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3.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的严肃气氛、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意义,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难点: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文,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二、阅读材料,了解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法国写实派小说家。
都德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1858年他为了谋生开始文学创作。
1868年都德出版长篇小说《小东西》,1869年出版短篇故事集《磨坊书简》,受到很多读者欢迎。
1873年发表了《月曜故事集》,其中《最后一课》选取了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历史背景下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描写的令人感动。
1874年《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让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897年12月17日都德去世,葬入拉雪兹公墓。
2.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的是1870—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想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结果适得其反,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国被迫赔款50亿法郎,割让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求和普鲁士接管这些地方以后,下令不准这些地方再学法语。
3.艺术鉴赏(1)它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2)它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
三、积累与运用.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丑陋排挤抚摸迸溅B.拱背渴望糕饼翅膀c.讥笑火钳飕飕冰雹D.狂风嫉妒旋转娇傲2.下面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木屐(jī)淹没(mò)铰链(jiǎo)沼泽(zhāo)B.弥漫(mí)泥泞(nìnɡ)骇人(hài)灯芯(xīn)c.弥漫(mí)泥泞(nìnɡ)骇人(hài)灯芯(xīn)D.佣人(yōnɡ)讪笑(shàn)绶带(shòu)挨啄(zhuó)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A.由于连降暴雨,洪水来势汹汹。
人音版七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演唱《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一二三四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崇敬子弟兵,并使学生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乐观态度。
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来感受和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带来的不同的听觉感受,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曲的概念,知道进行曲的特点,能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大胆地歌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富于激情的情感和有力度、有弹性的声音,有控制的气息演唱此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型的掌握:附点音符与八分音符唱法的区别。
歌曲演唱的力度的控制。
教学方法:声势教学、听唱、跟唱相结合,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请学生欣赏国庆阅兵式的视频片段,初步感受军人的威武和进行曲的风格。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步入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段视觉盛宴,看完后请你谈一谈你的感受。
(播放阅兵视频)2、体验感受,模仿军人。
师:这个阅兵的场面真是震撼人心,哪位同学来试着模仿一下军人,他们是怎么站立怎么走路怎么拿枪又是怎么喊口号的?二、节奏训练师:口号喊得真是既响亮又有力量。
你还能用怎样的节奏来喊这个口号?(学生创编节奏练习一二三四口号。
)师:你们能用我拍出的节奏喊出这个口号吗?(老师总结出节奏型歌曲第一句节奏进行声势练习,先拍八分附点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学生按节奏模仿)同学们的口号喊得真带劲,就像是一首歌,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比较流行的军歌《一二三四歌》。
三、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1、初听歌曲(观看MTV视频)师:这是一首描写军人精神、军人气质的军旅歌曲,听完这首歌给你带来怎样的心情呢?哪句歌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振奋、豪迈、激情澎湃、充满力量。
音乐课导学案

音乐课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一份教学辅助材料,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总结前置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思考,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音乐课的导学案,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音乐课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一、学习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3.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二、预习内容1.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音乐的分类方法和主要流派;3.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4. 熟悉几位音乐大师的作品。
三、课堂活动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a. 请学生在课前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并列举几个自己认为的音乐的作用;b.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分类方法和主要流派,通过观看视频或听音乐进行学习;c.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并讲述其特点。
2. 探究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a. 介绍音乐的表达方式,如旋律、节奏、和声等,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b.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艺术形式,如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并展示相关的作品;c. 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种音乐形式,进行创作或表演。
3.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a. 引导学生观看经典音乐表演,如交响乐音乐会、独奏音乐会等,学习欣赏音乐的技巧;b. 学生分小组进行音乐欣赏,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其曲式、情绪和表达方式;c. 进行音乐知识竞赛或音乐作品分享,推动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学习资源1. 音乐课教科书相关章节;2. 音乐类电影或纪录片;3. 音乐类网站或应用程序。
五、练习题1. 音乐可以通过()表达情感和思想。
A. 画面B. 舞蹈C. 声音D. 语言2. 下列哪个不属于音乐的主要分类?A. 古典音乐B. 摇滚音乐C. 流行音乐D. 电影音乐3. 以下哪种音乐形式是以音乐家独奏为主?A. 交响乐B. 协奏曲C. 歌剧D. 独奏曲六、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选择一种音乐类型,准备一份简短的介绍稿,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展示;2. 个人创作:学生自由选择一种音乐形式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进行演示或分享;3. 课后听音乐并进行欣赏,选择三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一篇音乐评论文。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
第一节:音乐的基本元素
本节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调、节奏、节拍、旋律和和声等。
第二节:音乐符号
本节重点讲解了音乐符号的种类、表示方法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西方古典音乐
第一节:巴洛克音乐
本节介绍了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古典主义音乐
本节介绍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三节:浪漫主义音乐
本节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三章:中华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典音乐
本节介绍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中国民间音乐
本节介绍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类型、特点以及优秀代表作品。
第四章:音乐鉴赏
第一节:音乐的欣赏
本节重点介绍了音乐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
欣赏能力。
