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黑木耳详解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黑木耳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
为了保证黑木耳的优质和产量,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关于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的中文1000字详细介绍。
一、选种与培育基质的选择1. 选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黑木耳菌种,保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2. 培育基质的选择:黑木耳的培育基质主要是木材或秸秆等物质。
选择质地结实、富含养分的木材或秸秆,并将其进行破碎和消毒处理,以保证基质的适宜性。
二、菌种的接种与发酵1. 接种:将选种好的黑木耳菌种均匀地撒在培育基质上,并进行覆土处理。
2. 发酵:将接种好的菌种所在的基质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进发酵和菌丝的生长。
三、温度和湿度的控制1. 温度:对黑木耳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菌丝生长期,保持温度在15-25摄氏度;在菌盖生长期,加大温度到20-25摄氏度。
记住在高温下生长会减缓黑木耳的生长速度。
2. 湿度: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在菌丝生长期,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在菌盖生长期,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
四、光照的管理黑木耳不需要过多的光照,所以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应该选择遮光网覆盖在菌床的上方,以防止阳光直射。
五、通风和氧气供应通风有助于菌丝的生长和新陈代谢产物的排出。
保持菌床周围的空气流通,可以使用风扇或通风设备。
此外还要注意及时补给新鲜的氧气。
六、病虫害防治1. 病害:黑木耳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紫斑病等。
可以使用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2. 虫害:黑木耳常见的虫害有蛾蛾、蚂蚁等。
可以使用适宜的虫害防治剂进行灭虫处理。
七、收获和贮存1. 收获时机:黑木耳的收获时机是在菌盖完全展开之前,以保证黑木耳的口感和质量。
2. 贮存:黑木耳可以进行干燥处理,将其干燥至适宜的含水量后,存放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
总结以上,黑木耳的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包括选种与培育基质的选择、菌种的接种与发酵、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光照的管理、通风和氧气供应、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和贮存。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菌类。
黑木耳栽培技术的要点与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黑木耳品种。
市场上常见的黑木耳品种有雪耳、水耳等。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市场热销的品种进行栽培。
2. 基质配制:黑木耳适宜在树木枝干或稻草等基质上生长。
将基质进行烘干、消毒等处理,去除杂质和病原菌,提高基质的适宜性。
常用的基质配制比例为黑木耳菌种:基质=1:5。
3. 菌种培养:选用优质菌种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细菌和病原菌的侵染。
培养时间通常为10-15天,达到菌丝覆盖整个基质的状态。
4. 播种与管理: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基质上,然后进行覆土。
覆土厚度通常为2-3厘米。
在播种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透气,防止基质干燥和病菌侵染。
根据菌床湿度情况,适时进行喷水保持湿润。
5. 光照控制:黑木耳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但过多的光照会导致黑木耳色泽变浅。
在培养室内使用遮光网或半透明材料进行遮光处理,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
6. 温湿度控制:黑木耳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24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90%。
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可以通过通风、加湿、加热等措施进行调节。
7. 病虫害防治: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例如黑斑病、炭疽病等。
要定期检查菌床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8. 菌床管理:黑木耳菌床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摘花、松土、保湿等。
菌床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要进行摘花,促进黑木耳菌体的发育。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松土,保持基质的透气性和良好的水分保持。
根据菌床湿度情况,适时进行喷水保持湿润。
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优质菌种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黑木耳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研发出了许多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黑木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帮助种植者提高收益和生产效益。
一、嫁接栽培技术嫁接技术是目前黑木耳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低产或者野生的黑木耳菌种与高产的栽培菌种进行嫁接,可以有效地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嫁接时要选用适宜的嫁接接种时间和接种条件,确保接种成功率。
此外,注意保持栽培环境的湿度和适宜温度,以促进黑木耳的快速生长和发育。
二、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黑木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可以提供黑木耳所需的养分,并且对其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常,黑木耳的培养基以玉米粉、大豆粉、蔗糖等为基础,再经过一系列的配方调整和处理,可使其更加适合黑木耳的生长需求。
