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一辩稿谢谢主席,谢谢大家。
今天的辩题是: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危机感。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教育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校教育。
民族自豪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悠久的历史、光荣传统、优良品质及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而感到光荣的情感。
而民族危机感是人们对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感到担心、对民族的发展感到忧虑的一种忧患意识。
我方并不否认民族自豪感的积极作用,但民族危机感对我国未来发展起推进作用却来源不正当,因此需要正规正当的教育来更好的培养民族危机感。
基于当今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我方认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民族危机感是一种基于当下对未来可能出现危机的合理预测,即时发现隐患并产生积极的动作。
我们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我方并不否认民族自豪感能为民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发展的推动力,但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更加急切地需要利用教育来培养民族危机感。
我方认为民族危机感意味着能够即时发现繁荣与和平背后的潜在隐患,能够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GDP总量全球第二,但是人均GDP仅排全球第69名;虽然经济增速遥遥领先,但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段路上,我们需要民族危机感来鞭策我们前进。
第二,民族危机感相比民族自豪感缺乏正规的来源。
因而更需要正规的教育来让人民认识民族危机感。
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民族自豪感的来源是课本、央视宣传片等,但是民族危机感的来源是重大事件的惨痛教训、是社会舆论的难以控制的导向。
而这种危机感注定了不会长久、不会有效的。
请问在座的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打砸抢烧吗?这是不理智且偏激的,因此更加需要教育的正确导向来告诉人民在这种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第五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对阵及辩题

小组赛对阵及辩题A 组:XX传媒大学VS南京审计学院:当今xx 应该/不应该延长退休年龄;XX理工学院VS中国矿业大学:人际交往中,隐忍/ 坦率更能消解矛盾;xx传媒大学VSxx理工学院:当前xx应该/不应该提高烟草税税负;中国矿业大学VS南京审计学院: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是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中国矿业大学VS中国传媒大学:爱情之美在于瞬间/永恒;南京审计学院VSxx理工学院: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危机感; B 组:xxxx大学VSxx外国语大学:应该/不应该废除死刑;中国人民大学VS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进步主要由精英/大众推动;xxxx大学VS中国人民大学: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宁可错过,不可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VS上海外国语大学: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中国西部地区是优先走出去还是优先引进来?新加坡国立大学VSxxxx大学:为人处事,审时度势/ 坚守原则更重要;xx外国语大学VS中国人民大学:韬光养晦/锋芒毕露哪个更是当今中国外交的生存之道;C组:天津大学VSxx对外经贸大学:当今xx 应该/不应该延长退休年龄;xx大学VS北京师范大学xx分校:人际交往中,隐忍/坦率更能消解矛盾;天津大学VS马来亚大学: 当前xx 应该/不应该提高烟草税税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VS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是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北京师范大学xx分校VS天津大学:爱情之美在于瞬间/永恒;xx对外经贸大学VSxx大学: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危机感。
D 组:莫纳什大学VS中山大学:应该/不应该废除死刑;香港大学VS大连理工大学:社会进步主要由精英/ 大众推动;莫纳什大学VS香港大学: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宁可错过,不可做过;大连理工大学VS中山大学: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中国西部地区是优先走出去还是优先引进来?大连理工大学VSxx纳什大学:为人处事,审时度势/ 坚守原则更重要;中山大学VS香港大学:韬光养晦/锋芒毕露哪个更是当今中国外交的生存之道【8 进 4 对阵及辩题】xx 第一场:A组第一VSB组第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岂能无愧于心,但求尽如人意;xx 第二场:B组第一VSA组第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岂能无愧于心,但求尽如人意;xx 第一场:C组第一VSD组第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岂能无愧于心,但求尽如人意;xx 第二场:D组第一VS C组第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岂能无愧于心,但求尽如人意;【半决赛对阵及辩题】上半区第一场胜方VS上半区第二场胜方寒门难出贵子/寒门不难出贵子;下半区第一场胜方VS下半区第二场胜方娱乐化辩论节目是辩论之福/祸【决赛对阵及辩题】上半区胜方VS 下半区胜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其中几个漏洞我不得不指出·····,接下来,我们来明确两个定义: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为素材的民族情感。
民族危机感是以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不足为基础的忧患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发展以保障国家的发展。
不可否认,当今中国教育,两者皆应培养。
所以我方判断当今中国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危机感的标准是,何者更能保障国家的发展。
首先,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经济面临着重重危险。
现在中国经济给以人们一个现象,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中国经济现在有多麽萧条!2011年中国GDP增幅下滑到9.24%,中国人均GDP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家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因为产权问题每年盈利的一半以上是外国的。
表面是在涨,实际却是在衰退。
这时候如果不着重培养国民的民族危机感,不教育国民理性分析经济发展上的不足?难道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仅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吗?其次,从文化层次来看。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一度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我们应该教育让国民都知道中华民族的辉煌。
