,耳中等大、稍下垂,头大小适中,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而结实,有效乳头6对以上。
繁殖性能与荣昌猪相似,经产仔数1 2.74头,断奶窝重128么斤,达90公斤体重日龄为180.7天,20~90公斤阶段日增重0.635 公斤。
料肉比3.25∶1,瘦肉率56.43%,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与原荣昌猪比较,提高25%~63%,而且保持了地方猪种的特征特性。
该系适应性能较好,现已在四川、北京、海南、甘肃等省市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冀合白猪。
冀合白猪包括2个专门化母系和1个专门化父系。
母系A由大白猪、定县猪、深县猪三个品系杂交而成,母系B由长白猪、汉沽黑猪和太湖猪、二花脸三个品系杂交合成。
中国野猪种类

中国野猪种类须野猪、新疆野猪、假面野猪、保山野猪、蒙古野猪、华北野猪、台湾野猪、红河野猪、东北野猪、矮野猪等。
1、须野猪须野猪又叫髭野猪,得名于口鼻部丛生的白色胡须婆罗洲须猪属于中型偶蹄目动物,雄性略大于雌性。
体长122-148厘米,肩高70-90厘米,尾长17-26厘米,体重57-83千克,最重达120千克,每群有几只到几十只不等,有时能结成200只以上的大群。
2、新疆野猪新疆野猪主要分布在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
偶蹄目猪科,与家猪相似,但头部细长,呈圆锥形,雄猪长有獠牙,背上鬣毛很长,可达14厘米,背毛棕黑色,腹毛色浅。
3、假面野猪体长100-150厘米,体重54-115千克。
外形很粗壮,身体圆桶形,腿相对较短。
雄性的鼻子上有疣。
它们吃农业粮食作物,也出现在自给农业或农业作物如甘蔗、玉米、花生和豆类等地区。
4、保山野猪保山野猪耳较尖,体型较其他种野猪稍小,体态匀称,头部呈三角状,体重一般为120千克,因保山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驯养需要到当地林业局办理国家野生保护动物驯养证和销售证。
5、蒙古野猪蒙古野猪主要在蒙古地区出现,属于现有家猪的原始品种欧亚野猪的亚种,携带猪的野性、原始基因库,成为改良猪种的基因资源。
6、华北野猪体长130~210厘米,肩高75~110厘米,尾长25~45厘米,体重100~275千克,是最大的猪科动物,以植物及腐烂的鱼、肉为食;喜泥浴。
雨季前繁殖,母猪分娩时有群体筑巢行为,分娩后一周回到群体,寿命约12年。
7、台湾野猪台湾特有的野猪亚种。
分布范围广,从低海拔山麓到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都有其踪迹。
雌雄都有獠牙,但雄性的特征较为明显。
8、红河野猪它们有短而横向扁平的身体,雄性与雌性不同,雄性的眼睛上有疣,吻部较尖。
四肢短,尾细长,主要栖息于沿岸森林和主要雨林的沼泽边缘。
9、东北野猪东北山野猪最大也就2-300斤左右,不是它们长不大,而是他们是属于自给自足的动物,不像家里面养的猪,有人每天按时喂食,还吃得很好。
中国代表猪种

品种特征: 内江猪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忍受力强,对逆境有 良好的适应性。据各地引种观察,在我国炎热的南 方或寒冷的北方,在沿海或海拔4千米以上的高原都 能正常繁殖和生长。内江猪有适应性强和杂交配合 力好等特点,是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 区开展猪杂种优势利用的良好亲本之一,但存在屠 宰率较低,皮较厚等缺点。
Ⅰ、大约克夏猪(大白猪)
体貌特征:体大,毛色全白,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耳大直 立,背腰、腹线平直,后躯充实,前躯发育较好,平均乳头数7 对
生产性能: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1.67头,背膘厚为 1.5-2cm,饲料转化率为2.6:1,肥育期平均日增重 847g, 瘦肉率64-68%。全能品种,适应性强,产仔 数多,生长快;但肢蹄疾患较多。
品种特征: 耐粗饲、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 瘦肉率较高、皮薄肉嫩、肉质优良、鬃白质好。高 瘦肉率也使其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追求,其一层肥 一层瘦的肉质,成了川菜"回锅肉"的最佳首选。
3、内江猪(西南型)
外貌特征:体型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 成沟,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称“盖碗”,耳中等大小、且下垂, 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 皮厚,成年种猪体侧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瓦沟”或 “套裤”,被毛全黑。
Ⅱ、长白猪(兰德瑞斯猪)
外貌特征:全身白色,体躯长呈流线型,耳向前倾,嘴比大白 猪长,颈肩秀巧,肋骨多1-2根,背腰特长,后躯发达;乳头 数7-8对
生产性能:日增重快,饲料报酬在 2.7以下,胴体瘦肉率6468%,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0.8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 11.33头。产仔数多,瘦肉率高;但适应性差,有时有PSE肉, 肢体比较纤细。
Ⅳ 皮特兰猪
中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介绍(一)

