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免疫学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十章 常见寄生虫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十章 常见寄生虫课件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由于钩虫产卵量低,不宜用直接涂片法,常采用饱和 盐水浮聚法,以提高检出率。
五、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加强个人防护, 防止丝状蚴感染人体。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哒唑和甲苯 咪唑,钩蚴性皮炎可采用热敷法治疗。
学习交流PPT
16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细小,乳白色,线头状,雌虫尾端尖直;雄 虫尾端向腹面弯曲,呈“6”字型。 2.虫卵 形似柿核,两侧不对称,无色透明,卵壳厚,内 含一蝌蚪期胚。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学习交流PPT
19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三、致病性
蛲虫病的主要表现是刺激皮肤引起肛门及会阴部奇痒。
蛲虫可异位寄生,引起相应部位炎症。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常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
五、防治原则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儿童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洗
手,防止肛—手—口自身反复感染;常用的驱虫药物为阿苯
2.感染阶段: 囊蚴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4.中间宿主: 豆螺等淡水螺; 淡水鱼、虾
学习交流PPT
23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
三、致病性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中,引起肝吸虫病。并发胆管炎、胆 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沉淀法提高检出率;皮内试验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诊断有辅助诊断意义。
1.寄生部位
小肠

2.感染阶段
感染期虫卵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学习交流PPT
9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三、致病性
1.幼虫的致病性 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的过程中,可致组 织机械性损伤;最常受损的器官为肺,即蛔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性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引起蛔虫病。 3.并发症 蛔虫具有钻孔习性,其中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 的并发症;也可造成肠梗阻。

2024年人体寄生虫学ppt课件

2024年人体寄生虫学ppt课件

定义
寄生虫是指长期或暂时寄生在宿 主体内或体表,依赖宿主生活, 并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生 物。
分类
根据寄生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可分为原虫、蠕虫、节肢动物等 。
4
宿主类型及特点
•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华支睾吸虫幼虫阶段寄生在淡水螺体内。 • 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 • 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2024/2/29
10
组织寄生虫
猪肉绦虫
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寄生于人体肠道内,可引起猪肉绦虫病,导致腹痛 、消化不良等症状。
囊尾蚴
猪肉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人体各部位,如脑、眼等,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 如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等。
2024/2/29
11
皮肤寄生虫
2024/2/29
螨虫
寄生于人体皮肤表面或毛囊内,可引起螨虫性皮炎,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
15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PCR技术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寄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各种寄生虫的检测。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寄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固定在芯片上,通过与待测样品中的DNA或RNA进行杂交反应来检测寄生虫感染 。
2024/2/29
16
其他辅助诊断技术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可辅助诊断某 些寄生虫感染,如肺吸虫病、脑囊虫 病等。
7
02
常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危害
Chapter
2024/2/29
8
肠道寄生虫