但,对方辩友,你知道韩国抢先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申遗成功了吗?你知道《大长今》中许多中国菜都被冠以头衔称是韩国发明的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身边这个国家开始有计划的篡取我们的文化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道不应该提高民族危机感来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吗?这时候难道不是更需要保护自己的文化吗?最后,从国防军事层次来看。
对方辩友你知道驻南大使馆被炸事件吗?你知道南海撞机事件吗?你知道汶川救灾的时候美国借口关闭了一扇GPS扫描区吗?为什么中国只有抗议的声音,因为美国远远比我们强大。
世界局势风起云涌,美国甚至又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情况下,树立起国家忧患意识是不是比强调民族自豪感更具有行动力,更具有预见性呢?危机感并不是杞人忧天,和自豪感一样都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啊。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开宗明义,民族自豪感让民众为本民族优良的品格、传统而感到光荣,而民族危机感则是让民众保持对现状的警醒和对潜在危机的忧患。
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感同是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同样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二者在当今国家崛起进程中缺一不可。
今天的命题是个比较性的命题,我们今论的焦点不是自豪感危机感何者更重要,而是在当今教育中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哪一方面。
我方指出,当今中国教育更必须培育民族自豪感,理由如下:首先,相较于民族危机感而言,国民的自豪感缺失严重。
我们羡慕西欧的福利,美国的科技,北欧的治安。
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却没有激起相应的民族自豪感。
在治安领域,根据联合国刑事资料库显示,中国犯罪率世界最低,治安排名全球第九;科技领域,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登上世界之巅。
而在腾讯新闻对近5万名网友展开的调查结果中,82%的网友认为这些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与此同时,在这新闻公开、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危机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后,往往能激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穹顶之下》播出后,连小学生们都知道雾霾问题相当严重,治理雾霾刻不容缓。
连日常出租车司机都能对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娓娓道来,可见危机感在当今生活中已难称缺乏。
可是,我国的科研在很多领域都位列前沿,高精尖人才的流逝却异常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成海归的人才数量只占留学生总人数的26%,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去了哪里。
再者,就培育方式而言,危机感更适宜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育,而自豪感更须要通过教育展开轻易负面培育。
在当今紧迫的形势下,媒体对中国在兴起过程中遭遇的国内外危机都存有很多报导,在这些问题,报导的炮击下,国民大众可以以自己的视角评判问题、来衡量危机,在这个认知,体验的过程中自发性培育危机感。
联系实际生活,每当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大幅波动,加油站门口就挤满长队。
所以说道危机感的培育主要依靠的不是教育而是实际体会。
然而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却很难在社会生活和媒体宣传中获得培育。
国情教育更应该培养名族自豪感还是名族危机感

谢谢主席,各位观众、评委大家晚上好。
开宗明义,国情教育是使人们正确了解国家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教育。
民族自豪感是指个人为其所属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可以激发起整个民族的爱国情怀,激励和鼓舞民族向上发展的作用。
民族危机感是指个人在时态上感到整个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可以起到激发整个民族的危机意识和长远发展意识,勉励和鞭策使整个民族谨慎地向上发展。
二者都建立在国民对于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之上。
当下的现状是中国国民,由于教育和媒体宣传的问题,没有真正正确,深刻的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没有达到国情教育的目的。
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当下何者更能让国民正确,深刻地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就更应该注重何者。
我方理由如下:第一、当下国民危机意识淡薄,正面的主旋律教育和媒体宣传培养并没有使国民充分的了解我国国情,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辉煌背后,中国内部的道德沦丧,人口老龄化,严峻的均是局面等等情况已经愈演愈烈,然而据香港中文大学调查,只有30%的国人感到中国实际处于危机之中,国民只看到了辉煌的光环,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国家背后的隐患,并没有正确了解国情。
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才有助于国民正确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是国家社会良性发展。
第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快速从一个弱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然而国家的过快发展,导致中国浮躁风盛行,由于社会竞争,房价生活成本高的种种社会压力,中国在这样的竞争社会中,国人越来越以成功为目的,过分注重自身,缺乏对于整个民族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当下更应该通过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让国民警醒,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当下国家的快速发展,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地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自豪感通过生活中的变化,国民高素质的展现,和过去辉煌历史的演绎等培养,更为直观,容易接受。
而民族危机感往往脱离人生活的经验社会,所以民族危机感的培养相较民族自豪感更为深刻,然而当为何只有汶川地震爆发时,中国人才体现出的空间团结,只是感到欣慰,却没有深思。
【7A文】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显然是成就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心,当今中国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些国内外的民族危机,可是,光有危机感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危机,而要解决这些危机我们就必须要对民族的未来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正式建立在我们民族在自豪感的基础上的。
我再请问对方辩友,当今中国面临房价高涨,道德和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您认为我们可能战胜这些问题么?
