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3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课时1 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1 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目标与素养:1.了解硫的存在和硫单质的性质。
(宏观辨识)2.掌握SO 2和SO 3的主要性质及实验探究。
(变化观念与科学探究)一、硫的存在和主要性质 1.硫的存在形态2.硫的主要性质硫单质俗名为硫黄,为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1)还原性:与O 2反应:S +O 2=====点燃SO 2。
(2)氧化性①与Fe 反应:Fe +S=====△FeS ; ②与Cu 反应:2Cu +S=====△Cu 2S ; ③与Hg 反应:S +Hg===HgS 。
(3)与NaOH 溶液的反应: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
微点拨:①粘有硫的试管可以用CS 2或热的碱液洗涤。
②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而不是高价态。
如Fe 与S 反应生成FeS 而不是Fe 2S 3。
二、硫的氧化物 1.SO 2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2)SO2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现象:①漂白性: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久置可恢复原来的颜色。
②还原性与O2反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H2O反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与NaOH反应:SO2+2NaOH===Na2SO3+H2O。
与CaO反应:SO2+CaO===CaSO3。
(3)SO2的用途①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②用于杀菌消毒。
微点拨:①可逆反应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②向右进行的反应为正反应,向左进行的反应为逆反应。
③此类反应无法进行完全。
2.SO3的性质(1)SO3的物理性质SO3的熔沸点较低,在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在常温下为液体。
(2)SO3的化学性质三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主要反应如下:SO2和SO3分别是什么酸的酸性氧化物?提示:H2SO3和H2SO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22

《硫的氧化物》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本课是根据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第四章第二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的。
二.设计思想本节中重点介绍硫的两种氧化物。
硫的氧化物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同时也涉及到有关于环保方面的知识,教材力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
对于非金属氧化物,学生并不陌生,在初中曾详细学习过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硫性质既有与二氧化碳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
尤其是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在学完氧化还原以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运用和巩固的时机。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由二氧化硫的组成、化合价推测性质,由实验验证推测,同时复习酸性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 掌握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1. 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德育目标: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通过二氧化硫的污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五.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质。
六、教具学具准备集满SO2气体的试管、紫色石蕊试液、Na2S溶液、Na2SO3固体、浓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品红溶液、石灰水、水槽、导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干燥管,棉花,新鲜叶子。
利用实验、讨论、启发、阅读、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点的解决方法:1.做好实验,SO2的水溶性实验不仅能反映它的物理性质,主要还能证明SO2是酸性氧化物,应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推荐学习]高中化学 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推荐学习]高中化学 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6e229551711cc7930b71625.png)
点燃 《硫和氮的氧化物》[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硫的存在形式和性质;了解三氧化硫的性质与用途;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与用途。
2、过程与方法:以实验为基础、合作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用硫熏制药材的视频、观察生活中的两种花生。
新课一、硫1、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2、物理性质:俗称硫磺。
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3、化学性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单质硫会具有哪些化学性质?(1)氧化性: Fe +S===F eS(2)还原性: S+O 2==SO 2二、二氧化硫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思考1:SO 2的物理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颜色、状态、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探究1: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SO 2是否易溶于水? 探究过程:把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探究结论1:无色、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易液化、易溶于水。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思考2: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从哪些方面入手?①从组成上看:SO 2一种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很多是酸性氧化物;②从SO 2中S 元素的化合价看:推断它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探究2:SO 2溶于水仅仅是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探究过程:用二支试管分别各取少量刚才获得的SO 2水溶液:1、滴入2-3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加热,再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加入到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探究现象:1、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浅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探究结论2: SO 2溶于水,实质上有部分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4.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最全版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编写人: 谢肇明审核人:许丰娟高一_____班第____组编号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单质硫和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响的概念。
2、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使用说明】本学案需1课时完成。
课前请阅读教材89-91页并完成【预习自学】一、单质硫: 1、硫〔俗称〕:色固体〔晶体〕, 溶于水, 溶于酒精,溶于二硫化碳〔CS 2〕。
硫在自然界以态和态存在。
2、硫的原子构造,硫是比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
硫在反响中即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复原性。
3、硫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 S+Fe =FeS 2Cu+S =Cu 2S 结合氯气与铁、铜的反响比拟氯和硫的氧化性〔2〕复原性;S+O 2====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SO 2是色、有的有气体,容易,易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
密度比空气,收集SO 2用方法。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SO 2 与 H 2O 的反响 (酸性氧化物)SO 2 与 O 2 的反响SO 2 与 NaOH 的反响(酸性氧化物) 2、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晶体..℃℃。
〔2〕化学性质:属于酸性氧化物 SO 3 + H 2O ——SO 3 + CaO ——SO 3 + C a (O H )2 ——3、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 含还硫物质的燃烧在煤、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在燃烧或冶炼时,会生成SO 2,这是大气中SO 2的主要来源[思考]怎样闻SO 2气体?[合作探究]〖实验探究1〗完成课本P90“实验4-7〞,思考交流课本P91“学与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3硫和氮的氧化物 (1)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二氧化硫的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金属其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同时初中已经接触了CO2 及酸雨危害,这些都为本节课性质的探讨和应用埋下了伏笔。
教学中接触到了可逆反应,把可逆反应的概念说清楚,为学生今后化学平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讲的二氧化硫,它的一个用途就是制备硫酸,为本章第四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整个化学学习中成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
在知识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初中化学基础,在高中已经学习了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掌握了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学习方法。
在能力上,他们学过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探究意识。
但是,教学过程中不宜挖得过深,不宜过多拓展。
在心理特点上,他们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1)针对二氧化硫相关问题,学习自己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自己学会思考。
(2)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类比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通过学案学习、实验探究及问题思考,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所掌握。
合作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彼此交流,倾听别人的见解,开阔自己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实验教学法: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思考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高中化学4.3.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