寄生虫病的免疫.ppt

寄生虫病的免疫.ppt
先天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非获得性免疫,包括种 免疫、年龄免疫和个体免疫,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 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力,受遗传因素的控制, 具有相对稳定性。
一、先天性免疫
(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健康动物的外表覆盖着连 续的、完整的皮肤,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 组成了阻挡病原人侵的有效屏障。皮肤抵御寄生虫感染的主 要机制是机械性屏障作用。
寄生虫病的免疫
寄生虫病的免疫
一、免疫先天性 二、特异性免疫 三、免疫逃避 四、免疫的实际应用 五、寄生虫性变态反应
寄生虫病的免疫
动物对寄生虫感染具有强弱不等的抵御能力即寄生 虫病的免疫,它是宿主对所感染寄生虫的保护性应答,其 基本原理与微生物感染的免疫相似,分为先天性免疫和后 天获得性免疫。
一、先天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
②非消除性免疫:指宿主受到寄生虫感染后,虽然可诱 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但对体内原有的寄 生虫则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较低的感染状态,使宿主免疫 力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如果残留的寄生虫被清除,宿主的免 疫力也随之消失,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带虫免疫是不稳定的,可转化为消除性免疫或病理性免 疫,也可因建立免疫过程中作为抗原物质的虫体的消失,而 丧失免疫保护作用。
由于寄生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史上比细菌和病毒更复杂, 其功能性抗原的鉴别和批量生产更为困难,抗寄生虫的疫苗 较之细菌和病毒更难获得。因此寄生虫感染中的免疫预防和 免疫诊断等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五、寄生虫性变态反应
宿主对寄生虫感染所产生的免疫,一方面可抗重复感染, 有利于宿主;另一方面可发生变态反应,又称超敏感反应, 引起宿主局部或全身组织的损害和功能紊乱。根据其发生机 理分为四型:速发型(又称过敏型,Ⅰ型)、细胞毒型(II型)、 免疫复合物型(III型)、迟发型(Ⅳ型)。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精品医学课件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精品医学课件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隐性感染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3.多寄生现象
体内同时有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是常 见现象,寄生虫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出现 相互制约或促进,增加或减少致病作用, 从而影响临床表现。例如蛔虫与钩虫同时 存在时,对蓝氏贾第鞭毛虫起抑制作用; 而短膜壳绦虫寄生时有利于蓝氏贾第鞭毛 虫生存。
1、固有免疫 2、适应性免疫 1)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很少见,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 2) 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
较常见 ✓ 带虫免疫 ✓ 伴随免疫 ✓ 免疫应答
概念
• 带虫免疫:某些血液内寄生原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 应答,使体内寄生虫增殖减慢,虫体数量降低维持 在低密度水平,导致临床痊愈,对再感染有一定的 抵抗力,但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
• 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的流行必需具备三 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 感人群。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病人、 带虫者) 或动物(保虫宿主)。
• 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 经土壤传播、经空气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 经人体直接传播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 、
经皮肤感染 、
经媒介昆虫感染 、 经接触感染、
经胎盘感染、 自体感染、
经输血感染、
经乳汁感染 。
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
下的人群。
第二节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 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 雨量、光 照)、地理、生物种群等;
2. 生物因素 有些寄生虫在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中 间宿主或节肢动物, 这些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 的存在与否,决定了这些寄生虫病能否流行 ;

第四章、寄生虫的免疫学ppt课件

第四章、寄生虫的免疫学ppt课件

三、寄生虫免疫的应用
两种观点:
一是药物防治为主,理由:寄生虫抗原成分复杂,制 苗不易,而且效果不佳;
二是免疫预防为主,理由:寄生虫与细菌、病毒一样, 同样能刺激宿主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80年代以前,人们对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持谨慎态度, 然而近年来逐渐发现,寄生虫对经典的抗寄生虫药产 生了抗药性;同时伴随各种生物学新技术,寄生虫免 疫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各种虫体的抗原变异机理亦 不断取得突破,人们把目光重新转移到免疫预防方面。 目前对寄生虫感染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有:
3.补体的灭活与消耗
某些寄生虫的虫体或分泌物(酶或毒素)具有抗补 体作用,能降解补体或抑制补体的激活过程;一些 血液原虫产生的分泌/排泄抗原与抗体形成IC后,消 耗大量的补体,从而保护虫体免受补体损伤。
4.裂解抗体
一些克氏锥虫株的锥鞭毛体能抵抗抗体依赖的、补 体介导的溶解作用,在与特异抗体反应后,原虫表 面的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被切除,只剩下Fab片段。 而用抗Fab抗体处理虫体后,锥鞭毛体很快被补体所 溶解。
▪已经确认的逃避机理包括:
(一)解剖或组织位置的隔离
有些寄生虫在长期衍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亲组
织或细胞性,利用宿主的某些部位保护自己。如
1、免疫局限位点寄生虫 胎儿、眼组织、小脑组
织、睾丸、胸腺等通过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与免疫系统 相对隔离,不存在免疫反应,被称为免疫局限位点。 寄生在这些部位的寄生虫通常不受免疫作用。例如: 寄生在小白鼠脑部的弓首蛔虫的幼虫;寄生在人眼中 的丝虫;寄生在胎儿中的弓形虫等。
寄生虫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已完成了对宿主及环境变化的 适应过程,获得了某种(某些)自我保护的独特功能。这种独 特功能就表现在寄生虫能够在可致命的免疫攻击的环境中生

寄生虫病介绍PPT培训课件

寄生虫病介绍PPT培训课件
拥抱等。
空气传播
吸入含有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虫卵或幼 虫的空气,如尘螨、蟑
螂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04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和污染 的食物,尽量吃熟食。
饮用安全水
确保饮用水经过消毒处理,避 免在污染的水域游泳、洗漱等

