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陕西省“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研究

陕西省“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研究
2 48 6 2 4
2 8 4. 2 5 5.
3 1 O.
33 2 .
35 1 .
2 9 00 住
65 3- 9 5 3

“ 一五” 固定 资产 投资完成 情况 十
2 o 01
8 00 5
3 0
2 0o 81 o
2 5
“ 一 五 ”期 间 ,面 对 复 杂 多变 的 国际 国内形 十
省 经 济 呈 现 较快 增 长 势 头 ,生 产 总 值 年均 增 长 达 到
1. 38 %,增 速 比 “ 五 ”提 高 了23 十 .个百 分点 ,经 济总 量在全 国排 位 由 “ 十五 ”末第2 上升 到第 1位 。 啦 6
础设施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节 能减排和生态环 境 建 设 、 自主 创 新 和 结构 调 整 领 域 投 资 建 设 ,以投
“ 十一 五 ”
累计
2 l 67 6 5 .6
3 .9 38
249 55
2 . 59
势 ,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
国家 宏 观 调 控 政 策 ,坚 定 不 移 地 实 施 项 目带 动 战
略 , 固定 资 产投 资保 持 平 稳 较 快 增 长 ,投 资结 构 进
构 进一 步 优 化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扩大 内需促 进经济增长政策 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 ,重点加强保
障性 安 居 j 程 、农 村 民 生 和农 村 基 础 设 施 、重 大 基 二
全 国同期 高8 个百分 点。投资对经 济增长 的贡献率 由 “ 五 ” 期 间 的5 .%提 高 到7 %左 右 ,带 动 全 十 37 0
设 力 度 ,省 级 重 点 项 目个 数 、投 资 额 逐 步 增 加 ,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引言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本文将讨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其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定义与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入到生产设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固定资产项目中的资金和资源。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等不同类型。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提供生产要素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要素。

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购买生产设备,企业和政府为生产活动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

例如,建设交通网络和通信设施可以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促进产业的发展。

(2)刺激需求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当企业进行投资时,需要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等,从而刺激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这样,劳动者和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总需求的增长。

(3)技术进步与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技术进步与创新。

投资建设新型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引进技术和创新,企业能够提升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这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挑战(1)资金来源问题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大部分企业和项目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更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这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受到限制。

(2)资源分配不均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源分配不均是另一个挑战。

大多数投资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和行业,导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发展差距。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和经济不稳定。

(3)环境和资源压力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压力。

例如,新建工厂和基础设施可能会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

如果没有合理的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政策,投资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五、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1)转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固定资产投资正在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转变。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研究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研究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作者:————————————————————————————————日期:2抓项目保增长——惠东县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可促进资本的形成,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形成有效需求和有效拉动。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县各级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有明显效果,五年迈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按照“构建三大经济中心区、打造五大产业县”的发展战略,坚持“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的思路,把扩大投资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融资方式,积极激活社会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生产性项目建设,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2008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增幅在全市排第一位,其中,“双十”项目等重点项目共投资16.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8%。

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95.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7亿元,增长5.7%,房地产完成投资9.4亿元,增长14.6%。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35亿元,增长151.6%,第二产业投资21.61亿元,增长76.6%,第三产业投资31.91亿元,增长14.9%。

1、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多少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93.3亿元,年均递增16.6%,GDP年均递增9.7%;而“十一五”前三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24.3亿元,年均递增26.6%,GDP年均递增14%。

两个时期数据对比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越快,经济发展越快,投资拉动作用越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生产总值影响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生产总值影响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生产总值影响研究探讨了我国不同区域,按资金来源分类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区域的划分上,采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投资结构相似的省、市归为一类,突破了传统上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分区模式。

并利用2004-2009年的数据,构建了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财政支出对第一和第三区域效果显著,民间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效果均很显著,而外商直接投资只对第一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标签:聚类分析;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F231 引言20世纪30年代后期,Harrod-Domar模型的出现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其核心内容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投资决定未来经济的增长;其后,在以Solow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也强调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投资增长促进资本存量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外,阶段派的Rostow把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5%增加到10%以上作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

对我国而言,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都充分说明了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其中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因此,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了解经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实证研究2.1 指标选取及区域划分从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得性出发,本文选取了2004-2009年我国28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FAI)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西藏、青海和内蒙古地区数据不可得和缺乏可比性,所以本文的分析未将这三个地区包括在内。

固定资产投资按资金来源分为国家财政支出(CZ)(由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构成)、外商直接投资(WS)、民间投资(MJ)(由自筹经费及其他投资构成)三个方面,分别对其投资效果做出比较。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用可比价格的数据,以2004年为基期,其他年份的数据都通过基期进行平减得到实际值。

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其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着重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指通过对房屋、设备、机械、交通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的生产性投资,来增加国家和企业的总量资本,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而经济增长则是指国民经济规模、国内生产总值、财富总量等各项指标的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促进固定资产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1 增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比如修建城市道路、铁路、机场、物流中心等,都可以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物流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正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得以推行生产活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2.2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生产力技术创新发展是企业和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必要的前提,然后通过营销和技术支持等手段进行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推进经济的发展。

