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研究:1978-2010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研究:1978-2010薛鹏;徐康宁;王倩【摘要】The consumption dem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t is also one of the current hotspots in macro-economics research fiel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mpares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atus just from aspects of consumption tendency,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since 1978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aper expresses and draws some significant views and conclusions.%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运行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当下宏观经济调控的着重所在。
文章以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全面研究和比较了1978‐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与结论。
【期刊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11页(P55-65)【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支出;消费结构;ELES模型【作者】薛鹏;徐康宁;王倩【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552007年至今,受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等爆发影响,中国经济的外需层面频频遭受严重冲击!另一方面,近些年在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和实践下,我国政府屡出重拳直击民生和发展问题,既狠抓“三农”、关注弱势群体,又严格要求并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等。
用spss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用spss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文章结构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2)4. 实证分析 (3)4.1因子分析 (3)4.2 聚类分析 (8)5 结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地域广阔,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省之间的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各省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正确引导消费,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的质量,有必要对全国各省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做比较研究,以期发现经济水平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2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将描述各省份城镇居民全年现金消费支出的八个指标压缩成两个综合指标( 称为主成分) , 这两个主成分保留了原始八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在指标压缩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各省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在综合因子基础上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根据消费差异将全国31个省分为四类。
因子分析模型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利用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
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通过下面的数学模型来表示:X1=α11F1+α12F2+…+α1m Fm+α1ε1,X2=α21F1+α222+…+α2m Fm+α2ε2,…Xp=αp1F1+αp2F2+…+αpm Fm+αpεp,其中:x1,x2,x3,…,xp 为p 个原有变量,是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 的标准化变量;F1,F2,F3,…,Fm 为m 个因子变量,m 小于p,表示成矩阵形式为X=AF+αε,其中:F=(F1,F2,…,Fm)为因子变量或公共因子;ε=(ε1,ε2,…,εp)为特殊因子;F 与ε均为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 A=(αij)p×m 为因子载荷矩阵,αj 称为第j 个因子对第i 个变量的载荷系数. 在模型中,特殊因子起着残差的作用,被定义为彼此不相关且与公因子也不相关。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篇一:西安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情况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安市情概况)一、西安市情概况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5.29万人,户籍人口795.98万人。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西安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根植、中华文明的举世闻名、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帝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大都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植使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
古村落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交通畅达、区位重要。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门户的门户和商务区。
在全国区域经济提前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几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大点中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相连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全国相互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片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交通网的非常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五大通讯枢纽之一,航空港城市特点十分突出。
科技发达、创新力强。
西安的综合科全国性教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具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在校大学生72.4万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1家,各类特长技术人员46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五千余人,有5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西安市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分析