避免密切接触
减少与感染寄生虫的动物或人 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居住环境,减少寄生 虫的滋生和传播。
寄生虫病
汇报人:XXX 2024-01-13
目 录
• 寄生虫病概述 • 常见人体寄生虫介绍 • 寄生虫感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 诊断方法与技术进展 • 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 •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
01
寄生虫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 起的疾病,寄生虫通过摄取人体 内的营养物质或分泌有害物质等 方式对人体造成损害。
分类
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寄生部位的 不同,寄生虫病可分为原虫病、 蠕虫病、节肢动物病等多种类型 。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寄生虫病的发病与寄生虫的侵入、繁 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关。同时,人体 免疫力的降低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危险因素
饮食不洁、接触疫水、生食或半生食 肉类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卫生 差、医疗条件落后等社会因素,均可 增加寄生虫病的发生风险。
早期发现与治疗重要性
减轻症状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减轻 寄生虫病的症状,如发热、头
痛、腹泻等。
防止并发症
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寄生虫病引 起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贫 血等。
提高治愈率
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 少寄生虫病的复发和传播风险 。

2024版医学寄生虫PPT课件[1]

2024版医学寄生虫PPT课件[1]
医学寄生虫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寄生虫概述 • 医学寄生虫种类及特点 • 寄生虫感染途径与预防 •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 常见医学寄生虫病例分析 • 医学寄生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2
01
寄生虫概述
Chapter
2024/1/30
3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寄生虫是指一类生物,它们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宿 主)内或表面,依靠宿主提供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 命活动。
诊断
粪便检查虫卵,X线或B超检查可辅助诊断。
2024/1/30
治疗
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对症治疗 如解痉止痛等。
24
06
医学寄生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Chapter
2024/1/30
25
研究现状
2024/1/30
医学寄生虫分类与鉴定 通过对寄生虫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学等方面的 研究,对寄生虫进行准确分类和鉴定,为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科学依据。
2024/1/30
22
钩虫病
病原体
钩虫,通过皮肤接触含钩蚴的土壤而感染。
症状
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等。
诊断
粪便检查虫卵,免疫学检查。
治疗
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同时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
2024/1/30
23
蛔虫病
病原体
蛔虫,通过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 染。
症状
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 引起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并发症。
生活史
简单或复杂,多数线虫为土源性 寄生虫 2024/1/30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食入含有感染性虫卵 的食物或水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其程度与虫株毒力和数量及宿主免疫状态,可因
免疫状态改变而转换(如弓形虫)
寄生虫感染的类型
三、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由机会致病寄生虫引起,一般不引发病, 在免疫状态低下时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 致超度感染。这类虫有:多数原虫和少数 蠕虫(粪类圆和短膜壳)
机会致病寄生虫成为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食源性寄生虫种类与造成感染的因素
种类:线虫---旋毛虫、管圆线虫、棘颚口线虫 绦虫---带绦虫、无钩绦虫、曼氏裂头蚴 吸虫---肺吸虫、肝吸虫、姜片虫 原虫---弓形虫、肉孢子虫
原因:1、生活水平提高,追求新奇、鲜活; 2、南北饮食习惯交融; 3、听信一些民间说法:生猪肝-营养高; 生泥鳅-降虚火;生蛇胆-清肝明目等。
获得性免疫类型
二、非清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 (具不完全免疫作用):两种情况: 伴随免疫和带虫免疫 见于大多数寄生虫感染。
获得性免疫类型
1、带虫免疫(premunition immunity ): 人体感染原虫后,当临床发作停止后, 血内原虫数维持低水平,对再感染虫体 和体内繁殖的原虫均有一定抵抗力。 如疟疾
抗体类——其中IgE 抗体增加相对明显 抗体亚类—其中IgG4抗体增加相对明显
2.多克隆抗体产生及其所带来的利与弊
利-作为免疫诊断标志物 弊-影响保护性效果和免疫诊断结果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是组织内寄生蠕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现象; 在外周血或局部组织的E增多;
病变部位有夏科雷登氏结晶。 ——在临床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寄生虫感染的类型
四、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人体后不发育 为成虫,但可长期存活和移行,造成局 部和全身病变。根据部位,分为皮肤幼 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有哪些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9
低等生物入侵宿主后, 决定其生存的因素:双方的遗传背景
低等生物的特性,每个物种均有适应自身 生存所需要的生理生化环境。
所以:
不少寄生虫侵入人体或动物后不发育成熟;
多数寄生虫各有其适应他寄生的部位;
