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
【干货】规模猪场常用的八个参数指标,养猪人必藏!(附表格)

【干货】规模猪场常用的八个参数指标,养猪人必藏!(附表格)
一、猪的生理指标
二、主要生产技术指标
三、规模猪场猪群结构
四、规模猪场环境参数
1、每头猪占用猪栏地面面积建议值
2、各饲养段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3、猪群需水量标准(千克 /头,日)
五、饲料饲养参考表
六、猪场各阶段猪只采食量
本文整理自网络,侵删!
【疾病防控】
【干货】1窝超过14头仔猪,你就可以看这个东西了!
【干货】十招提高仔猪成活率,养猪人你做到了几点?
【精选】冬季母猪免疫力下降,怎么省料又健康?
【健康管理】
【国外翻译】你会这几招,新生小猪就不会死了
【养猪】冬季养猪要“一建、二保、三增、四防”
【猪场管理】这难道就是猪场必备神器,大家都在用,结果······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概述:1=瘦弱脊梁骨和腰椎骨**2=较瘦不用手压能摸出脊梁骨和腰椎骨3=正好不用手压摸不出脊梁骨和腰椎骨
(1)
种母猪年淘汰更新率:商品猪场母猪年淘汰更新率27~33%,新场1-2年更新率15~20%;繁殖猪场年更新率40%;原种猪场年更新率75%。
(2)公猪视精液品质状况和育种值情况一般使用1-2年淘汰。
(3)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后备母猪至配种前淘汰率10%,后备公猪淘汰率20%。
2、后备猪引入计划
(1)老场:后备母猪年引入数=基础母猪数×年淘汰率÷90%
(2)新场:后备母猪引入数=周配种计划数×20周(妊娠期+哺乳期)÷90%
(3)后备公猪引入数=基础公猪数×年淘汰率÷80%(后备公猪合格率)
各类型猪的**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湿度
通风:要求猪舍内H2S≤7ppm,NH3≤10ppm,CO2≤1500ppm。
养猪生产常用数据指标

养猪生产常用数据指标表1.生产技术指标表2.猪舍参考温度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表15 猪只体温参数表16 猪场免疫参考程序表1. 生产技术指标表2. 猪舍参考温度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现代的肉猪品种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遗传潜力都高。
在理想状况下生长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超过了1.2kg/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 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1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1 20kg:3.35Mcal ME和11.0g Lys/kg (3.3g/Mcal)2 100kg:2.85 Mcal ME和7.0g Lys/kg (2.5g/Mcal)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依断奶日龄而定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限制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每头母猪每年产仔的窝数,该数据反映的是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
养猪生产管理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与评价表

养猪生产管理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与评价表在养猪生产中,生产数据的分析经常会用到一些公式。
虽然现有各种软件可以直接得到计算结果,但有时候我们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一些常用计算公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得到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改进工作,提高生产成绩和管理水平。
本文中所有的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常年满负荷均衡生产的基础上的,如果扩建猪场或者母猪存栏压缩猪场可能会有差异。
一、有关母猪的综合指标计算1、某一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某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头/d=(阶段内每天饲养的母猪头数总和)/(阶段的总天数)例如:1年的日平均母猪饲养数等于一年内每天的饲养母猪数相加除以365d。
2、某阶段的母猪死亡率某阶段的母猪死亡率%=(某阶段内死亡的母猪数)/(此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3、某阶段的母猪淘汰率某阶段的母猪淘汰率%=(某阶段内淘汰的母猪数)/(此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4、母猪年产胎次(窝数)母猪年产胎次(窝数)= (一年的产仔窝数)/(一年的日平均母猪饲养数)繁殖周期/d= 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平均母猪断奶至再配的时间。
