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应当更侧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立论

合集下载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一辩稿谢谢主席,谢谢大家。

今天的辩题是: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危机感。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教育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校教育。

民族自豪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悠久的历史、光荣传统、优良品质及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而感到光荣的情感。

而民族危机感是人们对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感到担心、对民族的发展感到忧虑的一种忧患意识。

我方并不否认民族自豪感的积极作用,但民族危机感对我国未来发展起推进作用却来源不正当,因此需要正规正当的教育来更好的培养民族危机感。

基于当今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我方认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民族危机感是一种基于当下对未来可能出现危机的合理预测,即时发现隐患并产生积极的动作。

我们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我方并不否认民族自豪感能为民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发展的推动力,但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更加急切地需要利用教育来培养民族危机感。

我方认为民族危机感意味着能够即时发现繁荣与和平背后的潜在隐患,能够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GDP总量全球第二,但是人均GDP仅排全球第69名;虽然经济增速遥遥领先,但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段路上,我们需要民族危机感来鞭策我们前进。

第二,民族危机感相比民族自豪感缺乏正规的来源。

因而更需要正规的教育来让人民认识民族危机感。

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民族自豪感的来源是课本、央视宣传片等,但是民族危机感的来源是重大事件的惨痛教训、是社会舆论的难以控制的导向。

而这种危机感注定了不会长久、不会有效的。

请问在座的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打砸抢烧吗?这是不理智且偏激的,因此更加需要教育的正确导向来告诉人民在这种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国情教育更应培养民族危机感一辩稿

国情教育更应培养民族危机感一辩稿

国情教育更应培养民族危机感⼀辩稿定义:(这个不说,只是⼤家确认下)⾃豪感:对民族既有成就的赞美,对民族未来的信⼼危机感:对民族现有危机的发现,希望解决危机的态度谢谢主席。

⾸先纠正对⽅辩友⽴论中的⼏点误区(看定义有⽆不同,或者论点中是否有太多反常识的东西)。

开宗明义,国情教育是以教化为⽬的,了解国情为⼿段,激励国民更好的建设祖国的教育。

更注重培养⾃豪感和危机感有不同的表现,前者更多的宣传我们国家已有的成果,引发我们的肯定;⽽后者更多的分析已有或潜在的问题,引导我们去解决。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必定要⽴⾜现状,放眼未来。

今天的中国,是⼀头正在苏醒的雄狮,然⽽,深化改⾰寻求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盾复杂,⽂化传承挑战严峻,公民对于⼤多数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处于不了解或认识有偏差的状态。

因⽽,正确理解国情,增强民族认同感,进⽽众志成城为中国稳步向前奋⽃,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下⾯,我⽅将从三个⽅⾯来论述为何国情教育更应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1. 从正确全⾯认识国情来看,危机感教育缺失更为严重。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国历史的悠久、⽂化的璀璨、科技的进步,都被⼀次⼜⼀次的提及。

⽽对于我们当前的不⾜却难以得到官⽅确凿的资料。

国民对现状的不满,与政府遮遮掩掩的态度,产⽣了严重的⽭盾,⼀些⽹络上为搏⼈眼球的虚假⾔论或者外媒居⼼叵测的挑拨就极易被⼈们认为是事实。

⾯对“南海已完全被菲律宾占领”的谣⾔,我们固然要宣传⾃古以来就是中国领⼟的观点,但更加清晰的引导国民认识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现状与困境,培养民众的危机意识,才能让我们抵御谣⾔,有真正清醒的认识。

(类似例⼦,⽹络上55%的谣⾔是关于贪腐的)2.从国情教育过程来看,危机感教育更需要深度和时间,需要更加注重。

如前所述,⾃豪感⽣发于已有成果,危机感体现于隐忧与未知。

长城的雄壮我们⽿闻⽬睹可以领会,但是⼋达岭之外断壁残垣却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关注。

⽽这种关切之⼼与忧思之情需要长时间培养,需要启发出我们深刻的思考。

国情教育更应该培养名族自豪感还是名族危机感

国情教育更应该培养名族自豪感还是名族危机感

谢谢主席,各位观众、评委大家晚上好。

开宗明义,国情教育是使人们正确了解国家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教育。

民族自豪感是指个人为其所属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可以激发起整个民族的爱国情怀,激励和鼓舞民族向上发展的作用。

民族危机感是指个人在时态上感到整个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可以起到激发整个民族的危机意识和长远发展意识,勉励和鞭策使整个民族谨慎地向上发展。

二者都建立在国民对于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之上。

当下的现状是中国国民,由于教育和媒体宣传的问题,没有真正正确,深刻的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没有达到国情教育的目的。

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当下何者更能让国民正确,深刻地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就更应该注重何者。

