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裤, 着住院服。告知孕妇手术准备 的 目的, 简单讲解手术过程 , 使孕妇心情放 松 , 保证 医疗安全 。病房 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 同 核对孕妇的腕带信 息、 手术交接记 录单 、 病历等 , 嘱其家属在手 术室外等候。病房护士做好产妇 回室后各项准备工作 , 避免工 作 中的忙乱 , 更 换孕 妇床单 位 , 准备好 麻醉 床 , 安 置好 吸氧装
新生儿死亡。 2 护 理体 会
鼓励 家属来陪伴 , 责任护 士要注意孕妇 每天 的睡眠质量 , 白天
治疗 、 护理工作尽 量集中进行 , 晚上按 时熄 灯 , 鼓励孕妇在 白天
瘙痒相对缓解时抓紧时间睡眠。
2 . 1 入 室安 置患者
责任护士将孕妇 带至病床旁并 向孕
2 . 3 . 4 了解心理状况
安全 注意事项 ( 如建议穿防滑鞋 、 安全用 电 、 防盗 、 腕带 的使 用
等) , 教会孕妇使用床头呼 叫器 、 房间内各类 开关的位 置等 。责 任 护士同时应评估孕妇情况 ,向孕妇宣教左侧 卧位 的好处 , 自 数 胎动 的方法 , 吸氧 的 目的 , 以及疾 病知识 的宣 教 , 如: 减 轻皮 肤 瘙痒 的方法和针对 自身疾病的注意要点等 。 2 . 2 了解妊娠期经 过 了解 孕妇孕期是否 平顺 ,孕期唐
妇如有义齿须摘 除 , 嘱家 属保管好孕 妇贵重 物品 , 去掉其 内衣
巩膜黄染 、 夜间睡眠质量、 情绪等等。了解孕妇妊娠期 经过是为 了更好地掌握孕 妇在 妊娠 过程 中是 否顺 利、是否有合 并症 、 对 母婴 的影响 以及可能发生 的后续情况 , 使护 士对疾病 的转 归有 所 了解 , 以及对可能发生 的不利的因素有所 防范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教学查房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ICP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 方案。
加强ICP患者的长期随访和健康管理 ,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
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手段,提 高ICP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查房,我们总结了ICP的发病 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等方面的知识,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加
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查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医护人员对 ICP的认识不够深入、护理操作不够规 范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护理实践建议
01
02
03
04
对于ICP患者,应加强病情监 测,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 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 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
情绪。
对于存在皮肤瘙痒等症状的患 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抓挠和刺激皮肤。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者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油
症状
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恶 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
胆汁淤积导致胆盐沉积在肝细胞和胆管内,引起炎症反应和 肝功能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肝功 能、胆汁酸水平等)进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 害等疾病相鉴别,如肝炎、肝硬化等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教学查 房
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症的护理

强调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症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以及疾病在妊娠期间可能的变化和注意事项。
饮食与营养指导
低脂饮食
建议患者采用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以降低胆汁淤积的 程度和缓解症状。
均衡营养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素,保证母婴的营养需求。
鼓励家属给予孕妇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应对妊娠期合并胆
汁淤积综合症带来的挑战。
健康教育
03
向孕妇及家属普及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症的相关知识,提
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
06
CATALOGUE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常用药物介绍
熊去氧胆酸 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 一线用药,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 ,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汁酸水 平,改善妊娠结局。
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内衣裤,避免使用刺激 性强的洗浴用品。
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
定期使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清洁用 品。
止痒处理
胆汁淤积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止痒处 理。
避免搔抓
剪短指甲,避免用力搔抓皮肤,以免加重皮肤破损和感染风险。
饮食护理
清淡饮食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至 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 的2倍;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轻度升高。
胆汁酸测定
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 是胆汁淤积综合症的特异性实验 室证据,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表现
肝胆B超
地参与治疗和护理。
胎儿安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护理常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护理常规
一、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嘱孕妇沐浴时避免使用碱性沐浴液,注意水温适宜。
2.做好饮食护理,清淡饮食,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
素。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搔抓皮肤加重痒感和损伤,可用棉签压迫局部以减轻痒感。
4.注意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
三、病情观察
1.指导并督促孕妇早、中、晚,睡前认真数胎动,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
2.注意观察皮肤瘙痒程度及对睡眠的影响,瘙痒严重时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类药
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进行护理活动时要有计划的安排避免影响孕妇的睡眠。
3.ICP孕妇因母体脂肪溶性维生素K吸收减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产后
