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全国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第1课时Section A 新授课导学案【预习指导】一、扫清障碍根据音标读出19到21页的单词,能初步记忆单词。
二、课本预习:熟读课本19 到21页, 划出重要的新短语,新句型。
三、预习效果检查。
1.在外面________2.穿,戴________3.重要的________4.带来________5.校服________6.安静的________7.规则8 。
到达________9.走廊________ 10 。
大厅________ 11.餐厅________ 12.听________ 13. 打架_________ 14.抱歉的,难过的________1.听音乐_________________2.在音乐教室里_________________3.在外面吃东西_________________4.戴帽子_________________5.很多规则_________________6.…中的一些_________________7.拿来,带来_________________ 8.音乐播放器_________________9.不得不,必须_________________ 10.保持安静_________________11.图书馆规则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我梦想中的学校_________________ 13.上课迟到14.准时15.在走廊里_________________ 16. 在餐厅里_________________17.在教室里_________________ 18.在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19.在课堂上_________________ 20.穿校服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拨】1. arrive late for= be late for 做某事迟到。
Don’t arrive late for the meeting next time 下次开会别迟到2、语法(祈使句)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叮嘱、号召或者劝告等的句子,这类句子的主语常是第二人称you,也就是听话者,因而you常省去了。
人音版七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演唱《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一二三四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崇敬子弟兵,并使学生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乐观态度。
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来感受和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带来的不同的听觉感受,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曲的概念,知道进行曲的特点,能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大胆地歌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富于激情的情感和有力度、有弹性的声音,有控制的气息演唱此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型的掌握:附点音符与八分音符唱法的区别。
歌曲演唱的力度的控制。
教学方法:声势教学、听唱、跟唱相结合,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请学生欣赏国庆阅兵式的视频片段,初步感受军人的威武和进行曲的风格。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步入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段视觉盛宴,看完后请你谈一谈你的感受。
(播放阅兵视频)2、体验感受,模仿军人。
师:这个阅兵的场面真是震撼人心,哪位同学来试着模仿一下军人,他们是怎么站立怎么走路怎么拿枪又是怎么喊口号的?二、节奏训练师:口号喊得真是既响亮又有力量。
你还能用怎样的节奏来喊这个口号?(学生创编节奏练习一二三四口号。
)师:你们能用我拍出的节奏喊出这个口号吗?(老师总结出节奏型歌曲第一句节奏进行声势练习,先拍八分附点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学生按节奏模仿)同学们的口号喊得真带劲,就像是一首歌,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比较流行的军歌《一二三四歌》。
三、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1、初听歌曲(观看MTV视频)师:这是一首描写军人精神、军人气质的军旅歌曲,听完这首歌给你带来怎样的心情呢?哪句歌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振奋、豪迈、激情澎湃、充满力量。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人音版

尝试
1、目标明确,自主尝试。
学生预习导学案,明确任务
2、互动体验
聆听,对比分析作品知道两首作品的运用场合。
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对音乐要素进行分析理解。
拓展
创造
用喜欢的形式理解作品
展示
评价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与其他同学评价。
教学
反思
导学案
课题: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课时安排:1
课型:新受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七年级3月3日
学习
目标
1.对军旅歌曲感兴趣。
2.复习《一二三四歌》,聆听两首作品,感受作品风格。
3.理解作品情绪及表达的主题。
重点
作品的理解
难点
掌握节奏
教学素材
多媒体
课堂引导过程与策略
学习步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内容
情景
导入
听几首军旅歌曲,创设情境
人音音乐初中教案

