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猪种

合集下载

猪种六大类型

猪种六大类型

表 3.1 二花脸猪与其他四个中国地方猪种产仔数的对比Table 3.1 The litter size between erhualian and other several pig breeds品种二花脸猪米猪黑猪枫泾猪梅山猪藏猪五指山猪巴马香猪陆川猪平均初产仔数/头12.83 10.39 6.13 7.00 4-6 平均经产仔数/头16.38 13.69 8.80 9.44 8-12品种南昌野猪河套大耳猪莱芜猪民猪内江猪荣昌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平均初产仔数/头12.83 10.39 6.13 11 10平均经产仔数/头16.38 13.69 8.80 13 8-12内江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

品种起源[编辑]原产四川内江地区,分布甚广。

品种特征[编辑]头大嘴筒短,耳中等大而下垂,面多深皱纹,几遮两眼,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状,俗称盖碗。

肩广背宽,四肢强健,被毛黑色,鬃毛粗长。

成熟早,适应力强。

生产性能[编辑]每胎平均产仔10头,母猪性温顺,母性强。

肥育猪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胴体瘦肉率可达37%左右,肉质良好。

对炎热、寒冷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均能适应。

以此猪为父本与其他地方猪杂交,杂种后代日增重提高15%~20%。

以杜洛克猪等为父本,杂种后裔的胴体瘦肉率增加,皮肤变薄,日增重也明显提高。

2.1 民猪分布于天气较寒冷的东北三省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所以民猪的抗寒能力是很强的。

民猪还具有体质强壮、繁殖能力强、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等优点。

根据测定,在-28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民猪在室内12 min 内不表现颤抖现象;在-15 ℃环境温度下,能正常地产仔和哺育。

民猪的产仔数多,母猪头胎产仔数在11头,四胎以上产仔数在13 头以上。

哈白猪、新金猪、东北花猪和三江猪是民猪分别与约克夏、巴克夏、苏白、克米洛夫和长白猪杂交培育而成的。

猪种类型分布特点繁殖力华北型秦岭、东北三省、山西等地抗寒、健壮、易脂肪沉积、适于粗放管理繁殖性能强,产仔数大多在12 头以上华南型云南省的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南部等早期生长快、体质疏松、易肥、肉质细嫩繁殖力低,每胎产仔8~10头华中型湖北省和浙江省南部等生长快、早熟、肉质细嫩、品质优良繁殖力中等偏高,每胎可产仔10~12江海型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平原成熟早、发情明显、肌间脂肪多、肉质好繁殖能力较强,每胎可产仔16 头西南型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湘、鄂西部肌肉结实、早熟、易肥繁殖力低,每胎产仔数平均为8~10 头高原型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日月以西晚熟,放牧性能好,生长慢,屠宰率不高,瘦肉率高,肉质细嫩繁殖力低,每胎产5~6头仔2 我国地方优良猪种简介到2000 年8 月,我国已有21 个优良地方猪种(系)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

九种优质良种猪品种简介

九种优质良种猪品种简介

九种优质良种猪品种简介一、中国瘦肉猪新品系。

该品系选育是我国七五、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该品系有4个父系,5个母系。

父本新品系主要是对引进猪种(大白猪,杜洛克、长白猪) 在我国现有条件(气候、饲养、管理等)下,进行了大群继代选育,注意保持这些猪种在生长能速度、瘦肉率等性状方面的优点,同时在肢蹄健壮性、抗应激能力、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选择。

选育后的父本新品系胴体瘦肉率有了明显提高,由60.6%提高到64.24%,90公斤体重日龄均由生后175天缩短为160天以内,每公斤增重耗料由3.0公斤下降为2.8公斤。

母本新品系,主要是利用我国地方良种的产仔数多、肉质好等特性。

选育后的5个母本新品系产仔数达12.5~15.67头,172日龄体篝达90公斤,胴体瘦肉率达54.31%~61.08%。

杂优组合的平均窝产瘦肉量达475.5公斤,达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种猪推广面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区。

二、荣昌猪瘦肉型品系。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是七五、八五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

该品系是在原荣昌猪选育基础上,适当导入长白猪血,猪群闭锁,继代选育,在保持原荣昌猪的毛色、肉质优良特性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瘦肉率,适当提高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

该品系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为原荣昌猪毛色特征),嘴筒直、中等长,耳中等大、稍下垂,头大小适中,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而结实,有效乳头6对以上。

