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检验规范
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1]1
![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1]1](https://img.taocdn.com/s3/m/24ef7d0b03d8ce2f0066236a.png)
第三节铸钢件和锻钢件检验一·铸钢件检验船用铸钢件是指用于制造船体结构、机械结构、锅炉、压力容器和管系用的铸钢件等。
船用铸钢件一般较多的用来制作尾柱、尾轴管、挂舵臂、螺旋桨轴架、锚、阀件等。
船用铸钢件应由船级社认可的铸造厂进行制造。
所用铸件由船级社认可的制造厂提供,有的大型船厂设有船级社认可的铸造车间直接生产船用铸钢件。
因此,船厂对铸钢件检验也有两种形式,对于前者需检查材质证件、船检证书、实验报告和实物标记,并经型外观质量检验;对于后者,实际是工厂能力及制造过程检验。
下面将着重介绍工厂人客车件检验的程序和方法。
(一)铸钢件检验程序和方法1、船用产品检验的申请凡属船用产品的铸钢件,铸造厂和制造铸钢件前必须先向船级社申请船用产品检验,同时向船级社提供该铸钢件的图样。
当申请得到核准后,铸钢件生产过程的检验工作由铸造厂检验部门和船级社两级进行。
2、外观质量检验(1)铸钢件表面精舍当处理。
如经酸洗、局部打磨、喷丸、喷砂或钢丝刷清理等清整后。
可借助小锤等工具或用视觉进行外观计量检验。
铸钢件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缝、缩孔、夹杂、结疤,以及影响铸钢件实际使用的其他缺陷。
(2)铸钢件表面的粗糙度按国际或按标注图样的要求进行验收。
(3)铸钢件外形尺寸按国际或按图样的要求进行验收。
3、化学成分分析检验铸钢件应采用镇静钢制成。
成平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取样进行检查。
各种牌号的铸钢件均应按人级船舶的相应标准进行验收。
在核查化学成分时,还应注意各种船用铸钢件在规范中的特殊要求,在船体结构用铸钢件的含锰量应不小于3倍实际含碳量。
机械结构用铸钢件,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铸钢件以焊接方式焊成整体时,其含碳量应不超过0.23%等等。
4、铸钢件的热处理及力学性能试验每个或每批铸钢件应能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以符合规定的实验和可能进行的的复试的需要。
试件可与铸钢件一起整体浇铸或附带于铸钢件的本体上,也可从铸件的浇到中取出,试件厚度应不小于30mm。
毛坯铸钢件检验规范

11.1 铸造厂和检验部应对铸件进行认真检验,检验验收项目及验收方法按表 5 进行。
表5
序 检验项目
号
试制产品
供方
检验部
正常生产产品
供方
检验部
备注
确认文件/复
确认文件/复
1 化学成分 每个炉批号
每个炉批号
验
验
确认文件/复
确认文件/复
2 机械性能 每个炉批号
每个炉批号
验
验
每个热处理 3 热处理
批
确认文件
CF3
CF8M
A002 A202 E308L-16 E316-16
CF3M
A022 E316L-16
WC6
R307 E5515-B2
WC9
R407 E9015-B3
7.5 合同规定铸件进行 MT、RT 或 UT 的,在焊补热处理后应进行相同的无损检测方法对
国内外铸件无损检验标准对比分析

国内外铸件无损检验标准对比分析对于工件的无损检测,检验标准是最重要的工作依据。
从工件的检测方法选择、检测过程的注意事项到工件的最终评定、报告的参数出据,往往都需要遵循一定的、供需双方均认可的标准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和国外的交流也日益广泛。
其中,涉及到产品质量验收时应该遵循何种标准、采取怎样的验收级别,往往是供需双方讨论的焦点之一。
因此,将国内铸钢、铸铁件无损检测标准和国外、国际标准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其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1国内、外铸件无损检测标准铸件的检验,一般是由铸件制造厂根据设计的图纸或订货方(需方)提供的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或技术合同进行。
对于铸件,通常的检验包括尺寸检查、形状和外观的表面质量目视检查。
而对于设计要求比较重要的铸件,或者需方认定的比较重要的铸件或局部,或者铸造工艺上容易产生问题的铸件,一般除了要做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外,还需要进行无损检测。
对于一般铸钢、铸铁件的无损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主要用于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主要用于内部缺陷的检测)。
下面给出国内、外常用的关于铸件的无损检测标准。
ASTME186厚壁铸钢件[2.0~4.5英寸(51~114mm)]射线检验标准底片ASTME192航空用熔模铸钢件射线检验标准底片ASTME280大厚度(4~12in,114~305mm)铸钢件参考射线照相底片ASTME4462英寸(51mm)以下铸钢件的射线检验标准底片ASTMA609/A609M铸造碳钢、低合金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的超声检测方法ASTME689球墨铸铁件的射线检验标准底片ASTME802厚度4.5in(114mm)以内的灰铸铁参考射线照相底片ASTME1030金属铸件的射线透照检测方法ASTME1734?铸件射线成像检测方法EN1369铸件磁粉检测EN1371铸件渗透检测GB/T5677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GB/T?7233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T9443?