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药性 的产 生牵涉到一系列 基 因的突变 , 其分 子细节 尚未完 全
阐明 , 本文通过对 已知分 子机制 的综 述为 T B耐 I H的早 期 N
快速分子诊 断及耐药菌株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
I 的代谢及 相关基因 NH I H的分子结构十分简 单 , 为一 个酰 肼基 连接 于一个 N 仅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1 月 第 1 卷第 1 01 0 6 0期
l8 55
结核 分 枝杆 菌耐 异 烟肼 分 子 机 制 的研 究进 展
贾子冬
虽然近几年结核病 的增 长速度 逐步 降低 , 由于耐多药 但 结核 ( ldu. s tn T mu irgr i at B,M R T 的持续威 胁 , t es D —B) 以及泛耐
列 自由基 , 这些 自由基攻 击细 胞 内的诸多 目标 , 响 MT 影 B的 正常代谢 。当过氧化 氢酶- J 过氧 化物 酶 的过氧化 氢酶 活性 缺失时 , ap 由 h C基 因编码 的烃基 氢化过氧化物还原酶可能作
为 kt aG基 因功能缺失 的补充 机制 而过表达 J N 。I H活 化所 产生的 自由基最为人们 所认 可的攻 击 目标 是 M B细胞 被膜 T
定作用 。与 IH抗性相关 的突变类 型有错 义突变 , N 无义 突变 和移码 突变 , 还有较大片段 的缺失和插入 , 其中最常见的还 但 是单碱基 的错义 突变 J 。

T B耐药性 的产生主要是 因为抗 结核 药物 的长 期和 不恰 当使 用 , 耐 药 菌 株 的传 播 则 造 成 耐 药 性 结 核 的持 续 威 而
突变发生 , 这表 明还有其他 突变在 I H抗性 的产生 中发挥作 N
用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宋婧;车南颖【摘要】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耐药机制分为细胞壁渗透性降低及外排泵作用的固有性耐药机制和靶基因突变的获得性耐药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药物作用的靶基因突变被认为是MTB耐药的主要机制.耐药的检测方法主要为表型药敏检测和分子药敏检测.表型检测方法为金标准,但检测周期较长,而基因突变检测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在结核病的诊断中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MTB的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快速分子诊断工具和抗结核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或借鉴.【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9【总页数】6页(P29-34)【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方法【作者】宋婧;车南颖【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病理科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病理科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

尽管近年来TB的防治取得了进展,但其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根据2017年WHO最新报告,2016年全球估计有1040万TB 新发病例[1]。

中国TB新发病例在90万左右,新发耐药TB患者约5.8万人,且大部分患者未被发现或未接受治疗,我国TB的形势依然严峻,而MTB的耐药是治疗TB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目前部分阐明的MTB的耐药机制分为固有性耐药机制和获得性耐药机制,且药物作用的靶基因突变的获得性分子耐药机制是MTB耐药的主要机制[2]。

MTB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分为表型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两种方法。

