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范例16941

合集下载

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全套)

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全套)
时间:地点:被观察者:观察者:
学科:课题:
维度
课堂观察点
课堂实录
等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中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理解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的把握及掌握的程度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对话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学习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
多媒体/教师/学生)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难生情况?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干什么?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
表达核心知识和概念吗?
有多少人?
学生能用核心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吗?
有多少人?
时间:
学科:
地点:
被观察人:
课题:
观察记录
维度
观察点
课堂摘录
评价
教师
提问
1.问题类型
2.准确程度
3.合理程度
学生
回答
4.准确程度
5.合理程度
6.积极程度
互动类型
7.师生互动
8.生生互动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9.以问题推进互动
10.以评价推进互动
11.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时间
12.时间长短
13.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什么感受、
认同、领悟?
学生的当堂作业有哪些?
完成情况?
反馈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
评价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半是夕阳余光,半是狰狞血雨。

是的,血,到处都是冷腥的鲜血。

整个皇宫之内,血流成河,白玉理石全被洗涮成黑红之色,到处是断壁残肢,尸横一片,到处是厮杀后的痕迹。

“为什么?”百里冰左手紧捂着胸口,瞪大着眼睛看着对面十米敌对方处,挥手点兵之人。

那是她的未婚夫,她倾尽一生所爱之人。

亦是绝杀她百里一族,将她迫入绝境之人。

她不懂,为何倾尽所有的爱,换来的是百里一族的灭顶之灾。

台下之人仍是一身儒雅白衣,清俊的脸上,就连平日里对她宠溺的笑容都没有变过。

冷逸辰就这样含笑相对,却不肯多说只字片语。

权利?利益?她虽是寒月帝国唯一的继承人,可是她早已与身为寒月帝国帝皇的外公达成协议,她与冷逸辰成婚后,冷逸辰为帝,她为后,她会做好他的贤内助,她从来不是他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他为何要如此对她?冷逸辰仍是气定神闲的坐在不远处,手中的白羽扇仍旧轻摇着,完全不惧百里冰眼中的怒意,只是仿佛没有听到她的问话般,仍一派温和之笑,却坚定的吐出一个字,“杀!”百里冰怒上心头。

手中剑气如虹,眼看便要破势而出,却听到远处传来震天动地,撕心裂肺的愤然吼声,“冷逸辰,我百里一族与你不死不休!”“噗!”百里冰同一时刻,一口鲜血狂喷而出,心脏之处传来剧痛。

她突的单腿倒下。

是皇帝外公的声音。

百里冰痛苦的闭上眼睛。

果然,冷逸辰在派人围杀她的同时,也对她的皇帝外公与其他族人动手了,看来百里一族今日恐怕难逃灭族之祸了。

她看着惜日对她呵护倍至的爱人,指甲恨得深入掌心,却感觉不到半丝痛意。

血阳残光,打在百里冰的脸上,映红了她的眼,也血洗了她的心。

“冷逸辰,你借我生辰之名,将我百里一族全部聚此,竟是为了灭我全族。

你可知欺我百里者,杀无赦。

”明明落在下风,却仍是气度非凡,那轩昂之姿,百分不输男儿。

百里冰冷面肃目,冷冷怒视着冷逸辰。

天色瞬间黯然,黑云密布,邪风四起,所有天地剑气从四面八方汇集于百里冰身上,她的剑力更胜之前。

冷逸辰前密密麻麻的高手执剑相护,可他仍然感觉到了百里冰身上所散发的凛冽剑气。

课堂观察量表格模板范例

课堂观察量表格模板范例
4分钟
自转速度
4分钟
2分钟
2分钟
公转概念
1分钟
1分钟
公转方向和周期
5分钟
3分钟
2分钟
公转速度
5分钟
4分钟
1分钟
巩固复习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总计
45分钟
29分钟30秒
15分钟
分析
教师讲解时间约占课堂的68.9%,学生活动时间约占课堂的31.1%。整节课以教师讲解为主。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学生学习行为量表)
8.忽视
注:次数以“正”字表示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教师教学行为量表)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题
《地球的运动》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中心
教师提问
观察记录
提问内容
问题分类
回答对象
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反馈
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
个体
集体
经线概念



语言
经线特点



板书
东西经度划分



语言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中心
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
评分
备注
1、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
2、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3
3、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3
4、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表)

