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表面化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胶体与表面2

物理化学胶体与表面2

物理化学胶体与表⾯2物理化学胶体与表⾯2试卷⼀、选择题( 共21题40分)1. 某⽓体A2在表⾯均匀的催化剂上发⽣解离反应, 其机理为:A2(g) +2K 2 A K ─→C +D +2 K第⼀步是快平衡, 第⼆步是速控步, 则该反应的速率⽅程式为:( ) (A) r=k pA2(B) r=(k2aA2pA2)/(1+aA2pA2)(C) r=(k2aA21/2pA21/2)/(1+aA21/2pA21/2)(D) r=kaA21/2pA21/22. 将橡胶电镀到⾦属制品上,应⽤的原理是:( )(A) 电解(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3.同⼀固体, ⼤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熔点哪个⾼? ( )(A) ⼤块的⾼(B) 粉状的⾼(C) ⼀样⾼(D) ⽆法⽐较4. 2 分(7467)7467⽤三氯化铝AlCl3⽔解制备的氢氧化铝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最强? ( )哪种物质聚沉能⼒最弱?( )(A) Na2SO4(B) MgCl2(C) La(NO3)3(D) K4[Fe(CN)6]5. 2 分(6765)676525℃时,⼀稀的肥皂液的表⾯张⼒为0.0232 N·m-1,⼀个长短半轴分别为0.8 cm和0.3 cm的肥皂泡的附加压⼒为:()(A)5.8 Pa (B) 15.5 Pa(C) 18.4 Pa (D) 36.7 Pa6. 2 分(7482)7482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后⼀定发⽣聚沉(B)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C) 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17. ⽤同⼀滴管分别滴下1 cm3 NaOH ⽔溶液、⽔、⼄醇⽔溶液, 各⾃的滴数为:( )(A) ⽔15 滴, NaOH ⽔溶液18 滴, ⼄醇⽔溶液25 滴(B) ⽔18 滴, NaOH ⽔溶液25 滴, ⼄醇⽔溶液15 滴(C) ⽔18 滴, NaOH ⽔溶液15 滴, ⼄醇⽔溶液25 滴(D) 三者的滴数皆为18 滴8. 某多分散体系,测得渗透压为∏, 其任意组分的渗透压为∏i , ∏与∏i之间关系为:( ) ∑∏i(A) ∏=i∑i(B) ∏i=∏ i /i(C) ∏=∏i(D) ∏=∏1·∏2…∏i9. 在催化剂表⾯上进⾏的双分⼦⽓相反应, 已知表⾯反应为控制步骤, 且测得反应速率r与反应物⽓相压⼒之间有下⾯如图关系, 则反应可能的历程为:( )(A) L-H 历程(B) R 历程(C) A,B 分⼦直接反应(D) A, B 皆可能10. 