本文对MTB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基 因转 录的活化 剂 , 与调节 kt 参 a G和 ap h C基 因 ( 编码烷基 过 氧化氢还原酶 , 参与氧化 一应激应 答 ) 的表达 。而结核杆 菌
的 oy xR基 因发 生 大 量 移 码 突 变 和 缺 失 , 有 活 性 , D rt 没 当 eei c 等 用 突 变 体 与 携 带 具 有 活 性 的 oy x R—ap hC基 因 的 质 粒 组 成 一
D i1. 99 ji n 17 7 9 . 00 0 . 6 o:03 6 /.s .62— 132 1. 10 2 s
利( 审校 )
kt a G突变后耐 药水平 的高低取 决于突变 对过 氧化氢一 过氧化
物 酶 活 性 的影 响 , 变 导 致 酶 活 性 完 全 丧 失 可 引 起 高 度 I H 耐 突 N
个重组体 , 结果对 异烟肼耐药 , 因此 MT B对 IH敏感可 能是 由 N 于 oy xR基 因的异 常化 。同 时 D adytaa i 等 发 现部 分 hn auhpn
kt 变 的 耐 异 烟 肼 分 离 株 存 在 a p a G突 h C启 动 子 ( 在 于 oy 存 xR— ap h C区 ) 变 , 强 ap 突 增 h C表 达 来 补 偿 过 氧 化 氢 酶 一 过 氧 化 物 酶 的 缺 乏 , 而抵 抗 宿 主 巨 噬 细胞 的 氧 化 。 因 此 可 将 ap 从 h C突
点 。但 在 大 约 1% 敏 感 株 中也 发 现 同样 突 变 , 断 该 基 因 在 异 9 推 烟 肼 耐 药 中表 现 为 多 态 性 。 kt i A、hC、xR 和 ks aG、 h ap oy n aA
2 % 。kt 4 a G基 因常 见 的 点 突 变 是 35位 A C A C和 4 3 1 G— C 6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排 泵 系 统 、 核 菌 药 物 靶 编 码 基 因 发 生 突 变 。 本 文 结
菌丧 失毒 力 )磷 脂 ( 、 能促使 单 核细胞 增生 , 并使 炎症
灶 中 的 巨 噬 细 胞 转 变 为 类 上 皮 细 胞 , 而 形 成 结 核 从 结 节 ) 蜡 质 D( 种 肽 糖 脂 和 分 枝 菌 酸 的 复 合 物 , 、 一 可
化 物 酶 的 基 因 是 k t 因 此 k t 基 因 的 完 全 缺 失 aG, aG
右 。类脂 质是 一 类 复 杂 的 复 合 物 , 赋 予 MTB表 它
面疏 水性 , 有分 枝菌 酸 ( MT 含 是 B和棒 状 杆 菌 属独
有 的结构 , 要 由 2 ~ 2 主 2 4碳 短 链 和 4 ~ 6 0 4长 链 分
壁 和其 他细 菌有 着 很 大 的差 别 , 中类 脂 质 含 量超 其 过 6 , 革 兰 阴 性 细 菌 类 脂 质 含 量 仅 占 2 左 0 而 O
自由基 攻击 MTB的 多个 靶 点 , 主要 为 细 胞 壁 中的 分枝 菌 酸 , 可能 包括 D 也 NA、 脂类 等 , 抑制 了分 枝 故 菌 酸的合 成 , 坏 细菌 的细胞 壁 , 其 因丧失 耐酸性 破 使 和疏 水 性 而 死 亡 。在 MTB中 编 码 过 氧 化 氢一 氧 过
ox yR 、 s 、 h、 m b ka A nd e C e bA 、 m b a r m e B、 lA ga A d
1 细 胞 壁 结 构 与 组 成 变 化 , 细 胞 壁 通 透 性 使
改 变 E-] 24
1 1 分 枝 杆 菌 细 胞 壁 的 组 成 分 枝 杆 菌 细 胞 壁 上 . 有 选 择 性 阳 离 子 的 孑 蛋 白 , 有 效 控 制 或 阻 滞 亲 水 L 能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摘要:日趋升高的结核病患病率,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多和扩散,使结核病成为危害全球民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结核杆菌可以侵害人体各个器官,主要损害肺脏,引起肺结核病。

在单一传染病导致人类死亡的名单中,结核病致死率排名第二。

近年来,结核病在大多数国家中出现流行回升的趋势,每年约有900万例新发患者和200万例死亡患者。

为了给该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概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最新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机制。

关键词:结核病;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结核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疾病,随着艾滋病病毒及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及播散成为结核病控制的又一个威胁。

虽然我们有结核疫苗及抗结核药物,但控制结核病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多重耐药结核菌的不断出现给结核病的冶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结核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其可以引起结核病这一慢性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部门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被MTB感染,现有结核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感染MTB的新增病例约900万例,死亡病例约为200万例。

自耐多药结核病(MDR-TB)或广泛耐药结核病出现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全球结核病控制也受到严重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统计,仅2014年全球有约900万人患有肺结核(不包括隐性感染的病例),其中死亡病例150万例。

尽管有证据显示,肺结核的患病率有缓慢下降趋势,但是多耐药性MTB的出现和蔓延仍是全球疾病控制的一大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我国耐药性结核病病例约占世界两成,结核病仍是困扰中国疾病控制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早期就结核病的治疗仅需要2个月集中治疗便可取得良好效果,临床常用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片。

随着MTB耐药性的逐渐形成,结核病的集中治疗期被延长至4个月,临床使用药物也只有INH和RFP两种。

随着MTB耐药性的增强,大多数一线药物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相关研究表明,仅2014年就有约3.5%新感染肺结核患者和20.5%接受过肺结核病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38 3

