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范本(4篇)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的节能减排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相关人员。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条本单位要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制定相关措施并按照执行。
第四条本单位要建立相关管理机构,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本单位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六条本单位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节能管理第七条本单位要制定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的管理办法,并按照执行。
第八条本单位要对各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第九条本单位要推行节能技术,鼓励使用节能设备和产品,并对节能技术进行宣传和推广。
第十条本单位要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本单位要对新建工程、装修工程、设备采购等进行节能评估,并优先选择符合节能要求的产品和设备。
第四章减排管理第十二条本单位要制定减少废气、废水、废物排放的措施,并按照执行。
第十三条本单位要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管理,并确保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第十四条本单位要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建立专门的储存和处理设施,并确保其安全运输和处置。
第十五条本单位要对能够减少废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性措施进行研究和推行,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十六条本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教育,提高其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第五章绩效评估第十七条本单位要建立节能减排绩效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和考核各项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十八条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并按照执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对违反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的人员,将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本单位,如需修改或补充,应经本单位相关领导审批。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具体执行细则由相关管理机构另行制定。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5篇)

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工作,依据《____节约能源法》、《____环境保____》、《____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国资委《____加强中央项目部节能减排工作____》、《中央项目部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2、坚持“服务环保靠技术,节能减排促发展”的____,切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节省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3、制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规划并纳入项目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4、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节能减排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与各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挂钩。
5、实行“依法监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坚持____,造福社会与未来”的环境方针,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环保型产业,杜绝进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二、节能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节能领导小组统筹、综合、协调、管理项目部的各项节能工作。
组长:刘朝林副组长:李前锋、李君、袁学军、唐昭慧、杜明克、袁栋辉成员:曹祥、程义强、刘京文、余灿、刘照川、牛泽林、1闫华山、郭俊明、邓裕顺、冉昌华、张瑞波、关晓明、唐树明、王飞、刘冰、王鹏、赵英年、周建宇2、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法规、标准,____制定节能管理细则、节能目标和各种有关管理标准、制度并____实施。
3、____制定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规划并____实施。
4、____制定并实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计划及年度节能计划。
5、____审定项目部年度各类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指标。
6、审定项目部的重大节能成果和重大奖惩事宜。
7、检查项目部的各项节能工作。
8、____召开节能工作例会,进行节能工作的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二、节能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发展规划管理部为节能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项目部节约能源的综合管理和监督、____部门,在项目部节能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做好项目部节能任务的综合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各项节能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项目部节能领导小组____决定,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机关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机关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机关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推动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在机关单位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营造绿色、低碳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工作目标1.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2. 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10%以上;3.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4. 提高机关内部节能减排意识,引导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
三、组织机构1. 设立机关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机关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 建立机关节能减排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管理和执行工作,协调组织各类节能减排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
四、管理制度1. 能源消耗监测:每个机关单位必须建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机关楼宇、设备和车辆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按照要求上报监测结果。
2. 能源利用审核:机关单位所有能源设备的购买和更新,都必须经过能源利用审核委员会的审核,确保能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效率符合标准,符合机关的节能减排要求。
3. 灯光使用管理:机关内部必须实施照明管理制度,鼓励使用LED灯等节能照明设备,控制照明时间和亮度,推行人感应灯等智能化设备,避免能源浪费。
4. 电脑使用管理:机关内部必须制定电脑使用和管理制度,鼓励购买能效等级高、功率低的电脑设备,规定电脑的使用时间和休眠机制,减少待机耗电。
5. 微型电力设备管理:机关单位必须制定微型电力设备管理制度,规定使用范围、定期检查和维护,提倡使用高能效、低耗电的设备,减少闲置和待机时的耗电现象。
6. 水资源管理:机关单位必须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用水的节约利用,建立节水机制,严禁浪费水资源,定期检查和维护自来水设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7. 低碳出行管理:机关单位必须推行低碳出行管理制度,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关车辆的使用频率,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关车辆,推广使用节能减排车辆。
机关单位节能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提高机关单位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机关单位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节能工作。
2. 设立节能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节能工作。
3. 各部门、科室应明确专人负责节能工作,配合节能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三、节能目标与措施1. 节能目标(1)水:单位人均用水量降低10%。
(2)电:单位人均用电量降低10%。
(3)办公耗材:单位人均耗材消耗降低10%。
2. 节能措施(1)用水管理1)加强用水设备维护,定期检查供水设施,确保设施完好。
2)合理设置用水器具,减少水资源浪费。
3)推广节水器具,提高用水效率。
(2)用电管理1)合理使用照明设备,尽量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
2)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3)合理使用电器设备,下班或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时,及时关闭电器设备电源。
(3)办公耗材管理1)推行电子化办公,减少纸质文件使用。
2)合理采购办公用品,避免浪费。
3)提倡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办公用品,降低耗材消耗。
四、节能考核与奖惩1. 节能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科室的节能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2. 对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节能规定、造成能源浪费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机关单位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科室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本制度有效执行。
政务机构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政务机构节能减排规章制度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加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政务机构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也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推行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一、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在政务机构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政务机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
该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环保专家、能源专家以及政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监督和评估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
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或部门,协助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该机构或部门负责具体的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监督,并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和成果。