2 分(7456)7456As2S3负溶胶,若⽤AlCl3使其聚沉,所需AlCl3的最⼩浓度约为0.093 mol·m-3,若改⽤Al2(SO4)3聚沉,所需最⼩浓度约为:( )(A) 0.188 mol·m-3(B) 0.094 mol·m-3(C) 0.047 mol·m-3(D) 0.00013 mol·m-311. 2 分(6755)6755⽓相中的⼤⼩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的变化是:( )(A) ⼤泡变⼤, ⼩泡变⼩(B) ⼤泡变⼩, ⼩泡变⼤(C) ⼤泡、⼩泡均不变(D) 两泡将分离开12. 2 分(7302)73022为直接获得个别的胶体粒⼦的⼤⼩和形状,必须借助于:( )(A) 普通显微镜(B) 丁铎尔效应(C) 电⼦显微镜(D) 超显微镜13. 两液体A和B表⾯张⼒γA=3γB,密度ρA=3ρB,⼀⽑细管插⼊A中液⾯上升2.0 cm,若将其插⼊B中液⾯上升的⾼度为:(A) 2.0 cm (B) 4.0 cm (C) 6.0 cm (D) 8.0 cm14. 下列四种电解质KCl,Na2SO4,MgSO4,K3[Fe(CN)6] ,对Fe2O3溶胶的聚沉能⼒⼤⼩次序为:( )(A) KCl >Na2SO4 >MgSO4 >K3[Fe(CN)6](B) K3[Fe(CN)6] >MgSO4 >Na2SO4 >KCl(C) K3[Fe(CN)6] >Na2SO4 >MgSO4>KCl(D) Na2SO4 >K3[Fe(CN)6] >KCl >MgSO415.假定胶粒为球形,其半径为r,则瑞利(Rayleigh)公式适⽤的范围是:(A) r=47 nm (B)r>47 nm (C)r<47 nm(D)r≤47 nm16. 溶胶与⼤分⼦溶液的相同点是:( )(A) 是热⼒学稳定体系(B) 是热⼒学不稳定体系(C) 是动⼒学稳定体系(D) 是动⼒学不稳定体系17. 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表明: ( )(A) 胶粒带正电(B) 胶粒带负电(C) 电动电位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D) Stern ⾯处电位相对溶液本体为正18. 质均摩尔质量M w和数均摩尔质量M n的关系⼀般为:( )(A)M w=M n(B)M w>M n(C)M w<M n(D)M w≠M n19. 对超离⼼沉降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它所处位置离转轴距离有关(B)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时间有关(C) 在测某物的摩尔质量时,超离⼼沉降平衡法的转动速度⽐超离⼼沉降速度法低(D) 沉降平衡法测得的摩尔质量,随处理⽅法不同⽽不同,可得M n、M w、M z20. 同外压恒温下,微⼩液滴的蒸⽓压⽐平⾯液体的蒸⽓压:( )(A) ⼤(B) ⼀样(C) ⼩(D) 不定21. 下列物系中为⾮胶体的是:( )(A) 灭⽕泡沫(B) 珍珠(C) 雾(D) 空⽓34 ⼆、填空题 ( 共 5题 10分 )22. 液态汞的表⾯张⼒γ = 0.4636 N ·m -1 + 8.32×10-3 N ·m -1·K -1·T - 3.13×10-7 N ·m -1·K -2·T 2 在 400 K 时,汞的(?U /?A )T , V = 。