西安市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分析何协【摘要】本文对2005-2015年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显示近年来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西安市“城市偏向财政再分配政策”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些结论可为西安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6(000)020【总页数】2页(P80-81)【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西安市;回归分析【作者】何协【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正文语种】中文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是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市,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15年,西安市生产总值(GDP)已达5810.03亿元,同比上年增幅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来看,西安市经济建设均已取得重大成功。
与此同时,西安市依旧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同比增大的问题。
如何切实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本文选取西安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西安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衡量指标,以2005—2015年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样本。
表1为2005—2015年西安市人均GDP及城乡居民收入数据,从表中可以得知,西安市人均GDP年平均增幅为16.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幅为17.37%,城乡收入差距年平均增幅为16.03%。
这表明随着西安市经济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随之增长;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一步步增加。
城镇居民住宅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镇 居 民收 人 及 人 口增 长 对 住 宅 消 费 的影 响 进 行 实 证
分 析 , 测 其 对 陕 西 省 住 宅 消 费 的作 用 机 制 。 检
1 模 型 的 设 定 与 变 量 数 据 的 选 择
1 模 型 变 量 的 选 择 .1
在 实 证 研 究 中 , 般 都 假 设 住 宅 消 费 量 与 住 宅 一
关 键 词 : 宅 消 费 ; 响 因 素 ; 策 建 议 ; 西 住 影 政 陕
中 图分类 号 : 2 . (4) F1 6 1 2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O7 62 (00 1一o 2一O 1O— 912 1 )5 o5 3
随 着 国 民 经 济 的 快 速 增 长 和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不 断 加 快 , 动 了 房 地 产 业 的 蓬 勃 发 展 。 其 改 革 开 放 以 带 尤 来 , 随 着 区域 经 济 的 持 续 快 速 增 长 , 地 产 消 费 需 伴 房 求 对 于 经 济 增 长 的 拉 动 作 用 越 来 越 明 显 , 镇 住 宅 城 消 费 需 求 的 作 用 更 加 突 出 。 国外 . 于 房 地 产 市 场 在 由 发展较早 , 以对居 民住宅 消费 的研究 也较 为成熟 。 所
第 1 期 总 第 2 7期 5 1
21 0 0年 8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 g n e n o i S in e Te h o o y& E o o a c n my
N O 5,t 7 h is e .1 he 21 t s u
而 在 我 国 , 于 商 品住 宅 市 场 发 展 的 时 间 相 对 较 短 , 由 统 计 资 料 也 存 在 片 面 、 后 、 息 不 对 称 等 问题 , 滞 信 因 此 , 论 界 对我 国城镇 居 民住 宅 消 费 的研究 还 不是 理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研究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等特点;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对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这种消费结构变化的背后,既有市场供需变化的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于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发达城市的居民消费已经从纯粹的生存和物质基础上的抗争,逐渐转变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居民的消费品质和品位越来越高,尤其是文化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社交消费和公益消费的增长迅速。
数据显示,当前最受欢迎的城市消费品包括旅游度假、电影演出、健康养生、品质餐饮、高端购物等。
同时,城市居民对于商品品牌、功能和服务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品质和品牌的消费需求,经常是城市居民进行商品选择的重要选择标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也在加强品牌营销和服务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努力。
这里面,品质与品牌、企业营销与服务质量等,成为影响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农村居民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升级化等趋势。
在传统的农村消费中,一些生活必需品仍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吃、穿、住、行、用、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虽然消费总额比城市居民低,但是占比还是较大。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农村产业和农村社会的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趋势。
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满足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希望更多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例如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文化和娱乐消费也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之一。
除此之外,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提升和改变。
此前大家认为农村消费观念相对保守、注重实用等,现在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农村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对于各项消费信息的了解和咨询程度逐渐提高,希望更多地了解到新的消费方式和价格体系,并愿意尝试新的消费文化。
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减少的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减少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的问题日益凸显。
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还妨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的对策,以促进差距的减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解决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产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
同时,通过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差距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机制。
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进城打工,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
同时,要加强劳动力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其次,要加强税收等财政政策的调节,推动收入再分配。
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等税收的强度和效率,实现高收入群体的适度负担,支持低收入群体的增收。