要注意保持培养基的湿度和适宜的PH值,确保培养基对黑木耳的营养供给和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精细管理技术在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精细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黑木耳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管理。
首先要确保栽培环境的卫生,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其次,要定期检查并调整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以保持黑木耳的优良生长状态。
还要注意及时除去病虫害和病死的黑木耳,以免对整个栽培环境造成污染。
四、科学的采收和贮藏黑木耳的采收和贮藏对保证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黑木耳的生长期为30-40天左右,当其菌盖展开,颜色鲜艳,发丝状菌褶丰满时即可采摘。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黑木耳的菌盖,以免影响品质。
采摘后,黑木耳要放置在清洁、通风的地方,不要受到阳光直射,并且要适时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贮藏期限和保持黑木耳的口感和外观。
综上所述,黑木耳的高效栽培技术是种植者提高收益和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
黑木耳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黑木耳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黑木耳,又称木耳、光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
今天主要介绍一下黑木耳生产过程中,下地排场前的接种养菌阶段和排场后的管理采收阶段。
一、下地排场前的接种养菌阶段黑木耳的接种养菌阶段包括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及后熟管理等,该阶段工作对技术、设备的要求和规格很高,存在一定的风险,且投入也很大,不建议种植户自己进行操作,可从正规的、信誉好的公司购买菌棒,降低投资风险。
1.培养基的配制黑木耳属于木腐菌,选用柞、杨、柳等阔叶木屑作为主料,选择麦麸、米糠、玉米粉等绿色食品的副产品作为辅料,选用石膏或碳酸钙来补充钙离子。
培养基的碳氮比的适宜范围为C:N=30~40:1。
生产中主要采用两种配方:(1)木屑79%,麦麸(或米糠)19%,石膏1%,生石灰1%;(2)木屑50%,玉米芯28%,麦麸(或米糠)20%,石膏1%,生石灰1%。
按照比例将干料按比例混匀后,用水调至含水量达55%~60%,生产中手捏培养基能成团,抛之破碎,且指缝间留有水印为适宜含水量。
2.装袋灭菌黑木耳的菌棒分为短棒和长棒两种规格,短棒要选用18cm×33cm专用袋,装料高18cm~20cm,料重1.3kg±0.1kg;长棒菌袋规格选用15cm×55cm折角专用袋,装料高42cm~45cm,料重2kg±0.2kg,采用常压灭菌16小时以上。
3.冷却接种灭菌结束后,要趁热出锅,待菌棒料温冷却至28℃左右进行接种。
接种要保证在无菌下操作,所有工具都要经过灭菌处理,减少污染,提高接种成功率。
短棒接种要保证在百级空气净化车间下操作,接种时拔出封口棒,接入黑木耳菌种,再用海绵块封口。
长棒接种在菌袋的一条直线上均匀打4个接种孔,将菌种塞进孔内,再进行套袋、木塞或者贴条方式封口,在菌丝满袋时,脱下外层袋。
4.养菌在养菌阶段,要确保菌棒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条件下培养。
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技术黑木耳(学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近年来,黑木耳栽培技术逐渐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包括材料准备、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等方面。
1. 材料准备1.1 隔离试管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需要使用隔离试管,用于分离和培养菌株。
隔离试管应选用无菌、透明、耐高温的试管,可以在实验室或者菌种供应商处购买。
1.2 培养基黑木耳的培养基是支持其生长的基础物质。
一般情况下,黑木耳的培养基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由木屑、麸皮、玉米秸秆等材料制成,可以提供黑木耳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液体培养基:由葡萄糖、蛋白胨等溶解在水中制成,适合黑木耳的菌丝生长和繁殖。
2. 种植过程2.1 菌种接种首先需要准备好菌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或者通过厂家提供的菌种进行培养。
接种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1.将隔离试管放入无菌工作台中,用消毒酒精灯将试管口消毒。
2.打开试管盖,用火柴或酒精灯将火针烧红,用火针沾取菌种,然后将火针插入培养基中。
3.快速将试管盖盖好,并用火柴或酒精灯将试管口消毒。
2.2 培养基生长接种完菌种后,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培养箱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繁殖。
一般情况下,黑木耳的最适温度为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0-80%。
2.3 菌丝移植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将其移植到培养袋或培养桶中。
移植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1.准备好培养袋或培养桶,并将其消毒。
2.将培养基中的菌丝剪下,均匀地撒在培养袋或培养桶内。
3.将培养袋或培养桶盖好,并将其放入保温室中。
2.4 培养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黑木耳的菌丝会快速覆盖整个培养袋或培养桶,并形成一片薄而均匀的菌丝层。
此时,即可进入下一步的养护阶段。
3. 养护要点3.1 温度控制黑木耳的生长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环境。
在养护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稳定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黑木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黑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称云耳、银耳等,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选址与场地准备1. 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场地是黑木耳栽培的首要条件。