表面及胶体试题库

表面及胶体试题库

一、填空题表面物理化学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Δp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及曲率半径的关系为Δp=_2γ/R_______。

2.通常以接触角θ值的大小来衡量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若θ小于90°,称为____部分湿润_。

3.为了提高农药杀虫效果,应选择润湿角(>90°, <90°) ____ <90°_____的溶剂。

4.配置农药时,为了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通常配成乳状液,越分散越好。

根据学到的表面化学知识,该乳状液在作物表面上的润湿角应为___<90°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将一滴汞滴在水和苯的界面上,达平衡时其润湿角与相关表面张力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室温时,水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中,将上升到高度h。

如将毛细管折断至h/2处,水将沿壁升至__管端_____ 处,此时管中水面的曲率半径将变大_________ 。

7.半径为R的球形肥皂泡内的附加压力是_△p=4γ/R________。

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____大_____,液体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压越__小___。

8.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__大于___90°。

9.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随表面曲率半径不同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若以p平、p凹、p凸分别表示平面、凹面、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p凸〉p平〉p凹______。

10.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液体的表面张力___降低______,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浓度一定____大于_____它在体相的浓度。

11.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内径成_反比________关系,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_____正比____关系。

研究生胶体与表面化学题

研究生胶体与表面化学题

研究生胶体与表面化学题1、下列物系中哪一种为非胶体?①牛奶②烟雾③人造红宝石④空气2、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①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的物系②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为不稳定的物系③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物系④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物系3、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下列哪点不在其中?①分散性②聚结不稳定性③多相性④动力稳定性4、丁铎尔(Tyndall)现象是光射到粒子上发生下列哪种现象的结果?①散射②反射③透射④折射5、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①电渗②电泳③流动电势④沉降6、下列各性质中哪个不属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①布朗运动②扩散③电泳④沉降平衡7、对于AgI的水溶胶,当以KI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可以写成[(AgI)m n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8、在AS2S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①LiC1 ②NaC1③CaCI2 ④A1C139、在Al2O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得最快的是①KC1 ②KNO3③K3[Fe(CN)6] ④K2C2O410、在一定量的AgI溶胶中加入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最少者为①La(NO3)3 ②Mg(NO3)2③NaNO3 ④KNO311、下列各点哪一点不属于电动现象?①电导②电泳③电渗④沉降电位12、对于电动电位即ξ电位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①ξ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位②ξ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ϕ③ξ电位的值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④当双电层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相合时,ξ电位为零。

13、为测定大分子溶液中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下列各方法中哪一种是不宜采用的?①渗透压法②光散射法③冰点降低法④粘度法14、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①具备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②充分具备胶体的分散性及不均匀性③充分具备胶体的分散性及聚结不稳定性④充分具备胶体的不均匀性及聚结不稳定性15、大分子溶液与溶胶在性质上的最根本区别是①前者粘度大,后者粘度小②前者是热力学稳定物系,后者是热力学不稳定物系③前者是均相的而后者是不均匀的多相物系④前者对电解质稳定性大后者加入微量电解质即能引起聚沉16、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多量的电解质,使大分子溶液发生聚沉的现象被称为盐析。

表面与胶体练习题1

表面与胶体练习题1

表面化学判断正误1. 两相之间的界面可以看成一个没有厚度的几何平面。

( )2.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实质相同,其数值和量纲也一样,但实际使用的单位不同,其物理意义也不同。

( )3. 温度升高时,通常总是使表面张力下降。

( )4.造成弯曲液面的原因是周界线上的表面张力不为零。

( )5.附加压力的方向和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 )6.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平液面的蒸汽压,且液滴越小,蒸汽压越大。

( )7.把大小不等的液滴封在一个玻璃罩内,隔相当长时间后,两液滴将变得一样大。

( )8.当把大小不同的两个肥皂泡连通时大泡会变小,小泡会变大。

( )9.对指定的液体来说,弯曲表面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成反比,其方向总是指向曲面的球心。

( )10.由开尔文公式知,()()()r r r p p p >>凸液面平液面凹液面,曲率越小相差越大。

( )11.玻璃毛细管插入液体中,液体一定沿毛细管上升。

( )12.肥皂泡的附加压力为2rγ。

( ) 13.固体颗粒半径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也越低。

14.将泉水或井水小心注入干燥的杯子,泉水会高出杯面,这是因为泉水和井水中含有很多非表面活性物质无机盐离子,导致表面张力增大。

( )15.胶束溶液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 )16.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大,其亲油性越大。

( )17.凡能铺展者,必能浸湿,更能粘湿。

( )18.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固-液间的接触角θ<90。

( )19.当蒸汽的压力小于平面液体蒸汽压而大于毛细管中凹面液体的蒸汽压时,该蒸汽就会在毛细管内凝聚成液体,产生毛细凝聚现象。

( )20. 表面过剩物质的量B Γ一定大于零。

( )答案1.(×) 2.(√) 3.(√)4.(√)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选择题1.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γ表示,它们( )(a)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b)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c)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 (d)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 )无关(a)温度 (b)液体密度(c)重力加速度(d)大气压力3.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为凹球面 (b)汞为凸球面 (c)内水面高于水平面 (d)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4.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当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钠,这时毛细管中液面高度为( ) (a)等于h (b)大于h (c)小于h (d)无法确定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b)凸液面曲率半径为正,凹液面曲率半径为负(c)弯曲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6.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h ,其中一根在h/2处使其弯曲向下,试问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 (b )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7.在298K 时,已知A 液面的表面张力是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B 液的2倍:如果A 、B 液分别用相同的毛细管产生大小相同的气泡时,A 液的最大气泡压力差等于B 液的()(a )1/2倍 (b )1倍 (c )2倍 (d )4倍8.将装有润湿性液体的毛细管水平放置,在其右端加热,则管内液体将(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9.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在运动中,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如何( )(a )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半径趋于相等 (b )大水滴变大,小水滴缩小(c )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 (d )不会产生变化10.一个U 形管的两壁直径不同,一端为1×10-3m ,另一端为3×10-3m ,水的表面张力为·m -1。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