三、扩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城乡消费和收入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减少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应该加大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首先,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建设,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待遇。
其次,要推进农村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住房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居民教育、就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四、发展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促进消费升级促进城乡消费和收入差距的缩小,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促进西安城乡居民消费的思考

促进西安城乡居民消费的思考焦卫冬;景春玲;张珂【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2页(P78-79)【作者】焦卫冬;景春玲;张珂【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西安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调整、优化、升级中渐进地发生改变。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发展变迁(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快速跃升。
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80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961元,分别比2003年累计增长了1.7倍和2.9倍。
城镇居民在2007年已经迈进人均万元消费大关,农村居民目前离万元大关尚有3039元的差距。
(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幅高于城镇。
10年间,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年均分别递增10.8%和14.6%,两者相差3.8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幅最高为2007年的12.4%,最低为2003年的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幅最高为2011年的36.6%,最低为2003年的1.2%。
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变化情况(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
2012年,20%的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748元,相当于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平均水平,约落后于全市城镇居民平均水平5年。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961元,仅相当于2003年的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农村消费水平整体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约10年。
(2)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值缩小。
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户消费水平比值分别由2003年的4.1∶1缩小到2012年的3.0∶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最高与最低消费支出比值由2003年的3.1∶1缩小到2012年的2.2∶1。
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比值也由2003年的3.8∶1缩小到2012年的2.8∶1。
1.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升降不一(1)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变化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所 示 。
从表 1和 图 1中可 以看 出 , 陕西省居 民消费对经济 的直 接贡献 , 即居 民消费率在这 1 5年间一 直呈下 降趋 势 。其 中 除城镇居 民消费率 2 0 0 7年后 有 一 个 突 然 上 升 , 并在 2 0 0 9年 个“ 避 风港” 、 “ 安乐 窝” 的价 值尤 为 突 出。只 有提 高 人 的道 情况下 , 以“ 义” 为重, “ 先义后利” 、 “ 杀 身 成 仁” 、 “ 舍 生 取 义” 。儒家的天下 为公的道德情 怀 , 在 中国传统 社会 中成为 德修养和道德 品质 , 经 营好 各 自的家庭 , 才 能更 好地 去 “ 治
国” 、 “ 平 天下” 。
推 动 儒 家 先 哲 圣 哲 为 实 现 自身 政 治 理 想 而 奋 斗 的 精 神 动
第 四, 树 立 忧 患 意识 , 增 强 民族 责 任 感 。信 念 是 一 切 责 力 。今天 、 这一思 想 虽然 与 现代 民主 制度 中作 为政 治 法理 但 作 为 政 治 家 的 道 任的源泉 , 没 有 信 仰 的 指 引 责 任 也 无 从 谈 起 。儒 家 的 责 任 规 定 的 人 民 主 权 原 则 有 着 本 质 的 区 别 , 伦理是建立在 他们 坚定 的信 念 的 基础 上 , 儒 家 一 直 坚 守 的 德 情 怀 , 它 对 现 代 民 主 制 度 的 运 作 仍 能 起 到 一 定 的 辅 助 和 道德信仰 , 对于 一个 当代 政 治 家而 言 , 最 可借 鉴 的有 两点 : 支持 作 用 。 是心 怀天 下 的忧 患 意 识 ; 二 则 是 天 下 为公 的道 德 情 怀 。
经济增长的贡献 。
关键 词 : 陕西 ; 居 民消费需 求; 经 济 增 长
中图分类号 : F 2 文献标识码 : A
续 表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2 1 — 0 0 4 6 — 0 3
1 陕 西省居 民消 费需求 的变 动趋 势分析
情怀 , 体 现 的则 是一 种 “ 以天下 为 己任” 的责 任伦理 , 它 要 求
一
l 9 9 9. ( 2 3 ) .
切从 我做 起 , 从 身 边 的 事情 做 起 , “ 克 己奉 公 ” 、 “ 公 而 忘
E 3 ]李学勤. 十三 经注 疏 ・孟子E M] . 北京 : 北京 大学 出版社 , 1 9 9 9 ,
表 1和 图 1 ) 。 表 1 1 9 9 7 —2 0 1 1年 陕 西省 各 年 居 民消 费率
注: 表 中各 年 份 数据 根 据 支 出 法 G DP及 最 终 消 费 构 成 数 据 计 算 整理 而 得 。
根 据 表 中数 据 可 以 得 出 历 年 各 种 消 费 率 的 变 动 趋 势 如
一
忧 患 意识 , 体 现 的 是 对 国家 安 定 富 强 、 人 民 幸 福 安 康 的 关
参 考 文 献
1 ]任 亚辉. 中国传统儒 家责任心理探究[ J ] . 心理学报 , 2 0 0 8 , ( 1 1 ) . 切, 对社会上 每一个个体生命 的关 怀 , 对整 个人 类命 运的关 [ [ 2 ]李 学勤. 十 三 经 注疏. 周 易正 艾 E M] . 北 京 : 北京 大学 出版 社 , 注, 以及对未来 社会 发 展 变化 的关 切 。而天 下 为公 的道德
No .21, 201 3
现代 商 贸 工 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1 3年 第 2 1 期
陕西省城 乡居 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研究
李银 秀 。
( 1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 北京 1 0 2 4 8 8 ; 2 . 中共 陕 西 省 委 党 校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1 ) 摘 要 : 在 投 资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拉 动 作 用 逐 渐 减 弱 的 情 况 下 , 充分发挥 消 费对 经济 增长的拉 动作 用 , 提 升 经济 增长 中消 费的 贡献 就 显 得 尤 为重 要 , 而 消 费也 是 推 动 经 济 增 长 最 直 接 的 要 素 。 通 过 对 陕 西 省 居 民 消 费对 经 济 增 长 的 直 接 贡 献 和 间 接 贡 献 的 分析 , 发现 陕西省居 民消费水平偏低 , 尤其是 农 村居 民消费 , 最 终使 消 费对经 济增 长的拉 动 作 用难 以充 分发 挥 。 因此 , 要 进 一 步促 进 陕 西 经 济 增 长 , 就 硌 须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来 扩 大 陕 西居 民 消 费 , 尤其是扩 大农村居 民 消费, 提 升 居 民 消 费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