5、 PSY(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头/母猪/年PSY= (一年内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头)/(一年的日均母猪饲养数/头)6、MSY(每头母猪提供的出栏数)/头/母猪/年MSY=(一年内提供的出栏猪数/头)/(一年的日均母猪饲养数/头)7、每头母猪提供的生猪产量/kg/母猪/年每头母猪提供的猪肉产量/kg/母猪/年=(一年内提供的所有出栏猪的重量/kg)/(日均母猪饲养数)二、繁殖性状指标计算公式1、断配率(%)断配率=(已参加配种母猪数)/(本批能参加配种母猪数)×100%注:指某阶段而言。
如情期、周数、月数、年度等。
以下的繁殖指标相同。
大多数母猪在断奶后7d内配种,断配率要求在90%以上。
2、受胎率(%)受胎率=【受胎母猪数(以妊检为准)/头】/(配种母猪数/头)×100%注:最低标准不得低于85%。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1. 产活率产活率是指猪场在一定时间内出生的猪仔中存活的比例。
它是衡量猪场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产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产活率 = 存活猪仔数 / 总产仔数 × 100%高产活率意味着猪场的生产效率较高,而低产活率则意味着猪场存在生产问题。
2. 断奶窝重断奶窝重是指猪仔在离开母猪后到断奶之间的体重增加量。
它是衡量猪仔生长和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断奶窝重的计算公式如下:断奶窝重 = 平均离窝体重 - 平均出生体重高断奶窝重意味着猪仔生长较好,猪场的繁殖效果较好。
3. 妊娠率妊娠率是指繁殖母猪中受孕成功的比例。
它是衡量猪场繁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妊娠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妊娠率 = 受孕母猪数 / 总配种母猪数 × 100%高妊娠率表示猪场的繁殖管理水平较高,反之则表示存在繁殖问题。
4. 窝均断奶头数窝均断奶头数是指每个断奶窝平均断奶的猪仔数量。
它是衡量猪场生产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窝均断奶头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窝均断奶头数 = 总断奶头数 / 断奶窝数高窝均断奶头数表示猪场生产效果较好,繁殖能力强。
5. 猪仔淘汰率猪仔淘汰率是指在猪仔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猪仔死亡或淘汰的比例。
它是衡量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猪仔淘汰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猪仔淘汰率 = 猪仔淘汰头数 / 总产仔数 × 100%低猪仔淘汰率意味着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较好,反之则表示存在生产问题。
6. 母猪平均产仔数母猪平均产仔数是指每头母猪在一轮妊娠期间所产下的仔猪数量。
它是衡量猪场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母猪平均产仔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母猪平均产仔数 = 总产仔数 / 总产仔母猪数高母猪平均产仔数说明猪场的繁殖效果较好,反之则表示存在繁殖问题。
7. 母猪利用率母猪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繁殖母猪的平均出栏率,也称为母猪出栏率。
它是衡量猪场繁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母猪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母猪利用率 = 出栏母猪数 / 平均在栏母猪数 × 100%高母猪利用率意味着猪场的繁殖管理效果较好,反之则表示存在管理问题。
猪场生产中重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生产天数,除以52为每周的平均非生产天数)
3
母猪年产胎次
母猪每年的分娩窝数。计算方法如下: 2.4 ①年产胎次=本场母猪的年分娩母猪总数/能繁母猪总数
②年产胎次=365/(114+非生产天数+28或者21)
0.1胎:0.1×窝产健仔数×生 产母猪数×仔猪断奶价格
每头配种母猪
①本场断奶仔猪总数/本场母猪平均存栏
×1%×育肥猪的出栏价格
1%=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数
(MSY)×1%×育肥猪的出栏 某一时间段内的死淘肥猪的仔猪数量/这一时间段内的肥猪的 价格 仔猪平均存栏
乳猪宝1.25
仔猪宝1.67
22
料肉比
552 2.56 料肉比=饲料耗用量/增重量
553 3.20
全程2.35:1
料肉比增加0.01=0.01×增重 量(此阶段的)×饲料单价
配种数不能去除返情、空怀、流产、死 淘母猪
指的是第一情期内的返情、死淘数量。
一天=350×24.2÷365+27÷ 一天=53×
365×400=23+30=53元
500=26500元
当出现返情再配种时则不视为第一次配 种,为断奶后第二次配种或第三次配 种,不在计算范围内。
相同时间段或同一批次内 系统内默认的是断奶后5天内的发情率, 即断奶到发情的标准间隔天数5天
哺 13 乳
仔
猪 14
平均初生重 窝均断奶数