专 家 论述 ・
结 核分 枝杆 菌 耐药 分 子机 制 及耐 药基 因检 测方 法研 究 进展
解放军 39医院全军结核病中心研究室( 0 北京
关键词 结核分 枝杆菌 ; 耐药 基 因 ; 检测 ; 述 综
1 01 0 9) 0
辟 了一 条新 的途 径 。
变 导致 过氧化 氢酶 一过 中一 究 室 副 主 任技 师 , 国 病 研 中
防痨协 套 基 础 ( 细 菌) 业委 台 专 氧 化物 酶活性 降低或 丧 失 , 止 I H转 换 成 活 员会委 员 从 事结 核病 细茵 学、 阻 N
1 结核分 棱杆菌 的耐药 分子 机制
i A基 因 9 n h 4位 密 码 子 ; 队 级 、 家卫 生 部 和 北 京 项 军 国
编码 的氨基酸改变 , R A聚合酶分子原有 R P结合 使 N F 点的构象发生改 变, 失去结合 R P的能力 , F 而导致耐
RFP。
突变使 N D A H与之结合 学挂 术 进 步 二 等 奖 5面 、 市科 三 降低 , 抑制 了 IH活化 N 等奖 6面 。参加 专( ) 编写 4 译 著
用。结 核 分 枝 杆 菌 耐
IH 与过 氧 化氢 酶 一过 N
氧 化 物 酶 编 码 基 因 Kt a G和/ 或烯 酰 基 还 原
酶编 码 基 因 i A 突 变 n h
有 关 。 I t 基 因 的 突 (G a

牵 国利 解 放 军 第 3 9医 院 垒 军 结 核 0
的发展 ,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及 耐药 的分子基础 大部分已被阐昵 , 建立了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基 因的方法 , 为结核 分 枝杆 菌快 速 药 物 敏 感性 试验 开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孙冰梅;车志宏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5(034)004
【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TB)简称结核杆菌,于1882年由德国科学家Koch发现并证明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状况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曾大幅度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

