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冲突及其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影响_房乐宪

合集下载

关于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关于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关于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关于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自从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2014年4月在乌克兰发生了政治动荡,乌克兰东部突发冲突,后莫斯科方面正式宣布向乌克兰提供经济援助和经济扶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在此基础上,欧洲大陆也谴责了俄罗斯的行为,并实施了惩罚性的制裁政策。

美国也将俄罗斯的一系列政策定性为侵犯乌克兰主权,并采取了强硬姿态,对其进行了制裁,指责俄罗斯破坏乌克兰主权,并支持乌克兰。

随之而来,美国与欧洲联合严厉批评并制裁了俄罗斯,这样,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就出现了对立的态势。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乐见其反,立足国内,依旧坚持对西方国家的批评,并一再强调贸易禁令对俄罗斯由重大影响,以坚持自己的权益。

尽管如此,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仍然存在通力合作的可能,在一些威胁安全的挑战中,中西方正在努力加强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性。

此外,近期俄罗斯也对对抗恐怖主义等国际问题表示了高度关注,愿意与其他国家建立安全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总的来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是复杂的。

一方面,双方因乌克兰问题而出现分歧,另一方面又共同面对一些安全挑战,努力加强合作。

未来,靠双方共同努力和积极对话,双方关系才能达到友好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对外政策调整

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对外政策调整
榆 兀刂剽匮 爻刳劁剡刳剡匮. 爻劐赜刂剽刂剡剡仨刿 卦剌剜匾匮剌刳刭剞: 廿剞刳劁剽刳刿 禺刂卣赜刂卣刂赜 蒯剽剜赜剜刭卦剌匮劂刳剌 蒯剽刂劁刂剡刭刳刳 夭剜劂劂刳刳 剡匮 剞刳剽剜赜剜刂 仫剀剜剡剜剞刳亻刂劂剀剜刂 剌刳卣刂剽劂劁赜剜 / / 兀剽刂剞伛 剡剜赜剜劂劁刂刿, No. 101, 09. 刳仞剡伛 2008, C. 1.
欧盟尽管不希望与俄罗斯公开对抗,并在俄格 冲突后与俄重新启动了搁置两年之久的新《 伙伴关 系与合作协定》 谈判,但欧盟对俄重新崛起的方式 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也充满了担忧。 俄格冲突后, 波兰和捷克迅速与美签署了在本国部署美国反导防 御系统的协议。 12 月 11 日,欧盟首脑会议批准了 “东部伙伴关系冶 计划。 该计划旨在加强欧盟与乌 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 美尼亚等六国的合作,保持欧盟对这些国家“ 足够 的吸引力冶。 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称,“ 东部 伙伴关系冶 计划是欧洲睦邻政策的延伸,目的是更 大程度地促进经济一体化和流动性,使欧盟在维护 地区安全与解决地区冲突时拥有更多的渠道。 “ 东 部伙伴关系冶 计划的实质是欧盟在不希望与俄正面 交锋的情况下,通过“软渗透冶 削弱俄在原苏联地区 影响的战略举措,它将对俄现有的战略空间形成巨 大冲击。
于 禺刳剽 赜剜剀剽劐卦 夭剜劂劂刳刳: 2017-噩剜剡劁劐剽仨 剡刂卣匮剌刂剀剜卦剜 匾劐卣劐仉刂卦剜. 禺. 2007.
盂 廿. 禺刂卣赜刂卣刂赜. 兀仨劂劁劐蒯剌刂剡刳刂 剡匮 XII 乇刂劁刂剽匾劐剽卦劂剀剜剞 剞刂刎卣劐剡匮剽剜卣剡剜剞 仫剀剜剡剜剞刳亻刂劂剀剜剞 劓剜剽劐剞刂. http: / / www. kremlin. ru / text / appears / 2008 / 06 / 202221. shtml.