在长期感染侵犯中可进化为适应性寄生。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其程度与虫株毒力和数量及宿主免疫状态,可因
免疫状态改变而转换(如弓形虫)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3
Type
3、Opportunistic infection(机会感染)
由机会致病寄生虫引起,一般不引发病, 在免疫状态低下时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
致超度感染。这类虫:多数原虫和少数蠕
虫(粪类圆线虫和短膜壳绦虫)
(固有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组成 、作用特点?
(适应性免疫)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3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作用( review )
▪ 生理屏障:粘膜、气管纤毛、皮肤、胃酸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 非特异细胞:单核-吞噬系统细胞、 中性粒细胞、NK、嗜酸性粒细胞
▪ 体液因素:溶菌酶 补体 IFN-r 血清中高 密度脂蛋白以及生理和生化环境
血吸虫感染可加重阿米巴致病。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8
Characteristics
3.异位寄生/损害 与 多器官损害
(heterotropic parasitism and ectopic lesion)
1)异位寄生 -虫体在正常部位以外组织器官
寄生现象 ,所致损害为异位损害。
2)多部位损害:幼虫移行,游走(突破屏障):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掌握:感染免疫的特点及应用
某些名词的基本概念
熟悉:逃避免疫的主要机制
免疫病理损害的特点与表现
了解:人感染寄生虫后的免疫状态 感染免疫对宿主有利一面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寄生虫为何能在有免疫力宿主内寄生?
多 克 隆 活 化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6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site and host
长期共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建立 的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平衡
这种平衡是宿主免疫/寄生虫致病力 二者平衡 (二者共存亡)
所有低等动物能在人体寄生吗?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低等动物进入人体寄居生存的条件?
寄生虫致病与免疫有何关系?
免疫学检查结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为何仍未研制出人用抗寄生虫疫苗?
药物抗虫效果与免疫有关?
寄生虫对人体只有害无益?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2
Immune conception (review)
Innate immunity 组成 、作用特点?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7
Characteristics
2.重复感染和多重感染
(Repeated infections and multiple infections)
重复感染:多数寄生虫均有此现象。
多重感染:最多有9种寄生虫感染者。
(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拮抗)
线虫和血吸虫混合感染可加重病情。
两个病例
机会致病寄生虫成为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4
Type
4、Larva migrans (幼虫移行症)
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人体后不发育 为成虫,但可长期存活和移行,造成局 部或全身病变。根据部位,分为皮肤幼 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有哪些虫种?
1/15/2021
前者---常规方法查不到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如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感染。
后者---常规方法可检见病原体。
如阿米巴包囊带虫者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2
Type
2、 Apparent infection(显性感染)
有症状或/和体征
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7
低等生物入侵宿主后, 决定其生存的因素:双方的遗传景
宿主的先天抗性—遗传决定,具先天不易感染性
如:人对牛囊尾蚴; Duffy血型阴性的人可抵抗P.v感染; 镰状细胞贫血和G6PD的人:可抵抗重症疟发生 东方田鼠对血吸虫不易感;
人感染血吸虫后并非都出现晚期:A型血; HLA型别
HLA-DR6(肝纤维化);HLA-DRB1和DQB(肝脾型);HLADPA1*0103、 DRB1*04、 DQA1*0601和DQB1*0201基因 晚期)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5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16
Characteristics
1.Carrier and Chronic state 多见
原因:感染量少; 治疗不彻底; 缺乏完全免疫;虫体寿命长;遗传因素。 棘球蚴活40年; 带绦虫活30年; 原虫靠无性繁殖-长期寄生; 肝吸虫、肺吸虫和Sj血吸虫各可活?年 ,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8
血吸虫感染不同宿主后的早期免疫应答差异 (基因表达谱研究显示)
易感小鼠
丝氨蛋白酶抑制剂 表达上调
溶菌酶
不表达
各组织蛋白酶
不表达
CD74
不表达
MHCⅠ/Ⅱ
不表达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上调
肺差异表达基因(7d) 72条
免疫抑制 免疫激活
东方田鼠 不表达/下调
表达上调 表达上调 表达上调 表达上调 下调 1060条
10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sitic infection
(寄生虫感染的类免疫学
11
Type
(注意基本概念)
1、Suppressive infection(隐性感染)
and Carrier(带虫者)
二者都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随血播散(原虫);
异位寄生:
1/15/2021
1/15/2021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4
适应性免疫组成与作用(review )
寄生虫抗原
APC
Th
活化细胞并产 生细胞因子 (效应Th)
1/15/2021
效应Tc 杀伤靶细胞
细胞
成熟 TC TDTH
免疫
记忆T细胞
效应TDTH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成熟B细胞 浆细胞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体液 Ig 免疫
5
适应性免疫组成及作用(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