2. 场地避免低洼地、湿地和阴暗处,以免积水。
3. 地面要平整,避免有突出的石块和根系。
4. 清除场地上的杂草与秸秆。
二、基质制备与配制1. 黑木耳适合生长的基质主要有木屑和麸皮。
必须进行基质的消毒处理,以杀死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2. 选择背负菌丝的木屑进行栽培,麸皮与木屑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菌种繁育与接种1. 菌种繁育要选用健康的母菌盘进行接种,保证菌盘上无杂菌和霉菌。
2. 温度和湿度是接种繁育的关键因素,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3. 接种时要将司气袋留在菌盘上,以维持适宜的湿度。
四、管理措施与技术要点1. 温度管理:黑木耳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若温度过高会导致菌丝老化死亡。
2. 湿度管理:要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保持菌床湿润但不过湿。
可通过定时喷水或覆盖湿布的方式进行调节。
3. 通风管理:黑木耳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4. 光照管理:黑木耳对光照要求较低,但需要一定的光照刺激才能形成完整的菌体和黑色孔隙。
5. 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并及时清除病虫害,如菌核菌、霉菌等。
五、收获与采摘1. 黑木耳采摘时需摘取整个菌体,不留根部。
2. 切勿使用手撕的方式采摘,以免造成伤害和菌体污染。
3. 收获后应迅速处理,去除残渣和沙土,并用清水清洗干净。
六、设备与器材消毒1.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使用锅具、容器等工具,要保证其消毒干净。
2. 接触菌种的器械也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杂菌的侵入。
七、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菌床的温度、湿度和生长状态,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也是一种优质的食品和药材。
黑木耳生长快,生长期短,产量高,质量好。
因此,黑木耳也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菌种之一。
为了使黑木耳品质更为优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掌握黑木耳的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本文主要介绍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一、基础意识1、环境要求:黑木耳适合在20-33℃,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下生长。
2、物种选择:选用适宜的菌种进行栽培。
3、基质选择:选用合适的基质进行栽培,一般采用稻草、木屑等作为培养基质。
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传染,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经济防治措施。
5、科学管理: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严格把握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因素,确保稳定、优良的生长状态。
二、种子处理1、菌种选用:应选用具有强生长力和快繁殖力的种子,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种子培养条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保持通风干燥,保证种子生长的质量和数量。
3、种子接种:选用菌种后,应将菌种悬浮液加入培养基质中,将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基质上,覆盖适量的培养基质,尽量保持表面湿润。
三、基质制备2、基质处理:将处理后的稻草进行切碎、水泡、背气等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细菌,增加基质质量。
3、基质配方:将准备好的基质进行混合搅拌,加入适量的水分调配成适合生长的基质,并严格控制基质的水分含量。
四、种植管理1、接种操作:在基质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质表面,稍加覆土,覆盖保鲜膜,保持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2、光照管理:黑木耳适合在光照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光照充足可以提高黑木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通风管理:黑木耳生长过程中,通风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通风可以防止病菌和虫害的传播,也可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氧气含量。
4、喷水管理:黑木耳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采取喷水的方式进行保湿,不过要注意水量的掌握,以免过量喷水导致基质过湿。
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之木耳的栽培技术篇

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之木耳的栽培技术篇————————————————————————————————作者:————————————————————————————————日期: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之木耳的栽培技术篇(一)生物学特性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
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
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
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强度。
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
(二)栽培技术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等多种,现主要介绍段木栽培。
①制种: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②耳木准备: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耳木,常用的耳木种类有完斗科和桦木材的树种,选胸高处直径10~12cm的耳树,砍伐后截成1~1.2m长段,截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风向阳处架晒。
③接种: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