俄格冲突及其来龙去脉

俄格冲突及其来龙去脉

2.互相的不断挑衅
从长期以来双方的互相挑衅行为来看,这次的 冲突升级并不令人吃惊;只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规 模之大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现在,俄罗斯军队不仅 开进了两个分离省份,而且还控制了格鲁吉亚东西 部联结的要道。只有俄罗斯彻底从格鲁吉亚本土撤 出,才能有利于局势的正常化,但是萨卡什维利首 先挑衅的行为又会给他带来内政上的危机。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格鲁吉亚一 直无法成功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这个国家为 自己在这一点上的失败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就算有西方国家和邻国的斡旋和帮助,格鲁 吉亚人民能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对抗 俄罗斯的撼动力,还是个未知数。
三、这场冲突可能的结局
关于这场冲突的结局,主要在于俄 罗斯,因为俄罗斯已经掌握了战略 主动权,所以结局基本按照俄罗斯 的意图来实现。 对俄罗斯来说,有上、中、下三策。
美 俄 战 略 对 峙 的 特 点
美国持续利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 间。特别是美国在中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准备 接纳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家加入北约,这些 都挑战了俄罗斯的战略底线,直接威胁了俄罗 斯的战略利益。这必然迫使俄罗斯利用一场战 争来进行对抗,以维护自身利益,改变自己的 战略被动地位。
3、俄罗斯不想与西方闹翻,特别是不想与欧盟闹翻,未来俄 欧关系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在欧盟即将讨论制裁俄罗斯问题前,俄适时释放缓和信号, 以缓解它与西方的紧张关系。9月8日,俄法两国就俄撤军方 案达成一致。俄的前后动作已经充分表明它对待西方的战略, 即在原则上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尽可能不激化矛盾。 俄接受欧洲的调停,但不一定“买美国的帐”。因为俄欧之 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能源虽然是外交武器,但必须看到, 俄能源出口尚未实现多元化,俄同样在乎欧洲市场。良好的 俄欧关系是俄与美对话的重要砝码。未来俄欧关系可能时有 紧张,但不会严重恶化。独联体地区很多遗留问题可能有待 于欧盟或欧安会与俄罗斯合作共同解决,解决的道路将非常 漫长。

俄格冲突对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影响解读

俄格冲突对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影响解读

俄格冲突对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影响一、俄格冲突凸显欧美对俄政策分歧。

美国一直都怂恿欧盟与俄对抗,把“难题”抛给欧盟,同时借此分化欧盟,这符合美国的总体战略布局。

欧盟与美国的立场有很大分歧。

欧盟继承均势传统,试图在俄美之间实现战略平衡,以实现自己成为世界一极的目标。

一方面,欧盟因为地理和历史上与俄关系密切,担心俄“恢复帝国”,所以与美国一起挤压俄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欧盟与俄积极发展能源和贸易合作,在伊朗、伊拉克等国际问题上与俄协调立场,共同抵制美国的霸权行径。

欧盟反对美国对抗俄罗斯的做法,不愿意激怒俄罗斯,同时也不认可格鲁吉亚的做法。

欧盟多次要求格鲁吉亚保持克制。

其主要原因是,欧俄之间有紧密的能源和贸易利益联系。

由于地理临近,俄罗斯能源价格在欧洲极具竞争力,欧洲40%的天气和30%的石油从俄罗斯进口,未来30年这种状况很难改变。

另外,欧俄贸易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而美俄贸易额仅约200亿美元。

多年来,欧盟一直把经济与政治适当分开,拒绝美国要欧盟与俄割断经济联系的建议,因为这样做将损害到欧盟内部企业家的利益。

二、欧盟内部对俄政策分歧加剧。

欧盟内部对于俄罗斯的态度分歧在俄格冲突后更加明显。

其中,“新欧洲”因历史积怨等因素仇视俄罗斯,它们更依赖美国的支持,不希望俄重返其传统势力范围,进而威胁到它们自身的安全。

波兰、捷克、巴尔干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首当其冲。

波兰建议北约尽快吸收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为成员国,并制裁俄罗斯。

“老欧洲”则认为制裁没有意义。

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与俄利益关系密切,坚持不能对俄采取强硬措施,要保持对话。

在2008年4月的北约峰会上,法德两国曾一起阻止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

德国此次在俄罗斯斡旋没有任何成绩,这促使其态度有所强硬。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格鲁吉亚表示,如果格鲁吉亚愿意,德国欢迎其加入北约。

在俄格冲突中,法国担当了调停者,没有指责任何一方,并促成冲突调解。

这说明,法国看重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缺少约束俄罗斯的手段。

俄格冲突的国际影响分析.

俄格冲突的国际影响分析.

