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混凝剂的选择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混凝剂的选择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混凝剂的选择一、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由水质本身的复杂变化引起,其次还要受到混凝过程中水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水质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及含量随行业、工厂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而且通常情况下同一废水中往往含有多种污染物。

因此某一种混凝剂对不同废水的混凝效果可能相关很大。

有些废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或活性染料一类污染物质,通常使用的混凝剂对它们的去除效果也大多不理想。

2、pH值pH值也是影响混凝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铝盐与铁盐的水解产物形态不一样,产生的混凝效果也会不同。

由于混凝剂水解反应过程中不断产生H+,因此要保持水解反应充分进行,水中必须有碱去中和H+,如碱不足,水的pH值将下降,水解反应不充分,对混凝过程不利。

3、水温水温对混凝效果也有影响,无机盐混凝剂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不利于混凝剂水解。

4.水力学条件及混凝反应的时间把一定的混凝剂投加到废水中后,首先要使混凝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水中。

混凝剂充分溶解后,所产生的胶体与水中原有的胶体及悬浮物接触后,会形成许许多多微小的矾花,这个过程又称为混合。

混合过程要求水流产生激烈的湍流,在较快的时间内使药剂与水充分混合,混合时间一般要求几十秒至2分钟。

混合作用一般靠水力或机械方法来完成。

二、混凝剂的选择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混凝剂PAM针对处理某种特定的废水选择适应的混凝剂时,通常由综合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来确定。

(1)处理效果好,对希望去除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时需要两种或多种混凝剂及助凝剂同时配合使用。

(2)混凝剂及助凝剂的价格应适当便宜,需要的投加量应当适中,以防止由于价格昂贵造成处理运行费用过高。

(3)混凝剂的来源应当可靠,产品性能比较稳定,并应宜于储存和投加方便。

(4)所有的混凝剂都不应对处理出水产生二次污染。

当处理出水有回用要求时,要适当考虑出水中混凝残余量所造成的轻微色度等影响(例如采用铁盐作混凝剂时)。

影响混凝的因素之颗粒浊度、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影响混凝的因素之颗粒浊度、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影响混凝的因素之颗粒浊度、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一、PH的影响 浊度颗粒浓度过低,颗粒的碰撞几率越低,为提高混凝 效果,通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投加混凝剂的同时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从 而提高颗粒的碰撞几率
二、投加量的影响 对于无机盐混凝剂要求形成能有效压缩双电层的或产生 强烈电中和作用的形态,对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要 求有合适的官能团和聚合结构,较大的分子量。 一般来说,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提高,但 是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到达一定值后,混凝效果达到顶峰, 再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效果反而下降,,
二、水力条件水温影响 混凝的过程可以分为的是快速混合和絮凝反应的两个阶 段。由于混凝剂投加到水里面,水解形态快速发生变化, 一般均匀快速的混合到原水中,使得胶体颗粒脱稳凝 聚,,快速混合要求快速而剧烈的水力或者机械搅拌的 作用,而且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几秒至一分钟完成,至 多不超过2分钟。 进入絮凝阶段后,要求已脱稳的胶体颗粒,通过异向絮 凝和同向絮凝的方式逐渐增大成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的 絮凝体 因此絮凝的搅拌强度和水流速度应随着絮凝体的增大而 逐渐降低,避免已聚集的絮凝体被打碎而影响混凝沉淀 的效果。

影响混凝的因素和操作程序

影响混凝的因素和操作程序

影响混凝的因素和操作程序影响混凝的因素和操作程序常用的助凝剂有氯、生石灰、活化硅酸、活化水玻璃、泡花碱等。

(1)混凝的影响因素①废水性质的影响废水的胶体杂质浓度、PH值、水温及共存杂质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混凝效果。

a. 胶体杂质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混凝。

用无机金属盐作混凝剂时,胶体浓度不同,所需脱稳的Al3+和Fe3+的用量亦不同。

b.PH值也是影响混凝的紧要因素。

采纳某种混凝剂对任一废水的混凝,存在一个相对*佳PH值,使混凝反应速度*快,絮体溶解度*小,混凝作用*大,经过试验可得到*佳的PH值。

往往需要加酸或碱来调整PH值,通常加碱的较多。

c.水温的高处与低处对混凝也有肯定的影响。

水温高时,黏度降低,布朗运动加快,碰撞的机会增多,从而提高混凝效果,缩短混凝沉淀时间。

因此一般冬天混凝剂用量比夏天多。

但温度过高,超过90℃时,易使高分子絮凝剂老化生成不溶性物质,反而降低絮凝效果。

d. 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1)有利于絮凝的物质除硫、磷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无机金属盐,它们均能压缩胶体粒子的扩散层厚度,促进胶体粒子凝集。