胶体及表面化学复习题

胶体与外表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0℃和70℃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C 〕。

(A) 一样;(B) 无法确定;(C) 20℃水中高于70℃水中;(D) 70℃水中高于20℃水中。

2.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D 〕。

(A) 比外表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外表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 外表*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外表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外表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外表紧缩力;(C) 比外表自由能与外表*力量纲一样,单位不同;(D) 比外表自由能单位为J·m2,外表*力单位为 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3. 20℃时水~空气的界面*力为7.27 × 10-2N·m-1,当在20℃和100kPa下可逆地增加水的外表积4cm2,则系统的ΔG为〔 A 〕。

(A) 2.91 × 10-5 J ;(B) 2.91 × 10-1 J ;(C) -2.91 × 10-5 J ;(D) -2.91 × 10-1 J 。

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 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5.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参加少量的NaCl,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B 〕。

(A) 等于h;(B) 大于h;(C) 小于h;(D) 无法确定。

6. 关于溶液外表吸附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 〕。

(A) 溶液外表发生吸附后外表自由能增加;(B) 溶液的外表*力一定小于溶剂的外表*力;(C) 定温下,外表*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D) 饱和溶液的外表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7.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C 〕。

胶体与表面化学试卷

胶体与表面化学试卷

胶体与表面化学考试题型一,选择题(15Χ2‘,共30分)二,判断题(15Χ1‘,共15分)三, 简答题(共6道题目,共30分)四, 计算题(共5道题目,共25分)例题------选择题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A 固体B 气体C 液体D 气体或固体2.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A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C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B 观察丁铎尔效应 D 观察ζ电位3.固体物质与极性介质(如水溶液)接触后,在相之间出现双电层,所产生的电势是指A 滑动液与本体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势差B 固体表面与本体溶液间的电势差 D 小于热力学电位φ4.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A 沉降平衡B 布朗运动C 沉降电势D 电导5.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A 一定使溶胶更稳定 C 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B 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 D 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6. 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7.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8.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C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B 溶解已达到饱和 D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A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C HLB值大,易形成O/W型B HLB值小,易形成O/W型 D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10. 将分散系统按离子大小分类时,胶体离子的大小范围是:A 直径大于10-9m;B 直径介于10-7~10-5m;C 直径介于10-9~10-7m;D 直径小于10-5m。

物理化学表面及胶体习题

物理化学表面及胶体习题

界面与胶体化学习题课(一)界面与胶体化学主要公式1. 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 (:G)TPn B(单位N/mJ/m2):A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Young-Laplace)R = ~^ = gh(R为曲率半径,为弯曲表面两边的物质密度差)(肥皂泡Ps =—)R毛细管中h —— = 2 8® , (R毛细管半径,7接触角)R仏P g R込P g3. 弯曲表面下的蒸气压(Kelvin)RT ln - = -_ (—1)(小液滴,大液滴,土壤中的R P R2 R1毛细管吸附水,不同粒度物质的溶解度)4. 吸附等温式Langmuir, BET等(注意使用条件):a d?5. 吉布斯表面吸附等温式:-—(讨论正、负吸附)RT da6. 接触角:0<x90°固体被液体润湿;日>90°固体不为液体润湿。

7. 胶体中沉降平衡时粒子随高度分布公式:RTl门严八牛r3('粒子一'介质)g N°(X2 —X i)N138 Rayleigh散射公式: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例。

胶团构造:(AgI)[(Agl)m • n「,(n-x)K+]x-• xK +胶核,胶粒,胶团,双电层,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