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GB/T9444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ISO4986铸钢件磁粉检测ISO4987铸钢件渗透检测ISO4992?铸钢件超声波检测ISO4993?铸钢件射线检测JB/T?6440?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TB/T3105.1铸钢摇枕、侧架射线照相检验TB/T?3105.2?铸钢摇枕、侧架超声波检验JIS? 0581铸钢件射线照相检测方法2? 铸件磁粉检测(MT)标准对比分析EN1369、ISO?4986与GB/T9444均为铸件磁粉检验的常用标准,而且欧盟标准系列中关于铸钢件的磁粉检验标准EN1369基本与ISO?4986等效。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一、前言铸钢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铸钢件的质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检验前准备1. 检验设备的准备:检验铸钢件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包括硬度计、显微镜、超声波探伤仪等,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2. 检验人员的准备:检验铸钢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3. 检验环境的准备:检验铸钢件需要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进行,确保没有杂质和尘埃的干扰。
三、外观检验1. 检查铸钢件的表面是否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无明显的瑕疵。
2. 检查铸钢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尺寸,要求尺寸精确。
3. 检查铸钢件的外观是否有变形、变色等情况,要求外观完整,无明显的变形和变色。
四、化学成分检验1. 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对铸钢件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包括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等,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2. 对铸钢件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确保组织均匀细致,无明显的偏析和夹杂。
五、力学性能检验1. 对铸钢件的硬度进行检验,要求硬度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对铸钢件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力学性能检验,确保其强度和韧性符合要求。
六、非破坏检验1. 对铸钢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发现内部缺陷和夹杂,确保铸钢件的内部质量。
2. 对铸钢件进行磁粉探伤检验,发现表面裂纹和疲劳损伤,确保铸钢件的可靠性。
七、检验记录和报告1. 对每一批铸钢件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外观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非破坏检验等内容。
2. 对不合格的铸钢件进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3. 编制检验报告,对合格的铸钢件进行标识,确保其质量可追溯。
八、结语铸钢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碳素钢铸件标准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牌号 (2)4.技术要求 (2)5试验方法 (8)6检验规则 (11)7检验文件 (12)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8.1每个铸件应在非加工面上(不影响配合的面)做下列标志或其中一部分。
(13)附录 (14)碳素钢铸件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素钢铸件的牌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文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图样及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的低碳钢铸件,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验收,外协铸件签订技术协议时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9-2007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31.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一部分:试验方法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5677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GB/T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GB/T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7233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93-1987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GB/T9443-2007 铸钢件渗透检测GB/T9444-2007 铸钢件磁粉检测GB/T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5056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3.牌号碳素钢铸件的牌号为:ZG230-450;ZG270-500;ZG310-570。
