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护理常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教学查房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ICP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 方案。
加强ICP患者的长期随访和健康管理 ,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
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手段,提 高ICP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查房,我们总结了ICP的发病 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等方面的知识,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加
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查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医护人员对 ICP的认识不够深入、护理操作不够规 范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护理实践建议
01
02
03
04
对于ICP患者,应加强病情监 测,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 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 持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
情绪。
对于存在皮肤瘙痒等症状的患 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抓挠和刺激皮肤。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者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油
症状
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恶 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
胆汁淤积导致胆盐沉积在肝细胞和胆管内,引起炎症反应和 肝功能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肝功 能、胆汁酸水平等)进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 害等疾病相鉴别,如肝炎、肝硬化等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教学查 房
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症的护理

强调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症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以及疾病在妊娠期间可能的变化和注意事项。
饮食与营养指导
低脂饮食
建议患者采用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以降低胆汁淤积的 程度和缓解症状。
均衡营养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素,保证母婴的营养需求。
鼓励家属给予孕妇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应对妊娠期合并胆
汁淤积综合症带来的挑战。
健康教育
03
向孕妇及家属普及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综合症的相关知识,提
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
06
CATALOGUE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常用药物介绍
熊去氧胆酸 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 一线用药,可明显改善瘙痒症状 ,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汁酸水 平,改善妊娠结局。
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内衣裤,避免使用刺激 性强的洗浴用品。
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
定期使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清洁用 品。
止痒处理
胆汁淤积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止痒处 理。
避免搔抓
剪短指甲,避免用力搔抓皮肤,以免加重皮肤破损和感染风险。
饮食护理
清淡饮食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至 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 的2倍;血清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轻度升高。
胆汁酸测定
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 是胆汁淤积综合症的特异性实验 室证据,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表现
肝胆B超
地参与治疗和护理。
胎儿安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护理临床路径

相关知识点: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发病率在0.1%—15.6%不等,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智利、瑞典及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发病率较高。
2. ICP临床表现:无皮肤损伤的瘙痒、黄疸等、皮肤抓痕、少数孕妇出现上腹部不适,轻度脂肪痢。
3. ICP对母儿的影响:(1)对孕妇的影响:ICP患者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时,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
(2)对胎儿的影响: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产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增高。
可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羊水胎盘胎粪污染。
此外,尚有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4. ICP皮肤瘙痒护理:大多数ICP孕妇会因皮肤瘙痒而搔抓,导致皮肤伤痕,易致皮肤感染。
因此饮食上因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上保持床铺干燥、清洁、无渣屑及灰尘。
孕妇洗浴用温热水为宜,避免肥皂等碱性物质擦洗。
内衣裤应选用纯棉质的,内衣要宽松、忌化纤、羽毛皮毛制品、注意及时更换。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剪短指甲勿搔抓。
瘙痒明显时局部用炉甘石洗剂及碘伏涂擦以减轻症状。
5.ICP的的病因: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
2 IC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其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胆汁淤积在肝小叶中央区毛细血管内同时也可淤积在胎盘组织中从而导致滋养层细胞肿胀和绒毛间质水肿使得胎盘的血流灌注发生障碍最终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早产甚至死胎6. ICP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妊娠晚期出现皮肤瘙痒或伴不同程度的黄疸。
(2)实验室检查:1)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是诊断ICP的主要实验证据,也是监测病情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无诱因的皮肤瘙痒及血清TBA>10umol/L可做ICP诊断,血清TBA≧40umol/L提示病情较重。
2)肝功能测定: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为正常水平的2-10倍,一般不超过1000U/L,ALT较AST更敏感;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很少超过85.5u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占50%以上。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症的护理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症的护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俗称妊娠黄疸,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出现的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黄疸(胆汁酸升高)及皮肤搔痒为主要特征。
ICP主要危害胎儿,会造成胎儿的死亡,也是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孕妇发病原因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造成胎儿死亡的风险与病情程度相关。
在妇科届受到广泛的重视。
因此,本文分析了我院的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妇治疗情况,并总结了以下护理体会。
标签:妊娠晚期;肝内胆汁淤积;护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hana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以妊娠期搔痒及黄疽为主要特征,易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及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近几年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广泛的重视。
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减少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的机率。
下面是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的分析护理总结。
1 一般资料1.1 对象以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67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35岁。
孕周是27~36。
其中,有30例患者是经过我院筛查并入院确诊为icp的患者,患者在入院期间,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健康教育宣导及护理,为研究的实验组。
其余37例患者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已为ICP患者,未能接受治疗就已经接近临产或者临产,此为研究的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排除了病毒性肝炎和胆石症。
1.2 治疗方法1.苯巴比妥;地塞米松;熊却氧胆酸片;配合一些止痒药物。
2.给予适量的维生素c,b6,复方氨基酸药物。
3.保证患者休息睡眠质量。
4.严密监测,适时剖宫产。
5.综合护理措施。
2 临床表现2.1 症状1.瘙痒患者最初期症状大都为孕晚期发生的无皮肤损伤瘙痒,一般患者于30周后出现。
患者的瘙痒程度不同,白天程度较轻,夜晚程度加重。
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