人音音乐初中教案课程名称:音乐年级:初中学科带头人:XXX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欣赏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如民歌、舞蹈音乐、戏曲音乐等。
2. 学习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3. 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欣赏民族音乐作品(15分钟)1. 播放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地域特色。
2. 欣赏民族舞蹈音乐《梁祝》,让学生了解戏曲音乐的魅力。
3. 播放二胡独奏曲《赛马》,引导学生关注民族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三、学习民族乐器知识(15分钟)1. 教师介绍二胡、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方法。
2. 学生试奏简单曲目,体验民族乐器的乐趣。
四、分析民族音乐特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2. 学生举例说明民族音乐的特点,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3. 布置课后作业:欣赏一首民族音乐作品,了解其背景和特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程度。
2. 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民族音乐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学习民族乐器知识和分析民族音乐特点,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
第一节:音乐的基本元素
本节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调、节奏、节拍、旋律和和声等。
第二节:音乐符号
本节重点讲解了音乐符号的种类、表示方法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西方古典音乐
第一节:巴洛克音乐
本节介绍了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古典主义音乐
本节介绍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三节:浪漫主义音乐
本节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三章:中华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典音乐
本节介绍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中国民间音乐
本节介绍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类型、特点以及优秀代表作品。
第四章:音乐鉴赏
第一节:音乐的欣赏
本节重点介绍了音乐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
欣赏能力。
第二节:音乐赏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音乐赏析的方法和技巧,分别从音乐形式、曲调、节奏和和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以上仅是音乐教案的大纲内容,详细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教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导学案(含答案)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目标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重点]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重点]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4.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眼球⎩⎪⎪⎨⎪⎪⎧眼球壁⎩⎪⎨⎪⎧外层⎩⎨⎧ :透过光线巩膜:保护眼球中层⎩⎨⎧ :调节进入眼球的光亮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遮光形成暗室内层— : 晶状体:有 的作用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的透明胶状物2.【生活链接】(1)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部分,是________,“黑眼珠”实际上是________,它决定着眼睛的颜色。
(2)根据以下材料,请你填一填。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
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片有感光作用。
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________,而视网膜则相当于________,瞳孔相当于________。
视觉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________上,形成一个________。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________传给________,人就产生了__________。
2.猫能通过____________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人的瞳孔也是这样。
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人的瞳孔会发生变化:光强时,瞳孔________;光弱时,瞳孔________。
3.【思维拓展】(1)眼球的基本结构中,具有折射光线作用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瞳孔的大小调节是由______________控制的。
牧歌人音初中教案

牧歌人音初中教案二、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流畅、连贯的气息,优美抒情地演唱歌曲《牧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唱简谱,画旋律线的方式去理解歌曲旋律走向的画面感。
用声势律动的方式认识并且掌握切分音节奏。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们懂得欣赏、聆听和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从而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牧歌》的风格特点,并且能连贯流畅地演唱好这首歌曲。
2、认识并掌握切分音的节奏特点以及用声势律动的方式为歌唱伴奏。
五、教具:多媒体、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钢琴演奏《牧歌》,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2、教师提问:你们能感受到歌曲中的哪些景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新课教授:1、介绍歌曲《牧歌》的背景及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切分音的节奏。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意境,如草原、牧群、蓝天等。
4、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三)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合唱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牧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技巧。
2、鼓励学生课后多听、多唱民族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七、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牧歌》。
2、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歌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歌曲《牧歌》的演唱技巧,还能深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复习提
纲【直接打印】
第一章音乐的概念
- 音乐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 音乐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强弱、速度
- 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章乐理基础知识
- 音符、休止符、五线谱、谱号、调号、节拍
- 常见节奏型式:三拍子、四拍子
- 音阶: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曲式
第三章乐器及乐器演奏方式
- 各类西洋乐器及其演奏方式
- 各类中国乐器及其演奏方式
第四章音乐史话
- 了解西洋古典音乐史
- 了解中国音乐史
- 能够辨别不同音乐时期的音乐作品
第五章音乐鉴赏
- 音乐形式:小调、大调、奏鸣曲、协奏曲等- 常见乐曲的赏析技巧:节奏、旋律、和声- 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及表达方式
第六章音乐文化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
- 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
- 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本提纲涵盖了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的内容,通过复习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音乐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欣赏和表达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一】
初赏音乐,根据以往的音乐学习经验,结合歌曲回答问题:歌曲分为几个乐句?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习任务二】
能够通过学唱第一乐句的二声部合唱形式,用模仿、视谱演唱、交换声部演唱的方式,掌握纯四度跳进旋律音程以及级进进行、三度和声音程进行,解决了歌曲中出现的节奏难点——弱起节奏、附点节奏型和同音连线节奏型,同时尝试了以二声部合唱形式演唱。
【学习任务三】
能够通过分析结束音和主和弦,判断出歌曲的调式。
推荐的学习资源
课后练习
一.完整多次欣赏歌曲演唱音频。
二.加入歌词充满情感地分二声部准确演唱歌曲《红河谷》。
2. 二段体的曲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
3. 《拉库卡拉查》由主题和_______段变奏构成。
4. 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变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电子音乐《拉库卡拉查》。
2.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课题 《拉德茨基进行曲》
课后练习
欣赏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体会变奏曲式的特点,尝试分析该作品中所使用的变奏手法:
课题 美洲乐声
课后练习
( ) ( ) ( )
( )
1. 改变旋律(改变音色、变换音区、装饰旋律)。
2. 改变调性(调性升高或降低;大小调转换)。
3. 改变节奏、节拍。
4. 改变速度、增时、减时。
聆听《化装舞会》,记住A(a)段前四小节的节奏,用捻指和跺脚等形式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