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装配过程教学教材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第3版)》电子教案 第6章 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骤
(4)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
内容、所需设备、工具、夹具及
时间定额等。
第6章 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5
制
定
装
装
配
配
工
工 艺 规
艺 卡 片
程
1.大批量生产按 每道工序制定装配 工艺卡片;
2.成批生产按总 装或部装的要求制 定装配工艺卡片;
3.单件小批生产 按装配图和装配单 元系统图进行装配 。
第6章 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 (4)确定装配所需的工具和设
备。 (5)确定所需的工人技术等级
和时间定额。
(6)确定验收方法和检验工具
。
第6章 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装
配 工 艺 规 程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 (2)合理安排装配工序,减少装 配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装 配效率,缩短装配周期。 (3)尽可能减少生产占地面积。
②少数零件组合后还需要合并加工,如齿轮减速箱体与 箱盖、柴油机连杆与连杆盖,都是组合后镗孔的,零件之间 对号入座,不能互换。
③以一个基准零件和少数零件组合在一起。 3)组件:组件是一个或几个合件与若干个零件的组合。 4)部件:部件是一个基准件和若干个组件、合件和零件组 成。如主轴箱、走刀箱等。 5)机械产品:是由上述全部装配单元组成的整体。
准备 所用 工具
确定装 配方法 、顺序
对装配 的零件 进行清 洗,去 掉油污 、毛刺
组 件 装 配
部 件 装 配
油漆、 涂油、 装箱。
调整、 检验、 试车
总装配
第6章 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3) 零件 合件 组件 部件
一台机械产品往往由上千至上万个零件所组成,为了 便于组织装配工作,必须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可以独立 进行装配的装配单元,以便按照单元次序进行装配并有 利于缩短装配周期。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推荐】电机装配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机装配作业指导书篇一:防爆电机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防爆电机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一、准备1. 按装配任务单领料(按电机装配材料清单)2. 零部件清理a. 端盖、机座、接线盒座、盒盖等部件擦去油污,吹尽灰尘。
b. 浸漆定子铁芯表面,特别是转子配合面检查,铲去漆瘤,清理线圈杂物。
c. 清除转子表面杂物。
二、装配1. 按定子进壳尺寸压入定子,引出线位置对准出线口。
2. 转子轴伸端压入轴承。
3. 前后端盖及转子,波形垫片装入机座(装配前所有隔爆面涂204防锈油),然后压入后端盖轴承,装上轴承盖,再用手转动轴伸,检查是否灵活。
4. 接线盒上装上端子套或接线板,定子引出线重新剥线,按要求接入接线柱,装上接线盒座(隔爆面涂204防锈油)再装上盒座内其它零件。
5. 铭牌按电机型号,对号入座,放在电机上,准备测试。
三、测试数据是否符合铭牌所对应电机规格的要求。
2. 测试合格后,盖上盒盖(贴上接线图),订上铭牌。
四、喷漆数据是否符合铭牌所对应电机规格的要求。
2. 铭牌处涂黄油,轴伸处加保护套,吊入喷漆架。
3. 按产品“油漆涂饰工艺守则”的要求进行喷漆。
风罩同时单独喷漆。
“Ex”标志及立式端盖凹处涂大红漆。
五、装风叶、风罩等电机待油漆干后,装上风叶,风罩及外接地螺丝,外接地标记,铭牌处擦清,轴伸处涂上防锈油,装上键套上轴套。
六、1. 每台电机接入试验台,先运行半小时后,逐台进行性能检测,做好测试记录,核对测试1. 每台电机接入试验台,先运行半小时后,逐台进行性能检测,做好测试记录,核对测试最终检验装上说明书,合格证,由检验员进行最终检验,检验合格后入库(需包装的包装后入库)。
定子下线工艺规程为了规范电动机定子下线工艺,提高电动机内在质量,特编制本工艺规程。
1. 下线前的准备及工具准备。
《电动机安装》课件

螺栓、垫圈、防震垫等安装所需的耐用材料。
3 安全设备
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等必需的安全器材。
安装电动机的注意事项
1 环境要求
确保安装环境干燥、通风,并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2 电源准备
检查电源电压和频率是否与电动机标牌上的要求相符。
3 保持清洁
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电动机和相关设备的清洁。
电动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电动机安装》PPT课件
电动机安装的步骤
规划位置
确定最佳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固定轴承
使用精确的工具将电动机轴承牢固地固定在 底座上。
连接电源
连接电动机到电源系统的主要开关。
调整皮带或齿轮
确保电动机与连接系统的皮带或齿轮正确配 对和调整。
电动机安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1 工具
扳手、螺丝刀、电动钻等基本手工具。
电动机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 决方法
过热
检查通风系统和散热器, 确保有效降温。
振动
调整电动机和底座之间的 间隙。
噪音
检查电动机和连接系统, 确认没有松动的部件。
电动机安装电动机安装案 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施工项目
分享一个大型施工项目中的电 动机安装实践经验。
准备底座
检查底座的强度和平整度,确 保合适的安装。
准备电气线路
验证电气线路的连接和绝缘性 能。
准备轴对齐
对齐电动机和驱动系统之间的 轴线。
电动机安装验收标准及流程
1
验收标准
检查电动机和相关设备的安装质量和
验收流程
2
外观。
记录安装情况、检查工艺程序,并进
行必要的测试。
3
完成安装
电机的拆卸和装配流程(PPT31页)