中 猪业国 2 6 国 囡 0 年第2 0 期
维普资讯
嘲
龃隧黼
Ge ei R S lc s n t O ol s c r
月龄体 重 4 5千 克 配 种 。 产 仔 数 头 胎 64头 ,3胎 以上 1 . 2头 。 肥 育 期 日增 重 4 8克 ,瘦 肉率 4 . 5 32 %,肌 肉呈 大 理 石 条 纹 , 肉
种有 1 9个 , 它 们 分 别 是 :八 眉 猪 、 大 花 白猪 ( 东 大花 白猪 ) 广 、黄 淮 海 黑猪 ( 身 猪 、淮 猪 ) 内江 猪 、 鸟 马 、
金 猪 ( 河猪 ) 五 指 山 猪 、太 湖 猪 ( 花 脸 猪 、梅 山 猪 ) 民 猪 、 两 广 小花 猪 ( 川 猪 ) 里 岔 黑 猪 、金 华 大 、 二 、 陆 、
仔 哺 育 。 成 年 公 猪 平 均 体 重 为 1 5千 克 , 母 猪 重 1 1千 克 。 9 5 胴 体 各 部 分 的 早 熟 性 是 按 骨 骼 一 肌 肉一 皮 肤 ~ 脂 肪 顺 位 而 先
故 名 “ 眉 ” 分 大八 眉 、二 八 眉 和 小 伙 猪 三 类 型 ,- g. 介 八 , - k 眉 于大 八眉 与小伙 猪之 间的 中间型 。被毛 黑色 。生 长发 育慢 。 大八 眉 成 年 公 猪 平 均 体 重 为 1 3 0 . 克 .母 猪 重 8 7千 0千 克 :二
猪
7. 2 %,体重达 9 千克后脂肪增加,瘦肉率下降。 5 0
2 八 眉猪 ( 包括 泾川 猪 、伙猪 、互助 猪 )
产 地 ( 分布) 或 :黑 龙 江 、 吉林 、辽 宁 、河北 。 数 量 :1 8 9 2年 统 计 有 近 2万 头 。 主 要 特 性 :头 中 等 大 ,面 直 长 、耳 大 下 垂 ,体 躯 扁 平 , 背 腰 狭 窄 ,臀 部 倾 斜 , 四肢 粗 壮 ,全 身 被 毛 黑 色 ,冬 季 密 生
猪的资料介绍常识_猪的基本资料

猪的资料介绍常识_猪的基本资料猪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是猪的一些具体资料你们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猪的资料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猪的资料介绍:分类猪按地理区域进行分类⒈华北类型:民猪、黄淮海黑猪、里岔黑猪、八眉猪等;⒉华南类型: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等;⒊华中类型:宁乡猪、金华猪[2]、监利猪、大花白猪等;⒋江海类型:著名的太湖猪(梅山、二花脸等的统称);⒌西南类型:内江猪、荣昌猪[3]、成华猪桂中花猪等;⒍高原类型:藏猪(阿坝、迪庆、合作藏猪)。
著名猪种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主要亲本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杂交育成,原称杜洛克泽西,后筒称杜洛克,分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产于中国台湾的杜洛克经过培育自成风格,因而称台湾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成华猪俗话说“家家都有黑毛猪”,这种黑毛猪便是成华猪,全身黑毛、四肢短小、体型膘肥。
以前,成华猪是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品种,也是回锅肉的“最好搭档”。
成华猪是成都土生土长的黑毛猪。
成华猪分布于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灌县、崇州、大邑、新津以及德阳、绵竹、龙泉等13个县。
2013年5月27日报道称最适合做回锅肉的四川成华猪已濒临灭绝又叫做“大约克猪”。
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
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
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
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
猪约克夏猪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著名品种。
原产于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旧郡,一九七四年分割为North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
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
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
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
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
最全猪的品种(品种)讲解