结核病疫情呈现全球性明显回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出现。

结核杆菌的高耐药问题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

【总页数】3页(P301-303)
【作者】孙冰梅;车志宏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911
【相关文献】
1.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主要分子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王英全;岳昌武
2.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与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方法 [J], 崔晓文;张秀英
3.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
4.2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诊断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评估研究 [J],
薛建昌;梁冰锋;吴海峰;郑浩;孙志平;任哲
5.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曾涛;朱中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与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与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地方 。 。因此 , 为 联 合 化疗 中 常 用 的成 分 ,NH 作 I
面临着更 为严 重的耐药 问题 。在 分 子水平 上 , MTB
基 因完 全缺失 , 不产生该 基 因的 P R扩增 带 。用 分 C
析 P R产 物 的单 链 构 象 多 态 性 方 法 ( C —ige C P R s l n —
s r nd c nf r ton l ta o o ma i a po y r s , l mo phim PCR— CP) SS
对I NH 形成耐药 的遗 传学机制 十分复 杂 , 本文 仅就
此方 面的研究 现状作一 综述 。 1 k t 基 因 aG I NH 结 构 简 单 , 以被 动 扩 散 方 式 进 入 增 长 期 细
现 , 结 核 的 一 线 药 物 异 烟 肼 ( o iz ,NH) 果 抗 i nai I s d 如
12 基 因部分 突变 .
在 临床分离 的 I 耐药 菌株 NH
中 ,aG基 因完 全 缺失 的发 生率 并 不 高 , kt 大部 分 对 I NH 耐药 的 MTB仍存有 k t 基因 , aG 只是部分 基 因 发生 突 变 。应 用 P R 技 术 对 3 C O株 I NH 耐 药 的 MTB进 行 分 析 , 有 2株 出 现 k t 基 因 完 全 缺 仅 aG
陈 亮 , 宝福 凯
中图 分 类 号 : 3 84 文 献标 识 码 : R 7 . A
因耐 药甚 至耐 多药 的结 核分 枝杆 菌 ( cb c Myo a—
研究证 实 , 高度耐药 的 MT 在 B中发 现有 k t aG基 因 完 全 缺 失 , 时其 编 码 的 过 氧 化 氢一 氧 化 物 酶 阴 同 过 性 。如 果 将 k t 基 因 克 隆 导 入 耐 I ㈣ aG NH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burden and suffering of patients.
[Key wordsl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I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Cell wall;Molecular
mechanism I Efflux pump
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耐药性机制研究很多,但主要有 3种观点:①细胞壁结构与组成变化,使细胞壁通透 性改变。药物通透性降低.产生降解或灭活酶类。改 变了药物作用靶位。②可能存在耐药质粒或转座子 介导的耐药;在MTB中己经发现了活跃的药物外 排泵系统,外排泵能将菌体内药物泵出,使得胞内药 物浓度不能有效抑制或杀死分枝杆菌。从而产生耐 药性。③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多见于其基因组上 编码药物标靶的基因或药物活性有关的酶基因突变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an not only establish a rapid.sensitiv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method,but
also find antituberculosis drug targets,develop new antituberculosis drugs。control tuberculosis,and reduce
万方数据
因。pncA基闪突变位点较多且较为分散,有多达 50多个位点突变可能与PZA耐药有关。其中突变 位点主要分布在18~57氨基酸,82~128氨基酸, 发现耐药株24位密码子(Gly—Asp)、160位 (Thr—Lys)、51位(His—Pro)有不同的突变。 研究同时发现第102位发生移码突变,导致167 bp 核酸缺失【8j,而有些耐PZA菌株没有发生pncA基 因突变,这说明还存在其他的耐药机制,还有待更广 泛深入的研究。 2.5 EMB耐药的分子机制 EMB是抗结核治疗 的一线药物。是一种阿拉伯糖类似物。EMB通过抑 制阿拉伯糖基转移酶来阻断阿拉伯聚糖的合成。造 成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合成障碍,增加了细胞壁通透 性。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此外,EMB还干扰磷脂 的新陈代谢和分枝菌酸的合成,导致细胞壁合成障 碍,抑制了细菌的繁殖。
·1502·
旦隧唑咝壅查!!!!堡!;旦箜!!堂筮!!塑 !坐』垦!!区!!望!堡竺生!!!!!!∑!!:i!:型!:丝
透性,导致药物进入高疏水性细胞擘间隙比较慢,这 便筑成了MTB对药物的第一道防线。
有些抗结核药物是以细胞壁为靶点的,例如异 烟肼(INH)和乙硫异烟胺抑制合成分枝菌酸,乙胺 丁醇(EMB)则主要干扰阿拉伯糖的合成,MTB细 胞壁的变化使得药物作用靶位改变,从而导致耐药 的发生。Velayati等∞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MTB的细胞壁。发现广泛耐药结核和耐多药结核菌 株的细胞壁厚度分别是(20.2±1.5)nm和 (17.1±1.03)nm,而敏感株的细胞壁厚度仅为 (15.6±1.3)nm(P<0.01),这说明细胞壁与 MTB耐药性是密切相关的。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114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 Chuan—you,Email:lichuanyou6688@hotmail.(D研 XU Shao-fa,Email:xushaofa@263.net
[Ahtmct] In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the mortality of tuberculosis is the highest,about two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细胞壁;分子机制;外排泵
Progress on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Mycobacterlum tuberculosis
