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百分数二导学案2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 把握稍冗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同学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2. 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详细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实际用电量占打算用电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学习新课1. 依据数学信息提问题。

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同学依据图中供应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同学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打算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②实际造林是打算造林百分之几③实际造林比打算造林增加百分之几④打算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 让同学先解决前两个问题。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示同学留意:解决这类问题肯定先弄清晰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为同学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冗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学问迁移的预备。

3. 让同学自主解决“实际造林比打算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

让同学自己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让同学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打算增加百分之几”的。

通过商量,让同学明确求实际造林比原打算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打算增加的公顷数与原打算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打算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同学依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②让同学沟通自己的方法,老师作适当的板书。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方法二: 14÷12 ≈1.167=116.7%116.7% - 100% = 16.7%问:还有其他方法吗③让同学总结,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留意什么使同学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刚刚同学们提出的第①、②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知,必需先求出。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百分数(二)2成数》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百分数(二)2成数》人教版 (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百分数(二)2成数》人教版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百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
2.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3.能够正确理解和计算成数的概念;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计算;
•难点:成数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具:百分比计算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并引入成数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百分数与成数的概念和意义;
2.围绕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示范和讲解。

3. 分组练习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完成一些实际运用百分数和成数进行计算的题目。

4. 总结提升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总结归纳的方式,巩固和提升学生对百分数和成数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
1.计算:30%×150;
2.计算:60%是120的多少;
3.用一个数的40%表示160。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章节的习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积极,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但在练习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成数的理解仍有困难,需重点关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百分数和成数的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百分数计算实际问题;–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示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运用课外实际情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百分数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百分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2.新课讲解(20分钟):–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性质;–示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演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与讨论(3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教师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4.拓展应用(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之处。

四、课堂练习1.将13%、0.38和4/5分别转换为百分数。

2.在购买商品时,商家打八折,实际支付了多少钱?3.用百分数表示:已经买入的股票占总额的3/5。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将答案整理到作业本上。

2.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对百分数定义理解得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复习和实践。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2》(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2》(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2》(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2》。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互化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比如一家商店打折,原价是100元,现在打8折,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 例题讲解:然后我给学生讲解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这些互化方法。

3.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方便学生们查看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30% = 3/10,25% = 1/4,75% = 3/4。

2. 1/4 = 25%,3/5 = 60%,7/10 = 7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小组讨论也让它们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对于课后拓展,我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探索百分数、分数和小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财经、科学等,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可以给他们一些更难的练习题,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百分数(二)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百分数(二)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百分数(二)复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百分数的转换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读写方法。

2.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1.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

2. 百分数在复杂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复习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方法。

三、合作探究(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1.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方法。

四、课堂讲解(10分钟)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对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深入讲解。

五、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合作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意义的区别。

教具准备: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百分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创设激疑。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收集的?这说明了什么?师:既然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板书课题)(二)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1.出示表格。

师:3位球员进行投球比赛,你认为谁的水平高?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谁的水平高,只看投球次数或者投中次数可以吗?要看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几。

3.比较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位球员投中次数分别占投球次数的几分之中。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补充:师: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通分)生通分后汇报,师板书:13/20=65/100 ,15/25=60/100, 31/50= 62/100通过进行比较,发现球员A的水平高。

(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的读、写法。

1、用百分数表示,读、写百分数师:请你说65/100 ,60/100, 62/100每个分数具体表示什么意思?生说,师课件显示:65/100表示球员A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五。

60/100表示球员B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

62/100表示球员C投中次数占投球次数的一百分之六十二。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一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百分数(二)第4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百分数(二)第4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百分数(二)第4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百分数(二)第4课时。

这一章节主要讲解百分数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如何利用百分数进行折扣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会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百分数进行折扣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百分数进行折扣计算。

2. 重点: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商场打折为例,让学生观察折扣标价,引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

2. 讲解新课:介绍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通过例题讲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商品打折、成绩分析等。

4.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运用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讲解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1. 黑板百分数(二)第4课时2. 板书内容:a. 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b.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c. 百分数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步骤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一款原价为800元的商品打8折,请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 答案:打折后的价格是64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百分数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对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如食品包装、广告宣传等,了解百分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百分数表示法;
2.掌握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百分数;
3.知道利用百分数表示的分数间的关系;
4.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百分数的向分数的转化;
2.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熟悉教案内容,准备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通过举例题引导学生回顾并掌握“百分数”的概念。

2. 讲解
•讲解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并通过举例讲解求解步骤。

3. 练习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转化规则的理解。

4. 拓展
•利用实际例题,拓展学生对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1. 复习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 讲解
•讲解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并通过实例演练。

3. 练习
•给学生讲解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理解。

第三课时
1. 复习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2. 讲解
•讲解分数和百分数的互相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
•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转化技巧。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地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百分数,并掌握了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方法。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一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一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二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二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二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三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三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导学案
六年级十二册第一单元第二信息窗主备人: 杜秀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