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导学案
《单音与和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单音与和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单音与和声的基本观点;2.精通单音与和声的差别与联系;3.能够运用单音与和声的知识进行音乐创作或演奏。
导学内容:1.单音的观点及特点;2.和声的观点及特点;3.单音与和声之间的干系。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通过播放一段纯音乐,让同砚感受音乐中的单音和和声,引出单音与和声的观点。
第二步:进修单音的观点1.让同砚了解单音是音乐中的基本音,是没有任何音程干系的音符;2.让同砚听一段只有单音的音乐,体会单音给人带来的感受。
第三步:进修和声的观点1.让同砚了解和声是由多个音符同时发声构成的声音,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2.让同砚听一段和声音乐,体会和声给人带来的感受。
第四步:比较单音与和声1.让同砚分析单音和和声之间的差别:单音是孤立的音符,和声是多个音符组成的声音;2.让同砚比较单音和和声给人带来的感受:单音简易纯粹,和声丰富多彩。
第五步:谈论单音与和声的联系1.让同砚沉思单音和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单音作为音乐的基础,和声为音乐增添颜色和层次;2.让同砚谈论单音和和声如何互相协作产生美妙的音乐效果。
第六步:拓展延伸1.让同砚通过唱歌或演奏乐器体验单音和和声的表现方式;2.鼓舞同砚尝试用单音与和声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第七步:小结总结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强调单音与和声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并鼓舞同砚在平时生活中多听音乐,感受单音与和声的魅力。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对单音与和声有了更加深度的了解,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并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同时,同砚也通过亲身体验了单音与和声的表现方式,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观览能力。
期望同砚能够在将来的进修中继续发挥创设力,用单音与和声创作出更加美丽感人的音乐作品。
愿每位同砚都能成为音乐的创设者和传播者!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单音和和声的观点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2. 精通单音和和声的基本特点和不同的地方;3. 能够区分和区分单音和和声;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单音和和声的运用。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七年级音乐下册《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导学案

《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学习目标】1、了解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对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愿意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2、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音乐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及功能。
3、激发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进行曲是一种用于队列行进的音乐。
(重难点)【学习准备】学生:预习教学导学案教师:编制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学习流程【探究·展示·反馈】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欣赏《婚礼进行曲》师介绍管风琴,出示管风琴图片师:这首曲子本是为一部传奇歌剧《罗恩格林》写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讲述了一段美丽浪漫的故事(出示课件)(略)除了这首进行曲外还有一首门德尔松写的《婚礼进行曲》(播放音乐片段)人们习惯把瓦格纳的这首作为新人入场时举行婚礼的庆典音乐;把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作为新人进入洞房时的音乐。
师:同学们谁来模仿一下新人入场时的场面。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欢乐和幸福的氛围。
(2)随着音乐响起,一对新人缓缓走来,那一刻神圣,纯洁,幸福弥漫整个课堂。
(3)师引导生总结《婚礼进行曲》的特点(出示课件)总结:速度一般较快,表现欢乐的气氛。
师:下面我们欣赏《葬礼进行曲》片段,感受他的音乐情绪。
生:沉重的,庄严肃穆的师:进行曲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进行曲有不同的音乐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师生总结进行曲定义、特点、类型(出示课件)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进行曲类型:“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
【实践与创造】【课堂小结】【我总结】——预时 5 分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1.学生:本节课,我收获了些什么?。
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3.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的严肃气氛、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意义,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难点: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文,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二、阅读材料,了解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法国写实派小说家。
都德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1858年他为了谋生开始文学创作。
1868年都德出版长篇小说《小东西》,1869年出版短篇故事集《磨坊书简》,受到很多读者欢迎。
1873年发表了《月曜故事集》,其中《最后一课》选取了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历史背景下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描写的令人感动。
1874年《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让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897年12月17日都德去世,葬入拉雪兹公墓。
2.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的是1870—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想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结果适得其反,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国被迫赔款50亿法郎,割让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求和普鲁士接管这些地方以后,下令不准这些地方再学法语。
3.艺术鉴赏(1)它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2)它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
三、积累与运用.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丑陋排挤抚摸迸溅B.拱背渴望糕饼翅膀c.讥笑火钳飕飕冰雹D.狂风嫉妒旋转娇傲2.下面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木屐(jī)淹没(mò)铰链(jiǎo)沼泽(zhāo)B.弥漫(mí)泥泞(nìnɡ)骇人(hài)灯芯(xīn)c.弥漫(mí)泥泞(nìnɡ)骇人(hài)灯芯(xīn)D.佣人(yōnɡ)讪笑(shàn)绶带(shòu)挨啄(zhuó)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A.由于连降暴雨,洪水来势汹汹。
《单音与和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单音与和声》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单音与和声的观点,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在实际音乐中运用这些观点。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听过的一首音乐,有没有留意到其中的单音和和声?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声音?