第二节:音乐赏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音乐赏析的方法和技巧,分别从音乐形式、曲调、节奏和和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以上仅是音乐教案的大纲内容,详细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教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分节序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分节序曲》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分节的由来和意义。
2. 研究和欣赏《春分节序曲》。
3. 掌握《春分节序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春分节序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教学投影仪。
3. 《春分节序曲》的音频文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春分节的由来和意义。
- 带领学生欣赏一段《春分节序曲》的音乐。
2. 研究和分析《春分节序曲》(节奏和旋律)- 通过音频文件展示《春分节序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旋律。
- 分析乐曲节奏和旋律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表达和情感。
3. 合作演奏《春分节序曲》-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乐曲的不同部分。
- 分配乐器和声部,让学生根据乐谱合作演奏。
4. 回顾和总结- 回顾研究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春分节序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让学生互相研究和交流。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春分节序曲》的旋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表演。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分享各自的创作和演奏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和演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回答提问和解释乐曲特点的能力。
3. 评估学生合作演奏的效果和默契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合作演奏和欣赏《春分节序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
3.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音乐课导学案

音乐课导学案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节奏的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听觉和表达能力。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与音乐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导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2. 掌握乐器分类和演奏技巧;3. 进一步认识音乐文化和音乐家的作品;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导学步骤:第一步:音乐基础知识介绍(200字)音乐是由声音发出的艺术形式,它包含许多基本概念和元素。
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定义、音高、音长、节奏、旋律等基本概念。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第二步: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300字)乐器是音乐的核心,了解和掌握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介绍常见的乐器分类,如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并简要介绍每个分类中的典型代表。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乐器的演奏技巧,鼓励学生尝试并展示自己的才艺。
第三步:音乐文化和音乐家介绍(300字)音乐与人类文化密不可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介绍他们对音乐的贡献和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
第四步:音乐鉴赏和表演(400字)音乐不仅仅是欣赏,也可以通过演奏和表演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才能。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曲目,并提供乐器和指导,让学生们亲自尝试演奏。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规模的音乐表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结:音乐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本导学案的教学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与音乐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希望这个导学案对于音乐教学的规划和实施有所帮助,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世界中享受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春天来了-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天来了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春天来了”这首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理解和认识春季的变化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和歌唱中积极地体验和表达情感;•学生能够发扬合作精神,在集体演唱中参与;•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3.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在歌曲欣赏和歌唱中产生对春季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欣赏,感受和表达歌曲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情境;•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和表达歌曲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录音带;•ppt课件;•课本;•知识型电子白板或投影仪;•麦克风或喇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问候学生和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氛围。
2. 歌曲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带,指导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气氛;2.成语“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是形容春天的诗句,教师提醒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关注歌曲中表现春天特点的部分;3.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觉,不同的学生可以表达不同的看法和体验。
3. 歌曲教唱(30分钟)1.教师演示歌曲的唱法和节拍,指导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个初步的认识;2.教师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分组学唱;3.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4.每个小组单独演唱,然后整个班级一起演唱。
4. 歌曲表演和评价环节(15分钟)1.学生通过小组演唱,表现出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协作中提高了音乐能力和自信心;2.学生可以主动或被邀请上台进行表演,展现自己;3.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积累和提高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爵士鼓入门
课时1 爵士鼓的崛起
- 研究内容:了解爵士鼓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研究爵士鼓基本节奏,拍子和音符的基本知识。
- 研究目标:了解爵士鼓声音特点和基本发音技巧,掌握爵士鼓的基础节奏和演奏技巧。
课时2 爵士鼓的艺术魅力
- 研究内容:研究爵士鼓艺术魅力以及在不同音乐中的应用,了解爵士鼓演奏表现手法,研究鼓棒和架子鼓的正确使用方法。
- 研究目标:掌握爵士鼓在各种音乐中的表现形式,学会正确使用鼓棒和架子鼓。
第二单元乐理基础
课时3 音乐的元素
- 研究内容:了解音乐的元素,包括音高、音乐符号、音程等,研究谱写简单的乐谱。
- 研究目标: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掌握简单乐谱的谱写方法。
课时4 节奏与节拍
- 研究内容:研究节奏与节拍,在不同的乐曲中就行分析,研
究常见的节拍型与鼓点型。
- 研究目标:理解音乐的节奏与节拍,分析出不同乐曲的特点,掌握常见节拍和鼓点型。
第三单元合唱基础
课时5 声乐基本功训练
- 研究内容:了解声乐基本功,包括音阶练、发音训练、声带
锻炼、呼吸训练等,进行声乐基本功训练。
- 研究目标:掌握声乐基本功的训练方法,提高歌唱水平。
课时6 合唱团队的协作
- 研究内容:研究合唱团队的基本概念和构成,了解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唱出美妙的和声。
- 研究目标:了解合唱团队的组成和角色,学会合作,唱出和谐的和声。
第四单元中国民族乐器
课时7 古琴与竹笛
- 研究内容:了解古琴和竹笛的基本知识,研究弹奏古琴和吹奏竹笛的基本技巧。
- 研究目标:了解古琴和竹笛的来源和发展,掌握基本演奏技巧。
课时8 二胡和大鼓
- 研究内容:了解二胡和大鼓的基本知识,研究弹奏二胡和打击大鼓的基本技巧。
- 研究目标:了解二胡和大鼓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基本演奏技巧。
第五单元舞蹈节目表演
课时9 舞蹈基础
- 研究内容:了解舞蹈基础知识,包括舞蹈起源、基本功和舞蹈动作等,研究基本舞蹈动作。
- 研究目标:了解舞蹈的起源和基本功,掌握基本舞蹈动作。
课时10 舞蹈节目表演实践
- 研究内容:研究舞蹈节目表演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表演实践,展示自我风采。
- 学习目标:了解舞蹈表演的基本流程和要素,通过实践提高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