不能
[板书]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讲]利用这点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含硫矿物燃料燃烧排放SO2的问题,可以把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石膏,称之为钙基固硫
[讲]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板书](5)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板书](二)二氧化硫
[展示]一瓶盛满的二氧化硫集气瓶
[问]二氧化硫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过渡]刚了解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秘密?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1)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H2O H2SO3(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高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课型:探究课二.课时:1小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2、能够通过实验或化学方程式描述其产生和反应过程;3、理解其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
四.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反应;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3、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难点:1、如何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2、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六.教学步骤:1、导入和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于大气污染、酸雨等现象的了解。
2、呈现实验(1)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硫熏制时的颜色变化和脱酸剂的变化,并描述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外观和硬度。
(2)在实验室设置实验装置,观察二氧化硫气体在空气中的变化以及三氧化硫的制备。
(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3、引导思考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或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它们可以有哪些应用领域和环境污染问题?(3)为什么二氧化硫可以作为脱硫剂使用?4、探究(1)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堂讲解了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结合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检测家庭中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收集数据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5、归纳总结(1)让学生各自总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重要性以及产生它们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气污染预防的重要性,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七.课后作业:1、查阅有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性质、制备和应用领域的文献;2、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并思考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1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2.掌握研究非金属氧化物性质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漂白性等性质,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以小组学习、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二氧化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的影响,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教学过程【引入】中央电视台报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酸雨的情况。
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硫的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板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一)硫[讲述]介绍硫的存在形式:[设问]:这种块状的硫,易研成粉末,在初中我们就见过,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有关它的点燃一些性质的描述。
[投影]:S + O2= SO2[设问]:那么SO2有怎样的性质,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你对SO2又了解多少?[设问]:研究一种物质性质主要从哪几方面?探究一:讲述改进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
注意:1、注射器下端不要离开水面;2、缓慢拉动活塞,要一次性到位才能使抽取的水大约有10mL。
3、小组同学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合作[设问]:能否总结一下SO2的物理性质?[板书]:(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设问]: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设问]:对比CO2的性质,得到SO2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桌上现有的药品和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的酸碱性。
这种酸性物质就是亚硫酸,这也是SO2能形成酸雨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预备知识】
填写下列有关CO2的性质:
1、指示剂变色:遇紫色石蕊试液
2、与碱反应:与NaOH反应方程式
;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Na2O反应
4、与水的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基础知识】
一、二氧化硫
1、硫俗称,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的固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首先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易液化。
3、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注意联系CO2性质)
①与碱反应,如SO2+NaOH:或。
S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SO2,又变澄清。
写出化学方程式:
或。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SO2+CaO-。
③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或不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体系中。
【思考2】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H2和O2, (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具有漂白性:SO2可使或有些有色物质褪色,其褪色原理主要是
,加热或日久又会复原。
(如工业上常用SO2漂白纸浆,以致报纸放久会变黄)但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常用此性质鉴别SO2和Cl2。
比较SO2与Cl2漂白性的不同
注意:如果把SO2和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则失去漂白作用。
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
(3)具有还原性:
将SO2通入到氯水中时,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2还可与O2、酸性KMnO4溶液、HNO3等氧化剂反应,其中与O2反应需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才能反应生成S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以当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
(4)具有氧化性:
SO2+2H2S = 3S + 2H2O SO2+I2+2H2O=H2SO4+2HI
二、三氧化硫
1、SO3是一种___ _氧化物,溶于水生成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___ _____。
2、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
3、SO
3
【过关检测】
A组
1.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H2S B.SO3C.H2SO4D.SO2
2.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3.下列物质均有漂白性,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这种物质是( ) A.HClO B.Na2O2C.SO2D.NaClO
4.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其原理是()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5.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A.S的漂白性B.S的还原性C.SO2的漂白性D.SO2的还原性
6.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溶液是()
A.品红溶液B.BaCl2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澄清石灰水
B组
7.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
若将BaCl2溶液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一支加HNO3,另一支加NaOH溶液,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均有白色沉淀。
由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BaCl2有两性B.两试管沉淀均是BaSO3
C.SO2有还原性,酸性D.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SO32- 浓度增大
8.SO3、SO2和O2的质量比为5∶4∶2,其分子数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1∶3∶2
9.有关SO2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SO3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氧化性,加热可恢复原本红色
C.SO2能使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它能与NaOH反应
D.SO
2和Cl
2
都具有漂白作用,将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有色物,可大大增强
漂白性。
C组
10.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4-4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
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 2SO 4氧化成CO 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 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
(3)丁中酸性KMnO 4溶液的作用是 ;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Na 2SO 3、Na 2SO 4及NaHSO 4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取上述样品5.14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448mL 气体;另取上述样品5.14g 与NaOH 溶液反应,共消耗0.5mol/L 的NaOH 溶液20mL 。
求原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
【问题与收获】
甲 乙 丙 丁
酸性KMnO 4 品红 澄清石 灰水 浓H 2SO 4 木炭 A B C D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