4.技术要求4.1机械性能4.1.1碳素钢铸件的热处理,除在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者外,均应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经正火或退火后的机械性能功能应符合表4-1的规定。
(17-16)铸钢件检验规范

的铸件,错箱不大于 5mm,但应打磨至平滑过渡。
@
1
2007-064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产品型号 JY 系列
名称
臧晓刚
签字
编制
2007.10.2 校对
4
日期 审核
文件 铸钢件检验规范
时冷却用油渍。
e) 对于非装配面的加工面上存在的缺陷,允许焊后直接打磨平整。
f) 对轴孔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按图纸规定确定。
3.2.7. 在精加工前暴露的缺陷(无论在上述缺陷范围内或范围外)应行。焊补完毕检查合箱面平面度
应满足图纸要求,否则,应加工后重新配钻、铰合箱螺栓孔,各孔加工
一(最大值 8MM)在每一百平方厘米面积上(小于 100 平方厘米按 100
平方厘米计算)不多于两个,间距不小于 20MM,离边缘(小于 10 千克
的铸件不计)或孔边不小于 10MM(直径和深度不大于 1MM 的针孔不计)
的缺陷在缺陷背面的相同位置,不允许同时存在缺陷。
b) 不影响组装,离边缘或孔边(小于 40KG 铸件不小于 5MM)不小于 10MM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 校对 日期 审核
标准 会签 批准
检验要求 项目
附表 1
检验要求的内容
铸件表面 不允许有裂纹、穿透孔、穿透性冷隔或缩松和加渣等缺陷
非加工面 除上述要求外,毛刺、披缝、浇冒口和突起等应清理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
加工面 基准面
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但裂纹必须清除掉
名称
标准 会签
hb6578-1992铸件内部针孔检验标准

标题:深度剖析HB6578-1992铸件内部针孔检验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类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铸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制造品,其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其中,内部针孔是铸件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对于检验标准的制定和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HB6578-1992铸件内部针孔检验标准展开深度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标准的内容和实际应用。
一、HB6578-1992标准概述HB6578-1992标准是我国针对铸件内部针孔缺陷的检验标准,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铸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铸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标准主要包括了检验对象、检验方法、评定和接收标准等内容,是铸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HB6578-1992标准通过对铸件内部的针孔缺陷进行X 射线或射线检测,来评定铸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将直接影响铸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该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
二、HB6578-1992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1. 检验对象HB6578-1992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主要针对各类金属铸件内部的针孔缺陷进行检测和评定。
不同种类的铸件在检验时需要符合不同的要求,如铸铁件、铸钢件、有色金属铸件等,都有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2. 检验方法标准中详细描述了针对铸件内部针孔的X射线或射线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了检测设备的选择、操作规程、检测条件的设定等,旨在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铸件,还规定了相应的检测参数和标准。
3. 评定和接收标准HB6578-1992标准对于内部针孔缺陷的评定和接收标准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检测结果,将铸件的内部针孔缺陷划分为不同等级,确定了不同等级下的允许针孔数量和大小范围。