二、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政务机构应根据其自身情况和能源消耗状况,制定具体的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
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根据科学数据和技术可行性进行,确保目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具体来说,可以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和指标:1. 能源消耗目标:政务机构应设定每年的能源消耗目标,力争在相同工作量下减少能源的使用量。
可以通过完善办公设备和照明设备的能效标准来实现。
2.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政务机构应设定每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通过合理利用和精确计算排放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 节能减排指标:政务机构应设定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节能减排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估和考核机制,促使各个部门和单位主动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推行能源管理和技术改造政务机构应加强对能源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能源计量和数据统计体系。
通过对能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发现能源的漏耗和浪费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政务机构还应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办公设备和照明设备的能效。
可以采用节能灯具、智能插座等节能设备,提高办公环境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开展节能减排培训和宣传教育政务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节能减排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或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一、引言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公共机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为了实现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制定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讨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制度内容,以期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规范推进提供参考。
二、节能减排目标与原则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在制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原则:制度内容应基于科学的能源消耗数据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公平性原则:制度应公平、公正地分配节能减排任务和资源,避免利益冲突和偏向。
3. 制度化原则:制度内容应具体、可操作化,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有助于实施和监督。
4. 激励性原则:制度应设立激励机制,通过奖惩措施激励公共机构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5. 可持续性原则:制度应具备长期可持续性,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效管理。
三、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内容1. 节能减排目标与任务分配制定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目标,并根据各个机构的规模、职能和能源消耗情况,合理分配节能减排任务。
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机构的特殊性、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等。
2. 节能减排措施与方案制定针对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情况,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和方案。
这些方案应包括从源头控制、过程优化、设备更新等多方面入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
3. 节能设备更新与维护公共机构应定期进行节能设备更新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源利用。
同时,建立设备运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和运行不正常的问题。
4. 节能宣传教育与培训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共机构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识和理解。
在制度中设立专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确保这些工作的持续开展。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
是为了提高公共机构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引导公共机构在工作中充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和原则:明确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原则,确保工作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2.组织机构和责任:明确公共机构内设专门的节能减排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3.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和目标:制定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减排目标、任务分工、工作措施等内容。
4.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使用要求:制定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设备使用要求,包括使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5.能源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制度,包括能源消耗的监测与管理、能源利用的优化与改进、能源效果评估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6.宣传与培训: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宣传工作,普及能源节约和减排知识,提高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
7.节能减排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制度,可以使公共机构在日常运行中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和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为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公共机构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和原则、主要内容和措施以及评估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的必要性公共机构作为政府部门和行政机关的代表,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权力,在日常运行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量,保护环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制度的建立还有利于推动公共机构进行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目标和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度内容应基于科学的能源管理理论,并结合公共机构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依法依规原则: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3.统筹协调原则:制度应与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相衔接,形成合力,实现资源的协调利用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4.灵活性原则:制度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公共机构的变化和发展需求,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
三、主要内容和措施1.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相关责任和权益。
2.能源计划:制定公共机构的能源使用计划和目标,确保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能源监测:建立能源消耗的监测系统和指标体系,及时掌握能源使用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
4.能源评估:对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进行评估分析,找出能效低下的环节,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5.能源设备更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科学合理的设备更新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能源管理:建立和完善公共机构的能源管理体系,包括能源审核、能源规划、能源培训等环节,做到全过程管理。
四、评估和监督为了保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效果的持续改进,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加强能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电、煤、油品等各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单位整体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管理处机关及各单位用水、用电、用煤、用油等资源能源消耗的管理。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制定降耗指标计划,建立节能降耗台帐,组织内部检查与考核工作。
3.2各单位负责落实节水、节电、节煤、节油整改措施和节能降耗指标,向办公室上报节能降耗报表。
4 工作程序
4.1节水管理措施
4.1.1办公室根据市节水办下达的用水指标制定管理处用水计划。
4.1.2新增或开发项目用水由办公室提出申请,报管理处主管领导批准。
4.1.3施工现场用水,由兼职人员负责检查与维修管线,减少跑、冒、滴、漏的浪费现象。
4.1.4各单位要根据驻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行水表计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4.2节电管理措施
4.2.1各施工现场用电由施工方指定专人负责抄表计量。
4.2.2各用电场所的配电室,都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健全岗位责任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对供电质量、安全用电负有责任。
4.2.3办公楼、会议室等动力负荷应使用单独开关控制。
上述场所用电负责人应随时检查人离机停、人走灯灭的节电情况。
4.2.4管理处各部门在设备更新时,要考虑淘汰耗能高的机电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
4.2.5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4.3节煤管理措施
4.3.1完善锅炉房制度,鼓励节煤。
4.3.2经常检修锅炉、保持良好运行。
4.3.3改进司炉工操作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在保证供给基础上,节约用煤量。
4.4节油管理措施
4.4.1对管理处车辆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杜绝跑私车现象。
4.4.2对使用车辆经常检查,以防零部件出现松动,导致漏油发生。
4.4.2对管理处各单位使用的发电机进行定期检修、维护,防止机油泄漏,并做好发电机运行记录。
4.5计划预统计
4.5.1年度节水、节电、节煤、节油指标计划由各单位提出,报管理处办公室汇总、主管领导审阅同意后,发布实施。
4.5.2管理处办公区、各单位每季必须填写《节能降耗( )报表》,并于季初(1—5日)上报管理处办公室。
4.5.3办公室将《节能降耗()报表》核实后,填写《节能降耗汇总表》,根据消耗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纳入年度报告。
4.5.4办公室每年对所管辖部门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努力促使节能降耗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