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指称意义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1.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P9指称意义(Denotation): cogni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rm and the object, idea, or action it designates.蕴涵意义(Connotation): affec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emotive and associational aspects of a term.陆国强定义为:指称意义:strict and literal meaning蕴涵意义:implied and suggested meaning2. 汉英文化差异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Culture:1.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literature, etc.2.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3.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e.g. in art and literature4.customs, arts, social institutions, etc. 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people5.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6.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7.(biology) 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Nida(1969)认为,人类社会存在文化的共核,世界各国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
!_词语的翻译-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

He is a paper tiger.
2) 咱们俩的事,一条绳上拴着两只蚂蚱---谁也跑步了!
We’re like two grasshoppers tied to one cord, neither can get away!.
3) ……只因生得妩媚风流,满学忠都送了两个外号:一个叫 “香怜”,一个叫“玉爱”。
5) 正式协议 正式声明 代表团的正式成员
formal agreement official statement the full member of the delegation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如果你留下来,我也要留下来。 8)小马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还瘦。 9)她怎么好好的就自杀了? 这也怪了! 10)说来话长。 11)他的名字我一时说不上来。 12)你连续三天没有交作业,这可说不过去。 13)他两岁就会看表了。 14)我能看出你在想什么。 15)你要是觉得这东西还看得过去,就买下来吧。
4) 稍等一会儿,我就来. 他要是不来,我就代他在会上发言. 那个人就是他的哥哥. 你就是送给我,我也不要. 他就着油灯读信.
稍等一会儿,我就来.
Just a minute. I’m coming.
他要是不来,我就代他在会上发言.
If he doesn’t come, I’ll speak at the meeting instead of him.
那个人就是他的哥哥.
That very man is his elder brother.
你就是送给我,我也不要.
Even if you give it to me as a gift, I won’t accept it.
3-1词语的翻译-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When you know a thing, to hold that you know it, and when you do not know a thing, to allow that you do not know it ---- this is knowledge.
《红楼梦》中对女性的称呼,如“王夫人”、“ 周瑞家的”的翻译
Lady Wang Zhou Rui’s wife
Mrs. Zhou
5)克明:觉新哪,你听着! (《家》中高老爷训导觉新的话语
)
Keming:
Juexin, I want you to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is. / Listen, Juexin.
你就是送给我,我也不要. Even if you give it to me as a gift, I won’t accept it.
他就着油灯读信. He read the letter by the oil lamp.
面子
如果怕丢面子,就说不好英语。()
我,我也要留下来。 If you stay, I will, too.
小马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还瘦。 Xiao Ma was no more than twelve or thirteen years old, with a very lean face.
她怎么好好的就自杀了? 这也怪了! Why should she have committed suicide for no reason? It’s rather odd.
3.1 词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确定

3.1 词语指称意义与蕴 涵 意义的确定
3.1.1 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 ,是语言交际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 高的意义,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所 表达的最基本意义。 指称意义往往具有多重性,即一 个词语具有几种不同的指称意义。
As guests entered the gate, they would first smell a Sweet fragrance and then see the waxy green leaves and the rainbow-red or snow-white flowers.
由于中国人特别重视均衡美,这一 审美心理在语言中的反映是汉语很 讲求音节的均衡对称,有大量的叠 词。 叠词的使用能使语音更具有表现力 和感染力,叠词中音节重叠使词语 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例 如:
词语的蕴涵意义是词语内含情感和
联想意义,主要体现在词语的修辞色 彩、文化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这 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汉语的国俗词语 中,如俗语、成语、歇后语等。翻译 此类词语时,译者应在不影响指称意 义传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议文中反映 出原文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
去设埋伏我们都没有信心,想他一定 在昨天晚上就早溜了,今天去也是瞎 子点灯白费蜡。 (曲波《林海雪原》
以上分析了词语指称意义与蕴涵 意义的理解与表达。我们在翻译 时应从悉心分析词语的指称与蕴 涵意义着手,借助词语在原文中 的上下文来准确理解词义,结 合词语在译文中出现的环境来选 择其最佳表达方式,并最终得出 与原文“功能相似﹑意义相符” 的译文。
指称的名词解释