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
枝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
④定植管理: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
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应及时散堆排场。
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耳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
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两根有杈的木桩,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横放一根横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手册(黑木耳)共青团敦化市委吉林省海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敦化市食用菌技艺青年创业创富培训基地2014年企业基本情况吉林省海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扩建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实验、检测、储存300平方米;培养室600多平方米;加工车间7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8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260平方米。
原有海澜销售中心、营业、储存、加工500多平方米。
现有员工19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5人;主要从事食药用菌选育、生产、栽培、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具有菌种保藏、研究、质量检测、基地实验等研发和生产推广的综合能力。
生产的海澜系列菌种高产、优质、抗杂、不退化、稳定性好。
黑木耳菌种东北三省市场占有率在5%以上,产品供不应求。
公司是国家黑木耳菌种安全生产及利用示范基地、延边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理事单位、吉林省百佳诚信企业;“海澜”商标已获得“延边知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
公司成立以来,全体员工以多种形式为汶川、玉树、7.28洪灾累计支援款物近10万元。
2011年开通:400-8727-999免费电话,公司为菌种用户定期做全程技术指导;为近3万人无偿技术指导。
黑木耳栽培技术要点(一)概述黑木耳也称木耳、光木耳、云耳。
分类上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
此属中约有十多种,如黑木耳。
毛木耳、皱木耳、毡盖木耳、角质木耳、盾形木耳等。
这几种木耳唯有光木耳质地肥嫩,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
黑木耳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被劳动人民所认识和利用,远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了记载,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着用木耳加工木耳菹的方法。
唐朝苏恭等人着的《唐本草注》中也记载着当时生产木耳所用的树种和方法。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着:"木耳生于朽木之上。
……[气味]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段觳治痔……崩中漏下,血痢下血"。
可见我国古代除将木耳列为佳肴外,并对黑木耳的药用也有了相当的研究。
经现代科学化验分析,每100克鲜黑木耳中,含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灰分5.8克(在灰分中,包括钙质375毫克,磷质201毫克,铁质180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甲种维生素原(胡萝卜素)0.031毫克,乙种维生素0.7 毫克(其中B10.15毫克,B20.55毫克),丙种维生素217毫克,丁种维生素原(安角固醇)及肝糖等。
因此,黑木耳的营养比较丰富,滋味鲜美。
黑木耳的药物作用:适于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产后虚弱及手足抽筋麻木等症,同时,由于黑木耳是胶质菌类,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于人类的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清滑作用。
可以清除肠胃中积败食物和难消化的含纤维性食物,同时黑木耳中的有效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起清肺和润肺作用,因而它也是轻纺工人和矿山工人的保健食品之一。
近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黑木耳可以降低人体血液的平常凝块,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我国黑木耳无论是产量或质量均居世界之首,是我国的拳头出口商品,远销海内外,在东南亚各国享有很高声誉,近多年来,已进入欧美市场,换汇价值较高。
(二)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黑木耳是一种胶质菌,属于真菌门,它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具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生长在朽木或其他基质里面,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
子实体侧生在木材或培养料的表面,是它的繁殖器官,也是人们的食用部分。
子实体初生时像一小环,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舒展成波浪状的个体,腹下凹而光滑,有脉织,背面凸起,边缘稍上卷,整个外形颇似人耳,故此得名。
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扭结成子实体。
子实体新鲜时,是胶质状,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
干燥后收缩成角质,腹面平滑漆黑色,硬而疏,背面暗淡色,有短绒毛,吸水后仍可恢复原状。
子实体在成熟期产生担孢子(种子)。
担孢子无色透明,腊肠形或肾状,光滑,在耳片的腹面,成熟干燥后,通过气流到处传播,繁殖它的后代。
黑木耳是一种腐生真菌,它没有叶绿素,自己不会制造食物,它要依靠其他生物体里的有机物质作为它的养料。
同时它营腐生生活,一定要在死了的生物体上才能生长发育。
它的菌丝对生物体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能使生物体最后粉碎。
黑木耳的担孢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萌发成菌丝,或形成分生孢子,由分生孢萌发再生成菌丝。
由于菌丝不断地生长,逐渐又产生分枝,并且在分枝中生成横隔,发育成每横隔内只有一个核的管状绒毛菌丝,即单核菌丝。
