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异麦芽糖改性及抑菌作用初探

合集下载

低聚异麦芽糖生理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_赵晋

低聚异麦芽糖生理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_赵晋

综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Vol.28.NO.02
低聚异麦芽糖 (Isomalto oligosaccharide) 又称 分 枝 体合成 B 族维生素[5]。
167
低聚糖、异麦芽寡糖,是指葡萄糖之间至少有一个以 α
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和青少年食糖的替
(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 2~5 不等的一类低 代品。目前,日本对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及应用位
4 酵子工业化生产的经济和社会预期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城镇居民对商品馒头的需 求量急剧增加。我国北方城市消费者每日平均消费商 品馒 头 0.15 kg 以 上 , 对 于 200 万 人 口 的 中 型 城 市 来 讲, 每日需要 300 t 商品馒头供应。同时对馒头的质量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我国的传统主食, 实现传统 酵子馒头的工业化生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求。
[2] 陈绍军,吴兆苏.从我国小麦、面食及其加工工具的发展历史试谈 馒 头 的 起 源 问 题[J].农 业 考 古,1994(4):219 ̄225.
[3] 于景芝.酵母生产与应用手册[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 [4] 汤兆锋.杂粮主食品及其加工新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3 该糖属非胰岛素依赖性,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 好。但在低聚异麦芽糖添加时, 要考虑低聚异麦芽糖对
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酵母菌发酵起抑制作用的因素, 添加量要以不影响面
1.4 低聚异麦芽糖属难发酵性糖,不会被蛀牙菌利用。 包膨发为宜[6]。
而且, 具有异麦芽糖残基的低聚异麦芽糖与蔗糖结合 2.2 低聚异麦芽糖在糖果、焙烤制品及小食品中的应用

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是什么

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是什么

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是什么?低聚异麦芽糖在自然界中其作为支链淀粉或多糖的组成部分。

在某些发酵食品如酱油,黄酒中仅有少量存在。

由于其可促使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显著增殖,具水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热值低、防龋齿等特性,所以是种应用广泛的功能性低聚糖低聚异麦芽糖作用(1)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2)恢复抗菌素治疗、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期间肠道正常菌落。

(3)改善腹泻与便泌,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

服用低聚异麦芽糖能降低病原菌量,故对腹泻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能导致双歧杆菌增殖,双歧杆菌通过糖代谢相应增加丙酸、丁酸等酸分泌量,这些有机酸促进肠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道蠕动,使肠道运动亢进,同时通过渗透压增加粪便水分,从而使排便性状得到改善。

长期食用低聚异麦芽糖,能防止和治疗便秘;(4)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免疫调节剂作用(5)减少肠道致癌物质,改善血清脂质,降低胆固醇含量。

(6)营养素吸收促进作用和产生营养素。

双歧杆菌能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叶酸,含双歧杆菌发酵乳制品能改善乳糖不耐症、及对钙吸收。

双歧杆菌对矿物质元素有促进吸收作用,女性育龄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使体内钙平衡受到干扰,导致骨质疏松;而雌激素水平下降又与肠内菌群失调有关。

巢之安知本天韵胶囊中低聚异麦芽糖巢之安知本天韵胶囊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在大豆异黄酮滋养卵巢的同时,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低聚异麦芽糖也作用在肠胃上,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很常见的都有便秘,痔疮等症状,便秘引起面色不好,痤疮痘痘不断,影响面部。

巢之安知本天韵胶囊中含有的低聚异麦芽糖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养巢刻不容缓,卵巢养好,女人不老!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巢之安的信息请登录巢之安官网/会有的养巢顾问免费为您指导。

低聚异麦芽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低聚异麦芽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2-06-07作者简介:黄祥斌(1975-),男,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低聚异麦芽糖的最新研究进展黄祥斌,于淑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510640)摘 要:低聚异麦芽糖除具有优良的甜味特性、保湿性、耐酸耐热性、低水分活度和防止淀粉类食品老化等物理特征外,还具有增殖肠道双歧杆菌,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等特殊功效,而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啤酒、白酒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1]。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功能特性;应用中图分类号:TS2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551(2003)03-0013-040 引 言在全球性保健食品热潮中,功能性低聚糖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优异的理化性质而引人瞩目,各国均竞相投入,成果斐然,使其在全球性保健食品热潮中,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在防病抗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正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效应。