第一章猪的品种(品种)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3大类型。
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又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品种。
多数地方猪种属于脂肪型品种,多数培育猪种属于肉脂型品种,多数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引进品种,所以本章仅就常见瘦肉型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品种,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是英国在18世纪育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中国后经过多年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主要优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
目前引入我国的有英系、法系、加系、美系等大约克猪种。
大约克猪种在杂交利用上主要用作母本,长白猪作父本生产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母本。
在农村也可用大约克作父本与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
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在57%以上。
二、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
其主要优点是产仔多,生长发育快,节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营养要求较高。
我国在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长白猪,后陆续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丹麦引进。
因此在我国长白猪有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
在养猪生产中,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
即常用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猪作母本生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
在现有的长白猪各品系中,法系、新丹系和台系的杂交后代生产速度快、饮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新丹系、法系和台系缓慢。
三、杜洛克猪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州。
因为皮毛棕红俗称“红毛猪”。
目前引入我国的主要有美系、匈系、台系等猪种。
现已遍布全国。
其主要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
鉴别中国地方猪种

四、江海型
4、猪种特征
- 性成熟早,3~4月龄发情 - 繁殖力高,产仔数13 头以上 - 乳头多为8对以上 - 易沉积脂肪
四、江海型猪
5、代表猪种
太湖猪(二花脸,梅山,枫径,) 姜曲海猪(江苏) 东串猪(江苏) 虹桥猪(浙江) 圩[wéi]猪(安徽) 阳新猪(湖北) 台湾猪(台湾)猪
2021/1/6
六、高原型
3、体形外貌:
- 体型小,外貌象野猪, - 头狭小呈锥形,嘴长直,耳小而直立 - 背窄而微弓,腹小而紧凑,臀倾斜, - 皮厚,鬃毛长而粗密,内生绒毛,毛
色为全黑,黑褐色及黑白花等。 - 终年放牧,四肢发达,奔跑能力强,
心肺等脏器十分发达,因而形成了结 实有紧凑的体型。
六、高原型
4、猪种特征
五、西南型
5、代表猪种
四川的 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 雅南猪 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盆周山地猪,湘西山地猪) 乌金猪(威宁,柯乐) 关岭猪(贵州) 江口箩卜猪,凉山猪
荣昌猪:眼圈为黑色或头部大 小不等的黑斑
2021/1/6
六、高原型
六、高原型
藏猪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2、气候特点: 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季节短,植被稀 疏,养猪少。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因此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猪种有很大的差 别。
华北型代表猪种—东北民猪
➢生产性能: 产仔数平均13.5头 瘦肉率46% 屠宰率72% 成年公猪200kg,母猪148kg
八眉猪
• 分布于陕西、青海、甘 肃和宁夏等,是一个历 史悠久的古老品种,对 西北地区特定的生态环 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华南型猪
两广小花猪
二、华南型猪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岭和珠江流域以南一带的猪 种。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南 部和台湾省。 2、气候特点: 该区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 水充足,草木繁茂,农作物一年三熟,饲 料丰富,尤其是青绿多汁饲料最多。
家猪的遗传种质资源