这种由单孢子萌发生成的菌丝,有正负不同性别的区分,把这种菌丝称为为初生菌丝或一次菌丝。
再通过两个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顶端细胞接触相互融合后,形成一个双核细胞,双核细胞通过锁状联合发育成以核菌丝。
此时,菌丝不断的生长发育,并且生出大量的分枝向生物的深部蔓延,吸收大量的营养和水分,为进一步发育成子实体做好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就在生物体表面产生子实体原基。
(三)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外界条件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
这里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水分和光照。
1.营养: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
黑木耳的菌丝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本身不断分泌出多种酵素(酶),因而对木柴或培养料有很强的分解能力,菌丝蔓延到哪里,它就分解到哪里,通过分解来摄取所需养分,供给子实体的需要。
我们选用木柴栽培木耳,特别是选用向阳山坡的青岗树栽培木耳,可以不考虑养分问题,因为树木中的养分一般都较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木耳生长的需要。
如果选用锯末或其他代用料栽培时,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营养分一次添加和二次补充,简称"先添后补"。
2.温度: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它的菌丝体在15℃~36℃之间均能生长发育,但以22℃~32℃之间为最适宜。
在14℃以下和38℃以上受到抑制,但在木柴中的黑木耳菌丝对于短期的高温和低温都有相当大的抵抗力。
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2℃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但以22℃~28℃之间生立的木耳片大、肉厚、质量好。
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
15℃~22℃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期缓慢,影响产量。
培养菌丝需要温度高,子实体生长需要温度低一点,简称"先高后低"。
3.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两者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在同样的适宜温度下,菌丝体在低湿情况下发展定植较快,子实体在高湿情况下发展迅速。
因此在点种时,要求耳棒的含水量为60%~70%,代用料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这样有利于菌丝的发展定植。
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虽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要干湿结合,还要根据温度高低情况,适当给以喷雾,温度适宜时,栽培场空气的相对湿度可达到85%~95%,这样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
温度较低时,不能过多的给于水分,否则会造成烂耳。
培养菌丝阶段要干燥;子实体生长要湿润。
即"先干后湿"。
4.光照:黑木耳系营腐生生活,光照对菌丝体本来没有多大关系,在光线微弱的阴暗环境中菌丝和子实体都能生长。
但是,光线对黑木耳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耳芽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
根据经验耳场有一定的直射光时,所长出的木耳既厚硕又黝黑,而明暗无直射光的耳场,长出的木耳、肉薄、色淡、缺乏弹性,有不健壮之感。
黑木耳虽然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但必须给以适当的湿度,不然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产,影响产量。
因此,在生产管理中,最好给耳场创造一种"花花阳光",促使子实体的迅速发育成长。
在黑暗的情况下,菌丝可以形成子实体原基,但不开张。
当有一定的散射光时,才开张,形成子实体。
即"先暗后明"。
5.氧气: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吸氧呼碳(二氧化碳)活动。
因此要经常保护耳场(室内)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
防止郁闷环境,避免烂耳和杂菌的蔓延。
菌丝生长,需氧少,子实体生长需大量氧气,即"先弱后强"。
6.酸碱度(PH值):黑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以PH值5.5-6.5为最好。
用耳棒栽培木耳一般很少考虑这一因素,因为耳棒经过架晒发酵,它本身已经形成了微酸性环境。
但在菌种分离和菌种培养及代料栽培中,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把培养基(料)的出值调整到适宜程度。
代料栽培时,先调到适宜范围偏碱一方,通过自然发酵,即达最适宜程度。
总之要求"先碱后酸"。
(四)黑木耳菌种生产在食用菌种的培养上;我们把从黑木耳身上和从耳棒中分离出来的菌丝称"母种",把母种扩大到锯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产生的菌丝称“原种",再把原种经过繁殖培养成栽培种用于生产。
生产种(栽培种)培养基,用于点种木耳。
配方甲:枝条(青岗树枝条)70斤锯末18斤麸皮10斤配制方法:除枝条种先将枝条用70%的糖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木屑麸皮,倒在一块搅匀,再把余下的30%蔗糖和石膏用水化开洒在上面,一面加水一面搅拌外,余下生产方法与生产母种相同。
(五)黑木耳栽培1.耳棒栽培(1)选树:适合黑木耳生长发育的树种很多。
但要因地制宜,选用当地资源丰富,又容易长木耳的树种,除含有松脂、精油、醇、醚等树种和经济林木外,其他树种都可栽培木耳。
目前通用的树种有栓皮栎、麻栎、槲树、棘皮桦、米槠、枫杨、枫香、榆树、刺槐、柳树、揪树、法桐、黄连木等。
但以栓皮栎、麻栎为最好。
(2)砍树:历史习惯是"进九"砍树,一般来讲,从树叶枯黄到新叶萌发前都可进行砍伐,因为这个时期正是树木"休眠"期,树杆内的养分正处于蓄积不流动状态,水分较少,养分最丰富而集中,这就叫砍"收浆树"。
同时,这个期间砍的树,树皮和木质部结合紧密,砍伐后树皮不易脱,利于黑木耳的生长发育。
砍伐的树龄,生于阳坡的7~8年,生于阴坡或土质较差的8~10年,树杆的粗细以10厘米上下为最好,长为1 米。
一架50根。
砍伐的方法,要求茬留低,与地面高出10~15厘米;从树杆的两面下斧,茬留成"鸦雀口",这样对于老树蔸发技更新有利,既不会积水烂芽,也不会多芽竞发,影响树蔸更新。
砍时主张抽茬,不主张扫茬,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幼树;又利于水土保持。
(3)剔枝:树砍倒后,不要立即剔枝,留住枝叶可以加速树木水分的蒸发,促使树杆很快干燥,使其细胞组织死亡,同时有利于树梢上的养分集中于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