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以糖苷键联结而成的聚合体[2]。

低聚糖中有许多都具有防病抗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生理功能,故被称为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水苏糖、棉子糖、帕拉金糖、乳酮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11]。

低聚异麦芽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中开发最早[3]、产量最大、应用最广[4]的功能性低聚糖之一。

糖(除功能性低聚糖外)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

但摄入量过多,又不利于健康,可导致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龋齿等疾病,而以低聚异麦芽糖为代表的功能性低聚糖可用于防止和避免上述种种危害健康的病症发生[5]。

1 低聚异麦芽糖的制造方法“功能性低聚糖的生产方法大致有:抽提法、全酶法、酸碱法和化学合成法[6]。

抽提法一般用于大豆低聚糖的制造,酸碱法主要用于乳酮糖的生产,化学合成法则还限于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

而现在工业化生产的异麦芽低聚糖则是以淀粉原料制得的高浓度葡萄糖浆为底物,通过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催化反应而得。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文章标题:探秘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的神奇功效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各种新型的低聚糖开始在市场上备受关注。

其中,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以其独特的功效备受瞩目。

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低聚糖的全面评估,为大家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2. 低聚异麦芽糖2.1 定义和特点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寡糖,由2-10个葡萄糖分子组成。

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独特的甜度,而且不易吸收,对血糖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2.2 神奇功效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有益,可以促进益生菌生长,改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

它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脂的作用,对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低聚果糖3.1 定义和特点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寡糖,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口感。

它对人的口腔和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属于低能量的纤维素。

3.2 神奇功效低聚果糖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它还可以预防龋齿,维护口腔健康。

低聚果糖还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对于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也有一定帮助。

4. 低聚半乳糖4.1 定义和特点低聚半乳糖是一种益生元,能够促进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在肠道中的生长。

它具有优秀的酸耐热性和耐低pH值的特点。

4.2 神奇功效低聚半乳糖对于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钙的吸收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它还能够帮助调节血糖和血脂,对于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意义。

5. 总结与展望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作为新型的低聚糖,在保健和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相信这三种低聚糖在未来会有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也需要更多科学研究来验证它们的功效和作用机制。

6. 个人观点低聚糖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添加剂,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选择,避免过量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低聚异麦芽糖论文

低聚异麦芽糖论文

低聚异麦芽糖的物理特性、功能与应用摘要:本文在介绍了低聚异麦芽糖物理性质及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对其作为一种添加剂在食品工业各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1 前言众所周知,麦芽糖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双糖,异麦芽糖则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6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双糖。

由于分子构象不同,所以,为区别于麦芽糖而称为异麦芽糖。

通常,麦芽糖容易被酵母所发酵,异麦芽糖不易被酵母所发酵,异麦芽糖系非发酵性低聚糖。

低聚异麦芽糖能有效的促进人体内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故又称为“双歧杆菌生长促进因子”,简称“双歧因子”。

经多年临床与实际应用表明,双歧杆菌有许多保健功能,而作为双歧杆菌促进因子的低聚异麦芽糖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自然界中低聚异麦芽糖极少以游离状态存在,但作为支链淀粉或多糖的组成部分,在某些发酵食品如酱油、黄酒或酶法葡萄糖浆中有少量存在[4]。

2 低聚异麦芽糖的物理特性2.1 甜度甜度低,为蔗糖的40%-50%。

低聚异麦芽糖甜度低、热量低,难以被人体消化,食用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但有润肠、通便作用,可用来代替部分蔗糖,降低食品甜度并改变其味质,增加味感。

2.2 粘度低聚异麦芽糖浆与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粘度很接近,食品加工时比饴糖容易操作,对于糖果、糕点等食品的组织与特性无不良影响。

2.3 耐热性和耐酸性低聚异麦芽糖耐热、耐酸性极佳。

浓度50%糖浆在pH 3、120℃之下长时间加热不会分解。

应用到饮料、罐头及高温处理或低PH食品中可保持原有特性与功能。

2.4 保湿性与防止淀粉老化低聚异麦芽糖具有保湿性,使水分不易蒸发,对各种食品的保湿与其品质的维持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抑制蔗糖与葡萄糖的形成结晶。