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4.产后注意观察恶露的量,有异常时及时汇报医生。
四、用药护理
1.苯巴比妥可增加新生儿呼吸抑制的危险,因此临产前不宜使用。
2.遵医嘱用止血药物时注意观察疗效。
3.禁用含雌孕激素的避孕药,以免诱发ICP。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2】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王席伟. 助产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

产程中的护理
在产程中,提供适当的护 理措施,如心理支持、缓 解疼痛等,以减轻孕妇的 焦虑和疼痛。
分娩方式选择与注意事项
自然分娩
对于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的孕妇,若无其他产科并发症,
可选择自然分娩。
剖宫产
对于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等紧急情况 的孕妇,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
。
注意事项
评估胎儿状况
通过胎心监测、超声检查等手段, 评估胎儿的生长和健康状况,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等问题。
产时监测与护理
密切监测胎心
在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 测胎心,以便及时发现胎 儿缺氧等紧急情况。
观察孕妇症状
关注孕妇的皮肤瘙痒、黄 疸等症状,以及肝功能指 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通过与患 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和治疗进展,提高其 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案例三: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预防和处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害程 度。
预防感染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严格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 感染发生。
防止意外伤害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 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烫伤 等情况。
03
产前护理与产时管理
产前检查与评估
定期产前检查
在妊娠期间,孕妇应定期进行产 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评估妊
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风险。
肝功能检查
产前检查中应包括肝功能检查,以 监测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状况。
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等。瘙痒 通常为首发症状,且白天轻、夜晚重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瘙痒、黄疸、皮肤抓痕、食欲不 振、疲劳、恶心、呕吐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目前ICP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 与遗传、激素、免疫等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
胆汁淤积导致胆盐在皮肤表面沉积, 引发瘙痒;同时,胆汁酸盐可能对胎 儿产生毒性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通过肝功能检查、胆汁酸水平测定、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诊 断。
护理。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 产时感染的发生。
产后护理
观察病情
继续监测孕妇的肝功能、胆汁 酸水平及症状变化,及时发现
和处理异常情况。
饮食调理
指导孕妇合理安排饮食,逐渐 恢复健康饮食结构。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 刺激和抓挠瘙痒部位,预防皮 肤感染。
心理支持
关注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身长和头围测量
定期测量身长和头围,记 录数据并绘制生长曲线, 评估发育情况。
神经行为发育评估
通过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 等工具,评估新生儿的神 经行为发育水平。
05
CATALOGUE
出院指导与随访
出院指导
饮食指导
建议孕妇保持低脂、高蛋白、高维生 素的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的食物,以 减轻肝脏负担。
休息与活动
常情况。
饮食指导
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 化的饮食建议,避免过 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产时护理
01
02
03
04
监测胆汁酸水平
在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的胆汁 酸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异常情况。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孕妇有无皮肤瘙痒、 黄疸等症状,以及胎儿的胎心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

妊娠期肝内胆 汁淤积症护理 查房
2023-10-10
目录
01. 病因和发病机制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04. 常见护理注意事项
05. 常见护理措施
06. 常见护理技巧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01
遗传因素:基因突 变或遗传缺陷
04
内分泌因素:激素 水平异常
02
环境因素:感染、 药物、毒素等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辅助检查
01
血液检查:肝 功能、胆红素、
凝血功能等
02
超声检查:肝 胆系统、胎盘、
胎儿等
03
胎心监护:监 测胎儿心率、
胎动等
04
羊水穿刺:检 测胎儿染色体
异常等
05
肝胆系统影像 学检查:CT、
MRI等
06
胆汁酸检测: 检测胆汁酸水 平,评估病情
严重程度
07
肝活检:明确 诊断,指导治
状
预防并发症
监测胎心:定 期监测胎心, 及时发现胎儿 缺氧情况
01
预防感染:保 持个人卫生, 避免感染
03
预防早产:避 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
05
02
控制血压:保 持血压稳定, 避免妊娠期高 血压
04
监测血糖:控 制血糖水平, 预防妊娠期糖 尿病
06
定期产检:定 期进行产检, 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常见护理技巧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感染
使用温和的护 肤品,避免刺
激皮肤
定期检查皮肤, 保持皮肤湿润,
及时发现并处 避免干燥和瘙
理皮肤问题
痒
疼痛管理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的护理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的护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个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主要影响孕妇的肝功能和胆汁排泄功能。
ICP主要表现为瘙痒、黄疸和黏膜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
因此,对于ICP的护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首先,护理重点在于缓解瘙痒症状。
瘙痒是ICP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且会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孕妇的瘙痒症状,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使用冷敷或瘙痒止痒药物帮助缓解瘙痒感,但要避免使用有潜在毒性的药物。