离子浓度越高,促进本领越强,并可使混凝范围扩大。

二价金属离子Ca2+、Mg2+等对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凝集带负电的胶体粒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能压缩胶体粒子的扩散层,降低微粒间的排斥力,并能降低絮凝剂和微粒间的斥力,使它们表面彼此接触。

2)不利于混凝的物质磷酸离子、亚硫酸离子、**有机酸离子等拦阻高分子絮凝作用。

另外,氯、螯合物、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物质都不利于混凝。

3)混凝剂的影响(a)混凝剂种类混凝剂的选择重要取决于胶体和细小悬浮物的性质、浓度。

如水中污染物重要呈胶体状态,且ζ电位较高,则应先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集,如絮体细小,还需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搭配使用活性硅酸等助凝剂。

很多情况下,将无机混凝剂与高分子混凝剂并用,可明显提高混凝效果,扩大应用范围。

对于高分子混凝剂而言,链状分子上所带电荷量越大,电荷密度越高,链状分子越能充分延长,吸附架桥的空间范围也就越大,絮凝作用就越好。

混凝实验 确定版

混凝实验 确定版

实验一化学混凝一、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水温,pH值,混凝剂种类、加量以及搅拌速度和时间等。

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影响的错综复杂,且非拘一格,所以混凝过程的优惠工艺条件通常要用混凝试验来确定。

衡量混凝主要指标是出水浊度和主要污染因子浓度。

实验方案技术及数据处理常用优选法和正交设计等数理统计法。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进行混凝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混凝剂品种的筛选,以及与待处理废水相适应的pH值和混凝剂加量的确定等),并对实验数据作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化学混凝法通常用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和细微悬浮物。

所谓化学混凝,是指在废水中投加化学及来破坏胶体及细微悬浮物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体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然后再用重力沉降,过滤,气浮等方法予以分离的单元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二者统称为混凝。

具体地说,凝聚是指在化学药剂作用下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脱稳,并在布朗运动作用下,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凝则是指为絮粒在水流紊动作用下,成为絮凝体的过程。

根据混凝过程的GT值要求,在药剂与废水的混合阶段,对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的要求是高速短时;而在反应阶段则要求低速长时。

两个阶段的搅拌转速n(r、p、m)和搅拌时间T由GT=104-105通过计算确定。

一般水处理中,混合阶级的G值约为500~1000秒-1,混合时间为10~30秒,一般不超过2分钟,在反应阶段,G值约为10~100秒-1,停留时间一般为15~30钟。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无级调速六联搅拌机一台(或六台单联搅拌机);2、721型分光光度计3、pH计或精密pH试纸;4、温度计;5、50ml注射器;6、秒表;7、量筒;8、1000ml烧杯,250ml烧杯;9、移液管;10、混凝剂:10g/L FeCl3, 10g/L聚合氯化铝〔Al2(OH)m Cl6-m〕;聚丙烯酰胺PAM11、10%盐酸,8%氢氧化钠。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2页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2页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2页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一、引言混凝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改善水质。

混凝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处理的效果,因此了解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1.水中污染物浓度:水中污染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混凝效果。

浓度过高时,混凝剂用量大,效果可能不理想;浓度过低时,絮凝效果可能不明显。

因此,应根据水质情况调整混凝剂的用量和投加方式。

2.水质条件:水质条件包括水的温度、pH值、悬浮物含量、有机物含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水中污染物的稳定性和聚集能力,进而影响混凝效果。

例如,低pH值条件下,混凝剂的活性会降低;高pH值条件下,悬浮物不易聚集。

因此,应根据水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投加量。

3.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对混凝效果有重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混凝剂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应根据水质特点和去除目标选择合适的混凝剂。

同时,混凝剂的投加量也会影响混凝效果,投加量不足时,污染物去除不彻底;投加量过多时,会造成浪费并影响水质。

因此,应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混凝剂投加量。

4.搅拌强度和时间:搅拌强度和时间是影响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

搅拌强度不足时,污染物不易聚集;搅拌时间过长则可能破坏已经聚集的絮体。

因此,应根据水质条件和设备情况确定合适的搅拌强度和时间。

5.沉淀或过滤条件:沉淀或过滤是混凝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沉淀或过滤速度过慢或过快都可能影响混凝效果。

沉淀速度过慢时,悬浮物在水中停留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沉淀速度过快时,絮体未完全形成就被压滤,导致出水水质不佳。

因此,应根据水质条件和设备情况确定合适的沉淀或过滤条件。

6.水力负荷和流量:水力负荷和流量也会影响混凝效果。

水力负荷过大或流量过快时,混凝剂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时间短,不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水力负荷过小或流量过慢时,不仅会增加设备负荷,还可能破坏已经形成的絮体。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
1. 水泥胶凝材料的种类和配比:不同种类和配比的水泥胶凝材料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差异,例如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的混凝效果不同。