指称的名词解释引言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阅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名词。
这些名词代表着特定的事物、概念或实体,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世界。
然而,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陌生或模棱两可的名词,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解释指称。
本文旨在探讨指称的概念及其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名词。
指称与指示指称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来代指事物、概念或实体的符号或词语。
通过指称,我们能够在交流中引用和描述特定的事物。
与指称密切相关的是指示,即指示特定的人、物或地点。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说“这本书很有趣”,“这”就是指示词,它指代我们手中拿着的书。
指示帮助我们在交流中准确地指向特定的对象或实体。
指称的种类指称可以分为具体指称和抽象指称两种类型。
具体指称代表着可以直接感知和触摸的实体,例如“树”,“椅子”,“苹果”等。
这些指称通常代表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具体存在。
在另一方面,抽象指称代表着无法直接感知的概念或特征,例如“爱”,“正义”,“快乐”等。
这些指称通常是对人类思维和情感的抽象总结,引导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反思。
指称的功能指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指称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通过对特定事物进行指称,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传达给他人,并理解他人的表达。
其次,指称在知识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指称帮助我们将概念和理论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此外,指称还可以用于描述和解释世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指称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指称在交流和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有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指称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指称可能会存在模糊性和多义性。
有些名词可能具有多种解释和指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其具体含义。
其次,指称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
某些指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指示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谨慎地使用和解释指称。
论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的再现

Re r du to fW o d Re e e ilM e n ng i a sa i n p o cin o r f r nta a i n Tr n l to
HU — u Ai g o —
( a cagH nk n n e t N nh n, i g i 3 03 C i N n hn ag ogU w  ̄i, ac ag J n x 3 0 6 , hn y a a)
Ke r swo d r fr n ilme n n ; e r d ci n wo d l e a a i g c n e t ta sa in sr tg e y wo d : r ee e t a i g rp o u t ; r tr l a o i me nn ; o t x ; r n lt t e i s o a Ab t a tRee e t l a i g i e mo te s n i l o t n fl g i i in , n h a i f t e a i g . h a i r q i me t sr c : fr n i a me n n t s se t n e to n u s c sg s a d t eb sso h rme nn s T e b sc e u r sh ac i t o e n i rn l t n e it i e r d cin o f r ni l a i g Du o d f r n e n v ro s c a a trsis b t e g i n h n s n ta sai xss n r p o u t f ee e t o o r a me n n . e t i e e c s i a u h r c eit ewe n En l h a d C ie e i c s i e ms o h n t s o a u ay y t x a s o i k n ,a d c l r ,i i a d n tt r c o r p o u e r fr n i lme n n . n t r p o ei ,v c b lr ,s n a ,w y ft n i g n u t e t s a h r u o c a k t r d c e e t a i g f c h u e e a h a e s i tn e o su y h w t e r d c o r fr n il me n n n c n e t t t e d s n t ew e ee e t T e p p r i ne d d t t d o o r p o u e w r ee e ta a i g i o n ci n wi h i i ci n b t e n r fr n i d o h t o l a me nn n i r lme n n , e rl h tc n e tp a s i ee i ig r fr n il me n n ,a d t n lt n sr tg e f rf r n il a i g a d l e a a i g t oe t a o tx ly n d tr n n ee e t a i g n r sai t e i s o ee e t t h m a a o a a
词语指称意义

课堂练习
• • • • • • • • • 共同关心的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的关键 关键问题 原则问题 悬而未决的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 摩托车有点问题。 问题不在这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译文
• • • • • • • • 共同关心的问题 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 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 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 a question/ matter of principle 悬而未决的问题 an outstanding issue 没有什么问题 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 问题不在这里。 That is not the point.
适当调整译文用词
•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 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双眼前过去。 •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away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 5. 社会力量办学也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 A. The running of schools by social force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 B. The running of schools by non-governmental sector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指称、指别、指谓

