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和立体主义(学术参考)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立体主义,也被称作为“立方主义”,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风格之一,毕加索主张通过解析重构和错位等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意志,立体主义和立方主义中的“立体”和“立方”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体积感和纵深感,而是运用一定的绘画手法将对象做出改造。
它不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而是把多种视角的画面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包含原对象的诸多元素和成分的全新对象。
立体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艺术倾向,试图在二维的画布上从固定的视角创造真实的三维空间的幻觉,强调画布的二维性质,而不是创造深度的幻觉。
这种绘画方式并没有使用透视法,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对色调(光和影)的运用,将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平面,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展示不同的视角,既暗示了它们的三维形态,又指向了画布的二维平面。
一、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形成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的牙马拉加,天才、任性、高产等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生。
他在绘画的方式上自始至终追求新鲜事物,不断地突破自我和传统理念。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长达79 年,他在绘画、雕塑、陶瓷、诗歌、写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20 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数次改变,他常在“蜕变”中寻求创新,这种蜕变即融合,他经常把各种绘画理念、手法、风格掰开揉碎再进行融合。
立体主义起源于1905 年,由巴勃罗·毕加索开创,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它作为一个引起了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带领许多艺术家从传统的透视画法转变到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
但立体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更多的是必然结果下的产物。
一是受到当时社会客观因素的发展的影响,人们开始去透过表面,去描绘肉眼未必能够看见的东西,艺术不再照搬照抄现实事物,而是去发现所描绘的物体的本质,借助这种洞察力来获取对物体的真实情况的掌握。
二是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迫使绘画风格开始变化,毕加索在这个时期很自如地运用了摄影的多种曝光,把不同时刻、不同地点的对象聚集到一起,引发自身对时间、空间的思考,这一特征在之后作品中也有体现。
精品初中历史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
这派产生于1908年,繁荣在20年代,直到50年代仍有市场。
立体派的创始人是移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和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
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威农少女》,呈几何形分割的扁平人体丑陋而野蛮但不失和谐和统一。
1908年,布拉克展示了他用小方块画的27幅作品。
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形和方块块”。
立体派由此成为此类绘画的名称。
立体派绘画的视点不止一个。
画面上表现了一个物体在各个时间里被人们所看到的不同视图。
立体派的第一阶段是分析的立体派时期,其特点是将画的对象分解成方形、三角和圆形等平面几何形体,色彩较简单,多用灰绿色、灰褐色。
代表作有毕加索的《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卡恩韦勒像》(1910)和布拉克的《葡萄牙人》(1911)、《列斯塔格的房子》(1908)等。
第二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时期,1912年毕加索开始在油画上贴报纸块,开拓了以实物代替“真实地表现”的艺术表现新观念。
其代表作有《静物与藤椅》(1911~1912)、《乐器》(1914)。
布拉克的代表作是《单簧管》(1913)、《巴赫的阿丽亚》。
现代雕塑史上的真正转折点是毕加索。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作品,他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了人的感情和对人的思考。
《女人头像》(1909~1910)已经具有立体派雕塑的特点;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苦艾酒杯》(1914)是他最早的集合艺术的尝试;《铁丝的构成》(1930)利用铁丝的组合与结合,造成透明的三度关系,扩充了立体主义的观念;最动人的石膏翻青铜作品《牧羊人》(1944)是对基督的隐喻;50年代的《狒狒和小狒狒》以玩具汽车作狒狒的头,近似于粗野的原始风格。
毕加索、立体主义和他的版画

作品欣赏
技法分析
“沃拉尔”系列作品赏析——各种主题
“沃拉尔”系列版画讲述了毕加索私密的个人生活及 其艺术思想的嬗变:比如审美的焦虑,饱含爱意的激情, 跌宕起伏的心态以及作为艺术家面对模特、作品及情人等 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产生的困惑。不同于该系列的其他作品, 这27幅版画彼此交织在各种主题类别里,没有使它们关联 起来的纽带。