2. 温度:水泥的混凝速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能够加速混凝过程。

3. 水泥与水的比例:水泥与水的比例对混凝效果有重要影响,过多或者过少的水都会影响到混凝效果。

4. 添加剂的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变水泥的性能,例如减水剂可以减少水泥与水的比例,加快混凝速度。

5. 砂浆搅拌的时间和方法:砂浆的搅拌时间和方法会影响砂浆中气泡的分布和排出情况,从而影响混凝效果。

6. 环境湿度和通风情况:高湿度或者通风不良的环境会影响混凝效果,增加混凝时间。

7. 使用其他控制措施:如搅拌过程中加入振动或者加压等操作,可以改善混凝效果。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

水质工程学期末复习第三章1.絮凝机理2.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1)水力条件的影响(P61)水力条件包括:水力强度,作用时间混凝过程:快速混合,絮凝反应水的混合条件:1快速混合:短历时,强度大;2絮凝反应阶段:随水流速度的强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2)PH 温度第四章1.根据司笃克斯克斯公式解释沉降方向、速度:据司笃克斯(STOKES)在1851年的研究结果指出,球体微粒在静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微粒的半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2.平流沉淀池(P95)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

②水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④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

3.概念截留速度:恰好能让杂质颗粒在池中沉淀下来的颗粒的沉速(P96)水中造粒:利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过程中,由体系外部供给一定能量,在某些条件下生成的密实的颗粒状絮凝体(P115)第五章1.滤料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P129):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具有用户要求的颗粒尺寸和粒度组成④外形接近于球状,表面粗糙而有棱角⑤能就地取材,廉价。

2.图5-10 快滤池的最优工作条件(P137)主要考图的含义及其如何影响滤速,水质周期和滤层的关系3.幅流沉淀池用于污水处理的二沉池或者污水浓缩,适用于悬浮物浓度高,沉淀池量大的水处理。

4.滤层的反冲洗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优缺点,区别(P161)第六章1.吸附(P179)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不同:物理吸附①易在较低温度下进行②物理吸附可逆③没有选择性④物理吸附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化学吸附①作用力是化学键,其吸附热较高②不可逆③具有一定选择性④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第七章1.氯消毒和折点加氯法的概念、过程(P211)图7-5 曲线中各段所表示的意思2.臭氧-生物活性炭(P221)优势:消毒能力强,缺陷:作用及生产不方便,生产臭氧耗能高及运行成本高,不能持续消毒3.消毒副产物和消毒副产物的前期产物(P212)第十三章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2.二沉池:a)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浓缩污泥;c)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汇总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汇总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汇总水处理中影响混凝效果(药剂投加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水温、pH值和碱度、水中杂质的性质和浓度、外部水利条件等。

下面仅概述几个主要因素。

1、水温水温对药物消耗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冬季水温低对药物消耗影响较大。

通常絮体形成缓慢,颗粒细小疏松。

主要原因是:(1)无机盐混凝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低温混凝剂水解困难;(2)低温水的高粘度削弱了水中杂质颗粒的布朗运动强度,减少了碰撞的机会,不利于胶体失稳和凝聚,也影响了絮体的生长。

(3)水温较低时,胶粒的水化作用会增强,阻碍胶粒的凝聚,也影响胶粒间的粘结强度。

(4)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

水温低时,水的pH值会升高,相应的混凝最佳pH值也会升高。

因此,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即使投加大量混凝剂,也很难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

2、PH值pH值是水是酸性还是碱性的指标,也就是清水中H+浓度的指标。

原水的pH值直接影响混凝剂的水解反应,即当原水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混凝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时,由于混凝剂的水解,水中H+的浓度增加,导致水的pH值降低,阻碍水解。

要使pH值保持在较好的范围内,水中要有足够的碱性物质来中和H+。

天然水中含有一定的碱度(通常是HCO3-),可以中和混凝剂水解过程中产生的H+,缓冲pH值。

当原水碱度不足或混凝剂投量过多时,水的pH值会大大下降,破坏混凝效果。

3、水中SS颗粒的大小和带电情况水中SS颗粒的大小和带电情况会影响混凝效果。

一般来说,粒径小而均匀,其混凝效果差,水中颗粒浓度低,颗粒碰撞的概率小,不利于混凝;当浊度很高时,为了使水中的胶体不稳定,药物用量会大大增加。

当水中有大量有机物时,可被黏土颗粒吸附,从而改变原有胶体颗粒的表面特性,使其更加稳定,这将严重影响混凝效果。

这时候就需要在水中加入氧化剂,起到破坏有机物的作用,提高混凝效果。

水中的可溶性盐也会影响混凝效果。

比如天然水中大量的钙镁离子有利于混凝,而大量的Cl-则不利于混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水温的影响:水温对混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对混凝不利,最适宜的混凝水温为20~30℃之间。