面包类、甜点心等以淀粉为主体的食品,往往稍加存放即行硬化,而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就能防止淀粉老化,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2.5 着色性低聚异麦芽糖所含糖分子末端为还原基因,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共热会发生Maillard反应而产生裼变着色,着色程度的深浅与糖浓度有关,并与共热的蛋白质或氨基酸的种类、PH、加热温度及时间长短有关。

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与功效

低聚异麦芽糖的作用与功效

低聚异麦芽糖主要经过液化、糖化、脱色、脱盐、浓缩、干燥等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的,是一种白色粉末状淀粉糖制品,属于功能性低聚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和理化特性,能有效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促进有益菌增殖,其展现出来的作用和功效,需要大家跟随我们一起往下看。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因具有独特功效,已作为益生元、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行业。

近几年,随着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领域等行业的发展,低聚异麦芽糖功效也不断被人们熟知:
1、低聚异麦芽糖难以被胃酶消化,甜度低、热量低,低聚异麦芽糖产品不含单糖或单糖含量很低,其热能仅为蔗糖1/6。

因此,若长期食用,既不会增加血糖,也不改变血中胰岛素水平,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2、低聚异麦芽糖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肠道有害菌及腐败物质形成,增加维生素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低聚异麦芽糖不会被胃和小肠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大肠,被双歧杆菌优先利用,助其大量繁殖,系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而肠内其它有害菌则不能利用,从而能抑制有害菌生长,促使肠道内微生态
向良性循环调整。

3、预防龋齿功能。

低聚异麦芽糖不被龋齿链球菌利用,不被口腔酶液分解,因而能防止龋齿。

具有异麦芽糖残基低聚异麦芽糖与蔗糖结合使用时会强烈抑制不溶性葡聚糖合成,从而阻止齿垢形成,使蛀芽菌不能在牙齿上附着生长繁殖。

因此,低聚异麦芽糖在以蔗糖为原料食品中,具有防龋齿作用。

受低聚异麦芽糖产品市场认知度低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潜力还比较大,预计未来,随着市场对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其在下游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随着低聚异麦芽糖相关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展。

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1)

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1)

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崔静,罗希韬,邱学良,孙鲁(山东福田科技集团,青岛,266071)摘要: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饲料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市场潜力广阔。

本文介绍了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技术和生理功能,对低聚异麦芽糖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功能性低聚糖;淀粉酶;生理活性;应用nCui Jing,,Luo Xi –tao,Qiu Xue-liang,Sun Lu(Shandong Futaste Co. Ltd. 266071)Abstract: Isomaltooligosaccharides (IMO) is a kind of 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 which owns natural attribute and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MO have used widely in food, medicine and feed industries, showed their fast boost in market potential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areas of IMO.Key words: Isomaltooligosaccharides (IMO); 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pplication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 oligosaccharide,简称IMO)又称分枝低聚糖、异麦芽寡糖,是指葡萄糖基以至少一个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6个不等的一类低聚糖,由于分子构象不同于麦芽糖,称为低聚异麦芽糖。