我方理由如下:第一、当下国民危机意识淡薄,正面的主旋律教育和媒体宣传培养并没有使国民充分的了解我国国情,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辉煌背后,中国内部的道德沦丧,人口老龄化,严峻的均是局面等等情况已经愈演愈烈,然而据香港中文大学调查,只有30%的国人感到中国实际处于危机之中,国民只看到了辉煌的光环,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国家背后的隐患,并没有正确了解国情。

所以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才有助于国民正确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是国家社会良性发展。

第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快速从一个弱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然而国家的过快发展,导致中国浮躁风盛行,由于社会竞争,房价生活成本高的种种社会压力,中国在这样的竞争社会中,国人越来越以成功为目的,过分注重自身,缺乏对于整个民族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当下更应该通过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让国民警醒,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当下国家的快速发展,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地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自豪感通过生活中的变化,国民高素质的展现,和过去辉煌历史的演绎等培养,更为直观,容易接受。

而民族危机感往往脱离人生活的经验社会,所以民族危机感的培养相较民族自豪感更为深刻,然而当为何只有汶川地震爆发时,中国人才体现出的空间团结,只是感到欣慰,却没有深思。

【7A文】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7A文】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请问对方辩友您认为成就更容易配培养民族自信还是问题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呢?
显然是成就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心,当今中国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些国内外的民族危机,可是,光有危机感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危机,而要解决这些危机我们就必须要对民族的未来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正式建立在我们民族在自豪感的基础上的。
我再请问对方辩友,当今中国面临房价高涨,道德和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您认为我们可能战胜这些问题么?
显然是不能的,我们看到生活中正是由于许多人失去了民族自豪感与民自信心,当国家面临一些问题时,他们只知道发泄,不满却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变成了所谓的愤青,您认为这样的是我们丧失民族自信心的国情教育是合适的么?
谢谢主席,从刚才的一轮盘问中,我们首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情教育中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更注重于告诉我们的青少年,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培养民族危机感则更侧重于告诉青少年我们的国家被侵略奴役的历史,以及我们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徐特立先生说过:“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培养自信心。”而国情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正是培养我们对于国家的自信心。那么显然国家成就,也就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对国家的自信心。如果在国情教育中注重于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很容易让人们失去战胜这些危机的信心与勇气,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方一辩稿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辩论手册》当代青年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豪感危机感

《辩论手册》当代青年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豪感危机感

山东省第二届(济南)辩论赛郓城一中辩论队辩论手册正方:当代青年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豪感反方:当代青年更应该注重培养危机感2019年8月正方:当代青年更应该注重培养自豪感正方一辩稿:(一)谢谢主席,大家好!开宗先明义,所谓民族自豪感指一个民族由于本民族的存在,以及个人作为该民族的成员而表现出的一种荣誉感。

这种荣誉感的产生,是基于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军事方面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的伟大成就,基于该民族对人类文明已经作出或将要作出的贡献。

而民族危机感,是指一种当本民族受到外界威胁或发现本民族劣势时而产生的时刻警醒的感受。

我方认为:当代社会中国人更应培养民族自豪感。

第一、民族自豪感对于一个民族是极其重要的,而当今社会正缺乏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培养民族自信心。

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对民族的信心,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吃得营养了、穿得洋气了、住得也相对宽敞了,却似乎很难找着那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和感觉。

相反,我们总是潜意识的放大民族的问题,舆论媒体过多的批判性导向,让国民对民族感到失望,对民族的未来失去信心,超敏感与低自信并存,这样怎么能够去建设美好明天呢?同时,由于民族自豪感的缺失,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归属感,认同感也日益渐微。

我们不在以中国文化为荣,而是在各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动摇了立场。

民族的精神需要传递,民族的历史不能忘记,民族的文化不能随意,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基础,就像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一个民族的确立不在血统、人种,而是文化的认同。

丢弃了传统,也就丢弃了我们的民族性,我们那什么来确认自己?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和匮乏来看,当今社会中国人更需要培养民族自豪感。

第二、“我以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而自豪,我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不是说对所有的传统都要毫无选择地保留、保护,消亡实际是文化的一种常态,但是,民族的精神需要传递,民族的历史不能忘记,民族的文化不能随意,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基础,就像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一个民族的确立不在血统、人种,而是文化的认同。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一辩稿谢谢评委,各位观众、评委大家上午好。

我方认为在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更侧重民族自豪感。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首先,我为大家明确一下几个定义:国情教育是教人正确的认识本民族国家,并树立正确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观念,达到爱国、报国的目的。

民族自豪感是国民客观认识当今国家国情,对民族成就真正认可并对其传达的精神给予继承,是主观判断得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

民族危机感是本民族在同外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劣势,或者受到其他民族的威胁而产生的紧迫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今天只有合理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机感才能让国家和民众良性发展,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当下何者更缺乏并且何者更能达到国情教育目的,促进国家发展,就更应该侧重培养。