SUN Yong,LI Chuan—you,xu
Shao-fa.Department of Bacteriology and Immunology。Beijing Tuberculosis and Thoracic Tumor
RFP耐药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rpoB基因发生 突变时。RNA聚合酶8一亚单位酶活性改变,RFP不 能与细菌RNA聚合酶8一亚单位结合而表现为耐 药。rpoB基因突变一般是单个碱基突变或数个碱 基联合突变。也有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共30多种,主 要的突变位点发生在507---533位密码子,其中最常 见的突变位点是531、526、516位[6|。 2.3链霉素(SM)耐药的分子机制 SM是防治结 核病的一线药物,是氨基环醇糖苷类抗菌药物.主要 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肽链的延长.影响蛋白 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但SM仅对吞噬细胞外的 MTB具有杀菌作用。研究表明耐SM菌株有rpsI. 或rrs基因的突变。其中以rpsI。基因突变为主,突 变主要位于43位密码子(Lys—Arg)【7 J。 2.4吡嗪酰胺(PZA)耐药的分子机制 PZA是一 线的抗结核常用药物,PZA对人型MTB有较好的 抗菌作用.而对非MTB不敏感。而且其抗菌作用 易受环境影响。只在酸性环境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 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几乎无抑菌作用。这可 能与吡嗪酸有关。一般认为是MTB的吡嗪酰胺酶 将PZA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吡嗪酸而发挥杀菌作朋。 研究表明pncA基肉的突变造成吡嗪酰胺酶活性降 低或丧失,这是导致MTB对PZA耐药的主要原
million people die of tuberculosis every year.It is estimated that new cases are 9.2 million each year.More
seriously,one 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s been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ccording tO WHO statistics,patients with multiple-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ccounted for 20%.and the number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refore,a clear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I)()ll 10.3760/cma.i.issn.1673-436X.2010.024.009 基金项目l同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l0003—005) 作者单位1101149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细菌免疫 学室(孙勇、李传友).胸外科(许绍发) 通信作者l李传友.EmaillI.chuanyou6688@hotmail.corn
由于MTB有相对的耐干燥、耐碱等特性,使得 它很难被清除,MTB的抵抗力和耐药性也得益于它 的细胞壁结构。这种非常特殊的细胞壁同样破坏了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使得MTB能在巨噬细胞 内得以存活。正是因为细胞壁在耐药和抵抗力中独 特的作用。科学家希单能通过找到潜在药物作用的 新位点或改变细胞壁的结构而增强MTB对药物的 敏感性。 2基因突变与MTB耐药
基因学的研究表明。基因变异是MTB产生耐药 性的主要机制。例如碱基的插入、缺失、置换等。抗菌 药物作川靶点的突变,使其结合靶点的能力下降。从 而导致其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下面对几种主要的 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进行详细的阐述(表1)。 2.1 INH耐药的分子机制 INH是防治结核病的 一线用药,对各种MTB都有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胞
许绍发.Emaill xushaofa@263.net
万方数据
所造成。目前对结核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各种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相关基因的突变 上。本文就这三个方面与耐药机制关系作一综述。 1 MTB的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变化
MTB的细胞壁和其他细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 肽聚糖主要由N一乙酰葡萄糖胺和N一乙酰胞壁酸组 成,类脂质含量超过60%,而革兰阴性细菌类脂质 含量仅占20%左右。类脂质是一类复杂的复合物, 它赋予MTB表面疏水性,含有分枝菌酸、索状因 子、多糖类、磷脂、蜡质D等[1】。分枝菌酸是MTB 和棒状杆菌属独有的结构,主要由22—24碳短链和 40-64长链分枝脂肪酸组成.分枝菌酸层能形成有 效的屏障。使MTB免受溶菌酶、自由基等损伤。抵 抗亲水性化合物或抗生素的攻击。而阿拉伯半乳聚 糖层又能阻止疏水性分子的进入。此外。分枝杆菌 细胞壁上有选择性阳离子的孔蛋白.能有效控制或 阻滞亲水性小分子的扩散,大大降低了化合物的渗
表l 结核分枝杆菌药物作用机制与耐药突变频率
万方数据
·1503·
位点上。 2.1.3 oxyR—ahpC基冈 oxyR基冈作为一个调节 蛋白.它即是氧压的感应器义是基肉转录的活化剂, oxyR基因控制编码解毒酶基因如触酶一过氧化物酶 (KatG基因编码)和烷基氢过氧化物酶(ahpC基冈 编码)的表达。研究表明。在MTB复合体中的 oxyR基冈发生大量的移码突变和缺失、失活,使其 成为一个无活性的假基因。当ahpC基因的启动子 突变时,ahpC表达上调。弥补了oxyR基因缺陷,产 生INH耐药。一般研究者发现在INH耐药菌株中 oxyR启动子序列的突变常伴随着KatG活性的不 足。因此,一般将ahpC基因突变作为KatG损伤的 标志。
· 150l·
.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勇 李传友许绍发
【摘要】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结核病死亡率最高。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I而且估计每年有 920万的新发病例,更为严重的是全世界1/3的人口都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据WHO统计,目前全世 界耐多药结核患者已占20%.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递增。因此.明确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不仅能够建 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找到抗结核药物靶点,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控制结核病 疫情.减轻患者的负担与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