俄格冲突的国际影响分析2009年第1期社会主义研究No.1,2009 (总第183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3 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崔启明刘勇为【摘要】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围绕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问题展开武装冲突,冲突虽然得到暂时平息,但其对国际局势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的强硬举动,冲击了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格局,延缓了北约东扩的步伐,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冲突使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俄美关系趋于冷淡,但不至于走向对抗;俄欧关系在合作中发展,但不意味着进入蜜月期;美欧围绕格鲁吉亚问题也出现分歧,但双边关系总的格局没有改变。

俄格冲突还使独联体地区形式愈加复杂化,独联体分裂与凝聚力加强的两种趋势并存。

另外,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的举动,也加剧了世界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

【关键词】俄格冲突;国际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D8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9)01-0104-05 【作者简介】崔启明(1963—),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刘勇为(1982—),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外交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

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爆发武装冲突,这是俄罗斯近十年来首次对外动武。

不久之后,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独立,继续显示自己的强硬立场。

西方社会则纷纷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甚至宣称这是新“冷战”的开始。

这次事件,是俄罗斯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休止东扩、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的一种暴力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俄罗斯崛起和对外政策转变的标志性事件。

虽然冲突暂时得到平息,但其对国际局势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

普京曾多次表示,俄罗斯将致力于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单极模式对当代世界来说不仅难以接受,而且完全不可能。

改变世界格局的俄格冲突

改变世界格局的俄格冲突

改变世界格局的俄格冲突作者:王娜来源:《百科知识》2008年第19期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发动进攻,随即俄罗斯介入并与格鲁吉亚发生武装冲突。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8月26日宣布俄罗斯承认格鲁吉亚南奥塞梯自治州和阿布哈兹。

自治共和国独立,并在次日委托外交部开始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就建立外交关系的事宜举行谈判。

此举遭到美、英、法等欧美国家以及北约、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反对。

配备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美国驱逐舰停靠格鲁吉亚黑海港口,8艘北约军舰集结在黑海北部,另外还有9艘北约舰艇也正赶赴现场。

俄国则针锋相对。

刚回母港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旋即起碇,到演习场“作例行战备检查”。

双方剑拔弩张,横眉怒目。

俄罗斯与西方社会的矛盾一时进入白热化状态,引起世界高度关注。

俄格冲突始末1936年12月1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1990年11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

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于1991年4月9日宣布独立,1995年8月,格鲁吉亚通过新宪法,将国名由原来的格鲁吉亚共和国更名为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逐渐向西方靠拢,接受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美国也依赖当地的油管,得以不经由俄罗斯领土输出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

格鲁吉亚不但是美国在反恐战争的盟友,近年来更积极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俄罗斯近年来凭其庞大能源蕴藏重新崛起,由于南奥塞梯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东西双方都势在必得,俄罗斯为防止北约东扩,即以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进程。

2008年4月,格鲁吉亚传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消息。

双方冲突也因此一触即发。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分别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与俄罗斯接壤,两者都在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并一直与格中央政府处于对抗状态,但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

格鲁吉亚一直试图恢复对这两个地区的控制,它同时指控俄罗斯试图吞并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

俄乌冲突的影响国际安全架构的重塑

俄乌冲突的影响国际安全架构的重塑

俄乌冲突的影响国际安全架构的重塑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俄乌冲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场冲突不仅对两个国家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也对全球的国际安全架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俄乌冲突对国际安全架构的重塑,并分析其对全球安全格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动对国际安全架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冲突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陷入紧张,俄罗斯的行为受到严厉制约。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受到削弱。

同时,西方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加大了对俄罗斯的遏制力度。

其次,冲突也加剧了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对抗。

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支持分离主义势力,这引发了北约对俄罗斯的警惕。

北约加强了在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企图遏制俄罗斯的影响力扩展。

俄乌冲突导致了欧洲安全格局的重塑,增加了战争风险。

二、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挑战俄乌冲突还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构成了挑战。

俄罗斯以所谓的“保护俄罗斯族群权益”为由,侵犯了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这种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的原则,并破坏了国际社会对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普遍尊重。

此外,俄乌冲突还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分裂。

一些国家对乌克兰提供援助,支持其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

而另一些国家则采取中立立场,或者对俄罗斯持默许态度。

这种分裂削弱了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的共同立场,对国际秩序造成了挑战。

三、国际安全合作的机遇尽管俄乌冲突给国际安全架构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国际安全合作提供了机遇。