繁殖性能与荣昌猪相似,经产仔数1 2.74头,断奶窝重128么斤,达90公斤体重日龄为180.7天,20~90公斤阶段日增重0.635 公斤。

料肉比3.25∶1,瘦肉率56.43%,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与原荣昌猪比较,提高25%~63%,而且保持了地方猪种的特征特性。

该系适应性能较好,现已在四川、北京、海南、甘肃等省市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冀合白猪。

冀合白猪包括2个专门化母系和1个专门化父系。

母系A由大白猪、定县猪、深县猪三个品系杂交而成,母系B由长白猪、汉沽黑猪和太湖猪、二花脸三个品系杂交合成。

简述中国地方猪品种的特质

简述中国地方猪品种的特质

简述中国地方猪品种的特质中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之一的农业大国。

其中猪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因此,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品种的猪。

这些地方猪品种有着各自的特质和特点,本文将简述中国地方猪品种的特质。

一、黑猪黑猪,又称“黑瘦肉猪”,是我国南方一带的特色猪种。

黑猪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但肉质鲜美、肥瘦相宜、皮薄肉厚、口感鲜美、香而不腻,是烤肉、火腿、腊肉、腊肠等猪肉制品的主要原材料。

另外,黑猪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不易生病,是一种适应性强的猪种。

二、蒙古猪蒙古猪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猪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蒙古猪体型较大,毛色多为黑色,性格温顺,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能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蒙古猪肉质鲜嫩、纤维细腻、味道鲜美,是烤肉、涮肉等的主要原材料。

三、草原猪草原猪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猪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草原猪体型较大,毛色多为黑色或白色,性格温顺,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能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草原猪肉质鲜嫩、纤维细腻、味道鲜美,是烤肉、涮肉等的主要原材料。

四、三花猪三花猪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猪种,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三花猪体型较大,毛色为黑白相间或黑白花点,性格温顺,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三花猪肉质鲜嫩、纤维细腻、味道鲜美,是烤肉、涮肉等的主要原材料。

五、长白猪长白猪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猪种,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等地。

长白猪体型较大,毛色为白色,性格温顺,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长白猪肉质鲜嫩、纤维细腻、味道鲜美,是烤肉、涮肉等的主要原材料。

六、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我国引进的一种外来猪种,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杜洛克猪体型较大,毛色多为红色或棕色,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纤维细腻、味道鲜美,是烤肉、涮肉等的主要原材料。

七、皖猪皖猪是我国安徽地区的一种猪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皖猪体型较大,毛色多为黑色或黑白相间,肉质鲜嫩、纤维细腻、味道鲜美,是烤肉、涮肉等的主要原材料。

中国地方猪品种汇总

中国地方猪品种汇总

中国地方猪品种汇总1、民猪(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原称东北民猪产地(或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数量:1982年统计有近2万头。

主要特性(二民猪):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冬季密生绒毛。

抗寒能力强。

在-28℃仍不发生颤抖,-15℃下正常产仔哺育。

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95千克,母猪为151千克。

胴体各部分的早熟性是按骨骼—肌肉—皮肤—脂肪顺位而先后出现的。

性成熟早,母猪4月龄初情,卵泡直径900~1000微米,9月龄排卵约15枚,护仔性强。

产仔数头胎11头,三胎11.9头,四胎以上13.5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屠宰率为72.5%,体重达90千克后脂肪增加,瘦肉率下降。

2、八眉猪(又称泾川猪、西猪,包括互助猪)产地(或分布):中心产区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1年统计有7万多头。

主要特性: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类型,二八眉介于大八眉与小伙猪之间的中间型。

被毛黑色。

生长发育慢。

大八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04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二八眉公猪体重约89千克,母猪体重约61千克;小伙猪公猪体重81千克,母猪体重56千克。

公猪10月龄体重40千克配种,母猪八月龄体重45千克配种。

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瘦肉率为43.2%,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

3、黄淮海黑猪(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马身猪、河套大耳猪)产地(或分布):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2年统计有40多万头。

主要特性:包括淮河两岸的淮猪(江苏省的淮北猪、山猪、灶猪,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和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