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进展

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进展

B i y (9 1研 究表 明,I O a e 等 1 9) l M
文缩写为 I MO ( o a o o gsch r e 是 寡 等低 聚糖不 能被前 段消化道 降解 ,可直接 达到后 I m l — loac a d), s t i i
糖 的一类 。I O为直链麦芽糖分子 中具有分枝状 段肠 道 ,这些物质 不能在粪 中检 出,说 明 了大肠 M 链 合 的 双 糖 及 低 聚 糖 , 又 称 分 枝 低 聚 糖 微 生 物 对 低 聚 糖 的 发 酵 作 用 。 Fkys uuau等
(rnh go gschr e 和 o 葡 聚 糖 Bac i loacai s n i d) l 一 (l o (9 7 , Mahw 等 (9 3 , H w r 19 ) 猪 — 18) te 19 ) o ad(9 5 对 Gi schr e 。分子 中含 o 1 l oacai s g d) l 、4键 ,o 1 试 验 结果表 明 I 一 l 、6 一 MO有促 进肠 道 双 岐杆菌 、乳酸
界 。杨曙 明 (9 9 报道 ,低聚 异麦芽糖 的制取 是 用 。但 G b a等 (9 4 的试验 结果没有影 响,可 19 ) ae 19 )
以淀粉 为原料经 B 淀粉 酶和 一 一 葡萄糖 苷酶 作用 能与低聚糖 的品种有关 。 生产 ;也 可 以由麦 芽糖经 一 转葡 萄糖 或葡 萄 糖 12 在 动物 营养 与免疫 方面 的作 用 I . M0在营
经逆 向合成法生产 。成 品中含低 聚异麦 芽糖 5 % 养 免疫方面 的作用表现为 :刺激 有益菌 的增殖及 0 7 %,进入 消化 道 后基本 上 能抵抗 胃酸和 消 化 营养素 的吸收 ,发挥间接 免疫 作用;抑 制病原菌 0 酶 的降解 ,顺 利通 过 胃及 小肠 而 达 到 消化 道 后 繁殖与 定植 ,增强抗感染 免疫 能力;降低不利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聚异麦芽糖改性及抑菌作用初探车晓彬冯莉谢长丽(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济宁,272021)摘要:本文利用低聚异麦芽糖抑菌试验证明,除青霉外,对其它菌无效果,通过对低聚异麦芽糖进行改性研究,其抑菌证明,改性的1%低聚异麦芽糖溶液,使病原真菌无法生长,抑菌率达100%,而灰霉的抑菌效果>50%。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改性抑菌1、概述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aligosaccharides)是指葡萄糖之间至少有一个以上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10不等的一类低聚糖,又称分枝低聚糖。

其结构为:低聚异麦芽糖有一定的甜度,约为蔗糖的50%,且甜味柔和醇美,可以用来替代部分蔗糖食品的甜度,改善其味质;它的黏度与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很接近,食品加工易操作,对于糖果、糕点等的组织与物性无不良影响;它耐热、耐酸性极佳,浓度50%糖浆在pH=3、120℃下长时间加热不会分解,应用到饮料、罐头及高温处理或低pH食品,可以保持其功能与特性;低聚异麦芽糖保持水分不易蒸发,对各种食品的湿润与维持其品质效果好,并能抑制蔗糖的结晶形成,这对面包类、甜点心等以淀粉为主体的食品,稍加存放即行硬化者,添加低聚异麦芽=,比蔗糖()、糖浆因能防止淀粉老化而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它的水性活度Aw高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的都低,而一般的细菌、酵母、霉菌在A<的环境w中均不能生长,这意味着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较佳的防腐效果,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所含糖分子末端为还原基团,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共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褐变着色,着色程度的深浅与糖浓度有关,并与共热的蛋白质或氨基酸的种类、pH值、加热温度及时间长短有关,所以,采用低聚异麦芽糖加工各种食品时,应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的配合。

它具有难发酵性,所以很难为酵母及乳酸菌利用,因而添加到发酵食品中不会被破坏,仍然可发挥作用。

低聚异麦芽糖有较强的抗龋齿性,是因为它不为链球菌作用,若与蔗糖混用能强烈抑制由蔗糖生成葡聚糖,而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日本的光冈知足等人研究证实:低聚异麦芽糖是良好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每天服用一定数量的低聚异麦芽糖,例如15-20g,能促进肠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根本上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力。

鉴于低聚异麦芽糖的上述功能特性,该糖是一种新型的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可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制品、糖果、糕点、果酱、蜂蜜以及营养口服液等各种食品。

由于数量太少,它的功能性不能明显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多年来追求大量地生产这种低聚糖。

随着微生物酶工程深入研究的发展,大工业生产这种低聚糖才成为可能。

低聚异麦芽糖于1982年由日本林原生化研究所开发成功,1985年,由昭和产业公司首先推入市场。

目前,日本有多家公司生产这种低聚糖,年产量超过10000吨。

一直以来,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位居世界前列,而美国、德国目前极少报道。

在我国,对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国是农业大国,淀粉原料极为丰富,用玉米、大米、甘薯等均可作为原料,采用酶工程技术生产新型低聚糖。