水温低时,絮凝体形成缓慢,絮凝颗粒细小,混凝效果较差,原因:①因为为无机盐混凝剂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混凝剂水解缓慢,影响胶体颗粒脱稳。

②水温低时,水的黏度变大,胶体颗粒运动的阻力增大,影响胶体颗粒间的有效碰撞和絮凝。

③水温低时,水中胶体颗粒的布朗运动减弱,不利于已脱稳胶体颗粒的异向絮凝。

水温过高时,混凝效果也会变差,主要由于水温高时混凝剂水解反应速度过快,形成的絮凝体水合作用增强、松散不易沉降;在污水处理时,产生的污泥体积大,含水量高,不易处理。

2.水的pH值的影响: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很大,主要从两方面来影响混凝效果。

一方面是水的pH值直接与水中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和电位有关,不同的pH 值下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和电位不同,所需要的混凝剂量也不同;另一方面,水的pH 值对混凝剂的水解反映有显著影响,不同混凝剂的最佳水解反映所需要的pH值范围不同,因此,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也因混凝剂种类而异。

我公司使用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混凝除浊pH值范围在5~9之间。

3.水的碱度的影响:由于混凝剂加入原水中后,发生水解反应,反应过程中要消耗水的碱度,特别是无机盐类混凝剂,消耗的碱度更多。

当原水中碱度很低时,投入混凝剂因消耗水中的碱度而使水的pH值降低,如果水的pH值超出混凝剂最佳混凝pH值范围,将使混凝效果受到显著影响。

当原水碱度低或混凝剂投量较大时,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碱性药剂如石灰等来提高混凝效果。

4.水中浊质颗粒浓度的影响:水中浊质颗粒浓度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浊质颗粒浓度过低时,颗粒间的碰撞几率大大减小,混凝效果变差。

过高则需投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将原水浊度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投加混凝剂进行常规处理。

5.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水中有机物对胶体有保护稳定作用,即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分子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好像形成一层有机涂层一样,将胶体颗粒保护起来,阻碍胶体颗粒之间的碰撞,阻碍混凝剂与胶体颗粒之间的脱稳凝集作用,因此,在有机物存在条件下胶体颗粒比没有有机物时更难脱稳,混凝剂量需增大。

可通过投高锰酸钾、臭氧、氯等为预氧化剂,但需考虑是否产生有毒作用的副产物。

6.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的影响:由于不同种类的混凝剂其水解特性和使用的水质情况不完全相同,因此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优化选用适当的混凝剂种类。

对于无机盐类混凝剂,要求形成能有效压缩双电层或产生强烈电中和作用的形态,对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要求有适量的官能团和聚合结构,较大的分子量。

我处理站使用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助凝剂为PAM。

一般情况下,混凝效果随混凝剂投量增高而提高,但当混凝剂的用量达到一定值后,混凝效果达到顶峰,再增加混凝剂用量则会发生再稳定现象,混凝效果反而下降。

理论上最佳投量是使混凝沉淀后的净水浊度最低,胶体滴定电荷与ζ电位值都趋于0。

但由于考虑成本问题,实际生产中最佳混凝剂投量通常兼顾净化后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并使混凝剂投量最低。

7.混凝剂投加方式的影响:混凝剂投加方式有干投和湿投两种。

由于固体混凝剂与液体混凝剂甚至不同浓度的液体混凝剂之间,其中能压缩双电层或具有电中和能力的混凝剂水解形态不完全一样,因此投加到水中后产生的混凝效果也不一样。

如果除投加混凝剂外还投加其他助凝剂,则各种药剂之间的投加先后顺序对混凝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必须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生产实践确定适宜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顺序。

8.水力条件的影响:投加混凝剂后,混凝过程可分为快速混合与絮凝反应两个阶段,但在实际水处理工艺中,两个阶段是连续不可分割的,在水力条件上也要求具有连续性。

由于混凝剂投加到水中后,其水解形态可能快速发生变化,通常快速混合阶段要使投入的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原水中,这样混凝剂能均匀地在水中水解聚合并使胶体颗粒脱稳凝集,快速混合要求有快速而剧烈的水力或机械搅拌作用,而且短时间内完成。

进入絮凝反映阶段,此时要使已脱稳的胶体颗粒通过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的方式逐渐增大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絮凝体,因此,絮凝反映阶段搅拌强度和水流速度应随絮凝体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避免已聚集的絮凝体被打碎而影响混凝沉淀效果。

同时,由于絮凝反应是一个絮凝体逐渐增长的缓慢过程,如果混凝反应后需要絮凝体增长到足够大的颗粒尺寸通过沉淀去处,需要保证一定的絮凝作用时间,如果混凝反应后是采用气浮或直接过滤工艺,则反应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