1934
“沃拉尔”系列作品赏析——安布鲁瓦兹•沃拉尔肖像
毕加索在创作沃拉尔系列版画之前的几年,曾向代理商沃拉尔提出了一 个原创计划:毕加索每次拜访他时就给他画一幅肖像。沃拉尔离世前,仅完 成了三幅纸质肖像画,都被做成版画收入该版画系列。 为沃拉尔(1867年生于留尼旺,1939年卒于巴黎)画肖像的画家还有塞 尚、雷诺阿、波纳尔、杜飞及鲁奥等大家。如西班牙知名艺术文学评论家胡 安•马努埃尔•博内特所说,能与安布鲁瓦兹•沃拉尔比肩的"商人"少之又少。 沃拉尔尽管为人有蛮横无理、怪癖一堆、异想天开和投机钻营的一面,但他 终究代理了自德加到毕加索时代的画家,而且塞尚、马蒂斯以及毕加索的作 品首展都是在沃拉尔位于巴黎拉菲特街的画廊举办的。
关于毕加索
“无论我在失意或是高兴的当儿,我总按照自己的爱好
来安排一切。一位画家爱好金发女郎,由于他们和一盘 水果不相协调,硬不把她们画进他的图画,那该多别扭 啊!我只把我所爱的东西画进我的图画。 些新的东西。因之,一幅画是一个加法的总和。至于我, 一幅作品如同个减法的得数。我完成一幅画,接着就把 它毁坏掉。但是归根到底,什么也没有损失,犹如我抹 掉的一部分红色,它将在另一个部位重新出现。”
1912年 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主义;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与版画作品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毕加索与立体主义.

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探索搞要:毕加索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本文以对毕加索生平简要介绍和立体主义艺术的发展和特点的描述为前奏,通过重点分析毕加索对立体主义艺术的探索,从其立体主义作品中分析其创造思维和艺术特点,从而深刻地理解一个艺术家天才怎样创造并发展一种艺术风格。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现代艺术1.毕加索帕布洛路易兹毕加索(PABLO PUIZ PICASSO,1881-1973)1881 年10月25 日出生在西班牙南方海滨马拉加。
他是20世纪最富有,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他惊人的才智和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力,使他成为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毕加索以现代人的精神需要为尺度,立足于立体主义创造的价值,成为塞尚的继承者和超越者。
他的艺术风格多变,在他的艺术里我们几乎可以看到20世纪绘画的诸多风格的演变过程。
他不仅涉及西方的古典艺术的全部成果,而且深刻地研究了非洲艺术、埃及艺术和东方艺术中所包括的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
他的一生创作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超现实主义时期,他成为现代派美术的代表。
2立体主义艺术立体主义艺术是现代世界艺术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它开创并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现代艺术。
它的出现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现代哲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学等,甚至还受到非洲艺术的启发。
其中最直接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ezann)。
他在19世纪末晚期绘画中运用的抽象视觉分析他在19世纪末晚期绘画中运用的抽象视觉分析方法影响了立体主义的两位创始人:毕加索和布拉克(Georgesth Barcelona, 1882-1963)。
艺术界一般认为,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油画“亚维农少女”是立体主义绘画诞生的标志。
布拉克看到这幅画之后,很快与毕加索携手,共同致力于发展立体主义。
他们抛弃了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绘画的透视法跨越时空局限,将描绘对象简化为几何平面,通过分解与重构,按照一定逻辑组建出一种新的空间及形体结构,从而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了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的效果,被称为“立体主义(Cubism)”绘画。
毕加索与立体派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中文名 ;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 国籍:西班牙 定居:法国巴黎 信仰 :共产主义 创作时期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 “粉色时期" ( 遇见爱情 ) (1970前) “黑人时期” (1970前后)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一战后) 《亚威农少女》 《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 《有藤椅的静物》《卡思维勒像》 《格尔尼卡》 职业:画家、剧作家、诗人、雕塑家 主要成就 :立体主义运动 代表作品:《斗牛士》《格尔尼卡》 《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 代表作品
A.①②
战争结束后,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 产党。以后,他又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宣传画《和平鸽》。毕加索为反 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的努力。
毕加索最后自画像(去世9个月前完成)
作品展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