第三章-猪的品种

第三章-猪的品种
27
藏猪
(迪庆)
28
三、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
中国地方猪种的总体特征 (一)、繁殖力强; (二)、抗逆性强; (三)、肉质优良; (四)、生长速度缓慢,饲养期长; (五)、屠宰率偏低,胴体中脂肪多而瘦
肉少,且背膘较厚。
29
(一)、繁殖力强
母猪: —— 初情期和性成熟早,排卵数和产仔 数多,发情明显; —— 性情温顺,母性好;
25
成华猪
26
(六)高原型
主要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
区域特点: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少,猪终 年放牧。
猪种特征:小型晚熟,其他特点类似野猪,四 川、西藏的藏猪、甘肃的合作猪即是代表。
藏猪初生重约0.5kg,6月龄:15kg,40~50 日龄断奶重3.5~5kg。
培育2~3年活重仅40~50kg(放牧),脂肪 多。
猪种特征:体质坚实、骨骼发达,体形高大,背 腰狭窄,腹大不下垂、头嘴尖,耳大下垂,四肢 粗壮,冬季密生绒毛,每窝产仔12头以上。
代表性猪种:东北民猪、陕西八眉猪、黄淮海黑 猪。
13
黄淮海黑猪 (莱芜猪)
(山东)
14
黄淮海黑猪 (马身猪) (山西)
15
黄淮海黑猪 (河套大耳猪) (内蒙古)
16
公猪: —— 初情期、性成熟期和配种日龄早; —— 睾丸发育快;
30
(二)、抗逆性强
1、抗寒力和耐热性; 2、耐粗饲,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 3、对饥饿的耐受力强; 4、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强;
31
(三)肉质优良
1、肉色好; 2、pH值水平较高; 3、系水力强:保水力好; 4、大理石纹丰富:肌内脂肪含量高; 5、肌肉组织学特性:肌纤维密度大,直

鉴别中国地方猪种

鉴别中国地方猪种

四、江海型
4、猪种特征
- 性成熟早,3~4月龄发情 - 繁殖力高,产仔数13 头以上 - 乳头多为8对以上 - 易沉积脂肪
四、江海型猪
5、代表猪种
太湖猪(二花脸,梅山,枫径,) 姜曲海猪(江苏) 东串猪(江苏) 虹桥猪(浙江) 圩[wéi]猪(安徽) 阳新猪(湖北) 台湾猪(台湾)猪
2021/1/6
六、高原型
3、体形外貌:
- 体型小,外貌象野猪, - 头狭小呈锥形,嘴长直,耳小而直立 - 背窄而微弓,腹小而紧凑,臀倾斜, - 皮厚,鬃毛长而粗密,内生绒毛,毛
色为全黑,黑褐色及黑白花等。 - 终年放牧,四肢发达,奔跑能力强,
心肺等脏器十分发达,因而形成了结 实有紧凑的体型。
六、高原型
4、猪种特征
五、西南型
5、代表猪种
四川的 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 雅南猪 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盆周山地猪,湘西山地猪) 乌金猪(威宁,柯乐) 关岭猪(贵州) 江口箩卜猪,凉山猪
荣昌猪:眼圈为黑色或头部大 小不等的黑斑
2021/1/6
六、高原型
六、高原型
藏猪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 2、气候特点: 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季节短,植被稀 疏,养猪少。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因此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猪种有很大的差 别。
华北型代表猪种—东北民猪
➢生产性能: 产仔数平均13.5头 瘦肉率46% 屠宰率72% 成年公猪200kg,母猪148kg
八眉猪
• 分布于陕西、青海、甘 肃和宁夏等,是一个历 史悠久的古老品种,对 西北地区特定的生态环 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华南型猪
两广小花猪
二、华南型猪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岭和珠江流域以南一带的猪 种。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南 部和台湾省。 2、气候特点: 该区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 水充足,草木繁茂,农作物一年三熟,饲 料丰富,尤其是青绿多汁饲料最多。

猪的种类特征

猪的种类特征

猪的种类特征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被广泛地用于肉类生产和经济利用。

据统计,全球猪的存栏量已经超过10亿头,其中中国猪的存栏量占据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然而,猪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猪的种类及其特征。

1. 大白猪大白猪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猪种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大白猪的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适合于肉类生产。

此外,大白猪的乳汁含量也较高,可用于奶制品的生产。

2.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一种来自美国的肉用猪种。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深色或黑色。

杜洛克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是高档猪肉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杜洛克猪的生长速度也很快,适合于工业化繁殖。

3. 乌猪乌猪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猪种,也是当地最古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黑色或深棕色。