首先,冲突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对冲突地区的危机管理和安全维护。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充分发挥了协调和调解的作用,尝试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其次,冲突还加强了国际社会对军控和裁军的重视。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各国对军备竞赛的担忧,各方加大了对军控谈判的力度。

冲突也使得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核不扩散问题及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促进了国际安全合作的深化。

欧盟强化对外政策行动的新举措及其思考

欧盟强化对外政策行动的新举措及其思考

欧盟强化对外政策行动的新举措及其思考房乐宪2012-10-23 10:05:05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7年1期作者简介:房乐宪(1967-),山东诸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

北京100872内容提要:欧盟委员会2006年6月发布的《世界中的欧洲》文件,是欧盟针对全球化及其蕴含的新挑战,以及审视和反思近年来欧盟对外政策行动的重要体现。

本文首先分析了该文件出台的背景和基本宗旨,重点阐述了欧盟在该文件中所表达的强化对外政策行动效果的基本前提和行动步骤,在此基础上,就该文件出台的政策含义和文件实施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几点看法,并认为该文件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关键词:欧盟对外政策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洲安全欧盟委员会2006年6月8日发布了名为《世界中的欧洲》的重要文件。

[1]该文件审视了在不改变现有条约基础上如何加强欧盟的外部行动问题。

文件在分析欧盟当前面临的新挑战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使欧盟对外政策更加连贯、有效和清晰的一些实际建议。

该文件在2006年6月15-16日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得到认可,6月16日通过的《理事会轮值主席结论》表示,“欧洲理事会欢迎由欧盟委员会主席提交的《世界中的欧洲》文件和委员会正在执行的内部措施。

”[2]很大程度上,该文件可以看作自2005年6月欧洲宪法条约批准受挫以来欧盟对其对外政策行动的一种新的审视,对观察欧盟今后的对外政策走向有重要意义。

一、提出强化对外政策行动的背景和基本宗旨欧盟委员会发布《世界中的欧洲》文件,是面对全球化及其蕴含的新挑战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近年来欧盟审视和反思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要体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欧盟面临一系列更严峻挑战:从欧盟自身的深化和扩大,到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凸现,从寻求经济稳步增长到谋求地区稳定与安全。

早在2003年12月,欧盟针对欧洲50多年来的安全形势变化,通过了第一个欧盟安全战略文件——《更美好世界中的安全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格冲突及其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影响房乐宪陈隆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摘 要]2008年8月以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问题发生冲突,使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以及相关的大国关系更加复杂。

俄格冲突的实质是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对于战略空间的争夺。

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合作受损,俄美关系出现局部紧张但不致出现全面对抗,俄欧关系合作的主流依然存在。

[关键词]南奥塞梯问题;俄格冲突;俄美关系;俄欧关系;北约[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8)11-0067-04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从空中和地面向南奥塞梯发动大规模进攻,并迅速占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

紧接着俄第58集团军部分部队开进南奥塞梯,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

双方交火持续五天,格军溃败。

8月1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俄罗斯决定结束“迫使格鲁吉亚当局实现和平”的军事行动,并于当天同前往斡旋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达成包括撤军在内的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六项原则协议。

①但此后该地区政治形势更趋复杂。

8月25日,俄联邦议会上下两院全票通过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当局提出的要求俄承认其独立的呼吁书。

8月26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9月2日,格鲁吉亚宣布同俄罗斯断交。

9月9日俄罗斯宣布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于9月15日与它们分别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俄格冲突过后,相关各方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这一军事冲突虽已结,束但其对当前国际关系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影响值得关注。

一、俄格冲突的实质格鲁吉亚原是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

随着苏联走向解体,格鲁吉亚于1991年4月正式宣布独立。

但独立后的格鲁吉亚存在严重民族分离问题。

俄格之间这次冲突的主要矛盾在于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

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宣布独立,格鲁吉亚中央当局无法容忍,立刻派兵进驻,两地武装冲突爆发。