不同猪群的饲养密度
各阶段猪的饲养密度(m2/头)
猪群类型
保育猪 生长猪 育肥猪
每栏饲养 实体地面 漏缝地板
头数
猪栏
猪栏
10-20
0.2-0.4
10-16 0.6-0.9 0.4-0.6
四川绵阳市种猪场
水塔
隔离舍
装猪台
z 总原则:各类猪舍猪应舍采用建轻筑钢结构或砖混结构。
z 一、建筑形式:
1、猪舍的建筑形式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 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敞式或有窗式(单层或多 层)猪舍。
2、猪舍的屋顶形式应采用双坡式屋顶。猪舍净 高度不低于2.5m—2.7m。跨度以9m—15m为宜。
两 广 小 花 猪
滇 南 小 耳 猪
(三)华中型(19种)
z 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这是气 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养猪多为舍 饲,管理精细。
z 猪种特征:体躯较大,背腰较宽多凹陷,腹 大下垂,耳大小中等且下垂,被毛稀疏,多 为黑白花,生长较快,产仔数10~13头/窝, 肉质细嫩,如:广东大花白、浙江金华猪、 大花白猪(珠江三角洲地区)。
z 抽样测定(sample test):主要用于评定杂 交组合的生产性能,从而找出一个最佳的杂 交组合用于商品生产。方法上是从参加测定 的每个品种(系)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 体在相同环境下进行性能测定。
性能测定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z 当前主要性能测定性状: z 1、猪达100kg(75-115kg)活体重的日龄;
z (一四)、、集确约定化工猪艺场方案的的工原艺则与: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猪种的主要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在长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各地区各自形成适合本地区的猪种类型。
可划分为:华北型、华中型、江海型、华南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1.华北型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东北、华北、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该地区一般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农作物一熟或两熟,因此饲料条件不如华中和华南。
这种条件下可促使猪的体质健壮,骨骼发达,体躯高大,背狭而长,四肢粗壮,头部平在,嘴长耳大,额间皱纹纵行,皮厚多皱褶,毛黑色粗密,鬃毛发达。
母猪繁殖力强,一般每胎产仔10~12头。
按照个体大小和成熟的迟早可分大、中、小型,分布在不同地区。
一般山区和边远地区为大型,城市附近为小型,农村饲养中型。
主要猪种有河南八眉猪、河北深县猪、陕西南山猪、江苏淮猪等。
2.华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广东南部。
福建东南部、海南省和台湾省。
该地区为亚热带地区,四季如春,草木繁茂,一年三熟,青绿饲料极多,养猪条件**好,可培育出早熟易肥;皮薄肉嫩的优良猪种。
华南猪背腰宽阔凹陷,肋弯曲,胸较深,腹部疏松下垂拖地,后躯丰满,大腿肥厚,四肢短小,骨骼细致,卧系。
头短而宽,嘴短,耳小直立,额部皱纹多横行,皮薄毛稀,毛色多为黑白花。
性成熟早,母猪生后3一4月龄开始发情,母性好,护仔性强,一般每窝产仔猪8~9 头。
主要猪种有:云南德宏小耳猪、广西陆川猪、海南文昌猪和广东大花白猪等。
3.华中型
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各省,它的北缘与华北型的南缘相接,南缘与华南型北缘相接,地区广阔,是粮、棉主要产区,饲料条件充足,青绿饲料丰富。
华中型猪体型呈圆桶型,中等大小、背较宽、背腰下陷。
耳稍大下垂,毛色多为黑白花,也有少量黑猪。
性较早熟,母猪每胎产仔猪10~12头。
主要猪种有:湖北监利猪、湖南宁乡猪、浙江金华猪和江西萍乡猪等。
4.西南型
分布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四川、贵州北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由于地处高原和盆地,地理、气候及农作物差异较大,所以猪种在外形和生产性能方面也有明显差异。
盆地的猪饲料条件丰富,可形成体形丰满、早熟易肥的肉脂兼用型猪。
生长发育较快,母猪产仔猪10头左右。
而生长在高原的猪,则形成体质结实的腌肉型猪,母猪一般产仔猪8~9头。
主要猪种有:四川荣昌猪和内江猪,云南保山大耳猪等。
5.江海型
分布在华北和华中两类型交界的汉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该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人们对猪种和培育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受华北型和华中型猪的影响,江海型猪种较杂,可分为两类:一类受华北型影响较大的中小型黑猪,耳大下垂,背腰凹陷,四肢粗壮,皮厚多皱褶。
主要品种有江苏大伦庄猪,江、浙和上海一带的太湖猪等。
另一类爱华中型影响较大,毛色向黑白花过渡的猪种。
主要品种有湖北阳新猪等。
6.高原型
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的南部、四川的阿坝州和甘孜地区。
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
猪种表现背狭而微凹,腹小臀斜,四肢健壮有力,头狭小嘴直长,耳小直立,皮厚鬃毛粗密,毛为黑色、黑褐或黑白花。
繁殖力低;母猪产仔猪5~6 头。
生长缓慢,饲养一年体重20~25千克,2~3年35~40 千克,是体形小的晚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