乌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适合于制作腊肉和腊肠等食品。

此外,乌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4. 英国长白猪英国长白猪是一种来自英国的猪种,也是全球最古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英国长白猪的肉质鲜嫩,适合于制作火腿等高档猪肉制品。

此外,英国长白猪的生长速度也很快,适合于工业化繁殖。

5. 罗曼诺猪罗曼诺猪是一种来自法国的猪种,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白色或淡灰色。

罗曼诺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适合于制作干腌肉等食品。

此外,罗曼诺猪的繁殖能力也很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6. 珍珠猪珍珠猪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猪种,也是当地最著名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黑色或深棕色。

珍珠猪的肉质鲜美,适合于制作腊肉和腊肠等食品。

此外,珍珠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总之,猪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对于养殖者来说,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猪种,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猪肉品种,也可以更好地享受猪肉的美味和营养。

第三章 猪的品种(地方品种)

第三章 猪的品种(地方品种)

江海型(7)
太湖猪(二花脸,梅山,枫径)
姜曲海猪(江苏)
东串猪(江苏) 虹桥猪(浙江) 圩猪(安徽) 阳新猪(湖北) 台湾猪(台湾)
江海型:太湖猪 (二花脸)
地区:太湖流域 特点:高繁殖力
江海型:太湖猪 (梅山猪)
地区:太湖流域
特点:高繁殖力
梅山猪带仔
西南型(7)
内江猪(四川内江地区)
荣昌猪(重庆荣昌地区)
小型猪:香猪
地区:贵州、广西交界处
特点:体型小
烤乳猪(香猪)
小型猪:五指山猪
地区:海南
特点:“老鼠猪”
华南型: 陆川猪
地区:广西陆川 特点:“六短猪”,皮薄、 肉嫩、早熟易肥
(头,颈,耳,身, 脚和尾短)
华中型(19)
华中两头乌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 清平猪(湖北) 皖浙花猪(皖南,淳安) 闽北花猪(福建) * 南阳黑猪(河南) * 莆田猪(福建) * 武夷黑猪(福建)
需要的三分之二标准饲养,结果东北民 猪比哈白猪的耐受时间长。
高海拔生态试验
在移入高海拔地区后:
内江猪血液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如红细胞数、血红蛋白、 血清γ球蛋白含量等方面均明显增多 而长白猪在相同条件下,不断出现发病和死亡。
肉质优良
肉色鲜红
多数地方猪种的肉色评为3和4分。
宰后45分钟背最长肌pH值 均在6.0以上。 系水力强 地方猪种的失水率为:民猪20.42%;姜曲海猪 12.77%;二花脸10.80%。
华北型:民猪
地区:东北、河北及内蒙
特点:抗寒力强、繁殖性状
优良
八眉猪
原产于甘肃省的 平凉和庆阳等地, 主要分布陕西, 甘肃, 宁夏,青