显然是不能的,我们看到生活中正是由于许多人失去了民族自豪感与民自信心,当国家面临一些问题时,他们只知道发泄,不满却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变成了所谓的愤青,您认为这样的是我们丧失民族自信心的国情教育是合适的么?
谢谢主席,从刚才的一轮盘问中,我们首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情教育中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更注重于告诉我们的青少年,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培养民族危机感则更侧重于告诉青少年我们的国家被侵略奴役的历史,以及我们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徐特立先生说过:“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培养自信心。”而国情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正是培养我们对于国家的自信心。那么显然国家成就,也就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对国家的自信心。如果在国情教育中注重于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很容易让人们失去战胜这些危机的信心与勇气,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VS民族危机感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VS民族危机感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一辩,我认为当今中国的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民族,我们的自豪感应该是源远流长的。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国情教育中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让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提升。
其次,民族自豪感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推动国家发展的力量。
当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自豪感,我们就会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最后,我们应该看到,培养民族自豪感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了民族危机感。
相反,只有在我们有了足够的自信和自豪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并更加积极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今中国的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让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二辩,我认为当今中国的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国情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而民族自豪感恰恰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重要途径。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社会中,各种文化冲击和文化碰撞已经成为了常态。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我们就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因此,培养民族自豪感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感到自豪,更是为了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我们应该看到,培养民族自豪感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了民族危机感。
相反,只有在我们有了足够的自信和自豪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并更加积极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修订稿

当今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正方一辩稿一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
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
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
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
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
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
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
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
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宗明义,民族自豪感让民众为本民族优良的品格、传统而感到光荣,而民族危机感则是让民众保持对现状的警醒和对潜在危机的忧患。
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感同是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同样是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二者在当今国家崛起进程中缺一不可。
今天的命题是个比较性的命题,我们今论的焦点不是自豪感危机感何者更重要,而是在当今教育中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哪一方面。
我方认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如下:
首先,相较于民族危机感而言,国民的自豪感缺失严重。
我们羡慕西欧的福利,美国的科技,北欧的治安。
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却没有激起相应的民族自豪感。
在治安领域,根据联合国刑事资料库显示,中国犯罪率世界最低,治安排名全球第九;科技领域,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登上世界之巅。
而在腾讯新闻对近5万名网友展开的调查结果中,82%的网友认为这些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与此同时,在这新闻公开、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危机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后,往往能激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穹顶之下》播出后,连小学生们都知道雾霾问题相当严重,治理雾霾刻不容缓。
连日常出租车司机都能对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娓娓道来,可见危机感在当今生活中已难称缺乏。
可是,我国的科研在很多领域都位列前沿,高精尖人才的流逝却异常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成海归的人才数量只占留学生总人数的26%,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去了哪里。
再者,就培养方式而言,危机感更适宜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而自豪感更需要通过教育进行直接正面培养。
在当今严峻的形势下,媒体对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国内外危机都有很多报道,在这些问题,报道的轰击下,国民大众会以自己的视角评判问题、衡量危机,在这个感知,体验的过程中自发培养危机感。
联系实际生活,每当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大幅波动,加油站门口就排起长队。
所以说危机感的培养主要靠的不是教育而是实际感受。
然而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却很难在社会生活和媒体宣传中得到培养。
培养民族自豪感应借助宣扬民族文化历史,结合民族成就的方式,使民族优良品质精神在国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
这种直接正面的培养方式正是教育特征具备的。
第三,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民族的延续。
民族自豪感是本民族优良品格传统的高度提炼,凝聚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实践,是维系民族发展的传承脉络。
自豪感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由衷地担当起传承民族的重任。
因此在教育层面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培养民族自豪感,让民众发自内心得认同国家能力,欣赏自己的民族身份,这样我们才能更积极更正面得寻找现实中的问题并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