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粉管技术规范书(标准格式)

合集下载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最新国标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最新国标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以下简称“管片”)的分类、形状与规格、标记、原材料、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出厂证明书、贮存、运输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适用于轨道交通、公路、铁路、水工、市政、油气、电力等隧道工程以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用的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 14684 建设用砂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21120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 23265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短切玄武岩纤维GB/T 38143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耐碱玻璃纤维GB/T 39147 混凝土用钢纤维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T 50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C/T 2030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JC/T 2351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安全生产规范JG/T 3064 钢纤维混凝土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 221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6952卫生陶瓷解读

GB6952卫生陶瓷解读

标准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产品分类 5. 一般技术要求 6. 功能要求 7. 便器配套性技术要求 8. 试验方法 9. 检验规则 10.标志和识别 11.安装说明书 12.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准的适用范围
• 适用于卫生陶瓷产品的生产、销 售、安装、使用。
• 技术开发—生产控制—品质管理 • 市场销售 • 最终使用:安装、更换、使用
引用标准的用法
• 引用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术语和定义
• JC/T 664-1997《卫生陶瓷规 格尺寸的检验方法》
• 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 后,自行废止。
重大变化
共有十八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1、适用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产品分类:瓷质和陶质 4、取消了产品的分级 5、提出了便器配套性技术要求; 6、增加了溢流功能要求;
重大变化
7、完善了坐便器冲洗功能的要求 增加了颗粒排放、水封回复、水封
标准主题内容
• 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识、 安装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 存等内容
•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 一般技术要求 功能要求 便器配套性技术要求
引用标准的类别
• 本标准中所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是相应的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一是与本标准配套使用的基础标准(如 术语标准和抽样标准)
• 开裂、坯裂、釉裂、缺釉、釉缕、桔釉、 磕碰、烟熏;缩釉、波纹、釉粘、剥边、 夹层、色差、坯粉、落脏、坯泡、麻面。

陶瓷工业废料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陶瓷工业废料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陶瓷工业废料综合利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瓷工业废料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收集、绿色设计、综合利用、检验方法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利用陶瓷工业废料生产陶瓷砖、发泡板材等产品的技术工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47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GB/T 4100 陶瓷砖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4734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9978.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475 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537 陶瓷熔块釉化学分析方法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889.3 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GB/T 21114 耐火材料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熔铸玻璃片法GB 21252 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 23450 建筑隔墙用保温条板GB/T 23451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 25464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2163.4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第4部分:无机轻质板材GB/T 36132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S/T 509(所有部分)锂辉石、锂云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DB44/ 2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DB44/T 798 陶瓷废渣砖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瓷贴面粘接技术操作规范

瓷贴面粘接技术操作规范

瓷贴面粘接技术操作规范摘要瓷贴面由于具有微创、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口腔美学微创修复的主流技术之一。

粘接是保证贴面固位、边缘封闭,并影响修复体临床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瓷贴面粘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化该技术的临床操作流程,以提高瓷贴面的长期修复成功率,促进瓷贴面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

本规范按GB/T1.1—2009的规则起草,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瓷贴面由于具有微创、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口腔美学微创修复的主流修复技术之一。

由于瓷贴面不要求机械固位形,其固位力主要来源于树脂粘接材料与瓷贴面和牙体组织间形成的粘接力。

瓷贴面的临床使用寿命与贴面粘接后所形成粘接界面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密切相关,粘接环节的失误可导致粘接界面结构缺陷,破坏界面稳定性,从而易发生贴面剥脱、碎裂,乃至修复失败。

此外,瓷贴面有一定的透光性,粘接材料的颜色可直接影响瓷贴面修复后的美学效果。

因而瓷贴面粘接材料的选择以及临床粘接操作的规范与否是决定瓷贴面修复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对牙体预备量进一步减少、甚至无预备的超薄贴面尤为重要。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通过对瓷贴面粘接技术操作制定细化规则,标准化该技术的临床操作流程,提高瓷贴面修复成功率和临床耐久性,促进瓷贴面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

目前用于瓷贴面修复的主流材料是玻璃陶瓷,因而本规范主要针对玻璃陶瓷的临床粘接操作进行规范,对于玻璃相含量高、陶瓷支架中含树脂聚合体的可切削复合材料制作的贴面,粘接时也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提出瓷贴面粘接的常规临床操作技术原则,对于具体瓷贴面材料和粘接材料,除参照本规范外,还应参照相关材料的使用说明书,并以说明书推荐的具体操作为准。