(二)习题1.293K时,把半径为1.0mm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m的小液滴,试计算(已知293K时水的表面Gibbs自由能为0.07288J/m2):(1)表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⑵表面Gibbs自由能增加多少?(3)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多少功?答:(1)1000; (2). G = A =9.145 X 10-4J-4(3)Wf=9.145 X 104J6. 在298K和101.325kPa压力下,将直径为1.05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问需在管内加多大压力才能防止水上升?若不加压力,水面上升,平衡时管内液面上升多高?(已知298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N/m, 水密度为1000kg/m3,设接触角为0度,重力加速度g为9.8m/s2)答: P s gh,Ps=288kPa h=29.39mR8. 已知在298K,平面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68PQ求在相同温度下,半径为3nm的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已知298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30.072N/m,水密度为1000kg/m,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答;RTln巴二乙卫(--)主要密度,摩尔质量单位R P R2 R得到P2=4489.7pa10.水蒸气骤冷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在夏天的乌云中,用飞机撒干冰微粒,使气温骤降至293K,水汽的过饱和度(P/Ps)达4。

表面化学与胶体例题

表面化学与胶体例题
c2 2σM 1 1 ln = ( − ) c1 ρRT r2 r1 cr 2σM 1 ln = c0 ρRT r

若r2<r1,则c2 > c1, 即:物质颗粒越小,其溶解度越大; 物质颗粒越小,其溶解度越大; 因为固体颗粒的r> , 因为固体颗粒的 >0,所以微小物质的溶解度 (c r)大于正常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 0) 大于正常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c 大于正常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
参天大树是依靠树皮中的无数个毛细管将土壤中的 参天大树是依靠树皮中的无数个毛细管将土壤中的 水分和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树冠( 水分和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树冠(也有渗透压的 作用,树中有盐分,地下水会因渗透压进入树内, 作用,树中有盐分,地下水会因渗透压进入树内, 通过毛细管上升)。 通过毛细管上升)。 锄地保墒:地下水能通过土壤中的毛细管源源不断 锄地保墒: 地供给植物根须吸收。但大雨过后,土壤被压实了, 地供给植物根须吸收。但大雨过后,土壤被压实了, 使毛细管与地表相通,地下水分会被蒸发掉, 使毛细管与地表相通,地下水分会被蒸发掉,不久植 物会因缺水而枯萎。锄松地表的土壤, 物会因缺水而枯萎。锄松地表的土壤,切断地表毛细 管,保护地下水不被蒸发。 保护地下水不被蒸发。
在下列气体以活性炭作吸附剂时: 在下列气体以活性炭作吸附剂时: 乙烷;氮气;氯气;氧气。 乙烷;氮气;氯气;氧气。 若其中氯气最易被吸附, 若其中氯气最易被吸附,氮气最不易被吸 附,则说明 的沸点最高。 的沸点最高。 易挥发的气体最不易被吸附。 易挥发的气体最不易被吸附。 易液化的易被吸附。 易液化的易被吸附。 防毒面具吸附毒气而基本上不吸附氧气, 防毒面具吸附毒气而基本上不吸附氧气,是 因为一般毒气都易液化,而氧气难以液化。 因为一般毒气都易液化,而氧气难以液化。 的沸点最低, 的沸点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5.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二、单选题: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A) 液体;(B) 气体;(C) 固体;(D) 气体或固体。

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A) 是多相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A) 渗透压大;(B) 丁铎尔效应显著;(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7.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行半透膜渗析或电渗析的目的是:(A) 除去杂质,提高纯度;(B) 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C) 除去过多的电解质离子,提高稳定性;(D) 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

8.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A) [(AgI)m·n I-·(n-x) ·K+]x-·x K+;(B) [(AgI)m·n NO3-·(n-x)K+]x-·x K+;(C) [(AgI)m ·n Ag +·(n -x )I -]x -·x K + ; (D) [(AgI)m ·n Ag +·(n -x )NO 3-]x +·x NO 3-。