3、检查 check
检查设备重要尺寸 check important dimensions
检查轴输出端的径向跳动< 0.05mm
check beating < 0.05mm radial inspection of shaft output end
检查轴输出端的端面跳动< 0.03mm, 注意转子的轴向游动量
f、设备清洁
去除设备表面污物,油污、灰尘等 clean sewage, oil, dust on the equipment surface
2、执行拆解 Dismantling
a、拆除前标记位置 Marking before dismantling
标记接线盒盖 → 标记电机风扇罩 → 标记前端盖 mark cable cap → mark fan cap → mark front end
安装后端盖 → 安装后油封 → 安装风扇 set up back end → set up seal → set up fan
安装前油封 → 安装轴键 → 安装风扇罩 set up front seal → set up key → set up fan cap →接线盒安装 → 套上轴护套并完成 →wiring → set up sheath & finish
The balance of the rotor i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motor, General Motors factory have been static and dynamic balance test, so in our daily maintenance, just on the motor shaft with the dial gauge forrunout check, can roughly determine the assembly balancingmachine.
电机制作工艺

电机制造工艺知识电机制造工艺知识培训教材一、工艺流程图1、Y2系列电机流程图;2、Z4直流电机流程图;3、YKK高压电机流程图二、关键工艺(1)水压试验(2)磨削(3)校动平衡(4)转子铸铝(5)定子铁心压装(6)绕组浸渍1、校动平衡(1)电机的转动部件(转子、风扇)由于结构不对称(如键槽、记号槽),材料质量不均匀或制造加工时的误差等原因,而造成转动体机械上的不平衡,就会使该转动体的重心对轴线产生偏移,转动时由于偏心的惯性作用,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或离心力偶,电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振动。
(2)转子不平衡的影响电机转子不平衡所产生的振动对电机的危害很大:1)消耗能量,使电机效率降低;2)直接伤害电机轴承,加速其磨损,缩短使用寿命;3)影响安装基础和与电机配套设备的运转,使某些零件松动或疲劳损伤,造成事故;4)直流电枢的不平衡引起的振动会使换向器产生火花;5)产生机械噪声;(3)平衡精度等级有11种:G1、G2.5、G6。
32、绕组浸渍(1)绝缘浸渍是电机在制造过程中或制造后以及电机定子绕组或转子绕组在嵌线装配后,按一定的工艺方法浸渍绝缘漆,以提高绝缘的耐热性、耐潮性、耐化学腐蚀性,提高电机绝缘的各中电气性能,降低介质损耗,提高绝缘的力学性能,改善导热性,降低电机温升,延长电机绝缘寿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绝缘浸渍是电机制造的关键工序。
(2)常用的浸渍方法:a、普通沉浸;b、连续沉浸;c、滚浸;d、浇漆;e、滴漆;f、真空浸漆;g、VPI真空压力浸漆;(2)绝缘分为七个等级:A(105℃)、E(120℃)、B(130℃80K)F(155℃100K)、H(180℃125K)、C(180℃以上)4、VPI简介:V:Vacuum 真空P:Pressure 压力I:Impregnation 浸渍真空压力浸渍(简称VPI)绝缘是50年代末始于美国西屋公司,60年代开始发展的绝缘处理技术。
国内已采用VPI绝缘技术的电机生产厂大多采用中胶VPI绝缘技术.我国发展VPI是在70年代上海电机厂B级绝缘的中胶云母带工艺,此时,设备真空度不高,仅为KP级,后来设备真空度大大提高,小于100Pa的设备国产化,F级少胶带工艺发展流行。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4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_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第4节“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 学习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步骤;3. 掌握使用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能说出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结构;2. 学会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使用直流电动机模型时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步骤。
难点: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安装,注意事项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流电动机模型,电池,导线,开关等。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一套直流电动机模型,电池,导线,开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动工具,如电风扇、电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是如何工作的。
2. 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利用多媒体展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结构,如线圈、磁铁、换向器等。
3. 演示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步骤: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包括组装零件、连接电路等。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践,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教师在旁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电动机模型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工作原理。
6. 讲解使用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注意事项:教师讲解在使用直流电动机模型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触电、防止机器损伤等。
六、板书设计直流电动机模型安装步骤:1. 组装零件2. 连接电路3. 调试机器注意事项:1. 避免触电2. 防止机器损伤七、作业设计1. 描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
答案: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使电动机的转子转动。
其主要结构包括线圈、磁铁、换向器等。
电机组装教学课程设计