标题:【讨论】指称、指别、指谓作者:杨翠日期:2004-10-28 20:38在语义学中我们常遇到“指称”(reference)是这个概念,在语用学中遇到的则是“指别”(deixis)这个概念,姜望琪教授在《当代语言学》中简单地区别了这两个概念:指别是一种依赖语境的指称,或称“相对指称”。
两个概念间的区别是否就是这样简单呢?“指称”本身就不是一个意义单一的概念,《现代语言学词典》中就指出这个术语有语义学和语法分析的区别,那姜望琪教授的“指称”是哪一种意义上的呢。
“指谓词组”(denoting phrase)见于《语言哲学名著选辑》(涂纪亮)中罗素的一篇文章《论指谓》,“指谓”这个概念与指称、指别的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关于这几个概念请张版主谈谈,也请有兴趣的朋友发表高见。
作者:金奉民日期:2004-10-29 12:15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是否正确。
1、指谓>指称>指示2、指谓:有其内涵义,不论现实世界有无所指。
如:“法国国王”和“美国总统”,“法国国王”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即无指;“美国总统”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即有指。
但“法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同样都有指谓。
3、指称:有内涵义,也在现实世界有所指。
4、指示:有内涵义,也在现实世界有所指,但只能在具体语境中确定所指。
作者:张万禾日期:2004-10-29 15:16我看了《当代语用学》,上面谈到的指别都是非常极端的现象,比如代词本身没有指称,只有从语境中获得指称。
如果本身有指称,但在语境中获得了与原指称不同的指称,比如“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这种现象就表明指别本身还是一种使意义发生变化的行为。
指别与指称不仅仅是不同的现象、不同的意义类型,而且存在指别对指称的作用。
[ 本帖由张万禾于 2004-10-29 15:58 最后编辑 ]作者:张万禾日期:2004-10-30 09:38先秦汉语中代词、指示代词兼类虚词的情况真不少,代词失去指称,变为介词、语气词等:1)“夫”、“伊”等代词如果出现在句首(这个位置一般属于主语)而没有所指代的对象那就是作语气词;“焉”出现在句尾作语气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虚构指称对象
逻辑学将概念区分为“真实概念”和 “虚假概念”,前者既有内涵也要外延, 后者只有内涵而无外延。虚假概念即表 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的词表示的 概念,如дракон 等。
• 表示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词有无指称对象的问题, 哲学家、语言学家提出过不同的意见。 • 弗雷格将词义与词的指称对象明确区分,认为这样可以解 释那些表示虚构事物的词,如“飞马”,这类词只有意义 而无指称对象。他还认为,存在有意义而无指称对象的专 名(小说中的人名),也存在有意义而无指称对象的表达 式(当今的法国国王)。
• 胡塞尔也坚持将意义和指称对象明确区分。他说: 表达式有意谓功能,又有命名功能;不但有意义, 而且指称一定对象。意义是表达式与指称对象之 间的中介,表达式的指称由其意义决定。在他的 理论中,表达式已经不再与对象直接相关,而是 通过中介----意义才能实现两者的联系。
将词义与词的指称对象明确区分的理论, 比词义的指称论显然前进了一步。指称论 把词语的意义视为它的指称对象有很大的 局限性。对语言中多数词来说,用意义等 于指称对象的理论难以把词义的本质及词 与现实事物的关系解释清楚。语言中的实 词一般是表示概念的。概念是对一类事物 特有属性的抽象概况,但词的概念意义与 事物本身有差别。自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理论诞生后,词语观念明确认为,词不与 对象直接联系,而是通过概念。
• 罗素早期的指称论认为,表示虚构事物的词有指 称对象,认为名词可指称具体事物、抽象事物, 也可指称不存在的事物。事物是名称指示的项, 这包括现实存在的事物,也包括虚构的东西。
• 赛尔认为,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言谈中,表示虚构任人物的 词语无指称对象;而在关于虚构世界的言谈中,这种词语 有指称对象。 • 罗素和奎因等提出,虚构对象的“存在”可用“有”表示, 以区别于现实事物的“存在”。 • 我们认为,词语的指称对象存在的范围吧不应以现实世界 语虚构世界来划界,而应以语音与语言以外的世界来划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词义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明确将词义与 词的指称对象加以区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费雷 格的词义理论即符号既指称对象又表达意义。人 借助符号可表达符号的意义并表示符号指称的对 象,每一个词语不仅有相对的指称对象,而且有 一定的意义。在弗雷格的词义理论中,词义与词 的指称对象已不是一回事,不同的词语可能有共 同的指称对象但意义不同。最经典的例子即“启 明星”与“长庚星”都表示“金星”,但意义不 同。
第四章 词语的指称意义
词语的指称关系(денотация или референция):泛指词语与其所表示的 对象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相互关系,而不仅 指实际交际语境中通过讲话者实现的词语 与具体对象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说,我们 这里谈的是广义的词语指称关系。
一、词义与词的指称关系
• 早期的意义理论把词语的意义与词语的指称对象 等同,认为词语的意义也就是它的指称对象。这 就是词义理论因此,词语对象的相关性就成为词的意义所在, 即词语的意义也就是词语与对象的关系,即指称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