“粉色时期" ( 遇见爱情 )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亚威农少女左图由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毕加索与立体派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绘 画一反传统绘画特点,讲会话对象分为若干个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 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 支离破碎的感觉。
布拉克《桌上的白兰地酒瓶和吉他》
西方艺术史:立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

西⽅艺术史:⽴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体主义的艺术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Pabol Picasso,1881-1973)西班⽛画家、雕塑家。
从⼗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直持续到⼆⼗世纪七⼗年代最具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
⼆⼗世纪艺术中最引⼈注⽬的现象,⼆⼗世纪的⼤部分艺术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来写。
⼀⽣画法和风格迭变。
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
1915-1920年,画风⼀度转⼊写实。
1930年⼜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晚期制作了⼤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对现代西⽅艺术流派有很⼤的影响。
《亚威农少⼥/亚维农少⼥》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张被认为有⽴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街”所见的妓⼥形象为依据。
这条街以妓院林⽴⽽闻名。
画上的⼥⼈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们。
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个⾓度去看待⼈或事物,所画的只是⽴体的⼀⾯。
⽴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式展现事物,他们从⼏个⾓度去观察,从正⾯不可能看到的⼏个⾓度去观察,把正⾯不可能看到的⼏个侧⾯都⽤并列或重叠的⽅式表现出来。
在《亚威农少⼥》中,五个裸⼥的⾊调以蓝⾊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物是由⼏何形体组合⽽成的。
画家把这五个⼈物不同侧⾯的部位,都凝聚在单⼀的⼀个平⾯中,把不同⾓度的⼈物进⾏了结构上的组合。
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的⾝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何形体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了组合,形成了⼈体、空间、背景⼀切要表达的东西。
就像把零碎的砖块构筑成⼀个建筑物⼀样。
⼥⼈正⾯的胸脯变成了侧⾯的扭曲,正⾯的脸上会出现侧⾯的⿐⼦,甚⾄⼀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
画⾯上呈现单⼀的平⾯性,没有⼀点⽴体透视的感觉。
所有的背景和⼈物形象都通过⾊彩完成,⾊彩运⽤的夸张⽽怪诞,对⽐突出⽽⼜有节制,给⼈极强的视⾓冲击⼒。
毕加索与立体主义绘画

毕加索与立体主义绘画毕加索 Picasso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兹·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玛莉亚·毕加索·伊·洛佩兹(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个孩子。
毕加索受洗后,被授以教名“巴布罗·迪戈·裘斯·法兰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法国共产党党员。
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
《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The girls of Avignon 1907毕加索崇尚立体主义,他的抽象画主观表现出的太阳光是螺旋状照射的,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光沿直线传播。
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

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asso's cubism -pain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e论文题目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学院人居学院专业名称建筑学班级学号姓名解读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摘要:毕加索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这种立体派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着较类似的共同点,其创作手法对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勒·柯布西耶、建筑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asso's cubism -pain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architecture(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university)Abstract: Picasso is the modern art cubism painting pathfinder, thiskind of cubism and modern building either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has a similar thing in common, its creation techniqu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Key words:Picasso ,cubism, Le corbusier,architecture一说到毕加索,一些词汇就会从脑海里浮现:20世纪最杰出、最具有独创性、风格变化最无常、最富有诱惑力、最多产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