1.45kg 仔猪初生时活仔的平均重量=初生窝重/分娩窝数 10.1 平均每窝的断奶仔猪数量=断奶仔猪总数/断奶母猪数量
6.5kg/21日
15
平均断奶重
龄 7.5kg/28日
某一时间段内的总断奶重量/断奶仔猪数量
养猪生产指标范文

养猪生产指标范文1.存栏和出栏指标:存栏指标是指猪场在一定时间内所养的总猪只数量,包括种猪、育肥猪和生产母猪等。
存栏猪只数量的稳定和适度是保证猪场正常运营和高产出的前提条件。
出栏指标是指一定时间内猪场销售出去的猪只数量。
出栏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高出栏率代表猪场的销售能力强、生产效益好。
2.猪只寿命和断奶重量:猪只寿命是指猪只从出生到屠宰的时间,寿命长表示猪只健康状况好,生产性能高。
断奶重量是指离乳时猪只的体重,高断奶重量代表猪只生长发育好,具备进一步生产价值。
3.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指单位饲料消耗量与单位猪肉产量之比,是衡量饲料利用率的指标。
低饲料转化率代表饲料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猪场盈利能力。
4.种猪活仔数和成活率:种猪活仔数是指一头种猪一胎产仔的数量,成活率是指新生仔猪中幸存的数量。
种猪活仔数和成活率是衡量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种猪活仔数和成活率代表种猪的繁殖能力好,为后续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妊娠率和孕保率:妊娠率是指母猪配种后能够怀孕的比例,孕保率是指成功受精的种猪能成功产仔的比例。
妊娠率和孕保率是繁殖管理的重要指标,高妊娠率和孕保率代表种猪的繁殖能力好,为猪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6.猪肉产量和全猪场存活率:猪肉产量是指猪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猪肉总重量,全猪场存活率是指猪场全年存活的猪只占总头数的比例。
猪肉产量和全猪场存活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高猪肉产量和全猪场存活率代表猪场的生产效益好,经营管理水平高。
7.猪舍利用率和猪场空饲率:猪舍利用率是指猪舍内实际存放猪只数量占猪舍总容量的比例,猪场空饲率是指猪舍空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猪舍利用率和猪场空饲率是猪场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猪舍利用率和低猪场空饲率代表猪舍的利用效率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好。
总之,养猪生产指标涉及到猪只数量、生长发育情况、饲料利用率、繁殖效果、猪肉产量和猪舍利用率等方面,这些指标是综合评价猪场经营状况和效益的重要依据,对于猪场合理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猪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周转模式: ▪ 采用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 以每周为一个生产周期: ▪ 每周产仔窝数为:500×2.2÷52=22窝 ▪ 则每周出栏商品猪: ▪ 22×9.5×0.9×0.98=185头 ▪ 窝数×头×出生成活率×断奶仔猪成活率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工厂化养猪一般流程
后备母猪
保育
生长
配种
发情
21天孕检
断奶
哺乳
育肥
42天检查
产仔
商品猪出栏
养猪阶段划分
▪ 配种 —♀、♂八月龄开始配种 —配种时体重要求:
初配日龄:210-230日龄 初配体重:130-140kg P2点背膘厚:18-20mm
养猪阶段划分
▪ 配种:3-4周 ▪ 妊娠:13周 ▪ 产仔:5-6周 ▪ 保育:4周 ▪ 生长:7周 ▪ 育成:7-8周 从配种到育肥猪出栏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公猪圈数 ▪ 500/20:1=25头公猪位置(含后备公猪) ▪ 公猪采用单圈饲养,圈舍为: ▪ 长:4米内圈+3米外圈=7米 ▪ 宽:3米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配种圈 ▪ 22窝分娩÷80%分娩率=28头♀配种/周 ▪ 28头♀配种/周÷7次利用/圈/周=4个配种圈
▪ 生产标准要求: ▪ —500头♀×2.2胎/年=1100胎/年 ▪ —1100胎/年÷52周/年=22胎/周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妊娠母猪数(1-84天): ▪ 22胎/周/0.85/0.95×12=320头 ▪ -孕85天-哺乳-配种前母猪数: ▪ 500-320=180头 ▪ -产房仔猪数: ▪ 22胎/周×10.5×5×0.9=982头仔猪 ▪ -保育仔猪数: ▪ 22胎/周×9头断奶×4×0.95=752头仔猪 ▪ -生长猪: ▪ 22胎/周×9头断奶×0.95×98%×7=1475头 ▪ -育肥猪: ▪ 22胎/周×9头断奶×0.95×98%×0.99×8=1460头 ▪ 种公猪数:25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周转模式: 采用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以每周为一个生产周期: 每周产仔窝数为:500×2.2÷52=22窝 则每周出栏商品猪: 22×9.5×0.9×0.98=185头 窝数×头×出生成活率×断奶仔猪成活率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生产标准要求: —500头♀×2.2胎/年=1100胎/年 —1100胎/年÷52周/年=22胎/周