孕妇还可以尝试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其次,监测肝功能和胆汁酸水平。
ICP会影响孕妇的肝功能,所以护理人员应经常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等。
此外,还应观察和记录孕妇的黄疸情况。
另外,胆汁酸是ICP的主要标志,因此护理人员还应监测孕妇的胆汁酸水平,并密切关注孕妇的食欲、体重和消化道症状。
此外,监测胎儿的情况也非常重要。
孕妇的ICP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早产、胎盘功能不全和胎儿窘迫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动、心跳和胎盘情况。
每天记录相关数据并定期进行产科检查,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最后,做好教育指导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向孕妇提供ICP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等。
孕妇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
此外,孕妇还应遵从医嘱,并定期复诊,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总之,ICP的护理工作应以缓解瘙痒症状、监测肝功能和胆汁酸水平、维护孕妇的情绪稳定、监测胎儿情况以及提供教育指导等为重点。
护理人员应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保证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提高其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
方法:分析10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相关的护理问题,.制定出护理计划,并让患者参与,按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且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其中产后只有1例新生儿死亡,20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其余83例情况良好。
结论:通过细致的护理和正确使用药物,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关键词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护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孕中晚期皮肤瘙痒或瘙痒与黄疸并存伴有或不伴有消化道症状,无肝脾肿大或其他肝病症状。
血生化分析血清胆汁酸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轻中度升高。
ICP发病率为0.8%-12%[1],且呈上升趋势。
ICP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死亡及产后出血等,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在积极主动的监护、护理下,加上药物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围生儿的影响。
本文现将我科自2003年元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ICP患者102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3年元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ICP患者102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7岁,孕周28~38周,平均34+4周,分娩孕周平均36+3周。
主诉孕期出现皮肤瘙痒并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标准:①两对半均阴性;②血清ALT、AST99例增高,平均在150U/L左右(正常值180次/分或<120次/分持续10分钟以上均提示胎儿缺氧[3]。
2.2.3检查及治疗的配合
遵医嘱间歇吸氧,30分钟/次,Tid或Bid。
遵医嘱用药:①ICP孕妇血糖值正常,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肌苷0.5、维生素5.0、维生素K130mg慢滴;10%葡萄糖液250ml加香丹30ml慢滴。
均为5~7天一疗程,休息3~7天后可重复。
这些药物既可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1]。
②地塞米松静推、静滴或口
服均可。
静脉用药10mg/日,连续或隔日用3天,以后可每周重复。
此药既能减轻胆汁淤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又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1]。
③苯巴比妥口服0.03g/次,Tid,连用2-3周。
此药物可诱导酶活性和产生细胞素P450,从而增加胆汁流量,改善瘙痒症状[1]。
④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可静滴氨基酸注射液,隔日一次,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⑤对有宫缩的患者,可用硫酸镁抑制宫缩预防早产。
正确留取尿标本,了解雌三醇浓度,掌握胎盘变化情况,并及时协助孕妇完成胎儿监护、B超等检查,及时了解胎儿、胎盘情况,同时特别注意孕妇肝功能及胆酸浓度变化。
一旦胆酸异常升高,及时迅速配合医生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
2.3分娩期的护理
应做好用物准备、输血准备及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如婴儿吸痰管、气管插管、氧气等。
剖宫产孕妇做好术前护理工作,如禁食、备皮、置尿管等。
对于阴道分娩的ICP孕妇应加强动态观察和持续的母儿监测,一则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则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本文102例ICP孕妇由于治疗护理得当,抢救及时,故围产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2.5产褥期的护理
2.5.1防止产后出血
术前预防性的应用维生素K1,产后及时有效地使用缩宫素,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
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如子宫底位置、质地和阴道流血情况,并及时按摩子宫,有助于子宫的收缩,防止产后出血。
由于我科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故产后无一例出血患者。
2.5.2退乳的护理
对于产后需退乳者,应用大量维生素B6口服或生麦芽煎水饮,配合皮硝外敷乳房,1次/日,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药物回乳。
因大剂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胆汁淤积。
2.5.3新生儿的护理
因ICP孕妇出生的新生儿早产率、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高,故应持续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反射、肌张力、肤色、大小便、哭声等并注意保暖。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复苏等处理。
3小结
通过护理人员对ICP孕妇有效的临床护理、医护间的积极配合,使ICP孕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同时应用整体的、动态的、个体化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保证了母婴安康。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108.
[2] 徐翠霞.实用整体护理.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74-177.
[3]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