2. 激发兴趣:单音和和声在音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它们?
二、观点诠释
1. 单音:单音即一个音符独立发声,没有其他音符的伴奏。
它可以是乐曲中的主旋律,也可以是伴奏中的一个音。
2. 和声: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同时发声,互相配合形成和谐的音响效果。
和声可以丰富乐曲的层次和表现力。
三、区别与联系
1. 区别:单音是独立发声,和声是多个音同时发声;单音强调旋律,和声强调和谐。
2. 联系:在音乐中,单音和和声常常互相交替出现,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乐曲的整体效果。
四、实践运用
1. 听辨练习:播放几段音乐片段,请同砚们听辨其中的单音和和声部分,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创作练习:让学生们以给定的单音为主题,自行创作一个和声部分,展示他们对单音和和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
1. 欣赏乐曲:请同砚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其中的单音和和声部分,探讨它们对整体音乐的贡献。
2. 实践演奏:组织学生们在班级中进行小型音乐表演,要求他们在演奏中加入单音和和声的元素,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单音和和声的观点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掌握了区分它们的方法和运用技巧。
希望同砚们在以后的音乐进修和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发挥创造力,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化蝶导学案

一、创设情景(3 分钟) 1、媒体播放 MTV 二、导入新课欣赏《化蝶》 (25 分钟,其中学习 15 分钟,交流、展示 10 分钟。 )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1、简单回顾这部被群众称为“我们自己的交响乐”的音乐作品。 2、完整聆听作品,感受各乐段的情绪变化和内容情景。 3、出示各乐段小标题,学生梳理音乐结构,交流个小组不同的见解和感受。 4、结合作品,教师讲解协奏曲和奏鸣曲式相关知识。 二、歌曲《化蝶》 1、欣赏歌曲音乐,学生简要了解歌曲内容和音乐风格。 2、学唱歌曲。 3、学生跟伴奏学唱,设计自己喜爱的形式演唱。 4、师生对演唱情况进行评价。 三、教师总结。
下金厂中学七年级音乐导学案
主备人: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授课时间: 化蝶 年 月 课型 日 姓名: 课时 小组: 2 课时 预习展示
1、进一步学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能受到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 反抗精神的感染。 2、结合欣赏学习协奏曲、奏鸣曲式的有关知识。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化蝶》 。 习协奏曲、奏鸣曲式的有关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化蝶》 。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温
馨
提 示
重点、难点讲析并解决:①字少音多。②拖腔。 教师范唱,学生体会其柔美的越剧韵味。
三、当堂检测(8 分钟) 1、乐段的情绪奏鸣曲式相关形式?
3、越剧基本特点?