因此,低聚异麦芽糖在我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它的研究生产必将促进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并可望在其它领域有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目前,低聚异麦芽糖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其它领域尚未报道。

对于低聚异麦芽糖,一般的细菌、酵母、霉菌都不能利用,况且,它又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高保湿性和无毒副作用,如果能够利用到果品、蔬菜、鲜花等保鲜上,它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保鲜剂。

大量资料上报道甲壳低聚糖可以用于水果保鲜,效果较好。

但是,甲壳低聚糖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工艺较简单,成本低。

为此,低聚异麦芽糖用于果品、蔬菜、鲜花等保鲜上,如获得成功,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进行了低聚异麦芽糖改性及抑菌实验研究。

2、低聚异麦芽糖抑菌作用实验材料及方法2.1.1材料(1)常用病原菌:青霉(peni)、西瓜枯萎菌(Fon)、苹果炭疽菌()、聚端孢、茄子菌()、番茄叶霉菌(Ful)、立枯丝核(Rhizo)、灰霉(Botory)(2)培养基:PDA(3)仪器:LS-B35L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DH500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天津泰斯仪器有限公司)、无菌台2.1.2方法:(1)带菌滤纸片制备:取培养5天上述病原菌斜面,注入5ml无菌水,冲洗孢子液,倒入灭菌后的空培养皿中,取灭过菌的滤纸片,浸泡在孢子液2min,备用。

(2)低聚异麦芽糖抑菌作用不同的培养基制备:A: 水 + 2%琼脂B: 水 + 2%琼脂 + 2%葡萄糖C: 水 + 2%琼脂 + 2%低聚异麦芽糖将上述制备的A、B、C培养基灭菌,倒平皿。

将(1)中的灭菌滤纸片放入皿中央,28℃下培养,96小时后测定菌落大小。

每实验重复三次。

(3)低聚异麦芽糖膜对病原菌的作用a:取灭菌过的10%、20%、30%、40%、50%低聚异麦芽糖溶液1ml,涂布于PDA 平皿培养基上,接入含菌的滤纸片,28℃培养,96小时后测定菌落大小并记录生长情况。

b:同a一样,将涂布低聚异麦芽糖溶液于培养皿中,置于30℃恒温培养箱,鼓风干燥。

两天后,使其表面水分蒸发形成一层低聚异麦芽糖膜,再接含菌滤纸片,28℃培养,96小时后测定菌落大小并记录生长情况。

结果及分析:2.2.1低聚异麦芽糖抑菌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各病原菌在含2%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其营养利用率较高,菌落直径略大,在含2%低聚异麦芽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与不含碳源的培养基基本相当,且观察过程中发现,培养相同时间时,含2%低聚异麦芽糖培养基上菌丝普遍稀疏,不饱满,孢子成熟晚,其正常生命周期明显推迟。

因此,可看出:低聚异麦芽糖可作为真菌碳源而被利用,但利用率极低,这是由于该三碳以上的低聚异麦芽糖纯度为90%,它不易被微生物利用,其中10%的低聚异麦芽二糖可被某些微生物利用。

2.2.2低聚异麦芽糖膜对病原菌的作用由a实验以湿平皿接种,培养96h后观察,发现各处理与CK生长情况基本相当,无明显区别。

这说明低聚异麦芽糖溶液在培养基表面并没有起到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这是由于其溶液具有流动性,不能阻断病原菌对PDA培养基中营养吸收。

由b实验,培养96h后,其菌落直径见表2。

由表2可知:青霉菌在30%以上浓度的低聚异麦芽糖膜表面不生长,而在10%和20%有较弱生长,其余各菌在各处理平皿中均有生长,但菌落直径均小于CK且观察发现其菌丝生长稀疏。

这是由于低聚异麦芽糖溶液在自由水挥发后能形成一种透明的网孔状膜,既起到一种机械屏障的作用,又防止病原菌与营养物接触,浓度越高其网孔小致密大。

故青霉菌在30%浓度以上不生长,而对于灰霉等较强病原菌可以通过网孔而插入吸收营养,使屏障作用减弱。

讨论由以上实验可得结论:1、低聚异麦芽糖可作为真菌的碳源而被利用,但利用率较低。

2、不同浓度低聚异麦芽糖溶液涂布PDA平皿时,若不使自由水挥发,无抑制作用,而烘干后,低聚异麦芽糖成膜,可起到一定的机械屏障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由于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保水性,但其本身抑制病原菌并不理想,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对低聚异麦芽糖的改性,使其糖侧链带上活性基团,以期达到抑菌杀菌作用。