摘要:在现代绘画中,人们最看不懂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直到今天立体主义创立已经八十年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在面对毕加索或勃拉克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时,感到莫名其妙,会无法理解。
问题在于究竟是毕加索故意远离大众的欣赏感官,还是大众的艺术欣赏观念远远落后于立体主义而无法适应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我们是应该试图努力寻找看懂其绘画风格的方法还是更新我们对艺术欣赏的模式?我想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去改变我们的艺术欣赏模式,去适应不断更新的绘画风格。
立体主义是和一个伟人的名字紧密联系着的,这个名字就是巴勃洛.路易兹.毕加索。
关键词: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透视塞尚
毕加索是一位折衷主义,他的一生曾创立了许多的绘画主义风格,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等时期,他在油画、雕塑、素描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被人们推崇的像夸父一般,不可超越,是从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位受到举世尊敬的艺术家。
他的一生都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也许,没有毕加索西方现代美术史将大为逊色。
毕加索的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他在绘画上的杰出贡献,他的长寿也对他的成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的一生经历了九十三的春秋,也就是说他拥有四代观众。
在他漫长的岁月里,他创立了许多绘画风格,来适应大众
的需求。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1年他先后在达古阿达工艺学校、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马德里圣.费德里王家学院学习绘画,收到严格的学院派教育。
他创立立体主义以前,经历了蓝色时期(1901—1904)、粉红色时期(1905—1906)、黑人时期(1906—1909)。
蓝色时期是毕加索最落魄料到的青年时期,此时期的作品多以阴冷的蓝调为主,描绘社会底层各色人等,他们的神情忧郁,形体瘦长,谷歌嶙峋,处在寥落的空间里,这样造成了一种优雅而严肃的特殊气氛,使画面显得既亲切又疏远,既温暖又冷漠。
1905—1906年毕加索进入了粉红色时期,对色调,体量和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他的作品不再是同情和博爱,而是纯绘画形式的诗篇,他对艺术造型的进一步探索也趋向于几何图形。
1907年在绘画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这就是毕加索在二十五岁创作了《亚维农少女》一画。
这幅画是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一举开创了立体主义。
这幅画代表着现代艺术和当代世界现实和谐的产生,新的艺术第一次触及了当代历史的脉搏。
西方美术史论家将这幅画看做“西方现代艺术的分水岭”,认为“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亚维农少女》完全放弃了绘画中透视学原理,毕加索“粉碎了现状”,打破了自然现象,摒弃了传统的艺术思想,把绘画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开拓出了一条以构架新的绘画形式语言体系为目标的独特艺术风格。
《亚维农少女》这幅画作的主题源于巴塞罗那市的亚维农的妓女,画面空间被一系列交叠、错杂的几何块体切分和压缩成近于两度平面,右边三个少女,形象简括,借鉴了拜占庭和西班牙罗马式语汇,保持单一视点下人体自然形态,左边蹲坐的两个少女由多视点的平面拼合而成,侧面鼻子、正面眼睛棱角分明的拼接在一起,原型取材于非洲雕刻,形态扭曲夸张,有些恐怖。
毕加索巧妙地将这些几乎快题和谐的拼凑在一起,使得画面具有新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这幅画的伟大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既不同于自然中的三维空间形式,也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二度平面表现出来的幻觉感,他创造了“第四空间”。
这幅作品如此重要,已经成为二十世纪艺术的经典作品。
它在形式上究竟有哪些特和和突破呢?这幅画首先收到了塞尚的影响,塞尚不断地从物质世界里面分析必要的元素,如球体、椎体和圆柱体,将这些元素安排成绘画结构,服从一定的节奏。
这种节奏和艺术形式以不再是按照所习惯的形式特点来分布的,而是对于各个抽象画的严格造型来分布组合的。
毕加索将塞尚的结构绘画语言进一步发展成为抽象的几何语言,并让整个构图和形象的塑造都进一步更加纯粹几何化了。
《亚维农少女》与塞尚的《五个浴女》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某些类似的因素,其差别是塞尚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被垂直的平行线所代替。
但是《亚维农少女》中出现了《五个浴女》中所不能比拟的某些革新,特别是轮廓分明的人物几何形体化以及衬托出少女们在去了的窗帘折迭的几何形体化。
与塞尚一样,毕加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