产程中的护理
在产程中,提供适当的护 理措施,如心理支持、缓 解疼痛等,以减轻孕妇的 焦虑和疼痛。
分娩方式选择与注意事项
自然分娩
对于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的孕妇,若无其他产科并发症,
可选择自然分娩。
剖宫产
对于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等紧急情况 的孕妇,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
。
注意事项
评估胎儿状况
通过胎心监测、超声检查等手段, 评估胎儿的生长和健康状况,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等问题。
产时监测与护理
密切监测胎心
在分娩过程中,应密切监 测胎心,以便及时发现胎 儿缺氧等紧急情况。
观察孕妇症状
关注孕妇的皮肤瘙痒、黄 疸等症状,以及肝功能指 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通过与患 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和治疗进展,提高其 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案例三: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预防和处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害程 度。
预防感染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严格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 感染发生。
防止意外伤害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 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烫伤 等情况。
03
产前护理与产时管理
产前检查与评估
定期产前检查
在妊娠期间,孕妇应定期进行产 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评估妊
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风险。
肝功能检查
产前检查中应包括肝功能检查,以 监测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状况。
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等。瘙痒 通常为首发症状,且白天轻、夜晚重 。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

严重瘙痒时引起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体征
四肢皮肤可见抓痕;10%~15%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至数周内出现轻 度 黄疸 ,部分病例黄疸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同时伴尿色加深等 高胆红素血症表现。ICP孕妇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地软,有轻压痛。
精选ppt课件
4
措施:
1、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过程 2、做各种操作前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和作用 3、要求孕妇积极配合治疗
评价:
能配合各项操作治疗,基本了解病情
精选ppt课件
8
诊断、措施及评价
诊断:
四、疼痛 与剖宫产术后切口及子宫收缩有关
措施:
1、指导使用镇痛泵 2、指导产妇取舒适体位 3、观察伤口情况,注意伤口的清洁,防感染 4、鼓励家属特别是丈夫多陪伴产妇,关心产妇 5、心理护理
精选ppt课件
2
病因
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 2、遗传与环境因素 3、药物
精选ppt课件
3
临床表现
1、瘙痒
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 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 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 ,但极少侵及黏膜。这种瘙痒症状平均约3周,亦有达数月者,于分娩后数小 时或数日内迅速缓解、消失。
病史汇报
李丽 女 27岁 2017-08-16 步行入院,孕2产0,妊娠38+2周; 预产期2017-08-27 主诉:全身皮肤瘙痒5天
现病史:孕38 +2周至今感胎动,孕中晚期,否认胸闷,气紧,无头晕,眼
花,皮肤瘙痒,否认多食,多饮,多尿,否认双下肢水肿。近两周无盆浴及 性交史。孕足月余,下腹不规则胀痛1小时遂收入院。妊娠期间精神可,食 欲可,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增加32kg,无发热,恶寒及多汗等不适。 入院查胆汁酸偏高为27umol/L。于2017-08-17行剖宫产术,术后无特殊。
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查房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 能会影响到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产妇应该根据自身情 况合理安排喂养方式。
心理调适
产褥期是产妇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容易出现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应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 帮助。
04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介绍疾病成因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妊娠期肝内 胆汁淤积症的成因,包括激素
饮食指导
指导孕妇合理安排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进 食或偏食。
特殊时期的护理
妊娠期
01
加强妊娠早期常规保健,定期产检,注意观察胎儿发育情况,
预防妊娠并发症。
分娩期
02
加强母体和胎儿的监护,注意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做好应急处
理准备,保障母婴安全。
产褥期
03
注意观察产后出血、感染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
饮食护理
指导孕妇进食高蛋白、低脂、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3
心理护理
做好孕妇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焦虑和压力, 增强信心和勇气。
家庭护理指导
健康教育
向孕妇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包括诱因、治 疗、预防等,使其充分了解病情。
家庭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被褥要清洁、干燥、 平整,注意个人卫生,穿着宽松的衣服。
护理流程优化
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
明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流程,包括入院评估、 护理计划、实施及评价等环节。
优化护理操作流程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 量和效率。
建立健康宣教制度
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 力。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常规