我方将立足国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1.民族自豪感是解决国家危机和问题之道。

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危机感都是在知国层面上产生的,心存民族自豪感的人即使在危机面前也会毅然决然的与国家共存亡,而那些存在危机感的芸芸众生,面对国家危机,破釜沉舟不仅需要的对危机的清醒认识,更需要一腔热血。

只有代代不忘民族自豪感,才不会临阵退缩。

2.民族自豪感对于一个民族是极其重要的,而当今国人正缺乏民族自豪感。

反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人人都为之感到自豪,而有多少人能真正列举出五千年中的民族辉煌,并继承其精神;再者纵观我国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人人都知道地大物博,可是又有多少人具体了解我国国土资源概况、动植物资源概况;最后聚焦中国政治体制,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国家决定背后的真正意图。

3.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不仅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还能在平时一如既往的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个民族,并为之奉献自己。

李四光先生说过“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正是李四光先生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才会不遗余力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国家,奉献给中国的地质事业。

辩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②

辩论: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②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谢谢主席、评委,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价值冲突日益激烈。

民众迫切想要从民族精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使得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辩题更有意义。

探究这个辩题我们发现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危机感并不完全对立,不存在有你无我的关系,然而培养两者的方式却完全对立。

积极乐观的方式更能培养人们的自豪感,而消极忧虑的方式则更能使人对危机感同身受。

所以积极和消极这两种方式上的矛盾,在面对教育之时,就有了高低之分。

所以回归辩题我们发现只有通过对教育主客体的特性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一教育更需要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民族危机感来源于内忧外患。

对于外患,08年环球时报一项调查显示81.6%的中国人认为帝国主义余心不改。

一出现钓鱼岛问题,国内就有游行示威活动。

危机意识不可谓不强。

而对于内忧,我方认为在课堂上强调一千遍贫富差距大不如亲眼看到富人珍馐银盘穷人忍冻挨饿来的直接有效。

而民族自豪感根本来源于对本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则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熏陶。

而这恰恰只有教育能提供。

对于其他来源,同样是环球时报的调查,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有86.9%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不是强国。

可见,在科技、经济上的成就由于不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而往往难以让人感同身受。

二从教育的客体来分析。

教育的客体主要是在校学生。

阳光、积极、理想、浪漫应当是学生的精神风貌,然而我们发现当今中国世故、圆滑、现实慢慢走进了学校。

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学生们仍处在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的塑成期,尚缺乏伟岸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来承受现实的深刻。

若承受不了,就会丧失对本民族的信赖。

鲁迅不建议青年人阅读自己的作品不也是有相同的顾虑么。

我方承认民族危机感是需要的,然而一旦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这种消极忧虑的方式必会影响青少年合理阳光的发展。

所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是不太恰当的。

三从教育的主体来看,政府是教育的主导者。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当今中国教育更应该培养民族危机感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其中几个漏洞我不得不指出·····,接下来,我们来明确两个定义:民族自豪感是以本民族辉煌历史,灿烂的现实充满希望的未来为素材的民族情感。

民族危机感是以深入剖析本民族走过的弯路,理性分析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不足为基础的忧患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发展以保障国家的发展。

不可否认,当今中国教育,两者皆应培养。

所以我方判断当今中国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民族危机感的标准是,何者更能保障国家的发展。

首先,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经济面临着重重危险。

现在中国经济给以人们一个现象,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中国经济现在有多麽萧条!2011年中国GDP增幅下滑到9.24%,中国人均GDP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家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因为产权问题每年盈利的一半以上是外国的。

表面是在涨,实际却是在衰退。

这时候如果不着重培养国民的民族危机感,不教育国民理性分析经济发展上的不足?难道中国经济的发展就仅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吗?其次,从文化层次来看。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一度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我们应该教育让国民都知道中华民族的辉煌。

但,对方辩友,你知道韩国抢先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申遗成功了吗?你知道《大长今》中许多中国菜都被冠以头衔称是韩国发明的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身边这个国家开始有计划的篡取我们的文化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道不应该提高民族危机感来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吗?这时候难道不是更需要保护自己的文化吗?最后,从国防军事层次来看。

对方辩友你知道驻南大使馆被炸事件吗?你知道南海撞机事件吗?你知道汶川救灾的时候美国借口关闭了一扇GPS扫描区吗?为什么中国只有抗议的声音,因为美国远远比我们强大。

世界局势风起云涌,美国甚至又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情况下,树立起国家忧患意识是不是比强调民族自豪感更具有行动力,更具有预见性呢?危机感并不是杞人忧天,和自豪感一样都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

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

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

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

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

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

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水质的巨大污染。

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

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

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

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