2.3 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将带来新的工程和开工建设项目,而这些项目将不可避免的带来就业的增加。

吸纳更多就业者,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拉动内需,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经济增长推动固定资产投资3.1 市场需求催化固定资产投资的提升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将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定向、系统性的投资。

如经济发展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变,企业将借此重新定位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产品定位,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研发新产品、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等。

3.2 资本市场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资本市场一直是各类投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凸显。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建造或增加固定资产的行为,包括房产、设备、机械设备等。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是显著的。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它有助于提升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例如,投资者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产出。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还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在微观层面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利润。

最后,固定资产投资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和扩张机会,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进步。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还与其他经济指标密切相关,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本形成比率等。

固定资本形成比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通常情况下,固定资本形成比率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加快。

而固定资本形成比率的提高则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鼓励私人投资、稳定政策环境等因素的支持和推动。

从长期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

然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

如果投资者盲目扩大投资规模而忽视市场需求,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资源浪费和经济不稳定。

其次,灵活性不足和技术落后也可能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用于购买、修建、改造或更新生产设施、机器设备等的投资行为。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本文就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内涵和影响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投资行为,其规模和结构对经济增长和质量影响重要。

随着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发生变化。

整个经济体系中,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有较长的周期,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较稳定和积极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经济增长作为固定资产的生产力,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支撑产业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通过增加生产投入数量和质量,提高产值和劳动生产率,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

2.加强经济的实力固定资产投资是为了增强经济的实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拓展就业岗位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和行业的利润,从而推动企业和行业的正常运转,促进就业。

4.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进行技术更新、转型升级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生产力布局,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固定资产的投资能促进企业营收增长,但也有可能在高加工水平和高物业成本的地区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因此,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时需要发挥投资的优势,降低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和服务的效益。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政府和居民的重要投资行为,对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直接创造大量就业的行业中,投资的规模和结构对就业数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者之问的内在依存关系,得到 自 变量的回归系数为 0 4 ,这说明对全国来说 ,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 l .7 8 %, GP D 相应地增加 0 4%。阎雪( 0 ) .7 8 2 8 0  ̄从两方面来衡量二者之间的关系 , 认为每增加 1 %的固定资产投资 , 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O8%。本文选取 18 年至 2 0 年数据 , . 1 95 08 试图通过协整分析 , 探讨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 省 G P的影响 , D 并结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 , 运用计量经济学 , 对陕西省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
数项 , 回归系数 , 为 占为误差 项 。
三 、 证分析 实
( 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进行回归 , 一) 要对所有 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 如果对非平衡的时间序列直
接进行回归可能会导致谬误 回归 , 出现很高的 z 。这里采用 A F D 检验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收 稿 日期 :0 0 1 2 1—
关键词 : 固定 资 产投 资 ; P 协 整 分析 ; agr GD ; Gr e 因果 检 验 n
中图分类号 :8 06 F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6 4 0 1 — 0 02一 0 6 0 1 7 — 0 7 2 1 ()0 6 — 2

引言
根据经济发展理论 , 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 因素是投资 、 消费和净 而 三驾马 车” 中最重要的力量。在构成 G P的主要成分当中, D 消费需求基本保持 比较平滑的变化路径 , 净出 口随着国
1. %。可见 , 76 2 固定资产投资与陕西经济发展都保持着较高速度增长 , 且波动是一致的。
目 国内对 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 , 前 雷辉( 0 ) 2 6 0 用一元回归方程计算 出当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1 %时,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增加 0 9 全 . %。罗伟( O) 8 2 6用广义差分的方法来揭示二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陕西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实现长期较快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陕西的对外开放和大规模投资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的逐步显现,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即时提出了“项目带动战略”,从工业化、城市化初期的客观实际和经济发展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城乡建设,投资总量不断扩张,全省在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加大调整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全省经济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快速发展轨道,投资已成为陕西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如何利用好固定资产投资这把利器,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淘汰落后低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值得深思。

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影响和趋势,对当前谨慎对待后危机时代发展趋势和今后长期正确处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高效运用投资资金存在现实的重大意义。

二、陕西投资于经济发展现状投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常常以投资的倾向性为主要标志,陕西经济增长受国家经济建设导向的影响尤为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按照全国发展战略的统一部署,1953—1975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和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陕西被国家列为新工业区之一,由国家直接投资进行建设。

全国第一批工业建设重点项目(共156项)中陕西占了24项,国家投资总额为18.25亿元,使陕西从农业省“跳跃”式地进入了初级工业化。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陕西400多个项目进行了资金投入,仅基本建设的投资就达186.5亿元,新建和迁建了许多大中型工业项目,为陕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

在计划经济时代,陕西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国家投资的依赖成为其中最明显的特色。

改革开放初期,“六五”期间,陕西投资年均增长9.0%,GDP年均增长10.9%;“七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14.1%,GDP年均增长9.1%;“八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达26.3%,随着投资增速的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逐年提高,GDP年均增长9.2%;“九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17.6%,随着投资增速的回落,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随之减缓,GDP年均增长回落到9.0%。

