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下册《中彩那天》《阳光下的守望》教学设计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熟练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分析课文结构,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阅读理解,生字词的掌握,观察与表达。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播放一段彩票开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彩票的兴趣。
b. 提问:你们知道彩票是什么吗?中彩是什么感觉?2. 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a.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进行课堂互动。
4. 课文结构分析(15分钟)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20分钟)a. 教师讲解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举例说明。
b.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指导。
6. 情感体验(15分钟)a. 学生讨论:如果你中了彩票,会怎么安排?b.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中彩那天的情感变化。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中彩那天2. 生字词:彩票、激动、意外、惊喜、安排3. 课文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4. 观察与表达方法:细节描写、情感抒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中彩那天的经历。
b. 运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编写一段话。
2. 答案:a. 示例:那天,我无意中买了一张彩票,竟然中了大奖。
当时我激动得无法呼吸,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后来,我决定用这笔钱带家人去旅游,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b. 示例:这次中彩让我感受到了意外的惊喜,我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美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阳光下的守望》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阳光下的守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2、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表达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表达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师唱歌曲《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学生跟着做动作。
二、初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1、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1)中彩是什么意思?(2)文章中的奖是指的什么?(板书:车)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得—难题—还)3、总结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思路(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串在一起,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初步学习概括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研读课文,体会描写手法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留车还是还车。
板书:将板书中的“得”换成“留”)2.留车的理由?(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
)理由一:因为我们家生活很拮据,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语言材料: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理由二:因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车,所以我可以留下它。
语言材料: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1)“梦寐以求”仅仅指的是做梦吗?(白天想,晚上想,甚至做梦都在想。
)(2)带着梦寐以求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理由三:因为扩音器里喊的是我的名字,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语言材料: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理由四:因为库伯都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
(第8自然段)[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引领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穿行,了解父亲留下奔驰汽车也是有理由的,从而衬托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2024年四年级下册精彩教案《中彩那天》

2024年四年级下册精彩教案《中彩那天》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彩那天》的主题思想,感受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2.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2.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句子。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彩票,引导学生讨论彩票中奖的可能性。
2.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中奖的经历,引发学生对“中彩”话题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诚信、善良、友爱是如何体现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中彩那天,我想对你说……”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3.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中彩那天》,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
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教学建议:1.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在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资源:1.课文《中彩那天》2.彩票图片3.写作题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彩那天》

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彩那天》《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中彩那天》是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本文是通过记叙父亲中了彩以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归还轿车的故事,赞扬父亲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设计理念:本文中父亲的内心世界是矛盾而丰富的,学生通过潜心会文,走近父亲,了解父亲情感的变化。
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悟父亲做出抉择时矛盾的内心世界,最终诚信还车的高尚精神世界。
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各种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悟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理解“道德难题”。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有关诚信的故事,教师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我”的家庭经济的拮据现状和父亲对车子的梦寐以求。
第二课时一、开心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如果你中了一辆轿车,你的心情会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欣喜若狂、心花怒放、欢天喜地……)二、潜心会文,走近“父亲”师:是啊。
文中的父亲做梦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子,当他真的中了一辆汽车的大奖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一)、学生认真默读课文3--9自然段,把描写父亲情绪的句子画一画。
(学生边读边画)(二)、交流找到的句子,了解父亲的情感变化,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
(师板书:神情严肃特别高兴)1、“神情严肃”的父亲a、感悟父亲的“神情严肃”。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六单元《中彩那天》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及拓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生字词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中彩那天》2. 生字词:诚信、珍惜、关爱等3.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友情和关爱的小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思考:文中的人物品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答案:(1)课后自主完成,家长监督签字。
(3)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诚信小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友情和关爱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关爱他人。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时,我注重情景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首先,我通过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或图片,营造一个温馨而感人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其次,我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到课文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价值观。
2.团队合作与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和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愿意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3.语言品味与语文素养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文中的语言优美句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升语文素养。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模仿、创作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魅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讲述了一个父亲在彩票中奖后如何处理奖金的故事,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学生对这个真实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分享自己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的想法和做法。通过导入新课,学生能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价值观。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让学生思考父亲在彩票中奖后为什么会选择不告诉儿子,以及这个决定对儿子的影响是什么。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思考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问题导向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思考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故事的教育意义。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2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品质。
3.2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感悟故事的教育意义。
2.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如《小矮人和巨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1.2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朗读技巧。
2.3全班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课文解析3.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如“中彩”、“中奖”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
4.情感体验4.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如:“你觉得小明在中彩那天的心情是怎样的?”4.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5.课堂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处理这笔钱?”5.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5.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6.课后作业6.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诚信的短文。
6.2教师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7.教学反思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024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勤劳的小编阿青帮大伙儿整理的7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重难点1.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1、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讲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
)(出示:一位母亲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请根据母亲的这句话做一道加法题。
(诚实﹢信用﹦财富)做对了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
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
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跟“心”有关的字:最容易记的字:最难写的字: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重点,直奔中心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中彩那天》,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中彩那天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彩那天》+《阳光下的守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2、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表达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表达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唱歌曲《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学生跟着做动作。
二、初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1、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
(1)中彩是什么意思?
(2)文章中的奖是指的什么?(板书: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得—难题
—还)
3、总结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思路(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串在一起,这就是文章的主要
内容)。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初步学习概括叙事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
三、研读课文,体会描写手法
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留车还是还车。
板书:将板书中的“得”换成“留”)2.留车的理由?(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
)
理由一:因为我们家生活很拮据,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语言材料: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理由二:因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车,所以我可以留下它。
语言材料: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1)“梦寐以求”仅仅指的是做梦吗?(白天想,晚上想,甚至做梦都在想。
)
(2)带着梦寐以求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理由三:因为扩音器里喊的是我的名字,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语言材料: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理由四:因为库伯都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
(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引领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穿行,了解父亲留下奔驰汽车也是有理由的,从而衬托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
3、还车的理由?
理由一:不想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
理由二:和母亲说的“一个人只要活的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有关。
理由三: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板书:诚信)
父亲是留下车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还了车坚持为人的诚信呢?这才是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
(板书:道德)
4、父亲中彩得车后的为难。
(默读课文的3—8 自然段。
)
为难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
只是,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父亲的为难?(神情严肃)说说理由。
(2)带上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板书:神态)
为难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为难?(赶)说说理由。
(2)带上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板书:动作)
为难三: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为难?(擦)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擦”字的深究很有必要,通过品析父亲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父亲抉择之难的心理,并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方法。
]
(2)小练笔:学着作者的样子写写父亲擦去K字时的表情、动作。
(学生交流写作情况)[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了什么,还
要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本环节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引导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
由说到写循序渐进,进一步领悟父亲的抉择之难。
]
四、情感延伸
1、父亲最终选择把车?(还回去。
)
2、失去了这辆梦寐以求的车,他得到了什么呢?(诚信。
)
2、这就如母亲所说?(齐读:一个人只要活得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五、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车
留道德难题还神态
诚信动作
六、以文带文,学习《阳光下的守望》
阳下的守望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
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
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
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
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完成表格: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