此后在俄罗斯调停下,格鲁吉亚与阿、南两地区先后签署停火协议,由俄派驻维和军队进入冲突区。

虽然武装冲突停止了,但上述两地区的法律地位问题却并未解决。

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始终是格领导人感到棘手的问题。

在曾任原苏联外长的格鲁吉亚人谢瓦尔德纳泽当政时期,格鲁吉亚虽然积极发展与西方的友好关系,但也忌惮俄罗斯的影响,未过分向西方靠拢。

谢瓦尔德纳泽曾表示,格鲁吉亚所处的位置使它必须奉行“平衡发展与美国、西方以及俄罗斯的关系,避免格鲁吉亚成为大国对抗和冲突的地区”。

[1] 2004年初,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上台。

此后,格鲁吉亚放弃了原来的平衡外交,奉行明显的“疏俄亲美”政策,明确提出加入北约和欧盟;同时,萨卡什维利把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政治目标,并指责俄罗斯暗地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表示不惜动用武力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领土完整。

俄罗斯出于国家安全和战略考虑,一直反对格鲁吉亚加入北约。

俄罗斯也坚决反对格鲁吉亚动用武力解决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希望利用这一问题牵制格鲁吉亚,以保持自己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持或默许,格鲁吉亚是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收复南奥塞梯的。

普京认为“美国是策划格鲁吉亚侵略南奥塞梯的幕后主使”。

[2]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的渗透加剧了格俄矛盾升级。

格鲁吉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是里海石油外运绕开俄的必经通道,美国对此非常看重,拟将格鲁吉亚培养成独联体内的“反俄先锋”,使之成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

不仅如此,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格鲁吉亚纳入其中。

北约将原东欧大多数国家波兰、捷克以及匈牙利纳入之后,又接纳原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近年来又积极拉拢乌克兰和格鲁吉亚。

这样北约将直抵俄边界,使俄战略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格鲁吉亚在美国支持下已下定决心尽快加入北约,萨卡什维利通过派兵伊拉克来增强其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关系,但目前加入北约的最大障碍是其领土争端问题。

因为,加入北约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国内没有民族分裂问题,必须保证国家领土完整,而且要求中央行政能够有效管辖。

[3]冲突过后,萨卡什维利本人承认在判断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未估计到俄罗斯会参战。

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国力复苏之际其对外政策日显强硬,不再仅靠外交抗议回应西方的紧逼,而是诉诸更具标志性意义的行动:频繁举行针对北约的大规模军事演习,2007年8月开始恢复轰炸机战略巡航,威胁中断或减少能源供应以及扶持亲俄派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俄格冲突蕴含着北约东扩和俄罗斯阻止其东扩的内在矛盾。

二、对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影响1.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合作受损对于南奥塞梯危机导致俄罗斯与北约关系恶化,并非意料之外,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彼此之间的政治分歧、利益博弈和地缘战略冲突,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

自冷战结束至今,通过自我调整与不断扩大,北约牢固树立了在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由于北约新成员国涉及的主要对象逐渐向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靠拢,而这些国家都属于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出于维护自身战略空间和战略利益的考虑,俄罗斯一方面表示反对并加以谴责,另一方面又竭尽全力寻求加强与北约的联系。

俄格冲突发生后,北约对格鲁吉亚表示支持。

北约在2008年8月14日证实,已禁止俄罗斯军舰参加北约在地中海举行的多国反恐演习。

此外,北约也阻止了俄罗斯要求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俄格冲突局势的请求。

北约成员国8月19日召开特别会议,重申北约26国关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入约的邀请,并为格鲁吉亚政府提供有力支持,强调北约对格鲁吉亚领土完整的承诺。

北约重申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但没有确定具体期限。

北约还将向格鲁吉亚提供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并建议重建在冲突中被毁的格鲁吉亚基础设施。

这次危机出现之前,俄罗斯与北约双方合作取得一定进展,在反恐、防止核扩散、削减武器和海空救援等领域合作加强,其中包括俄罗斯同意北约过境俄罗斯向阿富汗运送物资。

新的北约—俄罗斯委员会成立后,北约在制定政策时原则上必须先与俄罗斯商谈,但是俄罗斯对北约的决定仍没有否决权。

此次格鲁吉亚危机就是近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随着格鲁吉亚危机进一步恶化,俄罗斯于8月21日宣布停止与北约的所有军事合作。

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并不是关闭未来合作的所有大门,但是北约必须决定什么对它来说更重要:是继续支持格鲁吉亚,还是与俄国发展伙伴关系。

[4]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8月25日表示,俄与北约关系在南奥塞梯冲突后严重恶化,但俄对这一关系破裂的后果并不担心。