范围本规范给出瓷贴面规范化粘接操作流程的临床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玻璃陶瓷材料(如长石质瓷、白榴石基玻璃陶瓷、二硅酸锂基玻璃陶瓷等)制作的常规瓷贴面、微创瓷贴面和无预备瓷贴面。

磨煤机技术规范书

磨煤机技术规范书

中速磨煤机设备采购技术规范书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工程所配备的12台中速磨煤机。

它提供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供货范围、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提供符合中国国标GB、IEC和ANSI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3 删除。

1.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卖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买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卖方遵守这些要求,具体项目由买方、卖方双方共同商定。

1.5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产品在相同容量机组或相似条件下的两个电厂成功运行超过两年,且已证明安全可靠。

1.7本工程采用KKS标识系统。

买方将向卖方提供电厂KKS功能标识系统的编码原则和要求,卖方据此对其所提供的系统和设备进行编码,并编制在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图纸和说明书)中。

1.8本技术规范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9 删除1.10 删除1.11 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澄清文件都是技术协议的有效补充。

2 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2.1 设计条件2.1.1 锅炉型式及制造厂家:660MW超超临界参数,单炉膛,露天布置,固态排渣锅炉,四角墙式切圆燃烧,哈尔滨锅炉厂生产。

2.1.2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2038 t/h2.1.3 锅炉燃煤量(BMCR工况)设计煤种:249.4 t/h校核煤种:282.6 t/h2.1.4 制粉系统型式: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2.1.5 锅炉要求的煤粉细度:R90=20%2.1.6 原煤粒度:0 ~35mm(95%),35~50 mm(5%)2.1.7 干燥后的煤粉水份Wp.c:8.17 %2.1.8 每台磨煤机出粉管数: 42.1.9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152.1.10 一次风热风温度(暂定): 设计煤种BMCR:320℃校核煤种BMCR:316℃2.1.11 一次风率(暂定): 设计煤种23.4% 校核煤种24.5%2.1.12 布置要求:侧煤仓双框架布置,跨度12.5m(暂定),柱距10米,给煤机层标高17米,非封闭布置,两炉磨煤机对称布置。

陶瓷模具石膏粉标准

陶瓷模具石膏粉标准

陶瓷模具石膏粉标准陶瓷模具石膏粉标准陶瓷模具石膏粉是一种用于制作陶瓷制品的重要原材料,因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在陶瓷制造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确保陶瓷模具石膏粉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其生产、使用和检验。

本文将对陶瓷模具石膏粉标准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制造标准1. 原材料选择:应采用精选的石膏矿石作为原料。

标准要求石膏含钙石膏(CaSO4)的含量不低于95%,且无杂质和掺假情况。

2.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有稳定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系统。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3. 产品质量要求:各项主要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其中,常规检测指标包括石膏石(P2O5)、残石(SiO2)、吸水率、强度、延展率、粒度等。

在生产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拒绝不合格产品。

二、使用标准1. 分类及用途:陶瓷模具石膏粉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分为吸水型、普通型、强化型、高压型等。

必须根据陶瓷制品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石膏粉型号。

使用时应注意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避免受潮、受热和碰撞。

2. 开袋及拌和:开袋前应检查包装完整性和质量标签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并进行密封处理。

拌和时,须按照规定的水粉比例拌和,要求均匀、充分混合。

三、检验标准1.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应明确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质量标志等信息。

且在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中应进行严格监管。

2. 检验方法:对石膏粉产品的吸水率、强度、粒度等指标进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671-1999《陶瓷石膏粉检验方法》的规定,并配备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和技术人员。

以上就是陶瓷模具石膏粉标准的相关内容。

通过制造、使用和检验三个方面的标准,可以有效保障该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由于标准的要求有严格的执行和监督,生产厂家、销售商和使用方也应该严格遵照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2号(总第142号)--批准224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2号(总第142号)--批准224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2009-03-13
2009-09-01
70
GB/T 23270.2-2009
信息与文献 开放系统互连 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范 第2部分:协议实施一致性声明(PICS)条文
2009-03-13
2009-09-01
71
GB/T 23271-2009
二硫化钼
2009-01-05
2009-11-01
72
GB/T 23272-2009
运动保护装备要求 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
2009-02-06
2009-07-01
68
GB/T 23269-2009
信息与文献 开放系统互连 馆际互借应用服务定义
2009-03-13
2009-09-01
69
GB/T 23270.1-2009
信息与文献 开放系统互连 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范 第1部分:协议说明书
基于文件的电子信息的长期保存2009-03-32009-09-01
23
GB/T 23284-2009
缩微摄影技术 16mm和35mm卷式缩微胶片使用的影像标记(光点)
2009-03-13
2009-09-01
24
GB/T 23305.3-2009
造船 船体结构单元的拓扑 第3部分:单元间的关系
2009-03-09
气缸 成品检验及验收
2009-03-16
2009-11-01
52
GB/T 23253-2009
液压传动 电控液压泵 性能试验方法
2009-03-16
2009-11-01
53
GB 23254-2009
货车及挂车 车身反光标识
2009-03-06
2009-07-01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陶瓷原料准备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陶瓷原料准备工