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表)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视角观察点观察结果评价反思准备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②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③倾听时, 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 记笔记/查阅/回应) ? 有多少人?互动①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④参与课堂活动( 个人/小组) 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自主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 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 有哪些?各有多少人?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达成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③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 观点/作业/表情/测验/成果展示)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 效果如何?有多少人达成?课堂观察量表(2)——教师教学的维度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环节①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 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③不同环节/行为/ 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呈示①怎样讲解? 讲解是否有效( 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②板书怎样呈现的? 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③媒体怎样呈现的? 是否适当? 是否有效?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怎样呈现的? 是否规范? 是否有利教学?对话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 是否有效?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指导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作业/) ? 是否有效?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讨论/活动/作业) ? 是否有效?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 ? 是否有效?机制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 为什么? 效果怎么样?②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效果怎么样?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 表情/移动/体态语) ? 效果怎么样?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 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目标①预设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④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评价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资源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思考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民主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创新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③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特质①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新课程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单位授课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职称观察中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观察记录观测点评分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4.对教师态度;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精选全文完整版
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补充视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在应用时需要结合条件,举一反三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撑握程度。
教学改进建议:
将课本例题进行改进,能够做到分组学习更好
从前几节内容过度到本节,并从生活实际导入。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用实际问题来引入,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详略得当,时间分配合理。
6.教学。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学科
数学
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
观察视角
怎么教
观察者:某某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恰当,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总结,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执教教师
罗莉
工作单位
敦煌市西关小学
执教课题
梯形的面积
观察者
马桂睿
工作单位
敦煌市西关小学
观察内容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
观察中心
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主要教
学环节
时间
分配
环节描述
简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分
猜谜游戏,让学生通过猜谜活动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概括,总结方法
5分
师生共同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计算公式。
学生对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思路很清楚,思维积极。
五、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0分
练习,通过“考一考,你有多聪明”环节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能适时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六、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3分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能适时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评价过程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也重视了学习的过程,重视了学生在数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备注:
二、独立解决,初步感知
3分
明确教学三维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梯形,从而将数学应用与生活,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画,得以解决。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培养,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7分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在操作中体验“转化”的过程,树立应用转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想。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课堂观察量表模板
归纳概括
教师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对学习
目标的意见整理归纳为规范、
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综合分析:
课堂观察量表——初读
学校
年级
人数
授课教师Hale Waihona Puke 学科课题观课
教师
时间
维度
观察视角
课堂纪实
学生
学习
读通读顺文章
独立识字
概括大意,了解作者情感
提出问题和质疑
教师
教学
预习案编制清楚,子目标准确,有读法建议
组织有效
编制检测题合理
综合分析:
课堂观察量表——再读
学校
年级
人数
授课教师
学科
课题
观课
教师
时间
维度
观察视角
课堂纪实
学生
学习
能准确了解作者思想情感
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创造性理解
合作交流。在个人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小组积极交流成果、收获、对问题、质疑得到交流和解决
教师
教学
问题导学,非一问一答被动接受
启发点准确,能及时概括小节
综合分析:
学校
年级
人数
授课教师
课堂观察量表——精读
学科
课题
观课教师
时间
维度
观察视角
课堂纪实
学生
学习
能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深化理解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亲情。
对课文的修辞有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对课文的写作特点有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教师
教学
问题导学,非一问一答被动接受
启发点准确,能及时概括小节
综合分析:
课堂观察量表——教学目标

课堂观察量表参考

课堂观察量表参考
一位新教师的成长之路
进入课堂观察之门
• 2009年9月;我有幸加入余杭高中的生物组; 开始了课堂观察之旅
• 余杭有亮相课 展示课 考核课;而我的亮相课 就被吴老师钦定为被观察者;为我打开了一 扇通往专业发展之门
课前会议:我被逼上梁山
• 本课内容主题是什么 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 样
• 授课班级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座位安排是什么 • 本课学习目标是什么 重难点是什么;你准备如何解
例子2
• 课例研究的主题:教 学 评一致性研究 • 课前决定观察点:
学习活动与目标是否一致 教师如何利用学习信息来进行教学决策 教师的课堂反馈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
• 课前开发观察工具 • 课中观察/记录 • 课后总结/交流
课前开发的观察工具
研究的问题:教师的课堂反馈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
环节 教师的指令 学生的表现 教师的反馈 备注 要求生做什 么
• 学习目标是指向学习结果的质量标准;本节课有三条教学 目标;请你说说;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你是如何达成这些目 标的 你觉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哪些行为表现可以让你判断 他们达到了这些目标
• 你设计了较多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些互动过问题驱 动的;请你根据设计的问题;把准备找哪些同学来回答的打 算告诉我;我好选择一个合适位置;在课上重点观察
• 记录可行
– 该表格已说明用户是个人还是合作及特别要求 – 该表格容量适合记录人在现场边观察边记录 – 该表格便于记录后的整理/归纳/推论
常见的问题
1 不是记录收集证据的工具——不适用于基 于证据的听评课
2 问题太大;指向不明确 3 研究的问题与收集的证据不一致 4 不易操作
举例:关于课堂学生不当行为的观察
观察结果 / 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教师讲解
学生讲解
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
非教学时间
注:次数以“正”字表示
案例地理课堂教学观察量表三(课堂教学流程、教师讲解行为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学科
序号
项目
讲解行为方式
时间配置
其中教师时间
其中学生时间
效果评价
A
B
C
D