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常规【概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
临床上以皮肤瘙痒、黄疸和病理上胆汁淤积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治疗原则】积极对症处理,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重点是胎儿宫内安危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采取措施。
【护理】(一)同普通产科常规护理(二)与本病相关的主要护理1.评估要点(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1)孕产史,尤其关注有无不良孕产史2)健康史、家族史,有无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2)症状体征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情况。
2)产科体征:胎方位、胎心、胎动,有无宫缩、阴道流液等分娩先兆。
3)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及有无水肿,评估瘙痒发生的时间、程度、有无抓痕、黄疸、4)其他:食欲、睡眠、排泄情况,评估有无瘙痒引起的失眠。
(3)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凝、血清胆酸、肝功能,以及胎儿B超、胎心监护结果。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孕妇有无焦虑感以及孕妇、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2.主要护理措施(1)饮食管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为主,鼓励少食多餐,多进新鲜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病情观察:特别注意胎心、胎动的变化,严密观察有无宫缩,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及时准确采集检验标本,了解各项检验结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皮肤护理:评估皮肤颜色、瘙痒程度,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继发感染。
(4)护肝降胆酸:按医嘱使用护肝、降胆酸药物,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了解用药后疗效。
(5)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的特殊性及有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6)健康教育:特别向孕妇强调有关危险征象的自我监护意义,出现胎动异常、宫缩或腹痛、腰酸、阴道流液或流血、皮肤发黄或尿量减少等征象及时汇报医生。
3.并发症护理产后出血:参照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出院指导】1.产前(1)指导用药: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告知孕妇注意用药后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护理常规
一、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嘱孕妇沐浴时避免使用碱性沐浴液,注意水温适宜。
2.做好饮食护理,清淡饮食,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
素。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搔抓皮肤加重痒感和损伤,可用棉签压迫局部以减轻痒感。
4.注意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
三、病情观察
1.指导并督促孕妇早、中、晚,睡前认真数胎动,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
2.注意观察皮肤瘙痒程度及对睡眠的影响,瘙痒严重时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类药
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进行护理活动时要有计划的安排避免影响孕妇的睡眠。
3.ICP孕妇因母体脂肪溶性维生素K吸收减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产后
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4.产后注意观察恶露的量,有异常时及时汇报医生。
四、用药护理
1.苯巴比妥可增加新生儿呼吸抑制的危险,因此临产前不宜使用。
2.遵医嘱用止血药物时注意观察疗效。
3.禁用含雌孕激素的避孕药,以免诱发ICP。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2】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王席伟. 助产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