9.以下列三种方法制备溶胶:(1)亚铁氰化铜溶胶的稳定剂是亚铁氰化钾;(2)将10ml 的 0.5M NaCl 与12mol 0.5M AgNO 3制得;(3)FeCl 3在热水中水解得的溶胶,它们带电荷 的符号是:(A) (1)正电荷,(2)正电荷,(3)正电荷 ; (B) (1)负电荷,(2)与(3)正电荷 ;(C) (1)与(2)负电荷,(3)正电荷 ; (D) (1)、(2)、(3)负电荷 。

10.由过量KBr 与AgNO 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位离子是Ag + ; (B) 反号离子是NO 3- ;(C) 胶粒带正电 ; (D) 它是负溶胶 。

11.溶胶中的粒子下沉时所受阻力为: (A) ηπr L RT 61⋅ ; (B) A x c D ⎪⎭⎫ ⎝⎛d d ; (C) t x r d d 6⋅π ; (D) tx r d d 6⋅ηπ 。

12.当一束足够强的自然光通过一胶体溶液,在与光束垂直方向上一般可观察到:(A) 白光 ; (B) 橙红色光 ; (C) 兰紫色光 ; (D) 黄光 。

13.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最灵敏的方法是:(A)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 (B) 观察丁铎尔效应 ;(C)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 ; (D) 观察ζ电位 。

14.有关超显微镜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可以观察离子的布朗运动 ;(B) 可以配合电泳仪,测定粒子的电泳速度 ;(C) 可以直接看到粒子的形状与大小 ;(D) 观察到的粒子仅是粒子对光散射闪烁的光点 。

15.有两个连通的容器,中间用一个AgCl 做成的多孔塞,塞中细孔及两容器中分别充 满了0.02M 与0.20M 的NaCl 溶液,在多孔塞两边插入两电极并通直流电,发生下列 哪种情况:(A) 向负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快 ;(B) 向正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快 ;(C) 向负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慢 ;(D) 向正极运动,浓溶液比稀溶液流动快 。

16.有关电泳的阐述,正确的是:(A) 电泳和电解没有本质区别 ; (B) 外加电解质对电泳影响很小 ;(C) 胶粒电泳速度与温度无关 ; (D) 两性电解质电泳速度与pH 值无关 。

17.固体物质与极性介质(如水溶液)接触后,在相之间出现双电层,所产生的电势是指:(A) 滑动液与本体溶液间电势差 ; (B) 固体表面与本体溶液间电势差 ;(C) 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电势差;(D) 小于热力学电位φ。

18.动电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是:(A) 外电场或外电压作用;(B) 电解质离子存在;(C) 分散相粒分子或介质分子的布朗运动;(D) 固体粒子或多孔体表面与液相界面存在漫散双电层结构。

19.对ζ电势的阐述,正确的是:(A) ζ电势与溶剂化层中离子浓度有关;(B) ζ电势在无外电场作用下也可表示出来;(C) |ζ| 电势越大,溶胶越不稳定;(D) |ζ| 电势越大,扩散层中反号离子越少。

20.水中直径为1μm的球形石英粒子在电位梯度1.0 V·cm-1的电场中运动速度为3.0 × 10-3 cm·s-1,则石英-水界面上ζ电位值为(η =0.001 kg·m-1·s-1,D=80):(A) 0.630伏;(B) 0.424伏;(C) 0.0636伏;(D) 7×10-6伏。

21.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A) 沉降平衡;(B) 布朗运动;(C) 沉降电势;(D) 电导。

22.测定胶体的ζ电势不能用于:(A) 确定胶粒的热力学电势φ;(B) 确定胶粒所携带电荷的符号;(C) 帮助分析固-液界面的结构;(D) 帮助推测吸附机理。

23.有关胶粒ζ电势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正比于热力学电势φ;(B) 只有当固液相对运动时,才能被测定;(C) 与胶粒的扩散速度无关;(D) 不能利用能斯特公式计算。