导入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运用

课堂小结

学生练习

教师讲评
注:教师讲解行为主要有:1.用课本语言2.用自己的语言3.用举例的方式4.利用重复/停顿/节奏5.观察学生的反应6.结合学生的语言7.借用板书8.借用声像9.借用体态语
第一课时
观察中心
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
评分
备注
1、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
2、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3
3、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3
4、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3
5、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过程记时
14、30秒以下
15、30秒以上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16、热情
17、冷漠
18、忽视
互动管理
19、有效调控
20、放任
注:次数以“正”字表示
案例课堂教学观察量表二(教学行为时间分配量表)环节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学科
行为类别
时间(分钟)
百分比
排序
效果评价
A
B
C
D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题
《地球的运动》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中心
教学环节
观察记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讲解时间
学生活动时间
作业讲评
学习评价手册
2分钟
2分钟
引言
30秒
30秒
授新课
地球基本知识经纬线
10分钟
7分钟
3分钟
自转旋转中心
2分钟
2分钟
自转方向
5分钟
3分钟
2分钟
自转周期
8分钟
4分钟
11
自转速度
阅读课本
3
2
3
2
1
模拟公转
1
1
4
5
阅读课本
9
2
学生回答
8
1
2
分析
学生活动多集中于倾听、观察与操作,相对而言讨论与单独发言者较少,课堂书写较为认真,能跟上课堂节奏,掌握基本知识点。
课堂观察量表四(学生学习活动等级量表)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题
《地球的运动》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时
2
总结
整节课总体印象还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为主,教师虽有课改意识,但给予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多,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总表
课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年级:高二()班授课人:观察人:时间
问题统计
指向性(清晰模糊)
近日点远日点速度变化


要知其所以然
课件
夏半年大于冬半年原因


要知其所以然
语言
总计
17个
2个
15个
5个
12个
9个占53%
语言9,课件6,板书1,没有0
分析
1、课堂个体提问较少,学生个体的反馈信息不明白。2、对学生的回答缺少肯定。
3、提问以封闭问题为主。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教学行为量表)
执教者资料
2
6、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2
7、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2
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3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3
10、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8.忽视
注:次数以“正”字表示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教师教学行为量表)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题
《地球的运动》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中心
教师提问
观察记录
提问内容
问题分类
回答对象
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反馈
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
个体
集体
经线概念



语言
经线特点



板书
东西经度划分



语言
4分钟
自转速度
4分钟
2分钟
2分钟
公转概念
1分钟
1分钟
公转方向和周期
5分钟
3分钟
2分钟
公转速度
5分钟
4分钟
1分钟
巩固复习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总计
45分钟
29分钟30秒
15分钟
分析
教师讲解时间约占课堂的%,学生活动时间约占课堂的%。整节课以教师讲解为主。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学生学习行为量表)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单位
经线圈


学生有2/3不明白
语言
南北回归线



语言
地轴北端指向


学生大部分没反应

自转方向



课件
自转周期



语言
恒星日


一半没反应
课件
角速度(是否相同)


没理解概念
课件
线速度变化



课件
极点自转速度特点



语言
公转周期


没理解恒星年
语言
公转轨道面



语言
公转速度


没理解变化
课件
教师参与多
西气东输的原因
★★★
应用
课本
1′


念书
归纳提升能源消Leabharlann 结构★读图1′

自己组织语言
引导
煤炭优点

思考
<1′

自己组织语言
引导
管道运输
★★
应用
已有知识
<1′


自己组织语言
归纳
西气东输经过省区
★★★
应用
读图
<1′

自己组织语言
课件演示
管道非直线原因

应用
读图
1′

自己组织语言
指导读图
比较一二线异同点
问题层次(识记、理解、应用)
获得答案的途径
候答时间
个人回答
集体回答
启发回答
回答效果(念书、自己组织语言)
教师理答
评价
为什么资源跨区域调配
★★★
应用
读图
<1′


自己组织语言
有效引导
层次分明
能源产销分析
★★
读图
<1′


自己组织语言
有效引导
教师参与多
大型工程了解信息

应用
视频
<1′


自己组织语言
归纳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学科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次数
效果评价
A
B
C
D
E
教师提问类型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3、论证性问题
学生提问类型
5、理解性疑惑
6、判断性疑惑
7、实证性疑惑
互动类型
8、师生互动
9、生生互动
10、师班互动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11、以问题推进互动
12、以评价推进互动
南京五中
课题
《地球的运动》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单位
南京五中
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中心
某学生课堂学习行为(11人)
观察记录
教师教学内容
倾听
发言
思考
讨论
书写
发呆
疑惑
观察
操作
检查道具
7
3
1
作业反馈
8
1
2
观察地球仪
3
1
7
东西半球划分
1
10
0度纬线、回归线
11
模拟地球自转
4
7
画出自转方向
6
3
1
1
自转周期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