如果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完全破裂”,对俄罗斯来说也不会出现“可怕后果”,更在乎北约与俄罗斯合作的是北约,而不是俄罗斯。

[5]梅德韦杰夫甚至警告:如果北约组织不惜冒险,俄方将不惜准备与北约“完全中断关系”。

针对俄罗斯8月26日承认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为独立国家的事实,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发表声明说,俄罗斯对这两个分离地区的独立要求的承认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

他重申北约支持格鲁吉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围绕南奥塞梯问题趋于紧张,双方合作受到限制。

当然,北约也强调不希望同俄罗斯陷于持续对抗。

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表示,北约无意中断与俄罗斯的一切联系,也无意废除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但双方未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首先取决于俄方在处理俄格军事冲突时采取何种具体措施。

他在2008年9月15日出席北约—格鲁吉亚委员会成立仪式时,再次批评俄罗斯对格鲁吉亚“不对称使用”武力。

但鉴于格鲁吉亚的特定形势,他也慎言格方加入北约前景。

[6]同日,北约组织总参谋长会议在保加利亚结束,会议强调北约不希望同俄罗斯发生新的冷战。

北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詹保罗·迪·保拉认为,应当客观具体而非感情用事地评估格鲁吉亚最近事态,他确信北约和俄罗斯的关系将会随时间的推移得到发展。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其实,正如在欧盟内部存在分歧一样,北约成员国之间对如何惩罚俄罗斯也存在分歧。

包括英国、美国、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在内的一方认为,俄罗斯必须为其向格鲁吉亚派出大批兵力而承担严重后果;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在格鲁吉亚正等待俄撤兵的背景下,对俄罗斯当局进一步谴责或进行制裁只会适得其反。

此分歧决定了北约对俄罗斯不会有过激对抗行动。

2.俄美关系:局部层面趋于紧张但全面对抗的可能性较低美俄关系在此冲突前已经因美国在欧洲建立反导系统而恶化。

南奥塞梯危机的爆发,对美俄关系无异雪上加霜。

俄格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抨击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和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举措,甚至威胁提出制裁。

华盛顿与莫斯科政治口水战不断。

冲突之初,美国就强烈批评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展开的军事行动。

赖斯呼吁俄立即停火并尽速从格鲁吉亚领土撤军。

布什宣称“美国与经民主选举产生的格鲁吉亚政府站在一起”,支持格鲁吉亚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美国将派空、海军向格鲁吉亚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美国确实派遣了军舰向格鲁吉亚运送救援物资,此举引起俄罗斯强烈不满。

布什还发表声明,谴责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要求俄方“重新考虑这一不负责任的决定”。

国务卿赖斯2008年9月18日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称,俄罗斯越来越变得“在国内独裁和在国外好斗”,俄已经走上一条“变得孤立和无足轻重”的道路。

美国和欧洲必须站出来对抗俄罗斯的行为。

[7]针对赖斯措辞严厉的讲话,俄外交部强调:俄罗斯不打算与美发生任何冲突,不论是言语上的或是其他任何形式上的。

任何企图“制裁”俄罗斯的手段,都会起到“反效果”。

“国际关系正处于转折阶段,俄罗斯也不想美国进行说教的同时打着全世界的旗号。

这种权力,据我们所知不仅是华盛顿,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资格。

”[8]美俄在南高加索地区的战略竞争博弈,引发了人们对美俄关系的担忧。

有评论担心这场战争会引发俄美之间的“新冷战”,这种推测依据并不充分。

首先,俄美双方不会单为这一问题冒全面对抗的风险。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2008年8月26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俄罗斯需要的不是“冷战”,而是与美国等西方伙伴建立真正的建设性关系。

他还表示,俄罗斯不愿将俄美关系复杂化,并且准备与美国人民即将选出的新领导人合作。

其次,当前俄美关系紧张也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全面对抗(特别是意识形态对抗)。

目前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政策并不一致:从北约内部到欧盟内部,从美国到欧洲,在对俄政策上都有明显分歧;而且当前的俄美矛盾主要也不是意识形态的对抗。

正如俄罗斯总理普京9月11日指出的,俄罗斯和西方没有意识形态矛盾,双方不存在“冷战”的基础;俄罗斯和西方都存在许多需要一起努力解决的共同问题,其中包括恐怖主义、核扩散和传染病防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