温馨提示:完成以上题目后让组长批改。
四、整理导学案(4 分钟) 1、我要再读学习目标,完成的目标就把笑脸涂成喜欢的颜色。 2、我要把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或要提醒自己的话用红笔写右面栏里。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人音版

尝试
1、目标明确,自主尝试。
学生预习导学案,明确任务
2、互动体验
聆听,对比分析作品知道两首作品的运用场合。
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对音乐要素进行分析理解。
拓展
创造
用喜欢的形式理解作品
展示
评价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与其他同学评价。
教学
反思
导学案
课题: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课时安排:1
课型:新受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七年级3月3日
学习
目标
1.对军旅歌曲感兴趣。
2.复习《一二三四歌》,聆听两首作品,感受作品风格。
3.理解作品情绪及表达的主题。
重点
作品的理解
难点
掌握节奏
教学素材
多媒体
课堂引导过程与策略
学习步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内容
情景
导入
听几首军旅歌曲,创设情境
《单音与和声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单音与和声》导学案一、导入在音乐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旋律和和声。
旋律是单个音符的排列组合,而和声则是不同音符的同时发声。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单音与和声的知识,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单音和和声的定义及区别;2. 掌握单音和和声的表现方式;3. 能够分辨单音和和声在音乐中的运用。
三、进修内容1. 单音:单个音符的发声,没有其他音符的伴奏;2. 和声:不同音符的同时发声,产生和谐的音响效果。
四、进修重点1. 单音和和声的定义;2. 单音和和声的表现方式;3. 单音和和声在音乐中的应用。
五、进修步骤1. 听音乐:播放一段只有单音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单音效果;2. 听音乐:播放一段和声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和声效果;3. 讨论:让学生讨论单音和和声的区别,并总结出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4. 听音乐:再次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分辨其中的单音和和声部分;5. 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发出单音和和声,感受其不同的地方;6. 听音乐:播放一段有单音和和声结合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中的音响效果;7. 总结:总结单音和和声的特点及在音乐中的应用。
六、拓展延伸1.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音乐,分析其中的单音和和声部分;2. 鼓励学生尝试用乐器演奏单音和和声,体会不同发声方式的魅力;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单音和和声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室反馈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单音和和声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进修到的知识点。
八、作业安置1. 听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其中的单音和和声部分,并写下感想;2. 练习用自己的声音发出单音和和声,感受其中的差别。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单音和和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音乐中更好地分辨和运用它们,为自己的音乐之路增添新的色彩和魅力。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进修中继续尽力,不息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初中初一音乐教案

初中初一音乐教案教学科目:音乐年级: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阶、节奏、音符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音符、简谱等。
2. 音乐欣赏: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
3. 音乐实践:学习乐器演奏,进行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音乐基础知识教学(2周)1. 音阶:教授音阶的构成、音阶的练习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大调和小调音阶。
2. 节奏:教授节奏的种类、节奏的练习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型。
3. 音符:教授音符的种类、音符的时值,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音符的演奏方法。
4. 简谱:教授简谱的构成、简谱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和书写简谱。
第二阶段:音乐欣赏教学(4周)1. 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教授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
2. 音乐作品分析: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第三阶段:音乐实践活动(4周)1. 学习乐器演奏:教授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让学生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
2. 合唱、合奏: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音乐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评估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 学生音乐欣赏报告,了解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选用适合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如《音乐基础》、《音乐欣赏》等。
2. 乐器:为学生提供各种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3.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音响设备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乐器演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
3. 欣赏法: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标”课堂(七年级上册音乐)日期:
备课:审批:
《七色光之歌》
一、学习目标(树标)
1.通过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体验美好的现实生活,表达学生们热爱生活,迎接未来的心情。
2.学习两种切分节奏(X X X和X—|X . 0 |) ,并感受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意义所在。
【学习重点】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并学唱《七色光之歌》这首歌曲。
【学习难点】切分节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与点拨(学标+解标)
1.聆听童声合唱《七色光之歌》;
2.学习歌曲
(1)视唱曲谱、考察乐理知识;
(2)讨论并解决难点;
三处切分节奏:
2/4 X X X | X 0 X X | X —| X . 0 ||
2/4 X X X | X X X 0 | X —| X . 0 ||
2/4 X X X | X X X ||
(先用读节奏的方法,音符用“哒”,休止符用“空”,跨小节切分节奏延长的音符用“啊”,然后结合曲谱练习)
(3)结合全曲曲普再练习切分节奏(用笔标出),在切分音处拍手;(4)视唱曲谱,先用“La”唱,再唱谱;
(5)练唱歌词,先让学生看歌词,全体再视唱填词。
3.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用电子琴伴奏演唱全曲;
(3)适用伴奏演唱全曲。
三、当堂检测(检标)
1.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2.让学生带着感情自己演唱《七色光之歌》。
四、作业
1.带着对这首歌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七色光之歌》这首歌曲;
2.复习本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