24.工业上为了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溶胶性质中的:(A) 电泳;(B) 电渗;(C) 沉降;(D) 扩散。

25.当在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A) 一定使溶胶更加稳定;(B) 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C) 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其加入量而定;(D) 对溶胶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26.根据DLVO理论,溶胶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A) 胶粒表面存在双电层结构;(B) 胶粒和分散介质运动时产生ζ电位;(C) 布朗运动使胶粒很难聚结;(D) 离子氛重叠时产生的电性斥力占优势。

27.在Fe(OH)3、As2S3、Al(OH)3和AgI(含过量AgNO3)四种溶胶中, 有一种不能与其它溶胶混合,否则会引起聚沉。

该种溶胶是:(A) Fe(OH)3;(B) As2S3;(C) Al(OH)3;(D) AgI(含过量AgNO3) 。

28.电解质对溶液稳定性影响很大,主要是影响ζ电位,如图所示,哪一种情况下,溶胶最不稳定:(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

29.下列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c(NaNO3) =300,c(Na2SO4)=295,c(MgCl2)=25,c(AlCl3)=0.5(mol·dm-3),可确定该溶液中粒子带电情况为:(A) 不带电;(B) 带正电;(C) 带负电;(D) 不能确定。

30.用NH4VO3 和浓盐酸作用,可制得棕色V2O5溶胶,其胶团结构是:[(V2O5)m·n VO3-·(n-x)NH4+]x-·x NH4+,下面各电解质对此溶胶的聚沉能力次序是:(A) MgSO4 > AlCl3 > K3Fe(CN)6 ;(B) K3Fe(CN)6 > MgSO4 > AlCl3;(C) K3Fe(CN)6 > AlCl3 > MgSO4 ;(D) AlCl3 > MgSO4 > K3Fe(CN)6。

31.下面说法与DLVO理论不符的是:(A) 胶粒间的引力本质上是所有分子的范德华力的总和;(B) 胶粒间的斥力本质上是双电层的电性斥力;(C) 胶粒周围存在离子氛,离子氛重叠越大,胶粒越不稳定;(D) 溶胶是否稳定决定于胶粒间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的总效应。

32.恒定温度与相同时间内,KNO3、NaCl、Na2SO4、K3Fe(CN)6 对Al(OH)3溶胶的凝结能力是:(A) Na2SO4 > K3Fe(CN)6 > KNO3 > NaCl ;(B) K3Fe(CN)6> Na2SO4> NaCl > KNO3;(C) K3Fe(CN)6 > Na2SO4 > NaCl = KNO3 ;(D) K3Fe(CN)6> KNO3> Na2SO4> NaCl 。

三、多选题:1.在碱溶液中用甲醛与氢金氯酸溶液作用制备金溶液:HAuCl4 + 5NaOH NaAuO2 + 4NaCl + 3H2O2NaAuO2 + 3HCHO3Au(溶胶) + 3HCOONa + 2H2O在这里NaAuO2是稳定剂,这种制备溶胶的方法是:(A) 复分解法;(B) 分解法;(C) 氧化法;(D) 还原法;(E) 凝聚法。

2.硫化砷(As2S3)溶胶的制备通常是将H2S通入足够稀释H3AsO3溶液中,这种制备溶胶的方法是:(A) 氧化法;(B) 还原法;(C) 复分解法;(D) 分散法;(E) 凝聚法。

3.丁达尔现象是光射到粒子上产生了:(A) 散射光;(B) 反射光;(C) 透射光;(D) 折射光;(E) 乳光。

4.由5ml 0.03mol·dm-3的KI和10ml 0.005mol·dm-3的AgNO3溶液混合,来制备AgI溶胶,如分别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则聚沉值大小的顺序为:(A) AlCl3 > MgSO2 > KI ;(B) AlCl3 < MgSO2 < KI ;(C) MgSO2 > AlCl3 > KI ;(D) FeCl3 < MgCl2 < HCl ;(E) Na2SO4 < NaCl < Na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