母猪繁殖周期
配种
后备母猪 发情
1-2天 3-10天 断奶 16-35天
哺乳 产仔
21天孕检
114天
42天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保育仔猪
工厂化养猪
阶段划分: 五(六)段式: 配种 妊娠 产仔
二点式
三点式
保育 生长
肉猪场
保育场
育成
种猪场
种猪场
育肥场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群体规模: ♀500头 ♂:♀=1:25 则♂为20+20×15%,即公猪为23头 生产要求: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18头商品猪出栏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公猪圈数 500/20:1=25头公猪位置(含后备公猪) 公猪采用单圈饲养,圈舍为: 长:4米内圈+3米外圈=7米 宽:3米
七阶段母猪饲养程序
哺乳
哺乳
自 由 采 食
促进排卵 增量饲喂 体形调节
胎儿体重增加2/3 (增量饲喂) 乳腺发育 分娩
着床
分娩 断奶 配种 30 75 90 110
自 由 采 食
分娩后5天
七阶段母猪饲养程序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猪只所需空间计算: 1、后备、配种猪: A.配种猪:2周的断奶至重新配种期+4周怀孕确认 期=6周: 6周÷80%的分娩率=7.5周; 7.5周×22窝分娩/周=165个配种母猪位置: 此阶段母猪采用大圈饲养,4—5头/圈 2.5平方米/头×5头/圈=12.5平方米/圈 需圈数:165/5=33圈
用料状况
采食量:
4-28天:0.15kg/天/头 29-42天:0.3kg/天/头 43-49天:0.5kg/天/头 50-63天:1.5kg/天/头 中猪:2.2kg/天/头 大猪:3.1kg/天/头 妊娠母猪(1-84天):2.5kg/天/头 喂哺乳料母猪:5.0kg/天/头 种公猪:2.2kg/天/头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2、妊娠猪:
A、每周胎数:500×2.2÷52=22胎 B、从4周的怀孕确认期到分娩前一周上床=12周 -则怀孕母猪定位栏数为: 12周×22窝/周=264个 C、淘汰母猪栏位: 3头♀淘汰/周×3周的催肥滞留期=9个 ---- 则共需母猪定位栏数为: 264+9=273个
用料量
982*0.15*30/1000*0.5/752*0.3*30/1000*0.5=2.21+3.38= 5.59(吨/月) 752*0.5*30/1000*12/100=1.35(吨/月) 752*1.5*30/1000*4/100=1.35(吨/月) 1475*2.2*30/1000*4/100=3.99(吨/月) 1480*3.1*30/1000*4/100=5.43(吨/月) 320*2.5*30/1000*4/100=0.96(吨/月) 180*5.0*30/1000*4/100=1.08(吨/月) 25*2.2*30/1000*4/100=0.07(吨/月)
12
5 190 220 600 1127 1800
24
10 380 440 1200 2254 3600
35
15 580 660 1800 3390 5400
45
20 760 880 2400 4405 7200
55
25 950 1100 3000 5630 9000
65
30 1130 1320 3600 6740 10800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一、工厂化养猪: 用现代化的理论采取工厂化、流水线的作 业方式饲养生猪以至于提高劳动效益和经 济效益这一目的的养殖方式。
工厂化养猪
特点: --工厂化、流水线生产 --计划性 --早期断奶与隔离饲养 --全进全出(AIAO-all in —all out) --集约化
工厂化养猪一般流程
配种
后备母猪 发情 21天孕检
断奶
保育 哺乳
42天检查
产仔
生长
育肥 商品猪出栏
养猪阶段划分
配种 —♀、♂八月龄开始配种 —配种时体重要求: 初配日龄:210-230日龄 初配体重:130-140kg P2点背膘厚:18-20mm
养猪阶段划分
配种:3-4周 妊娠:13周 产仔:5-6周 保育:4周 生长:7周 育成:7-8周 从配种到育肥猪出栏大约需要10个月的时间
★母猪15%的返情率,5%的配后胚胎死亡
规模猪场猪群结构
生产母猪(头)
猪群类别
100
200
300 400 存栏猪数(头) 68 174 58 90 234 76
500
600
空怀配种母猪 妊娠母猪 分娩母猪
22 59 19
45 117 38
110 295 95
132 355 113
后备母猪
公猪(包括后备公猪) 哺乳仔猪 保育猪 生长、育肥猪 合计存栏 全年上市商品猪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妊娠母猪数(1-84天): 22胎/周/0.85/0.95×12=320头 -孕85天-哺乳-配种前母猪数: 500-320=180头 -产房仔猪数: 22胎/周×10.5×5×0.9=982头仔猪 -保育仔猪数: 22胎/周×9头断奶×4×0.95=752头仔猪 -生长猪: 22胎/周×9头断奶×0.95×98%×7=1475头 -育肥猪: 22胎/周×9头断奶×0.95×98%×0.99×8=1460头 种公猪数:25头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B.后备猪
500头♀×30%年更新率/52周=3头后备猪补充/ 周 4周的驯化期+8周的配种及怀孕确认期=12周 12周×3头/周=36个后备母猪位置: 采用大圈饲养,1.8平方米/头5—6头/圈 需圈数:36/6=6个后备母猪圈 则共需配种母猪圈数为: A+B=33+6=39个