西部大开发以来,“十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提高到19.8%,GDP年均增长也相应提高到11.5%。

“十一五”至今投资年均增长提高到34.7%,GDP年均增长也相应提高到14.9%。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为克服外需衰退,平稳度过危机,提出了扩大内需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积极利用扩大投资政策,陕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陕西GDP达到8169.80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元,增速13.6%,增速位列全国第六。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553.39亿元,同比增长35%。

投资对保持经济增长,安全度过危机功不可没,据测算,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3.1%,拉动经济增长12.7个百分点。

三、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经济增长是经济学领域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从经济思想史角度看,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为界可以把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传统增长理论和现代增长理论。

现代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增长的源泉与动力、如何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别经济差异等问题上。

主要有这样一些模型:(1)资本积累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哈罗德—多玛模型。

哈罗德和多玛提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即储蓄率与产出量与所需资本量的比例,并据此提出一个旨在解释社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循环理论。

根据哈罗德—多玛模型,经济要维持稳定的增长,社会中有保障的增长率必须等于投资者合意的增长率。

(2)索洛在1956年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认为在人均资本存量与技术外生条件下,经济将以固定速度均衡增长。

根据索洛模型,储蓄率的提高在短期内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无法提高长期的均衡增长率。

(3)查理科布和保罗道格拉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著名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该函数说明了资本、劳动、技术以及管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提出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边际储蓄倾向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为了说明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我们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统计模型。

利用1982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多元线型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

采用协整分析来验证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用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二者的短期弹性系数,再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得出二者长期弹性系数,同时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回归模型,首先要取得各要素的数据。

用GDP来测度经济发展情况。

可以从《陕西省统计年鉴》取得数据并可计算出其增长率数据。

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需要经过相应指标的换算。

如表一。

(二)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用来研究协整变量lngdpt和lninv短期变动关系,误差修正项用“ecmt”,来表示,以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et为基础。

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动态关系,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lngdpt=0.082389+0.1935*△lninvt-0.0689*ecmt-1=0.082389+0.1935*△lninvt-0.0689*(Lngdpt-1-1.459135-0.7730*lninvt-1)+ut(10.4404)(4.0507)(-2.7536)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所有变量通过t检验。

短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lngdp与lninv的短期弹性为0.1935,即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动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935%。

误差修正项,即ecmt-1项的系数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ecmt-1系数为-0.0689,意味着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以0.0689%的比率对对本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做出反向修正。

(三)C-D生产函数模型生产函数可以有多种形式。

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函数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简记为C-D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H.Douglas)和数学家查理·柯布(C.W.Cobb)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产量的影响时,得出的一种生产函数。

由于C-D生产函数模型中的参数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并且符合实际生产活动的规律,因此,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对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

简化方程为:lngdp=αlninv+βlnl+t通过对数据建模可以得到:回归方程lngl=0.049076+0.2203*lnil+0.0607*t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所有变量通过t检验。

模型拟合度很好,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有着很好的解释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的误差修正关系。

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935,即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经济增长0.1935%;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2203%,即长期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经济增长0.2203%。

从长期的投资效果系数和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趋势上看,陕西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资金投入后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投资资金的低水平运作,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82年以来,资本投入要素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步增大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加的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密集化,陕西经济增长对资本密集化的依赖越来越高,到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2.22%,已经处于有数据记载以来的最高水平(如图一)。

从较长的一段时期看,陕西省当期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实际GDP将增长0.2203%,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是其连接点,目前加大投资力度,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是促进陕西GDP增长的主要方式。

图一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四、陕西省投资效益问题分析对于地方经济增长来说,由于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因此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

但投资也不能无限度地扩大,特定时期投资总量的大小由前期国民收入的多少以及积累率的高低所决定。

地方投资总量受到产业政策和资金的约束,因此保持合理适度的投资规模,避免重复建设、无效建设才能更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一)投资效果系数即投资GDP系数。

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GDP,等于GDP增加额/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如图二,通过分析投资效果系数可看出,自1996年以来,陕西投资高速增长,而投资效果系数却趋势相反,连续下滑趋势明显,到2009年,投资效果系数为0.1305,处于有历史数据的最低水平,即每一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GDP只增加0.1305亿元,比1995年减少了4794万元。

说明在投资规模增大的同时,资本投入的生产效率却在降低,陕西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资金投入后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投资资金的低水平运作,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图二投资效果系数(二)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在支出法GDP核算理论中,投资需求称为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两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是与其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相对应的统计指标,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重要构成因素。

理论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除土地购置费、旧设备和旧建筑物购置费等资本冲减外,基本均属于资本形成总额。

如图三,通过分析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可看出,自1990年至今,陕西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已经形成了连续下滑的趋势,到2009年,单位投资产生的资本形成总额为0.9478亿元,已处于有历史数据的最低水平,每一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总额比1990年减少了9694万元。

实践表明,过高的投资增长率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

增加投资意味着扩大生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