电机组装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组装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掌握电机组装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电机组装中的安全知识,确保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机组装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机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机组装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电机组装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具有一定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初中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在课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介绍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定子、转子、轴承、端盖等。
- 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涵盖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力等基本概念。
2. 电机组装工具和设备:- 介绍电机组装过程中所需的关键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电烙铁等。
- 讲解各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电机组装步骤及操作方法:- 明确电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工作、组装各部件、调试等。
- 分析各步骤中的关键操作方法,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4. 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强调电机组装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如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等。
-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的装配 教案

时间分配
操作要领的讲 解和难点演示
1、掌握正确组装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步骤
4节
时间分配 第一次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在装配操作中的正确性,并 对错误的操作纠正。 巡回指导及措施 第二次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指导对装配好的电动机的各 参数的测量 17 节
1
教学环节 教法设计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1、 组织教学 点名,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安定课堂纪律。 复习 上次实训内容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拆卸过程和要 领。 问问学生有没有信心能完成装配? 目的: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欲望。
2、 复习旧课 3、 导入新课
4、 讲授新课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装配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装配
讲解装配的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装配实际上就是拆卸的逆反过程 写出装配 步骤 (1)轴承的装配 步骤 装配前应检查轴承滚动件是否转动灵活而又不松旷。 再检查轴承内与轴颈,外圈与端盖轴承座孔之间的配合情 况和光洁度是否符合要求。 敲打法:在干净的轴颈上抹一层薄薄的机油。把轴承 套上,按如图 2-14(a)所示方法用一根内径略大于轴颈直 径、外径略大于轴承内圈外径的铁管,将铁管的一端顶在 轴承的内圈上, 用手锤敲打铁管的另一端, 将轴承敲进去。 最好是用压床压入。
3
教学环节 教法设计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2 实训三相电 1、原来每组的学生再把拆卸并且洗好的电动机装配回原 动机的装配 样。 2、检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转速,和空载电流。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的操作 2、电动机装配好,要检查有无卡阻现象 3、电动机试车前,要做绝缘检查 巡回指导 第一次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在装配操作中的正确性,并对 错误的操作纠正。 第二次巡回指导:注意观察指导对装配好的电动机的各参 数的测量 小结 1、总结装配的步骤和体会 2、评定成绩:按 P170 页评分表给予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便以后更换时核查轴承型号。
②安装时可采用冷套和热套两种方法。
a.冷套法:把轴承套到轴上,用一段铁管,一端对准轴颈,顶在轴承的内圈上,用手锤敲打另一端,缓慢地敲入,方法如图3—21所示。
b.热套法:轴承可放在温度为80°C~100°C的变压器油中,加热20~40min。
趁热迅速把轴承一直推到轴肩,冷却后自动收缩套紧。
在加热中应注意温度不能太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轴承退火;轴承应放在网孔架上,不与油箱底或箱壁接触;轴承受热要均匀。
(3)装配端盖。
①后端盖的装配。
将轴伸端朝下垂直放置,在其端面上垫上木板,将后端盖套在后轴承上,用木锤敲打,如图3—22所示。
把后端盖敲进去后,装轴承外盖。
注意紧固内外轴承盖螺栓时,要同时拧紧,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
图3—22后端盖的装配图3—21用冷套法安装轴承
②前端盖的装配。
将前端盖对准机座标记,用木锤均匀敲击端盖四周,不可单边着力。
在拧上端盖的紧固螺栓时,也要四周均匀用力,按对角线上下左右逐步拧紧,不能先拧紧一个,再拧紧另一个,不然会造成耳攀断裂和转子同心度不良。
在装前轴承外端盖时,先在外轴承盖孔内插入一根螺栓,一只手顶住螺栓,另一只手慢慢转动转轴,轴承内盖也随之转动,当手感觉到外盖螺孔对齐时,就可以将螺栓拧入内轴承盖的螺孔内。
方法如图3-23所示。
(4)装配后的机械性能检查。
①所有紧固螺丝是否拧紧;
②轴承内是否有杂声;
③转子是否灵活,无扫膛、无松动;
④轴伸径向偏摆是否超过允许值。
2.电机装配后的电气检查与试验(学生参与、现场教学)
(1)直流电阻的测定。
测量目的是检验定子绕组在装
配过程中是否造成线头断裂、松动、绝缘不良等现象。
具
体方法是测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要求误差不超
过平均值的4%。
根据电动机功率大小、绕组的直流电阻
可分为高电阻(10Ω以上)和低电阻。
高电阻用万用表测量;低电阻用精度较高的电桥测量,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绝缘电阻的测定。
测量目的主要是检验绕组对地绝缘和相间绝缘。
①测量对地绝缘电阻。
把兆欧表未标有接地符号的一端接至电动机绕组的引出线端,把标有接地符号的一端接在电动机的机座上,以120r/min的速度摇动兆欧表的手图3—23前端盖的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