这些评定标准对于铸件的质量控制和接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HB6578-1992标准的应用与展望作为铸件生产和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标准,HB6578-1992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对于保障铸件质量至关重要。
铸件检验标准1

表一、铸件和钢料材质化学成分表材质FC205 HT300MoCr QT600CH-1 M-190 S45C SK3 SKD11 (GM241) (FCD550)化学成分碳(C) 3.1~3.4 2.9~3.3 2.9~3.3 3.3~3.8 0.7~0.75 0.4~0.5 0.17~0.32 1.0~1.1 1.4~1.6 硅(Si) 1.7~2.2 1.6~2.1 1.6~2.4 2.2~2.8 0.9~1.0 0.2~0.5 0.2~0.5 ≤0.35≤0.4锰(Mn) 0.6~0.8 0.6~0.9 0.6~1.0 0.3~0.8 0.9~1.2 0.9~1.2 0.35~0.9 ≤0.5 ≤0.6 磷(P) ≤0.1≤0.1≤0.1≤0.08 ≤0.02 ≤0.02 ≤0.05 ≤0.03硫(S) ≤0.1≤0.1≤0.1≤0.02 ≤0.02 ≤0.02 ≤0.05 ≤0.03镁(Mg) ≤0.04铬(Cr) 0.35~0.6 0.95~1.2 0.8~1.1 0.25~OPT 11.0~13.0 钼(Mo) 0.35~0.6 0.2~0.4 0.35~0.5 0.8~1.2 钒(V) 0.1~0.15 ≤0.15 0.2~0.5 铜(Cu) 0.5~0.7OPT ≤0.25镍(Ni) 0.1~OPT ≤0.25表二、铸件和钢料硬度、抗拉强度表种类型号抗拉强度硬度(HB) 硬度(HRC) 淬火温度淬火后硬度(kg/mm2) (HRC)灰口铸铁FC250 25~28 149~241 6~23FC300 30~40 169~269 6~28FCD550 55~60 170~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FCD650 55~60 170~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球铸铁FCD700 55~60 170~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墨GM241 30~40 169~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铸MoCr 30~40 169~241 6~23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2 铁KSCD800I 火焰淬火930℃水冷48~55KSCD800IS 火焰淬火930℃水冷48~55结构碳钢钢材SS400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0 S45C 火焰淬火930℃水冷40~50钢材SFH 火焰淬火900℃空冷55~60空冷钢M-190 ≥50火焰淬火900℃空冷55~60 铸钢ICD-5 ≥50235~286 22~30 火焰淬火900℃空冷55~60SK3 >212 >16 火焰淬火930℃水冷55~60锻钢钢材SKD11 >225 >20 整体淬火1025℃空冷56~62Cr12MOV 整体淬火1025℃空冷56~62Cr12MOV1 整体淬火1025℃空冷56~62 表三、铸件尺寸允收公差表:铸件尺寸(mm) 公差(mm) 铸件尺寸(mm) 公差(mm) 铸件尺寸(mm) 公差(mm)0~10 ±0.3>100~160 ±1.8>1500~2000 ±4>10~16 ±0.5 >160~250 ±2.3>2000~2500 ±4.5>16~25 ±0.8>250~400 ±2.5>2500~3000 ±5>25~40 ±1.0>400~630 ±2.8>3000~3500 ±5.5>40~63 ±1.3>630~1000 ±3.0>3500~4000 ±6>63~100 ±1.5>1000~1500 ±3.5铸件探伤铸件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要保证铸件的质量,必须掌握冶炼、造型、浇注、出模、热处理等一系列工艺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钢件检验规范》执行情况会议纪要
2009年09月24日下午1点在福建海源公司四楼会议室,我司有关技术人员与三重技术人员就《检验规范》进行探讨,并针对近期铸钢件质量下滑等问题进行讨论。
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关于《检验规范》使用:我司王总工程师提出,《检验规范》的制订是根据我司二十年压机制造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国家铸造标准范围内的,外协铸造厂家完全能做到的。
三重张总工程师也同意了以上观点,双方同意以《检验规范》为产品检验判定标准。
二、会议就近期铸钢件质量下滑提出暂时解决方案,要求三重铸锻公司在一个月之内(过渡时间为一个月),需达到我司《检验规范》的质量要求。
出厂的产品因铸造缺陷而进行焊补,导致我司上下架超出两次,第二次及以上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如机加工费)由铸造厂家负责,并按最后成品的时间来考核交货时间,超出时间,按合同规定执行。
因尺寸缺陷而进行焊补的,由此引起的延误工期,按合同规定的超出时间,给予扣款执行。
三、会议就因质量问题判定退回厂家进行返工的,如大面焊补,较大裂纹等,请厂家按合同规定,返工送达我司时,需提供缺料报告,焊补与修复工艺,退火纪录,探伤报告,与质量承诺书。
四、关于判定废品的程序。
在我司检验部门按公司规定程序执行,不合格品判定,按规定销毁,不得重复交付废品的铸件。
五、对现场四件HF1100上梁返工回我司,要求三重铸锻公司派探伤人员现场与我司质检人员共同探伤复检,9月26日之前人员到位。
六、关于新产品图纸进行技术交流问题,要求铸造厂接到新产品图纸时,因铸造工艺需要,需与我司技术中心沟通,并以文字形式备案。
参加人员
三重公司:张总工程师与高伟峰经理
海源公司:王总、曹工、管代、郑祥光、唐建新、林森清、蒋荣辉、何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