3、低聚异麦芽糖的改性初探材料与方法3.1.1 材料:(1)菌种及培养基:同2.2.1。

(2)试剂:葡萄糖、乙醇、低聚异麦芽糖(甘肃)、氢氧化钠溶液(10mol/L)、改性剂(有机酸)、脱改性剂(醇类)(3)仪器:FA200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S-B35L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DH500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天津泰斯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RE-52AA旋转蒸发器(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无菌台、酸度计、磁力搅拌器。

3.1.2方法:(1)改性方法:称取5g低聚异麦芽糖,溶于水—乙醇溶液(1:1 v/v)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10ml,常温(25℃)搅拌30min后,加入5g改性剂搅拌反应,每1h测定一次pH值,每间隔2h加入10mol/L的NaOH调节pH>8,每间隔2h加入5g改性剂,共20g,恒温搅拌反应8h,调至pH=7~8,50℃浓缩干燥,再用2~3倍体积的改性剂浸泡10min,过滤后于45℃的恒温箱中烘干得米黄色粉末成品。

60℃改性方法同上。

(2)改性低聚糖定性检测: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改性后低聚异麦芽糖的活性官能团。

(3)改性低聚异麦芽糖抑菌作用:将常温和60℃下改性物配成5%水溶液,灭菌待用。

取病原菌孢子液涂布于PDA平皿培养基上,将牛津杯对称放置,分别加入的两种改性溶液,28℃培养,观测其抑菌圈大小,CK为5%未改性低聚异麦芽糖溶液。

各处理重复三次。

(4)改性物中其它物质对菌体的作用:a:NaCl对菌体作用:配置10%改性物溶液(常温和60℃),10%低聚异麦芽糖溶液和8%NaCl溶液各30ml,分别取加入牛津杯对照比较抑菌圈大小,实验方法同(3)。

b:改性剂对菌体作用:配置1%改性剂溶液pH=7,5%的改性低聚异麦芽糖溶液,5%低聚异麦芽糖溶液各30ml,分别取加入牛津杯对照比较抑菌圈大小,实验方法同(3)。

(5)改性物成膜后对菌体的作用:将改性物分别配成1%、2%、3%的水溶液,灭菌后,各取1ml涂布于PDA平皿培养基上,30℃鼓风干燥后,将带有菌体的滤纸片放于培养基中部,28℃培养72h后,测定菌落大小。

结果与分析3.2.1改性低聚异麦芽糖的定性:从红外光谱图中可看出在1610-1550cm-1内出现“O—”的特征吸收带,在1419、1250、930 cm-1三处同时出现它的三条相当明显的吸收带,这已说明糖侧链发生取代反应,加上羧基。

在1075 cm-1处出现“C—O—C”的特征吸收带,红外光谱图显示对低聚异麦芽糖的改性基本实现,但具体取代反应除发生在C6外其它C上是否发生取代,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3.2.2改性物抑菌作用:培养72h后,5%浓度的25℃改性物出现明显的抑菌圈,直径为1.5cm,而60℃改性物和CK并无抑菌圈出现,这表明25℃改性后的低聚异麦芽糖由于带上了“—COO-”而具有了较强的抑菌性能。

初步认为25℃改性优于60℃改性,可能是由于高温下改性低聚异麦芽糖的糊化,失去了抑菌作用。

3.2.3改性物成膜后对病原菌的作用:见表3培养基CK 1% 2% 3%病原菌青霉无无无西瓜枯萎菌无无无苹果炭疽菌无无无聚端孢无无无茄子菌少量菌丝无无无番茄叶霉菌无无无灰霉从表三中可以看出:其抑菌作用明显提高,改性物1%浓度足以完全抑制青霉、西瓜枯萎菌、苹果炭疽菌、聚端孢、茄子菌、番茄叶霉菌这几种菌的生长,而对于灰霉的抑制效果不如其它菌,但抑菌率>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