额头皱纹形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藏猪 (高原型)
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幼年有黄色纵条条纹,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 嘴筒长,直尖,呈锥形,耳小直立,背腰一般较平直,腹部紧 凑,前躯低后躯高、体躯较短 ,胯部倾斜四肢健壮,蹄质坚实, 无卧系现象,乳头数一般为5—6对。
合作藏猪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 ① 耐高寒,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最低气温-23℃ 以下,正常生长发育; ②抗逆性强。即能耐寒,也能耐热,在海拔1800米,最高 气温35℃的河谷地区也能生育繁殖; ③耐粗饲。在终年放牧,精料甚微,极为低劣的饲养管理 下,仍能长肉增膘; ④肉质好,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香而鲜,瘦肉比例高; ⑤鬃毛粗长,产量高。今后应重点加强本品种选育,建立 和扩大育种基地。逐步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在保持对高寒 适应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产性能,并大力开展杂种优 势利用。 ⑥繁殖力低,窝产仔数平均为5-6头。 ⑦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
Ⅰ、大约克夏猪(大白猪)
体貌特征:体大,毛色全白,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耳大直 立,背腰、腹线平直,后躯充实,前躯发育较好,平均乳头数7 对
生产性能: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1.67头,背膘厚为 1.5-2cm,饲料转化率为2.6:1,肥育期平均日增重 847g, 瘦肉率64-68%。全能品种,适应性强,产仔 数多,生长快;但肢蹄疾患较多。
中国代表猪种
我国猪种的分类
我国猪种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来源可分类 三大类:
地方猪种
培育品种
引入品种
一、 中国地方猪种
❖ (一)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 ❖ 繁殖力强 :性成熟较早,产仔数多,母性好,利用年
限长,发情症状明显 ❖ 抗逆性好:抗寒与抗热、耐粗饲、抗饥饿、高海拔适
应性、抗病 ❖ 肉质优良 :味香质嫩 ❖ 生长缓慢,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低 ❖ 屠宰率低
Ⅴ、汉普夏猪(银带猪)
外貌特点:毛黑色,肩颈接合部和前腿为白色,前躯形成一条 白带。嘴长而直,耳中等大小、直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
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较好,成年公猪体重300~400公斤,成 年母猪250~350公斤。母性强,但产仔数稍低,经产母猪产 仔数为8~10头。以此猪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具有胴体长、背膘 薄和眼肌面积大的优点。瘦肉率63-65%,650-700g/d。饲 料报酬在3以下。生长快,瘦肉率较高,但是繁殖力低,适应 性差,肌肉品质差。
Ⅳ 皮特兰猪
外貌特点: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 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 微向前;体驱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 而宽大。体长1.5米-1.6米。
生产性能:产仔数较低,平均产仔8头。瘦肉率高达78%。膘 薄至1cm以下。瘦肉率特高,眼肌大;但应激敏感性特强, PSE肉发生率高,50%的猪含有Haln基因。
二、中国引进猪种
一、引进猪种的种质特性 生长速度快 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 繁殖性能一般 肉质欠佳,主要是脂肪含量较低,肉风味较差,有的品种
易发生PSE,DFD肉 抗逆性较差,饲养管理条件、营养水平要求较高
二、代表猪种

Ⅰ、大白猪
要 Ⅱ、长白猪 国
外 Ⅲ、杜洛克猪
品 种 Ⅳ、汉普夏猪
Ⅴ、皮特兰猪
品种特征: 内江猪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忍受力强,对逆境有 良好的适应性。据各地引种观察,在我国炎热的南 方或寒冷的北方,在沿海或海拔4千米以上的高原都 能正常繁殖和生长。内江猪有适应性强和杂交配合 力好等特点,是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 区开展猪杂种优势利用的良好亲本之一,但存在屠 宰率较低,皮较厚等缺点。
III 杜洛克
外貌特征:皮毛棕红色,少数为浅棕色至深棕色不一;头部较 小,脸面微凹,嘴粗,耳中等大小,耳尖部下垂;体躯宽深, 背部呈轻度弓形弯曲,四肢粗壮,蹄壳黑色,腿臀肌肉发达丰 满;有效乳头7对以上。
生产性能:成年公猪体重340-45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300-390 千克。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 下,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 干硬等劣质肉。杜洛克猪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 性情温顺,饲养条件比其他瘦肉型猪要求低,饲料利用率高, 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但它有产仔数少,泌乳力低等特点, 用作终端父本,既可提高瘦肉率,还可提高肌内脂肪,改善肉 的风味。
太湖猪 (梅山)
枫泾猪
嘉兴黑猪
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25-90㎏阶段平均日增重439克,90㎏体重屠宰率65℅70℅,胴体瘦肉率40℅-45℅,肉质好,但大腿欠丰满,生长慢,饲料转化率 低。
梅山猪带仔
2、荣昌猪 (西南型) 外貌特征:除两腿四周及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 块外,其余部位均为白色。头大小适中,面部微凹, 耳中等大小且下垂,背腰微凹,腹大而深,鬃毛洁白 粗长。
Ⅱ、长白猪(兰德瑞斯猪)
外貌特征:全身白色,体躯长呈流线型,耳向前倾,嘴比大白 猪长,颈肩秀巧,肋骨多1-2根,背腰特长,后躯发达;乳头 数7-8对
生产性能:日增重快,饲料报酬在 2.7以下,胴体瘦肉率6468%,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0.8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 11.33头。产仔数多,瘦肉率高;但适应性差,有时有PSE肉, 肢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 瘦肉率较高、皮薄肉嫩、肉质优良、鬃白质好。高 瘦肉率也使其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追求,其一层肥 一层瘦的肉质,成了川菜"回锅肉"的最佳首选。
3、内江猪(西南型)
外貌特征:体型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 成沟,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称“盖碗”,耳中等大小、且下垂, 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 皮厚,成年种猪体侧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瓦沟”或 “套裤”,被毛全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