说明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立足培育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陶瓷原料准备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 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陶瓷原料准备工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的影响,完善了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顺应时代和社会要求,强化陶瓷生产安全及环境保护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

主要起草人有:陆小荣、朱永平、毛瑞、池至铣等。

四、本《标准》主要审定单位有: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银凤陶瓷有限公司、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集团研究所、景德镇景涵陶瓷文化有限公司等。

主要审定人员有:孙靖、杨德林、刘志斌、张祥和、范良成、沈伯明、毕庆亮、邱卫华、王景东等。

五、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景德镇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及王小兵、马泽生、吴越申、浦永祥、邵汉强、杨百梅、高蓓、徐国平、白永乐等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粉管技术规范书
1、总则
1.1、本规范适用于______电厂采购锅炉拱形镶嵌结构耐磨粉管、弯头事宜。

1.2、需方在本规范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标准,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供方提供的设备必须满足现场的安装要求,必要时可到现场测量,供方必须根据需方现场设备要求供货,如未按其供货导致不能安装,责任由供方承担责任。

1.4、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包含在设备费用中,供方应保证需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2. 使用条件
2.1工作介质:煤粉、空气两相流。

2.2介质工作压力:__Pa。

2.3介质工作温度:__℃(最高__℃)。

2.4介质流速:__m/s(最高__m/s)。

2.5煤粉细度:R90=__-__%。

2.6风煤比:约__kg/kg。

2.7耐磨弯头结构强度设计压力:0.35MPa。

2.8耐磨弯头所联接管道的尺寸及规格:φ__×__mm无缝钢管,材质
__号钢。

3、标准和规范
3.1 耐磨弯头的设计、材料和制造,符合现行使用的有关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
(1) GB223-84∽9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2) GB228-87,金属拉力试验方法
(3) GB229-94,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方法
(4) GB230-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5) GB241-90,金属管道液压试验方法
(6) GB912-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板及钢带
(7) GB3092-82,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8) GB5030-85,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9) GB8162-87,结构用无缝钢管
(10) GB8163-85,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11) GB/T8263-1998,抗磨白口铸铁件
(12) GB/T13298-91,金属显微组织试验法
(13) YB/T5200-93,致密耐火浇注料气孔率和体积密度试验
(14) DL/T680-1999,耐磨管道技术条件
4、耐磨粉管、弯头技术要求
4.1耐磨弯头部分:
4.1.1 耐磨管件的设计、制造及技术性能、化学成分、物理特性、
检验及试验,包装运输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80-1999《耐磨管道技术条件》的要求。

4.1.2 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耐磨管件的重量。

4.1.3 耐磨管件寿命不少于小时。

(请投标方填写)
4.1.4 在耐磨管件寿命期内及发生送粉管道自燃的非正常工况下,产品应保证衬里耐磨层不碎裂、不剥落、不松动、不起层。

4.1.5 耐磨管件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毛边,无裂纹、疏松、气孔或气泡;涂漆应均匀一致,并需明显标出介质流向。

4.1.6 耐磨管件内壁内、外侧均应采取防磨处理。

4.1.7 耐磨管件所用钢管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管,其性能应符合GB8162、GB8163的规定。

4.1.8 耐磨弯头进出口各带一定长度的直段,与送粉管道焊接。

产品现场焊接应无特殊要求,以保证产品在现场常温焊接时焊接性能良好。

4.1.9 管口需采用保护措施以防止运输、吊装过程中的碰撞。

4.1.10 所有管件应有专用吊装环。

4.1.11 陶瓷厚度不小于12mm,弯头钢板厚度为6mm。

陶瓷技术要求:
氧化铝含量:≥92%
密度: 3.60g/cm3
莫氏硬度(MOHS): ≥ 9.0
维氏硬度(VICKERS): ≥ 1150
洛氏硬度(HRA): ≥80
冷压强度: ≥850MPa 抗弯强度: ≥290MPa 气孔率:0%
晶粒粒度:3.2um
最高使用温度:1200℃表面光洁度:1.5mm 韦伯模数:24
承受温度: ≥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